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文物考古方面的书籍推荐?

关注者
12
被浏览
20,762

4 个回答


这几年,受人们内心深处对封建迷信、鬼怪巫术、丧葬文化的猎奇心理挑逗,盗墓探险类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


其实,要想满足自己对古代文化的好奇心。


看盗墓类的小说,远远不如考古方面的文学作品更有意思,也更有营养。


喜欢考古类书的,是一个非常小众的群体。


但是在阅读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很多闻所未闻的古老工艺,还能探寻一些神秘的历史足迹。


今天的【考古书单】,一定会给你带来沉浸式的别样精神体验。


1《考古的故事》



考古,是一个神秘的职业。


你只有了解了考古的前世今生,走进了一个个真实的考古挖掘现场,你才会深度体验一个个比盗墓笔记真实百倍的考古故事。


在短短数百年的考古发现中,有的把传说中的神话故事走进了现实。


有的考古挖掘,则是完全颠覆了我们熟知的历史常识。


还有一些考古发现,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祖先不可思议的文明。


考古学家埃里克·克莱因的《考古的故事》,穿越了南美洲的热带丛林、地中海的炎热沙漠,爱琴海边的希腊城邦……


通过庞贝古城、纳斯卡线条图、月亮金字塔、特洛伊城……等一桩桩不可思议的考古发现,向我们重新诉说着那些曾经被遗忘的废墟。


当你打开这本书,你看到的不只是厚重的文物、精彩的考古冒险,更是无限延伸的人类历史。


2《白沙宋墓》



尽管这本书只讲了三座宋代古墓,但是并不妨碍它获得9.8分超高豆瓣评分的神作。


因为,这是一本对宋朝生活的真实还原的神作。


考古,其实相当于是翻译。


把千百年前的信息,用考古的形式,翻译给现代的我们。


北大考古系宿白教授,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考古专家,对这三座宋墓进行了极其专业详实的记录和梳理。


原来,古墓里面最有价值的不只是金银珠宝,随葬工艺品、墓穴壁画,甚至连棺椁都可能价值连城。


那些包含着丰富宋朝文化的艺术风格、丧葬文化、风俗礼制等信息,更是堪称无价之宝。


可以说宋朝的繁华与奢侈,不仅体现在清明上河图上,更体现在这些小小的墓室之中。


3《神祇、陵墓与学者》



《神祇、陵墓与学者》,是一部探索人类神秘历史的真实记录。


如果你想了解,特洛伊古城、金字塔里的墓穴、阿兹特克人的神庙,这些逆天的文物、遗迹,都是怎么被考古学家发现的。


请你一定要看一看考古大神谢里曼的这本书。


作者从小就立志要挖掘出传说中的特洛伊城,所以前半生都在为此做准备。


但是,专业的考古学家们,一直对他冷嘲热讽,认为这座城市根本不存在。


结果,他真的找到了特洛伊城和国王的宝藏。


8700个各种式样的黄金制品呈现在他面前,光是一顶皇冠就由16353块金箔组成。


考古这门学科最大的魅力,就是一直在提醒自命不凡的人类。


若想知道自己的渺小,无需仰视深邃无垠的苍穹。


只要看一看几千年前就存在过、繁荣过,并且已毁灭了的古代文明就足够了。


4《何以中国》



公元前2000年,中国文明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以二里头文化为先导的中原文明,逐渐萌芽、奠基、蓬勃、发展。


但是,在夏王朝即将出现的前夕,考古发现中却找不到与传世文献相对应的蛛丝马迹。


这也难怪西方一直质疑中国文明,是否真的有上下五千年之久。


回答这个问题,或许就是中国考古的意义所在。


这本书替我们整理了大量的考古资料,彻底理清楚了夏商周三代的时间线。


比如,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公认为夏文化的典型代表。


陶寺遗址,与《史记》中尧都“平阳”的位置极为相似。


何以中国?这些信息,就是为了还原给我们一个真真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来的中国。


5《上帝的指纹》



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上帝活动留下的指纹似乎无处不在。


因为,如果没有上帝的话,是谁在纳斯卡画出了只有高空才能辨认的图案?


如果没有上帝的话,没有大型工具而且不懂使用轮子的印加人,怎么可能将上百吨的巨石搬来搬去建起工程浩大的神殿?


如果没有上帝的话,人口仅有几千的复活节岛居民又是如何有能力建造那么多巨型石像?


虽然《上帝的指纹》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的考古学书,但是作者从中美、南美到北非和中亚,一个个深入各个史前文明的禁地。


或许,从考古学的角度我们才能破解上帝的指纹,才可以真正窥探到曾经辉煌的人类文明史。


6《图说敦煌二五四窟》



敦,大也;煌,盛也。


敦煌莫高窟,距今已有1600余年,时至今日,敦煌仍有四百九十二座石窟保留有壁画及彩塑。


在这里,3000多尊横跨北魏到明清的彩塑更是举世罕见。


它们千人千面,表情各异,流淌着西域与中原文化碰撞交织出的灵感,承载着中华文化兼容并包的气魄。


它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的集大成,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圣殿。


为了对应方便,研究人员为每座石窟都指定了编号。


如果要把这四百九十二座石窟都带领大家看一遍,那真是项太艰巨的任务,远远超出了一本书的规模能力。


这本书选出的,是修建于北魏时期的第254号洞窟。


254号洞窟正处于崖壁中间,采光良好,且不易受流沙与潮湿影响。


由于年代久远、保存完整、艺术价值珍贵,254窟很少对公众开放。


这,也是这本书的最大价值所在。


不管你有没有去过莫高窟,你都将发现书中精美的照片,和现场一样震撼。


再配上历史讲解,让你不光能穿越到莫高窟,甚至能穿越进那段辉煌的历史。

1、图说敦煌二五四窟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至今仍有492座洞窟存留壁画及彩塑。本书旨在以北魏时期的第254窟为例,带领观众深入了解敦煌石窟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成就。

  在以历史叙述的方式铺陈了254窟开凿的时代背景之后,全书从细读254窟南北两壁的壁画入手,有序地循着窟内空间展开,结合建筑形制与壁画、彩塑内容,对石窟的营建和构思做了整体解读。作者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有代表性的个案,可以chao越一般常见的知识性介绍,使读者和观众更深层次地领会这些图像背后的精神与义理,更具体地体验到敦煌石窟艺术创建者高超的技艺与匠心。

  书中利用大量高清图、线描图、说明指示图,结合画面,具体分析了窟内壁画、彩塑所表现的内容和精神内涵,并结合自身的临摹经验与体会,向读者仔细介绍了敦煌艺术富于匠心的造型语言,以及其与同时代华夏美学的呼应联系。书中还附有数字敦煌254窟全景漫游以及作者主创的《舍身饲虎》《降魔成道》两部文教宣传影片的二维码链接,从内容到形式,这都是一本图文并茂,能够带领读者深入理解、欣赏敦煌石窟的艺术普及读物。

2、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孙机先生以自己的讲座为基础,加以润色丰富,形成此书。内容包括物质文化的十个方面,如饮食、冶金等等。书中的线图为孙先生亲手绘制,很多内容都经孙先生起例发凡,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对入门者更是浅显易懂。

3、神祇、陵墓与学者

《神衹、陵墓与学者:考古学传奇》是一本有关考古学的经典畅销书,作者追寻着伟大学者和冒险家的足迹,从欧洲来到中东,又转至中美洲。当施里曼发现特洛伊、卡特开启图坦卡蒙传奇般的墓室、科尔德维挖出巴比伦城、以及商博良破译埃及象形文字时,读者们宛如身临其境,亲历这些湮没已久的世界被揭开神秘的面纱。

4、礼仪中的美术

《礼仪中的美术》(精装版),合平装本上下两册为一册,收录著名美术史家巫鸿教授自1985年以来发表的论文31篇。

这些论文围绕着“礼仪美术”(ritual art)这一基本概念讨论了中国上古和中古美术中的多项艺术传统和形式,包括史前至三代的陶、玉和青铜礼器,东周以降的墓葬艺术,佛教、道教美术的产生和初期发展等。这些论文大量使用考古和文献证据,以扩大美术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作者结合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探讨建筑、雕塑、画像和器物等各种视觉形象的组合以及与人类行为及思维的有机联系。其分析对象不再是孤立的物品和图像.而包括了对视觉环境的复原以及对艺术品的创作动因、社会环境、礼仪功能以及观者反应的考察。文章中的讨论往往在两个层面上进行,除了对具体历史问题的考察,还反思有关的学术史和研究方法。相当一批论文从比较文化史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美术的特殊物质性和视觉传统对重新思考中国美术史的叙事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在西方学界中,这些文章对近年中国古代美术的研究已产生重要影响。全书分为四部分,包括史前至先秦美术、汉代美术、中古佛教与道教美术及古代美术沿革。书后附有访谈录、论文出处。书中插配古代美术品照片、拓片、线图,地图等图像600余帧。

5、奢华之色

古人打制、插戴和收藏的金银首饰不仅是财富与艺术的合一,也因为它所具有的展示性而成为生活时尚不可忽略的一个风向标。当日工艺品的流行题材差不多都出现于金银首饰,虽方寸之地,却几乎是时代品样之聚珍。

本书意图通过对这些小物件儿的寻根溯源,对组成元素的构造解析,勾画出古代饰品设计者的用心和技艺,与时代风格互动的轨迹,最终体现古代生活礼俗的真实面貌。

6、黄泉下的美术

《黄泉下的美术》是巫鸿对中国墓葬艺术传统的综合性研究。他从空间性、物质性、时间性三个比较观念性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墓葬艺术从史前一直到宋辽金这漫长时段中的历史变迁,也具体呈现了他尝试建立的一套系统的处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理论方法,从而生动地向我们展示出中国古人对于“生”与“死”这一人生基本问题的看法和实践,对读者多有启发,对研究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7、美术、神话与祭祀

作者一向主张对古代中国的研究要跨出传统的专业局限,从史学、考古、美术史、古文字、古地理学、思想理论等多方面进行跨学科的整合,而此书正是他本人所做的一次最彻底的试验。

书中利用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和神话学的各种材料,对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它早期的特征作了精辟的阐述,可以看作是作者一生研究古代中国的综合性成果。近三十年来,先后有英、中、日三种文字的文本在世界各地流传。

8、发现燕然山铭

东汉永元元年(89年),车骑将军窦宪联合南单于、东乌桓等势力一起攻打北匈奴,一直打到燕然山,大获全胜,几乎全歼北匈奴的主力。这一战役在历史上非常著名,当时随军出征的班固撰写了这篇流传千古的《燕然山铭》。

二〇一七年七八月间,中蒙联合考察队实地踏勘,确定了蒙古国杭爱山一带的一处摩崖石刻系东汉史学家班固所作《燕然山铭》。这一发现,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北京大学历史系辛德勇教授认为,“学术界有责任和义务做出应有的说明和认识”,陆续撰写了“《燕然山铭》漫笔”系列文章,遂成《发现燕然山铭》一书。该书对《燕然山铭》拓本真赝、铭文布局、铭文核校、刻者其谁、燕然山战役,等等,都做了详细而深入的考证。

9、何以中国

  “中国”的称谓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做“中国”?

  在古老而神秘的青铜器何尊上,出现了“中国”二字。这一重器于20世纪60年代出土于陕西宝鸡,长达122字的铭文讲述了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计划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其中“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乂)民”,意思是想要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在这里统治人民。其实早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前很久远的时间——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区,早期的中国已经开始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了。

  “何以中国”是对早期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本书为读者展开了一个时间长线,打开了一个扇面,向大家一一讲述始于公元前2000年,中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陶寺的兴衰、嵩山地区文化的星罗棋布、新砦遗址的崛起等,辐辏到二里头遗址——中国早期广域王权国家的横空出世上来,进而解构中国王朝——夏王朝的诞生。

10、从历史中醒来

 文物学家、考古学家孙机叙谈古代文物,唤醒沉睡在博物馆中的千年古物,为读者搭建了一座通往古代的桥梁,引领我们走进活的古史。

  作者在文物研究、鉴定方面造诣深湛,擅长运用文物与文献相互契合的方式和晓畅的文笔,一器一物,揭示起源与演变,解析特殊技艺的妙谛。既有宏观的鸟瞰,更有细节的发明。举凡历史时期的动物、饮食、武备、科技、佛教艺术,乃至杂项等中国古文物,一一复原岁月侵蚀下模糊乃至消逝了的历史场景,帮助读者通晓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常识。本书以饶有兴味的专题立篇,考证得出的结论固然令人信服,剀切从容、剖肌析理的过程,也同样引人入胜。雍容平易之文,而时挟攻坚折锐之风。书中200余幅线图,皆出自作者手绘,严整精细,画面生动,图文相辅,涉笔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