【康健20回顧】2001健康城市》哪個城市最肥胖?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26,995

【康健20回顧】2001健康城市》哪個城市最肥胖?

台灣23個縣市中,哪個城市最肥胖?哪個城市最快樂?誰是最重視居民健康的縣市長?你是住在健康城市還是環境品質惡劣的城市?《康健雜誌》今年度的「健康城市大調查」,為你所居住的城市做了一次大體檢。

「門前的河水好嗎?紅樹林是否長得更茂密了。在傍晚潮水退去時,招潮蟹爬滿河灘,鷺鷥是否仍依時飛來?」

畫家蔣勳在歐洲遊歷時,雖身在異鄉,午夜夢迴的,仍是他所居住的台北。

你心深處是不是也有某個縣市,常在思念中,每當搭機返台時,飛機甫入領空,往下看城市夾在稻禾中,你會有些心酸、有些感動,覺得回家真好?而當你居住其中時,是否覺得安全、自由、樂趣、個人成就得以發揮、並有參與感,榮辱與共戀棧依附?

康健》雜誌自2000年開始做健康城市的調查,並佐以統計數字,依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義的願景,分環境、文化、經濟、安全、醫療等等象限,來檢視台灣23個縣市是否健康宜人居。

今年《康健》再次檢視去年主要大項做年度比較,另外加入肥胖、以及心靈健康的調查,企求鼓勵更全面的健康。

結果發現雖然少數縣市比去年較有健康意識,但整體台灣卻新愁加舊疾,非但環境不健康還待改善,環境不安全更暴露無遺。

在7月中旬《康健》全省調查後,7 月底桃芝颱風橫掃花蓮和南投,奪去人民生命與家園財產,大地經過人為破壞後,撐不過天災的考驗,再次向台灣示警。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花蓮雖原已在調查中拿到5片銀杏葉(表D),但考量不安全當然不健康,花蓮美名被除。花蓮縣長也失去重視健康的縣市長排名(表I)。

而一年來經濟衰退,使得大多數人民惶惑不安,也在大調查中清楚顯示,有21個縣市的居民認為急需改善經濟發展(去年只有11個縣市)。其中高達13個縣市受訪者把這列為第一需改進的。(表A1)

只有兩個縣市民未將經濟列入,這兩個幸運的縣市是台北市與桃園縣,但他們追求吃飽穿暖後的安全秩序與品質,都要求改善交通建設與交通秩序,桃園另要求改善治安,台北市另要求空氣品質。

永不願棄離的家

面對愈來愈多壞消息,以愈來愈來愈快速度出現,基本的生命安全與生計受威脅時,談「健康」似乎有些奢侈,卻也更顯得重要。

如果從國家領袖、公權力執行者、縣市首長以迄人民都能積極行動,追求台灣朝各方面健康發展,使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縣市民的生活有品質(能養家活口,出門有乾淨便捷的交通運輸,喝乾淨的水,吸乾淨的空氣等等最起碼的要求)、生命財產不受天災與治安不良的威脅,台灣才可能成為人民心目中永遠不願棄離的「家」,永續發展的口號才能真正落實。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醒全世界各城市「追求全面健康(health for all)」的願景,應該是今天台灣陣腳大亂時,一個策略性思考的方向。達成城市全面的健康,才能真正實現「國家是為健康快樂的國民而存在」的真諦。

肥胖威脅健康已成為全球問題,台灣也不例外,不但連續19年第一死因的癌症,部份原因與吃油脂過多有關外,分居第二、三、五死因的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都與肥胖有關。

檢視影響一個城市居民是否肥胖,從環境、公共設施,到城市文化,是最立即貼近城市健康現狀的方法,所以《康健》今年也抽樣訪問各縣市民,並尋找統計數字,以判別哪個城市體態最均勻,哪個城市最肥胖。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的研究,美國較多胖子的州,通常空氣與水的品質較差、酒館與速食店較多、公共運輸不足迫使居民不得不依賴開車而減少走路、運動場地(包括海灘、運動公園等)不足、以及天氣太泠或太多雨。

瘦州則通常擁有「很棒的戶外文化」,常見居民在步道、公園、學校操場或海灘,健走、跑步、打球,以及在腳踏車專用道上騎車。

不了解自己的身體

康健》詢問3520位受訪者身高體重,電腦算出他們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後發現,海港山城基隆市是體態最均勻的城市,6成(59.6%)的受訪者BMI符合亞太指標的「標準」程度,只有32.2%的人過重與肥胖。(表B1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推估原因包括:很多基隆人從小在海邊戲水長大;山城擁擠,走路比搭車方便,且房舍蓋在坡道上,居民要爬上爬下;基隆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人數比例達 35.3%,(表B4-1)僅次首善之都的台北市,不少基隆人通車到台北就業就學,每日活動量不小;而且平均19萬2千多人才一家速食店(表B4-4),可能都是促使他們體型較標準的原因。

不過,《康健》感到很遺憾,四面環海的台灣,竟然缺乏統計數字說明各縣市可供休閒的海岸線有多長,在計算哪個城市擁有最佳「有利體態均勻的環境」時,少了一項評估指標。

當《康健》編輯部將所能找到的可影響肥胖的環境因素全體評分排比後,基隆市勇奪有利體態均勻的環境5片銀杏葉(表B4),雖然或許有些基隆人會覺得他們是「被迫」體型標準的,因為很多基隆受測者抱怨「運動地方不夠」,惡劣程度僅次高雄縣(表D4),基隆並被選為「最想居住城市」的最後一名(表G),這個結果居然與去年相同。

那麼,誰是肥胖城市?第一是高雄市,其次澎湖縣,第三是台東縣,第四是屏東縣,第五嘉義縣(表B1),除了高雄市,多為所謂的「鄉下所在」。

更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肥胖名次居前的縣市居民,卻無意識到自己胖。例如過重+肥胖比例接近半數(45.6%)的澎湖縣,在一一詢問「你覺得自己的身材如何」後,只有23.2%的人自認「太胖」。(表B2)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澎湖因沒有速食店佔了上風拿到有利體態均勻的環境4片銀杏葉,然而澎潮事實上肥胖且缺警覺,實在令人擔憂。

其他顯示缺乏自知的縣市,依序為嘉義縣、屏東縣、台東縣、台南縣、花蓮縣……(表B3),也是所謂的「鄉下」縣份。

反而北部都會區附近的縣市居民比較了解自己,事實上的身材狀況與自知狀況較接近,依序為新竹市(第一)、台北縣、基隆市、新竹縣、台北市……。

衛生署長李明亮在得知這樣的調查結果後說:「看來健康知識也有城鄉差距。」並強調甫成立的國民健康局將加強健康知識的推廣。

他笑說他小學時,每次全校健康比賽第一名,就是體重最重的那個人,「可能有些地區的居民還存有這樣的觀念,但現在時代改變,觀念也應該要改,」他說。

當WHO與美國CDC都將城市大眾交通運輸、以及腳踏車道與人行專用道列入影響健康的環境項目時,大多數的台灣城市卻仍做法落後,居民想完成謀生、就學、解決生活各項需求時,不得不自力救濟騎機車或開汽車,造成空氣污染與噪音,也危害身體健康。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除了台北市、基隆市、台北縣與桃園縣外,其他19個縣市居民,都只有寥寥可數的個位數百分比的人答稱「使用公共運輸系統」(表B4-1)。較偏遠或地廣人稀的縣份還情有可原,但都會大城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未能提供市民可親、與方便,協助市民在城市內成功築夢,非常不健康。(表B4-1

台中市、台中縣最近鼓吹要合併成為第三個院轄市,從大眾運輸系統的缺失看來,台中人需要努力追夢。

受財力與管理經驗之限,不可能每個城市短期內都有捷運時,巴西古里提巴市建立快速公車系統的做法,執政者的遠見與魄力,值得借鏡。

嘉義市、澎湖縣是最快樂的城市

健康是身體、心靈、社會、及精神層面互動所造成。討論了外在環境、肥胖問題之外,今年《康健》也試圖尋找哪個城市的人最快樂,從藝文活動多寡與參與程度,以及失業率、離婚率、與自殺率來評分排比,嘉義市與澎湖縣得分最高,基隆市與花蓮縣最低(表C)。

嘉義市以藝文活動最多且市民滿意度、參與度高而佔上風(表C1)。

澎湖縣向來貧窮且居民對醫療設施與品質危機感很重,看來很悲情,為何還會在快樂項目拿5片銀杏葉?

其實是澎湖的失業率、離婚率與自殺率都很低的緣故,一位澎湖人的觀察令人莞爾,的確讓人快樂了好一陣子。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他說:「在澎湖,連外遇的機會都沒有,居民彼此『雞犬相聞』,有任何風吹草動就會互相通報,想做壞事很難。」他才剛跟一個女孩子一起吃了碗刨冰,回家時媽媽就已風聞了,問他「覺得怎麼樣?」

基隆市的高離婚率(全台第二高)、失業率(第六高)和市民低文藝活動參與度(第二低),讓它成為不快樂城市。

花蓮縣也有類似的情形,全台第一高離婚率,第二高失業率,第八高自殺率,不過藝文活動舉辦的量與參與程度中等。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陳建仁提醒說,高自殺率(自殺死亡率,表C5)多集中於較偏遠地區,台東縣(高達2.01人/每萬人口)、南投縣、苗栗縣、雲林縣等,懷疑可能與就醫方便性低,來不及將自殺者送醫急救有關,值得注意。

今年的調查仍無法找出全面健康的城市,不均衡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仍在:

■台東、宜蘭、澎湖、花蓮的空氣與水品質受肯定,人民卻喊窮。宜蘭縣的失業率更且高踞全台第一,超過六成的宜蘭受訪者認為經濟發展應為最首要改善目標。

■高雄市與高雄縣雖有工業與就業機會,環境卻仍舊最差(表D1)與去年調查結果類似。這兩地居民也仍如往年般要求改善飲用水的品質。

■去年治安最差的城市是台中市,今年仍在榜尾(表D2),也再度被台中居民以極高百分比列為「最需改善項目」。台中市並且每2萬人就有1家速食店(表B4-4),城市風格看來不健康。

■與去年相同的,有醫學中心設立的地方如台南市、基隆市、高雄市、台中市和台北市居民,有六成五~七成覺得生重病或需要開刀時,住家附近有可信賴的醫院和醫生。(表E

■與去年調查相同,澎湖居民對當地可提供的重症醫療仍不具信心,仍在要求提高醫療的質與量,僅次經濟發展之後,分列二、三位。

■新竹縣、桃園縣、新竹市是居民認為養家活口較易的地方。雲林縣是最不容易的,還在澎湖之後,雲林的工商活動不多,連觀光都沒有,處境堪憐。(表F

不過也有比去年可喜之事,發現了一些縣市具備潛力。

例如台北市,今年開始被市民青睞,在注重市民健康、鼓勵市民運動的市長馬英九,和最想居住的城市,都奪得第一名。快樂城市也有4片銀杏葉的成績。(表C表H

宜蘭縣長劉守成、屏東縣長蘇嘉全,獲得高施政滿意度外,也重視地方居民的健康和鼓勵運動。(表I

當地方首長體認全面健康的重要,就有改善問題,促進健康的希望。

剛從宜蘭調到台北市的衛生局長邱淑媞說,WHO推動健康城市的第一要件便是地方首長的政治承諾(political commitment),縣市首長必須擔綱健康城市的促進者、執行者和教育者,因為打造健康城市並非一蹴可幾,而要持續追求,需要地方政府各部門互相配合,例如改善道路安全或是公園綠地,而不僅是衛生單位獨自負責抽驗游泳池或冰飲就夠了。

「推廣健康必須從創造好的『江湖』開始,縣市政府不能只提倡健走,而不改善運動的環境,」衛生局長邱淑媞這樣形容。

市民意識需抬高

營造城市全面健康,也需要民眾體認健康的重要,並熱情參與,藉由市民有組織的力量,督促縣市長的施政承諾,加速建構健康環境與生活方式,這是健康社區,進而健康城市的精神所在。

但大多數縣市民的健康意識與參與感顯然不足,從調查可看出,普遍的關心仍在經濟、交通建設(開馬路)、與治安,而對居住環境無什要求,有些人是缺乏保護環境健康的意識,有些人則習慣了逆來順受,忍受不合理:

■對於每秒鐘都需要的空氣品質,只有台北市民將它列為前三項應改善,其他各縣市均無人如此強烈要求。而實際上,台北市的懸浮微粒在全台第八好,臭氧是第四好,算是不錯的。

■懸浮微粒與臭氧高的地區如屏東縣、高雄縣、高雄市、台中縣,都只有個位數百分比的人要求改善(表A2);屏東縣甚而有九成受訪居民竟然還認為整體環境品質好、以及非常好。

■雖然供應南部各縣市的九個水庫中八個優氧化(表A5),水被污染,造成水中生物大量異常繁殖、死亡,耗盡水中容氧,使水質發臭。但除了高雄市與高雄縣居民要求改善飲用水之外,其餘縣市多未列入應改善項目。

■在工業密集的大高雄地區、中部沿海縣份、桃、竹地區,工業污染與廢棄物任意傾倒,但似乎只引起首當其衝的當地人,反而廣大居民至多僅一成認為需改善。

■垃圾處理,也未被各縣市民列為當務之急。相對報紙與電視上有時出現居民抗爭的鏡頭,令人懷疑是不是台灣人民只求「垃圾與焚化爐不要在我家附近」就好,但對究竟垃圾該如何處理,其實並不那麼在意?

健康城市攸關未來願景

對本身的健康,民眾也以較輕忽的態度看待。白蘭氏委託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2001亞洲區健康型態大調查》顯示,僅有27%的台灣民眾積極追求健康,並且很多人錯認為「不生病就是健康」。

被選為美國「最瘦的州」亞歷桑那州,居民營造一股運動的文化,只要看到路上有人在慢跑,體態勻稱、肌肉結實,就會想出門,跟著一起運動。

屢次被選為健康城市的西雅圖市,市中心有公車專用的地下隧道,而且在市中心坐公車一律免費。居民無論進城上班,或是出城到郊外做戶外運動都很方便。

台灣從很多層面看,都應升級到先進國家層次,朝健康城市發展,全體都勤做運動、保護山林……。

但這需要強烈的健康意識,以及更寬廣的視野,盼望有一天,我們也可漫步於住家附近的河濱或公園,或搭乘便捷的公車到郊外,而不是躲在家中看電視,因為害怕空氣污濁、公廁骯髒、垃圾堆置、連環車禍、燒廢五金與河水共惡臭……。

我們的城市健康與否,攸關我們想要什麼樣的社會與家園。

什麼是BMI?

身體質量指數(BMI),是利用體重(公斤)÷身高(公尺)的平方,算出的指數,用以衡量是否肥胖。

康健》健康城市調查採用「亞太地區肥胖指數」標準:

BMI >25 肥胖

BMI 23.0~24.9 過重

BMI 18.5~22.9 標準

BMI <18.5 過瘦

這個標準由世界衛生組織亞太地區肥胖指數委員會於1999年所訂。由於東方人較西方人骨架小,BMI指數較西方國家嚴格,理由如下:

1. 由研究顯示,香港華人BMI=23時得病率開始上升,新加坡也有類似的報告。

2. 在模里西斯島上的印度人,當BMI=23~24.9得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的較多。

【康健20回顧】健康,從女人開始

BMI值超過30,八成機率「肝包油」

彭淑美:持之以恆練肌力,身材逆轉40歲

 

您正在閱讀

《健康城市排行榜》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