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英国公李勣(徐世勣、李世勣)?从政治、军事、做人和药学(他主持了《新修本草》的编纂)等方面?

笔者很好奇各位如何看待他在废王立武中的表现。
关注者
24
被浏览
33,920

14 个回答

首先,笔希望强调英国公第二次改名的时间,很多人对于他在什么时候更名为”李勣“有误解。其实他是在太宗李世民驾崩后才避讳的,因为李世民生前规定”世“和”民“可以单独用。

勣本二名,至高宗時,避太宗偏諱,故但名勣。後配享高宗廟廷。

——《新唐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十八》

本姓徐氏,名世勣,永徽中,以犯太宗諱,單名勣焉。

——《舊唐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十七》


《资治通鉴》明确表示过,李世勣在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太宗驾崩后,为避讳而改名。

姓名使用年代(据《资治通鉴》):

1.徐世勣 594-618

2.李世勣 618-649

3. 李勣 649-669

在本文中,“李世勣”这个名字会被频繁使用,因为这是他使用时间最长的姓名。


李世勣不仅家境富裕,而且出身地方官宦家庭。

曾祖元起,後魏大中大夫

祖康,齊伏波將軍、譙郡太守,追贈濟州刺史。

——《李勣碑》


一、政治

李世勣生前担任过品级最高的官职是司空 (653-669),正一品。除此之外,他在中央政府的重要职务有:

  1. 同中书门下三品
  2. 尚书左仆射
  3. 开府仪同三司
  4. 兵部尚书
  5. 光禄大夫
  6. 太子太师

综上所述,他的官职是显赫的。

除此之外,李世勣的爵位也是很高的,在瓦岗军时就是东海郡公,在二十余岁时由于归唐献地而获封国公。他在唐朝的爵位名称:

  1. 莱国公
  2. 曹国公
  3. 英国公

从目前的史书看,李世勣并未提出过重要的治国政策,由此推测他的治国才能逊于房玄龄、魏征和杜如晦。他曾经表达过,自己“寡闻浅识”。

李勣,為司空。永徽初,高宗謂侍臣曰:今天下少事,求之前史,擬之何帝?中書令高季輔對曰:漢之文景,周之成康,雖機致刑措,誠未擬今日。北方遐遠,並為州縣,尋閱載籍,未或前聞。勣對曰:臣不讀書,寡聞淺識,如臣所見,能致天下太平四海無事者,實在于君。若君正,則百僚正;百僚正,則天下正。故知天下安靜,在于陛下。帝曰:然。若人君不踐正道,則臣面從而退,故如公言矣。

——《冊府元龜 卷三百二十 宰輔部 識量》

在这段话中他表达了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有可能是自谦),但是笔者认为他说的为君之道有道理。

虽然他不擅长提出重要的治国策略,但是并不代表他在政治方面不重要。他至少在两次政治事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 643年赐死汉王李元昌

2. 655年废王立武 (本文会在后面的部分解读)


事敗,帝弗忍誅,欲免死,高士廉、李勣等固爭不奉詔,乃賜死,國除

——《新唐書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李元昌于643年参与了李承乾谋反案, 按律当诛,但是太宗希望赦免他。然而,高士廉和李世勣劝阻了这种行为,最终导致李元昌被赐死。这个事件表明,李世勣并不像李靖那样不参与朝政议论,而是会在有些关键时刻表明立场的,并且在“赐死汉王李元昌”和“废王立武”两次事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世勣非常擅长在政治斗争中明哲保身,表现出了较强的政治生存能力。李世勣是否在武德年间属于秦王党有争议。笔者的个人观点是: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但是他希望秦王赢得夺嫡之争,他向秦王推荐了张公瑾和张亮。

他在贞观时期的夺嫡之争以及房遗爱谋反案中都置身事外。长孙无忌在永徽年间铲除异己,但是却没有为难李世勣。在显庆至总章年间,李勣可谓是最得势的元老(尤其是在长孙无忌被贬后)。在653年,高宗李治命人重新绘制了李勣在凌烟阁中的画像,并亲自作序,笔者认为高宗这么做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李世勣“改名为”李勣“。

2. 英国公在这一年成为三公之一的司空,他不再是排名第23的那个功臣了,其地位已经比10年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已经是和长孙无忌并列的元老了。

3. 高宗此时已经对长孙无忌不满了,想通过格外仰仗李勣来让他帮助自己与长孙无忌对抗。

而歲序推遷,凋亡互及,茂德舊臣,唯公而已。用旌厥美,永飾丹青。

——《李勣墓志铭》

”茂德旧臣,惟公而已。“是高宗在画像上对他的评价,这句话表面上是在赞扬李勣,但是引申义是批评长孙无忌的品德,从而和李勣的品质产生对比。

笔者认为,李世勣是服务于皇帝的,而不是某个政治势力或者人物,因此太宗和高宗都信任他。在此强调一点李世民在临终前对李世勣动杀心的记载并不可靠,《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未曾记录此事。具体请看:


李世勣虽然不是职业政治家,但是他却举荐过很多人才,如戴胄、张亮和张公瑾。

及平武牢,獲偽鄭州長史戴胄,知其行能,尋釋於竟,推薦咸至顯達,當時稱其有知人之鑑。

——《舊唐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十七》

二、军事

英国公参与的对内战争以及当时的职责:

  1. 瓦岗军与张须陀之战,副将
  2. 洛水之战(与王世充),副将
  3. 攻占黎阳仓之战,副将
  4. 瓦岗军与王德仁之战,主将
  5. 瓦岗军与宇文化及之战,副将
  6. 黎阳之战(与窦建德),主将
  7. 俘虏刘黑闼之战(在窦建德阵营时),主将
  8. 柏壁之战(灭刘武周),副将
  9. 洛阳-虎牢之战(灭王世充和窦建德),副将
  10. 洺州之战(又名宗城之战),主将
  11. 洺水之战(灭刘黑闼),副将
  12. 唐灭徐圆朗之战,副将
  13. 唐灭辅公祏之战,副将

黑体字表示他在归顺唐朝后参加的战争。

英国公参与的对外战争以及当时的职责:

  1. 武德八年唐与东突厥之战,副将
  2. 唐灭东突厥之战,副将
  3. 诺真水之战,主将
  4. 唐太宗征高句丽之战,副将
  5. 唐灭薛延陀之战,主将
  6. 贞观二十一年征高句丽之战,主将
  7. 唐灭高句丽之战,主将

李世勣战功赫赫。唐太宗对他的军事能力以及战功做出了正面的评价。然而李靖与李世勣并称,因此产生了对比,导致了许多人对英国公军事方面做出了负面的评价。根据史书记载,李靖从未打过败仗,而李世勣则有两次战役性的失败(不包括622年在洺水之战中被刘黑闼袭营与进攻未成功的事迹,这里指的是李世勣作为主帅时的战役性溃败)。笔者认为李世勣年轻时犯的错误有可能是因为战场警惕性不够。

他的败绩:

  1. 黎阳之战

建德以千騎前行,過黎陽三十里,李世勣遣騎將丘孝剛將二百騎偵之。孝剛驍勇,善馬槊,與建德遇,遂擊之,建德敗走;右方兵救之,擊斬孝剛。建德怒,還攻黎陽,克之,虜淮安王神通、李世勣父蓋、魏徵及帝妹同安公主。唯李世勣以數百騎走渡河,數日,以其父故,還詣建德降。

——《資治通鑒 卷一百八十七 唐紀三》

这是李世勣在史书中的第一次战败,笔者不知他是否有未被记录的败绩。不过,丘孝刚或许违背了李世勣的命令。

2. 洺州之战(又名宗城之战)

黑闥將兵數萬進逼宗城,黎州總管李世勣先屯宗城,棄城走保洺州。甲子,黑闥追擊世勣等,破之,殺步卒五千人,世勣僅以身免。

——《資治通鑒 卷一百八十九 唐紀五》

这是李世勣在史书中的第二次战败。


除此之外,他有两次进攻未成功的经历:645年安市城之战(副将)与667年唐军第一次鸭绿水之战(主将)。

笔者认为他不擅长做情报和保密工作,在安市城之战时,他的一个建议间接地导致了高句丽守军的顽强抵抗:

安市人望見上旗蓋,輒乘城鼓噪,上怒,世勣請克城之日,男子皆坑之。安市人聞之,益堅守,攻久不下。

——《資治通鑒 卷一百九十八 唐紀十四》

李世勣有可能是为了给李世民“下台阶”而提出这个建议。笔者暂且不论这个建议的道德方面,单纯地从军事情报的角度分析。这个屠城的建议即使要实施,也应在攻城之后再让安市城内的居民知道。笔者认为消息的流传有三种可能:1.李世勣故意在高句丽军队面前散播、2.唐军内部有高句丽间谍(可能性最小)、3.消息无意间在唐军流传开来,从而让高句丽得知。

元万顷檄文事件:

萬頃作《檄高麗文》,曰「不知守鴨綠之險。」泉男建報曰:「謹聞命矣!」即移兵據鴨綠津,唐兵不得渡。上聞之,流萬頃於嶺南。

——《資治通鑒 卷二百一 唐紀十七》


然而,抛开与李靖的对比,笔者认为李世勣的军事才能是高的,个人认为他可以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第二。李靖的舅舅是韩擒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李靖第一次指挥战役时年过四旬(平定冉肇则);因此笔者认为李世勣年轻时犯错误也情有可原。汉光武帝刘秀、凯撒、汉尼拔、腓特烈二世(弗里德里希二世)和欧根亲王也有败绩,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著名的军事家。

相比之下,尉迟敬德、程知节(程咬金)和秦琼等猛将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以及作为统帅的才智。“内战外行,外战内行”是有些人士对他的评价。这确实有一些道理。然而,他在瓦岗军时期和武德年间也立下了赫赫战功,譬如在洛水击败王世充、攻占黎阳、用地道打败宇文化及和洛阳-虎牢之战。

很多人只知李世勣被刘黑闼击败过,却不知他曾经在619年俘虏了刘黑闼。


初,漳南人劉黑闥,少驍勇狡獪,與竇建德善,後為群盜,轉事郝孝德、李密、王世充。世充以為騎將,每見世充所為,竊笑之。世充使黑闥守新鄉,李世勣擊虜之,獻於建德

——《資治通鑒 卷一百八十八 唐紀四》


以下是笔者认为他的军事亮点:

1.李世勣在很有可能打过水战,这是古代军事家中难得的经历(水陆皆可战)。

勣領步卒一萬渡淮,拔其壽陽,至硤石。公祏之將陳正通率兵十萬屯於梁山,又遣其大將馮惠亮帥水軍十萬,鎖連大艦以斷江路,仍於江西結壘,分守水陸,以御王師。勣攻其壘,尋克之。惠亮單舼而遁。勣乘勝逼正通,大潰,以十餘騎奔於丹陽。公祐棄城夜遁,勣縱騎追斬之於武康,江南悉定。

——《舊唐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十七》

2. 李世勣在唐灭东突厥之战中提出了偷袭的计划,与李靖不谋而合。

勣時與定襄道大總管李靖軍會,相與議曰:「頡利雖敗,人眾尚多,若走渡磧,保於九姓,道遙阻深,追則難及。今詔使唐儉至彼,其必弛備,我等隨後襲之,此不戰而平賊矣。」靖扼腕喜曰:「公之此言,乃韓信滅田橫之策也。」於是定計。

——《舊唐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十七》

3. 在诺真水之战中,他展现了随机应变的能力,让骑兵下马用槊对战薛延陀,最终取得了胜利。

世勣選麾下及突厥精騎六千自直道邀之,逾白道川,追及於青山。大度設走累日,至諾真水,勒兵還戰,陳亙十里。突厥先與之戰,不勝,還走。大度設乘勝追之,遇唐兵。薛延陀萬矢俱發,唐馬多死。世勣命士卒皆下馬,執長槊直前衝之。薛延陀眾潰,副總管薛萬徹以數千騎收其執馬者。薛延陀失馬,不知所為,唐兵縱擊,斬首三千餘級,捕虜五萬餘人。大度設脫身走,萬徹追之不及。其眾至漠北,值大雪,人畜凍死者什八九。

——《資治通鑒 卷一百九十六 唐紀十二》

但是薛延陀在这场战役中投入的兵力有争议(3万、8万、20万说),具体请看


4. 在645年征高句丽时,李世勣使用了声东击西之计,出其不意地攻破了千里长城。

李世勣軍發柳城,多張形勢,若出懷遠鎮者,而潛師北趣甬道,出高麗不意

——《資治通鑒 卷一百九十七 唐紀十三》


5. 在667年征高句丽时,他先攻新城,之后火速占领了十余座城池,他找的切入点(新城)很好。

辛未,李勣拔高麗之新城,使契苾何力守之。勣初度遼,謂諸將曰:「新城,高麗西邊要害,不先得之,餘城未易取也。」遂攻之,城人師夫仇等縛城主開門降。勣引兵進擊,一十六城皆下之。

——《資治通鑒 卷二百一 唐紀十七》


笔者个人认为,李世勣的军事生涯是有重要的分水岭的,大多数人对于他的批判主要集中于他在武德年间的表现。英国公从唐灭辅公祏之战(623年-624年)到唐灭高句丽之战(667年-668年)期间,没有鲜明的作战缺点(不包括情报) 。英国公从唐灭东突厥之战开始,军事能力较高,是真正的名将。

英国公的军事水平阶段:

  1. 611年—— 615年;徐世勣在这段时间里主要是指挥小规模的战斗瓦岗军的形式偏盗贼化
  2. 616年(大海寺之战)—— 622年(洺水之战)在该时间段内,徐世勣(后赐姓改名李世勣)开始展现其军事才华,例如”以奇计败世充于洛水之上“和洛阳-虎牢之战。但是他也有军事失误,例如败给窦建德和刘黑闼。他的水平在此期间不稳定。
  3. 623年(唐灭徐圆朗之战)—— 629年(进攻东突厥之前的一年)李世勣参与了唐灭徐圆朗之战和唐灭辅公祏之战,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唐灭辅公祏之战)。李世勣第一次外战是在625年,他击败了东突厥的进攻,其军事生涯开始由内战过渡到外战。
  4. 630年(灭东突厥)—— 647年(李世勣第二次征高句丽)李世勣体现了他的外战水平以及对于帝国的价值。在唐灭东突厥之战中,李世勣作为副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李世勣守护并州16年, 其作用无愧于太宗所做出的“长城”的比喻。他第一次作为主帅取得主要胜利是诺真水之战,而首次以主将的身份灭国是唐灭薛延陀之战。他在贞观年间参与了两次对高句丽的讨伐,第二次则是以主将的身份参加的。
  5. 648年(李世勣第二次征高句丽后一年)—— 668年(唐灭高句丽之战)更名后的李勣在高宗时代只参与了一场战争,在唐灭高句丽之战中,他展现了较高的战略与战术水平,除了元万顷檄文的事件外无严重闪失。不过,他的功绩也部分归功于渊盖苏文的死、泉男生与兄弟的分裂以及百济被灭。笔者认为,此时的李勣大致可以与卫国公李靖在军事能力方面并称(除情报能力外)。


每行軍用師,頗任籌算,臨敵應變,動合事機。與人圖計,識其臧否,聞其片善,扼腕而從。事捷之日,多推功於下,以是人皆為用,所向多克捷。

——《舊唐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十七》

这是笔者标识的一张显示英国公作为主帅和副帅时征服的领土(在他起到了重要作用的灭国战争中) 以及时间。


三、废王立武

此陛下家事,無須問外人。

——《新唐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十八》

除此之外,根据《旧唐书 于志宁列传》的记载,李勣有可能向高宗秘密上奏。但是具体内容没有明确记载,笔者认为也可能是指“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

高宗之將廢王庶人也。長孫無忌、褚遂良執正不從,而李勣、許敬宗密申勸請,志寧獨無言以持兩端。

—— 《舊唐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在宋至清这段时间内,李勣为人诟病(被书生批判)最多的一点是他在“废王立武”中的态度,例如:

当高宗嬖武亂倫,不能死諫,逢君以怙寵,不幾一言而丧邦乎?勣為子孫計耳。

——丁耀亢

然而笔者认为,李勣并不能预先知道武周王朝的建立以及孙子(李敬业,又名徐敬业)的起义。况且武周的建立是否是一件完全负面的事情另当别论。因此他不应该受到过多的批评。李勣的这句话并不是直接表示支持废王立武,而是支持皇帝的权利。况且以李勣当时的身份,他确实是个外人,并且在朝中的实权不如长孙无忌,这种表面中立的话也是十分高明的。笔者认为这句话的引申义是:如果陛下想换皇后,我赞同;如果陛不想换,我仍然支持。历史学家陈寅恪提出李勣当时是军方的最高代表,因此他的立场对于高宗非常重要。

笔者推测,李勣通过支持废王立武最终一箭三雕(可能不是本意):

  1. 削弱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影响力

2. 向高宗李治表忠心

3. 与未来的皇后建立良好的关系


武媚在李勣活着的时候应该还是很感谢他的,对他的姐姐很照顾,例如:

次滑州,其姊早寡,居勣舊閭,皇后親自臨問,賜以衣服

——《舊唐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十七》


笔者强调一点,李勣的尸骨在684年(很可能)没有被烧,他的棺材被砍了,墓地被破坏,但是根据笔者所知,史书原文并没有描写其他的行为。

削其祖父官爵,毀塚藏

——《新唐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十八》

剖墳斫棺

——《舊唐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十七》

这两句话表明了他的墓遭到了破坏,但是并没有写其他的。

笔者认为,《朝野佥载》关于他的尸骨被烧的记载的真实性有待考察,因为它是笔记小说,并且它有一些其他的夸张的记载(如天堂高度)。


四、做人

李世勣的重情义是有目共睹的。

在单雄信被处决前能够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给他吃是感动人心的。此外,他对于李密也是有情义的。

魏公既歸大唐,今此人眾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獻之,即是利主之敗,自為己功,以邀富貴,吾所恥也。今宜具錄州縣名數及軍人戶口,總啟魏公,聽公自獻,此則魏公之功也。

高祖大喜曰:「徐世勣感德推功,實純臣也。」

——《舊唐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十七》

以上这段话反映了他不忘旧主之心(可能是作秀)和做属下的分寸。

笔者认为,高祖对他赐姓有两个目的:

  1. 防止他以后叛唐;事实证明赐姓让他在日后“被窦建德俘虏”事件中仍然心归唐朝。

2. 表彰他对李密的忠心。同时也希望众人对唐忠心。

在对待李密的葬礼上,他表现了不忘旧主的情怀。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作秀。

他一生当中效力于六人:翟让、李密、唐高祖、窦建德、唐太宗、唐高宗。

笔者认为,这种经历让他养成了左右逢源的性格以及自保的能力。个人认为李世勣的处世之道在凌烟阁功臣中是非常高明的。尽管他并不是李唐在开国时的最早的拥护者,但是他的情义是让多位主公欣赏的。

笔者怀疑英国公想杀杜怀恭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因为它的出处是《大唐新语》,并非正史。除此之外,《隋唐嘉话》关于他回忆年轻时当盗贼的经历也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出处是笔记小说。

不过,他在安市城之战时曾建议皇帝屠城,这点是值得批评的。

对于他的人品,笔者既看到了他的忠孝仁义,也看到了他的圆滑狠毒。不过整体来讲,笔者认为他在人品方面的优点多于缺点。


五、药学

这是李世勣比较鲜为人所知的一面。

在高宗时代,他主编了《新修本草》(是否参与写作有争议),这是全世界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的药典,也很有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药典。至于他是否擅长医学和药学,笔者认为应该是的,因为他还写了《脉经》,已经失传。

本草二十卷李勣等撰。

李勣脈經一卷原釋闕。(見天一閣鈔本。)

——《崇文總目》


有一种观点认为,李勣临终前拒绝服用大多数送来的药物,反映出他排斥药,笔者认为可以有另外的解读方式。史书原文如下:

自遇疾,高宗及皇太子送藥,即取服之;家中召醫巫,皆不許入門。子弟固以藥進,勣謂曰:「我山東一田夫耳,攀附明主,濫居富貴,位極三台,年將八十,豈非命乎?修短必是有期,寧容浪就醫人求活!」竟拒而不進。

——《舊唐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十七》


笔者认为他的行为和言语反映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 对于自己的生命长度很知足,不一味地追求延长寿命。
  2. 了解药效的有限性,认为自己的病很难用药根治。
  3. 出于礼节,无法直接拒绝高宗和太子给的药,因此收下。

他拒绝了家里人对巫医的邀请,表明他不迷信巫医。笔者认为,正是因为他对医学和药学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如此坦然。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李世勣的一生是精彩的,他是一位优点与缺点皆鲜明的人物,但是他让自己的优点努力发挥并且立足于世,英国公的处世之道是值得后人思考的。

主要说下我对李勣在军事上的看法吧,废王立武之事我了解甚少,感觉题主答的很好了。

一、李勣的“军事劣迹”没有那么严重

1.黎阳之战

九月,南侵相州,河北大使淮安王神通不能拒,退奔黎阳。相州陷,杀刺史吕珉。又进攻卫州,陷黎阳,左武卫大将军李世勣、皇妹同安长公主及神通并为所虏。[1]

李勣虽为窦建德所败,但此战之时,他实在处于很大的劣势之中,不应该用过于苛刻的眼光去评价。《旧唐书•李勣传》称李密死后,李勣占据其“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的旧地看似势力强大,其实这是夸大之词,见石冬梅《李勣事迹辨》:

再看黎阳一战较详细过的程:

窦建德引兵趣卫州。建德每行军,常为三道,辎重、细弱居中央,步骑夹左右,相去二里许。建德以千骑前行,过黎阳三十里,李世勣遣骑将丘孝刚将二百骑侦之。孝刚骁勇,善马槊,与建德遇,遂击之,建德败走;右方兵救之,击斩孝刚。建德怒,还攻黎阳,克之,虏淮安王神通、李世勣父盖、魏征及帝妹同安公主。唯李世勣以数百骑走渡河,数日,以其父故,还诣建德降。卫州闻黎阳陷,亦降。[2]

可见,黎阳之战失败的起因是李勣用人不当,而非其本身军事能力不佳。李勣亦算不上被窦建德生擒,是因为父亲被俘才投降窦建德。然而,比起之前的大破宇文化及,李勣在此战中“以数百骑走渡河”的表现实在是大为反常:

经岁余,宇文化及于江都弑逆,拥兵北上,直指东郡。时越王侗即位于东京,赦密之罪,拜为太尉,封魏国公;授勣右武候大将军,命讨化及。密遣勣守仓城,勣于城外掘深沟以固守,化及设攻具,四面攻仓,阻堑不得至城下,勣于堑中为地道,出兵击之,大败而去。[3]

同样作为防守方,面对强敌的李勣为何前后表现差别如此之大?这就要牵涉到李神通的责任了,先看一下黎阳之战的基本形势:

据《旧唐书•窦建德传》,此时相州已被窦建德占据,那么卫州已经是当时李唐在河北道最后的据点之一了。

武德元年,拜右翊卫大将军,封永康王,寻改封淮安王,为山东道安抚大使。击宇文化及于魏县,化及不能抗,东走聊城。神通进兵蹑之,至聊城。会化及粮尽请降,神通不受。其副使黄门侍郎崔干劝纳之,神通曰:"兵士暴露已久,贼计穷粮尽,克在旦暮,正当攻取,以示国威,散其玉帛,以为军赏。若受降者,吾何以藉手乎?"干曰:"今建德方至,化及未平,两贼之间,事必危迫。不攻而下之,此勋甚大。今贪其玉帛,败无日矣!"神通怒,囚干于军中。既而士及自济北馈之,化及军稍振,遂拒战。神通督兵薄而击之,贝州刺史赵君德攀堞而上,神通心害其功,因止军不战,君德大诟而下,城又坚守。神通乃分兵数千人往魏州取攻具,中路复为莘人所败。窦建德军且至,遂引军而退。后二日,化及为建德所虏,贼势益张,山东城邑多归建德。神通兵渐散,退保黎阳,依徐勣,俄为建德所陷。[4]

不夸张的说,正是李神通在河北道的一系列操作,让卫州成为了一座孤岛。黎阳恰好在黄河北岸,当时也没有从黄河南岸来的援军,李勣南渡黄河或许是无奈之举。

2.介州之战

三年二月,金刚竟以众馁而遁,太宗追之至介州。金刚列阵,南北七里,以拒官军。太宗遣总管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宝当其北,翟长孙、秦武通当其南。诸军战小却,为贼所乘。太宗率精骑击之,冲其阵后,贼众大败,追奔数十里。[5]

有人凭“战小却,为贼所乘”认为李勣被宋金刚击败,其实未必。李世民曾总结过他指挥战役的诀窍:

上尝言:"吾自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陈,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乘吾弱,逐奔不过数十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陈后反击之,无不溃败,所以取胜,多在此也。"[6]

这个“弱当其强,强当其弱”的战术与介州之战高度相符。所以,我认为此战的“小却”是出于李世民的战术安排,不能视作李勣的军事失误。

3.洺州之战

黑闼将兵数万进逼宗城,黎州总管李世勣先屯宗城,弃城走保洺州。甲子,黑闼追击世勣等,破之,杀步卒五千人,世勣仅以身免。[7]

此战的失败其实与黎阳之战类似。当时在刘黑闼的领导下,河北道的窦建德旧部群起叛唐,李勣其实也已处于巨大的劣势之中了:

武德四年七月,设坛于漳南,祭建德,告以举兵之意,自称大将军。淮安王神通、将军秦武通、王行敏前后讨之,皆为所败。于是移书赵、魏,其建德将士,往往杀官吏以应。黑闼北连怀戎贼帅高开道,兵锋甚锐,进至宗城,有众数万。[8]
黑色为李勣,红色为刘黑闼

二、李勣在军事上有一些少为人知的亮点

著名的出策袭铁山、诺真水之战、郁督军山之战就不说了。

1.奇计败世充

初,李密亡命在雍丘,浚仪人王伯当匿于野,伯当共勣说翟让奉密为主。隋令王世充讨密,勣以奇计败世充于洛水之上,密拜勣为东海郡公。[9]

了解王世充用兵的朋友应该清楚,王世充也是善于出奇制胜的。这一点,在他反杀李密的北邙山之战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2.掩袭黎阳仓

时河南、山东大水,死者将半,隋帝令饥人就食黎阳,开仓赈给。时政教已紊,仓司不时赈给,死者日数万人。勣言于密曰:"天下大乱,本是为饥,今若得黎阳一仓,大事济矣。"密乃遣勣领麾下五千人自原武济河掩袭,即日克之,开仓恣食,一旬之间,胜兵二十万余。[10]

3.洛阳之战

其所署筠州总管杨庆遣使请降,遣李世勣率师出轘辕道安抚其众。荥、汴、洧、豫九州相继来降。世充遂求救于窦建德。[11]
四年,从太宗伐王世充于东都,累战大捷。又东略地至武牢,伪郑州司兵沈悦请翻武牢,勣夜潜兵应接,克之。擒其伪刺史荆王行本。[12]

虽说李勣在此战中为李世民下属,但其展现出的战术能力已经相当出色了。

4.歼灭东突厥主力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获隋齐王暕之子杨正道及炀帝萧后,送于京师,可汗仅以身遁。[13]
贞观三年,为通漠道行军总管。至云中,与突厥颉利可汗兵会,大战于白道。突厥败,屯营于碛口,遣使请和。[14]

所谓“可汗仅以身遁”,正是李勣于白道大败颉利可汗的结果。

参考

  1. ^《旧唐书•窦建德传》
  2. ^《资治通鉴•唐纪三》
  3. ^《旧唐书•李勣传》
  4. ^《旧唐书•淮安王神通传》
  5. ^《旧唐书•太宗纪上》
  6. ^《资治通鉴•唐纪八》
  7. ^《资治通鉴•唐纪五》
  8. ^《旧唐书•刘黑闼传》
  9. ^《旧唐书•李勣传》
  10. ^《旧唐书•李勣传》
  11. ^《旧唐书•太宗纪上》
  12. ^《旧唐书•李勣传》
  13. ^《旧唐书•李靖传》
  14. ^《旧唐书•李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