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印度共和国)_百度百科

印度

[yìn dù]
印度共和国
展开8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印度共和国(印地语: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语:The Republic of India,India),简称“印度”,位于南亚,是世界第二大软件大国、世界第一大外包服务接包国、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千米,国土约298万平方千米(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印度自称有29个邦和7个中央直辖区,首都为新德里 [26]截至2023年4月,印度人口14.1亿。 [31]
古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开始统一印度次大陆 [37],开始推行佛教,并向外传播。约前188年,孔雀帝国灭亡后群雄割据、外族入侵,印度教伊斯兰教兴起。1600年英国侵入莫卧儿帝国,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以后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6月,英国颁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领。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国。 [35]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2021/2022财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以现价计算):国内生产总值:3.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280美元。 [1]
  • TA说
  • TA说
印度的如厕难,似乎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有中国旅游博主就曾表示,去印度自由行,实现“厕所自由”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详情
内容来自
中文名
印度共和国
外文名
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印地语)
The Republic of India [33](英语)
简    称
印度(India)
所属洲
亚洲
首    都
新德里
国庆日
1947年8月15日
国    歌
人民的意志
国家代码
IND
官方语言
印地语英语 [1]
货    币
印度卢比
时    区
UTC+5:30
政治体制
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德劳帕迪·穆尔穆 [24](总统)纳伦德拉·莫迪(总理)
人口数量
14.2 亿(2022年)
人口密度
466.44 人/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6月)
主要民族
印度斯坦族等100多个民族
国土面积
约 2980000 km²(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
水域率
9.5%
GDP总计
3.39 万亿美元(2022年)
人均GDP
2380 美元(2022年)
国际电话区号
91
国际域名缩写
.in
道路通行
靠左行驶
法律体系
英美法系
国家结构
联邦制
国家格言
“唯有真理得胜”
国    花
荷花
气候类型
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国名来由

印度这个名字来源于印度河印度河流域也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故因此为国名,印度人将这一民族文明的摇篮称为Sindhu(本义为河流,中国古代音译为“身毒”等)。但印度的近邻波斯人在说Sindhu时对其首字母s存在发音困难,遂将其讹变为Hindu;而Hindu一词因字母H弱化乃至失音,再变而为Indu。印度的名声因波斯人而传入希腊,希腊人遂以印度西部的这条河流指称整个印度地区。他们又将Hindu或Indu讹变为Indus。后来,Indus成了西方语言对印度河的通用名称。中世纪穆斯林入侵印度后,又依波斯语称印度为Hindustan(印度斯坦),意思是“印度人生活的地方”或“印度国”。同理,他们将印度教徒称为Hindus。英国殖民者来到印度后,称印度教为Hinduism,称印度为India。India显然是从Indus演变而来的 [32]。印度在梵文中又有月亮的意思,因此,印度又称“月亮之国” [25]
 印度诸语言中称印度为“婆罗多”。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及《莲花往世书》中。《摩诃婆罗多》中著名插话之一《沙恭达罗》,讲述国王豆扇陀与净修林仙人义女沙恭达罗的爱情故事。他们生有一子,名婆罗多。婆罗多长大后成为转轮王。他的后代被称为婆罗多族。因此,印度诸语言又名印度为Bharatavat-sa,意思是婆罗多子孙之国或婆罗多族之国。沙恭达罗的故事后经笈多王朝时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迦梨陀娑改编为剧本而传遍印度乃至全世界。这似乎就是印度语言中国名“婆罗多”称谓的来源。印度古人亦称印度次大陆为瞻部洲(JambudVipa),佛经及《西游记》中提到的南瞻部洲即指称或包括此地 [32]

原始社会

在讷尔默达河谷地区发现的一些零散的早期人类化石(后定名为讷尔默达人)表明至少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印度已有人类居住。讷尔默达人的系属分类未定(直立人智人);对于其生存年代从距今20万年到50万年不等。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开始于4万年前,结束于1.5万年前。
中石器时代对应地质学上的全新世。中石器文化广泛分布于次大陆各地及斯里兰卡;在斯里兰卡发现了最早的中石器时代遗址,而最北的遗址发现于兴都库什山脉,那里的文化看起来是同一地区旧石器文化的直接发展。
大约自公元前6000年以后起印度各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文化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印度新石器文化总体来说晚于两河流域文化。
印度的金石并用时代,或称为红铜时代,但金属也已经进入人类生活。金石并用时代的文化主要发现于恒河与亚穆纳河河间地,以及拉贾斯坦旁遮普古吉拉特

早期文化

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纪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遗址所在地哈拉帕命名,称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在达到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情况下,由于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终彻底消失。
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带来的新文化体系,这一文化(有时以其圣典的名字称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种姓制度在这时大概已经出现。这一历史时期是所谓的列国时期,因为佛教产生于这一时期,也常称为吠陀时期。列国时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哲学或宗教流派,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

十六雄国

十六雄国是16个强盛的王国或共和国,其范围涵盖肥沃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其实也有其他较小的国家,散布在这个范围上。通常所指的十六雄国是:迦尸、憍萨罗、鸯伽摩揭陀、弗栗恃(跋耆)、末罗、支提、跋蹉、俱卢、般遮罗、摩差耶、修罗色那、阿湿波、阿槃底、犍陀罗和甘菩遮(剑洴沙)。在许多印度邦国之中,位于今比哈尔邦摩揭陀国逐渐居于优势地位。古印度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诞生了印度河文明。前1500年左右,中亚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并确立种姓制度吠陀教开始发展为婆罗门教

孔雀王朝

公元前6世纪末期,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国王大流士一世征服了印度河平原一带。
迷人的印度舞蹈少女
在大流士一世之后侵入印度的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他对孔雀王朝的兴起起了助推作用。
亚历山大撤出印度之后不久,被称为月护王的旃陀罗笈多推翻了摩揭陀的难陀王室。旃陀罗笈多建立起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式政权孔雀王朝。他赶走了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月护王在位后期击退了塞琉古一世的入侵,并获得对阿富汗的统治权。孔雀王朝终于在阿育王时期到达颠峰。
从前2世纪初开始,大夏希腊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后侵入印度;塞人的侵略尤其广泛。大月氏人成为最成功的侵入者,他们在北印度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

笈多时代

贵霜帝国在强盛了若干世纪之后分裂为一些小的政治力量。取代他们在北印度的优势地位的是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的笈多王朝。笈多王朝是孔雀王朝之后印度的第一个强大王朝,也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帝国政权,常常被认为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期。与孔雀王朝一样,笈多王朝的发源地是在摩揭陀;这个王朝的头几位君主都是征服者,他们确实统一了北印度,但在南方则并没有扩张得太远。在文学上,出现了古代印度最伟大的诗人迦梨陀娑
从中亚侵入印度的嚈哒人严重地损害了笈多王朝。嚈哒人后来被印度社会所同化,但他们在5~6世纪的活动促成了帝国的解体。许多地方王公和民族反对笈多王朝的中央权力,于是这个帝国迅速瓦解了。所谓后笈多王朝(实际上与真正的笈多王室没有关系)的统治权力再次退回摩揭陀。

拉其普特人

大约在7世纪北印度兴起了一种新的力量,即拉其普特人。他们在7~8世纪之后的印度历史中起了突出作用。从7世纪中叶直到12世纪穆斯林征服北印度之间的历史时期常常被称为拉其普特时期。
阿拉伯人在8世纪初征服了印度西北部的信德,揭开了穆斯林远征印度的序幕。9~11世纪在南印度出现了几个强大的王国,如朱罗国(注辇)和潘地亚。其中朱罗国曾经侵入印度尼西亚诸岛屿。

德里苏丹国

伊斯兰对印度的真正征服开始于11世纪,是由中亚的突厥人进行的。伽色尼王朝的苏丹马赫穆德远征印度12次以上,在北印度造成严重破坏。伽色尼王朝在中亚的领土于1173年被其位于阿富汗的原附庸廓尔王朝吞并。廓尔王朝的统治者穆伊兹丁·穆罕默德(廓尔的穆罕默德)在1192年的第二次德赖战役中决定性地击败了兆汗人;他留在印度的总督(出身奴隶)顾特卜-丁·艾伯克于1206年采用苏丹头衔统治被穆斯林征服的北印度地区,定都德里。此后直到莫卧儿帝国建立,北印度的历史即为德里苏丹国的历史。

莫卧儿帝国

德里苏丹国瓦解造成的权力真空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新的穆斯林征服者很快在西北方出现。1526年,突厥人帖木儿的直系后代巴卑尔从中亚进入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击溃了罗第王朝的最后一个苏丹易卜拉欣·罗第。巴卑尔占领了德里并被尊为“印度斯坦的皇帝”。他继而在1527年击败拉其普特人,1529年又消灭了阿富汗人的残存力量。由巴卑尔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莫卧儿帝国。
奥朗则布去世后的莫卧儿帝国称为“后期莫卧儿”。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皇帝大都昏庸无能,马拉塔人愈战愈强,大有取莫卧儿而代之的趋势。但是,决定印度命运的因素是欧洲列强。

殖民时期

18世纪上半期的印度
最早在印度建立据点的欧洲国家是葡萄牙,他们的殖民地位于莫卧儿帝国版图之外。此后荷兰人也积极介入,并打败了葡萄牙人。奥朗则布在帝国极盛时期忽视欧洲殖民者的危险,而他的子孙们在被迫面对欧洲人时已经由于帝国衰落而软弱无力。到了18世纪,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欧洲强国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经过一番斗争,英国人取得了优势,把法国的存在削弱到只剩下几个小殖民点。
经营英国在印度事务的主要实体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1818年马拉塔人势力最后覆灭后,大多数印度王公都承认了东印度公司的宗主权。最晚被英国兼并的印度领土有信德(1843年)、锡克人控制的旁遮普(1849年)、贝拉尔(1853年)和奥德(1856年)。由于殖民者的种种不利政策,1857年爆发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义
1858年通过的《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由印度事务大臣接管其全部职权;并成立以印度总督为首的印度政府。英国人也正式结束了已无存在意义的莫卧儿王朝,将巴哈杜尔沙阿二世流放到缅甸。此后印度进入由英政府直接统治的时代。
英国直接统治下的印度(称英属印度)分为13个省,其中包括缅甸。另外约有700个由印度王公统治的土邦在英国严密监督下存在着,这种土邦占整个印度面积的40%(有些省里也有土邦)。以印度为根据地,在亚洲遏制俄国扩张的思想使一些英国官员致力于西北方向扩展英属印度的疆域,结果引发了1878年至1880年的第二次阿富汗抗英战争。1885年,印度国大党成立。1906年组建全印穆斯林联盟。英国人有意识地利用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
在1885年以后,印度几乎每年都有民族主义者的集会,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官僚显然漠视印度人的诉求。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目标仅仅是避免出现饥荒。
1909年英国通过莫莱-明托改革法案,规定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立法机构改选中实行分别选举,此后教派政治成为制度,印度民族运动分裂。

印巴分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印度民族主义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1919年4月13日发生英军屠杀印度群众的阿姆利则惨案。这些事实使已经成为国大党主要人物的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转变了对英政府的态度,并于1920年改组国大党。国大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多次领导反英斗争,其指导方针是甘地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民族运动继续发展。1944年甘地与真纳的会晤以失败告终,而印度穆斯林已经广泛支持建立独立的伊斯兰教国家。
二战结束后,英国实力急剧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不可能维持。1946年发生印度皇家海军起义。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根据该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
独立后的印度共和国面临着一系列严重问题,尤其是印巴分治所带来的后遗症。独立后第一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就由于克什米尔争端而爆发军事冲突。尼赫鲁执政时代,印度倾向于社会主义,并仿照苏联制定了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印度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大获全胜,但也付出了倒向苏联的政治代价。印度于1975年吞并锡金王国,将原锡金王国设为所谓的锡金邦。21世纪初的印度,已成为世界新兴经济体之一。
印度风光集萃印度风光集萃印度风光集萃印度风光集萃印度风光集萃印度风光集萃印度风光集萃印度风光集萃印度风光集萃印度风光集萃印度风光集萃印度风光集萃印度风光集萃印度风光集萃印度风光集萃印度风光集萃印度风光集萃印度风光集萃印度风光集萃印度加尔各答麦丹广场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4印度斋浦尔4印度斋浦尔4印度斋浦尔4印度斋浦尔4印度斋浦尔4印度斋浦尔4印度斋浦尔4印度斋浦尔4印度斋浦尔4印度斋浦尔4印度斋浦尔4印度斋浦尔4印度斋浦尔4印度斋浦尔4印度风光印度风光印度风光印度风光印度风光印度风光印度风光印度风光印度风光印度风光印度风光印度印度印度印度印度印度印度印度印度印度印度印度印度印度印度印度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印度斋浦尔
印度风光集萃

地理环境

播报
编辑

区域位置

印度行政区划
印度地处北半球,位于北纬8°24′~37°36′、东经68°7′~97°25′之间。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国土约298万平方千米(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居世界第7位。 [1]

地形地貌

喜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平原约占总面积的40%,山地只占25%,高原占1/3,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过1000米。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气候特征

印度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天时有较明显的季风,冬天则较无明显的季风。印度气候分为雨季(6~10月)与旱季(3~5月)以及凉季(11~次年2月),冬天时受喜马拉雅山脉屏障影响,较无寒流或冷高压南下影响印度。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矿产资源

印度资源丰富,有矿藏近100种。云母产量世界第一,煤和重晶石产量居世界第三。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煤3241.28亿吨,铁矿石134.6亿吨,铝土6.46亿吨,铬铁矿9700万吨,锰矿石1.67亿吨,锌743万吨,铜529.7万吨,铅190万吨,石灰石756.79亿吨,磷酸盐1.42亿吨,黄金68吨,石油5.87亿吨,天然气13726.4亿立方米。此外,还有石膏、钻石及钛、钍、铀等。森林80.90万平方公里,覆盖率为24.62%。(数据来源:2021 年印度森林状况报告)

生物多样性

印度漫长的海岸线上,拥有不同的生态系统,如8100公里长的红树林沼泽、珊瑚礁、海草床、海滩、沙丘、盐沼和泥滩。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在光合作用和生产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动植物的多样性表明,在印度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中,已知的物种数量可能达到17795种或更多。在印度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中,已知的物种数量可能达到17795种或更多。其中,998种受法律保护,因为它们的自然种群因过度开采而枯竭。 [29]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区划

印度自称有29个邦和7个中央直辖区(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和查谟—克什米尔地区)。主要大城市有德里、孟买、加尔各答、金奈、海德拉巴和班加罗尔、艾哈迈达巴德等。 [26]

首都

印度首都为新德里(New Delhi),人口3207万(2022年)。德里位于印度恒河支流亚穆纳河(又译朱木拿河)畔,为中央直辖区,包括新、老德里和郊区乡村在内,面积1485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446.3平方千米),是全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铁路、航空枢纽。

国家象征

播报
编辑

国名

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别称婆罗多。印度者,唐云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称。(中略)良以其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由是义故,谓之印度。”慈恩传二曰:“印特伽国,谓印度也。”是月之名与Indu混也。
历史上,中国对印度的称呼几经改变。西汉译为“羌独”,东汉称它为“天竺”。唐代玄奘则仔细探讨了天竺的名称,放弃了天竺、身毒、贤豆这些名称,而根据当地发音,称做印度。而“天竺”“身毒”“印度”等译名皆源于印度河的梵语名(Sindhu),其波斯语变音为(Hindu)、希腊语变为ινδία(India),龟兹语Indaka。

国旗

印度国旗为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全旗由橙、白、绿三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正中心有一个含24根轴条的蓝色法轮。橙色象征了勇气、献身与无私,也是印度教士法衣的颜色。白色代表了真理与和平。绿色则代表繁荣、信心与人类的生产力。法轮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阿育王在位期间修建于佛教圣地石柱柱头的狮首图案之一。一般说来,人们笼统地称它为“阿育王法轮”(阿育王笃信佛教,对佛教的传承与发展有着莫大的贡献)。神圣的“阿育王法轮”象征着真理与道德,也代表了印度古老的文明。法轮的24根轴条则可代表一天的24小时,象征国家时时都向前进。

国徽

印度国徽
印度国徽图案来源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石柱顶端的石刻。圆形台基上站立着三只金色的狮子,象征信心、勇气和力量。台基四周有四个守卫四方的守兽:东方是象、南方是马、西方是牛,北方是狮。雄狮下面中心处是具有古老印度教色彩的法轮;两边的守兽象征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以及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毅力;图案下面有句用梵文书写的、出自古代印度圣书的格言“唯有真理得胜”。1950年1月26日,印度人民选择这些古老的雄狮图案作为国徽,以此来弘扬印度悠久的文化和历史。

国歌

歌词大意:印度人的心和命运都由你管辖,你的名字使全国奋发,旁遮普、辛德、吉甲拉特、马拉塔、达罗毗荼、奥利萨、孟加拉;文底那、喜马拉雅发出回响,朱木拿、恒河奏乐回答,印度洋的波浪唱着歌,向你颂赞向你祝福,一切人都等你拯拔。印度人的心和命运都由你管辖,你永远无敌于天下。

国花

荷花。印度荷花主要有七种,故有“七宝莲花”之称。实际上,七种荷花只有二种是荷花,即白莲花(芬陀利花)和红莲花(波头摩花),其它五种都是睡莲。

国鸟

蓝孔雀。全世界共有3种孔雀,即蓝孔雀、绿孔雀及刚果孔雀。印度分布的孔雀属于蓝孔雀,又叫印度孔雀。

国树

菩提树。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人口民族

播报
编辑

人口

2023年4月19日,联合国公布的数据,印度人口数量14.28亿,已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有一半的人口年龄在30岁以下,未来几年有望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印度现在拥有全球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比欧洲、非洲或美洲的总人口还要多。 [3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2021年8月更新显示印度人口13.9亿人。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2022年6月更新显示印度人口13.9亿人。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2023年1月更新显示,截至2021年,印度人口约14.08亿。 [1]
2022年11月,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印度预计最早于2023年成为第一人口大国,并在2050年达到17亿。 [27]
人口约14.2亿(2022年)。(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今年4月发布《2023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表示,根据最新获得的数据预测,今年年中,印度的人口将为14.286亿,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31]
2023年4月19日联合国的世界人口统计显示,印度人口超过14.28亿,略高于中国的14.25亿。 [36]

人种

关于人种的划分,历来聚说纷纭。受到学术界普遍公认的划分方法,是由B.s.古哈于1935年提出来的。他将印度的种族划分为五个主要类型:尼格罗人(the Negroids)、原始澳大利亚人(the Proto-Austroloids)、地中海人(the Mediterraneans)、迪纳拉人(the Alpoinarics)以及印度土著人。 [1]

民族

印度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46.3%,其他较大的民族包括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卢固族、泰米尔族等。
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46.3%,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利亚纳邦、比哈尔邦和拉贾斯坦邦等地。多数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大部分操印地语,少数人说乌尔都语。主要以务农为业。
泰卢固族(TELUGU)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8.6%,又称安得拉族。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大多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安得拉人嗜吃辣椒,喜欢喝茶。
孟加拉族(BENGALI)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7.7%,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等,操孟加拉语,大多数人信印度教。主要从事农业。
马拉地族(MARATI)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7.6%,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主要信奉印度教和佛教。马拉地人喜欢摔跤,还善于打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
古吉拉特族(GUJARATHI)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4.6%,主要分布在古吉拉特邦。操古吉拉特语,多数人信仰印度教,少数人信伊斯兰教和耆那教。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较发达。
加拿达族(KANNADA)占印人口3.87%,说加拿达语,分布在卡纳塔卡邦。
马拉亚拉姆族(MALAYALAM)占印人口3.59%,说马拉亚拉姆语,分布在喀拉拉邦。
旁遮普族(PUNJABI)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2.3%,主要分布在印度旁遮普邦,大部分人操旁遮普语,少数操印地语和乌尔都语。信奉锡克教和印度教。多数人从事农业,少数人从事畜牧业和手工业。旁遮普人能歌善舞。
阿萨姆族(ASSAMESE)主要分布在印度的阿萨姆邦,操阿萨姆语。信奉湿婆神。多从事农业、畜牧业。以大米为主食,尤其喜欢喝茶。
奥里萨族(ORISSAI)主要分布在奥里萨邦。奥里萨人主要信奉印度教,奥里萨一向被誉为印度教之乡,素有印度教圣地之称。奥里萨人以米饭为主食,衣着简单朴素。

政治

播报
编辑

政体

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其职责是象征性的,实权由总理掌握。国家的总统及副总统任期5年,由一个特设的选举机构间接选举产生。总统职位因去世、辞职或罢免等原因而出缺,印度宪法第65条规定由副总统代行总统职务。当新总统被选出及就职后,副总统恢复原有职务。总统如果因疾病或其它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由副总统暂时代理总统职能直至总统返回办公。 [1]
行政权力由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即印度的内阁)行使。议会多数党向总统提名总理人选,由总统任命总理。然后再由总理向总统提名副总理及其他内阁成员。
印度国务院设国务卿一名、国务委员若干名。不设副国务卿。

宪法

宪法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规定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公民不分种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点,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

议会

联邦议会由总统和两院组成。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由议会两院及各邦议会当选议员组成选举团选出,任期五年,依照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职权。现任总统德劳帕迪·穆尔穆(女)(Droupadi Murmu),2022年7月25日就任。两院包括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联邦院共250席,由总统指定12名具有专门学识或实际经验的议员,和不超过238名各邦及中央直辖区的代表组成,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1/3。联邦院每年召开4次会议。宪法规定副总统为法定的联邦院主席。现任联邦院主席贾格迪普·丹卡尔(Jagdeep Dhankhar),2022年8月6日当选,2022年8月11日就职。人民院为国家主要立法机构,其主要职能为:制定法律和修改宪法;控制和调整联邦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对联邦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并有权弹劾总统。人民院共545席,其中543席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每5年举行一次大选。2019年选举产生的第17届人民院得票较多的政党有:印人党获得302席,国大党获52席,德拉维达进步联盟获23席,草根国大党22席,YSR国大党22席。现任人民院议长奥姆·博拉(Om Birla),2019年6月19日当选。

政府

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是最高行政机关。总理由总统任命人民院多数党的议会党团领袖担任,部长会议还包括内阁部长、国务部长。总理和内阁部长组成的内阁是决策机构,其中内阁部长共28人。
独立主持部务的国务部长3人:统计和项目执行部国务部长(独立主持)、计划部国务部长(独立主持)拉奥·英德吉特·辛格(Rao Inderjit Singh),科技部国务部长(独立主持)吉坦德拉·辛格(Jitendra Singh),司法部国务部长阿琼·拉姆·梅格瓦尔(Arjun Ram Meghwal)。

司法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权力机关,有权解释宪法、审理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的争议问题等。各邦设有高等法院,县设有县法院。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委任。现任最高法院首席法官钱德拉楚德(Dhananjaya Y. Chandrachud)。总检察长由政府任命,其主要职责是就执法事项向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完成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检察权,对宪法和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现任总检察长文卡塔拉马尼(R. Venkataramani),2022年10月任命。
2018年9月27日,印度最高法院宣布废除刑法第497条涉及“通奸罪”的相关内容,标志着这条沿用158年的陈年律法正式成为历史。 [3]

政党

政党
介绍
现任主席/总书记/党主席
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
1980年4月成立,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自称有1.1亿党员。代表北部印度教教徒势力和城镇中小商人利益,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和教派主义色彩。1996年首次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并短暂执政。1998年至2004年两度执政。2014年再次赢得人民院过半议席,成为第一大党,在中央单独执政。在2019年人民院选举中席位进一步增加,成功连任。
主席贾加特·普拉卡什·纳达(Jagat Prakash Nadda),2020年1月任命
印度国民大会党(The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
简称国大党。据称有初级党员3000万,积极党员150万。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12月,领导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印独立后长期执政,1969年和1978年两次分裂。1978年英·甘地组建新党,改用现名。2004年和2009年人民院选举中两次成为议会中第一大党,在2014年人民院选举中遭受重挫,仅获得44个议席。在2019年人民院选举中稍有起色,获52席。
主席马利卡朱·卡杰(Mallikarjun Kharge)
德拉维达进步联盟(Dravida Munnetra Kazhagam)
1949年9月成立,泰米尔纳德邦地区性政党,主要政治力量在泰邦和本地治理中央直辖区。在2019年人民院选举中位列第三大党。
党主席斯大林(MK Stalin)
草根国大党(Trinamul Congress Party)
1998年1月成立,主要政治力量在西孟加拉邦,主要代表中低阶层利益。在2019年人民院选举中位列第四大党。
党主席玛玛塔·班纳吉(女)(Mamata Banerjee)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Communist Party of India〔Marxist〕)
简称印共(马)。1964年以孙达拉雅和南布迪里巴德为代表的一派从印度共产党分出后成立。党员约100万(2018年),是印度最大的左翼政党。曾在西孟加拉邦长期执政,2011年5月结束在该邦连续34年的执政地位。
总书记西塔拉姆·亚秋里(Sitaram Yechury)
参考资料 [1]

政要

德劳帕迪·穆尔穆:总统。1958年6月生于印度奥里萨邦。1997年加入印度人民党,2015至2021年任恰尔肯德邦邦长。2022年7月当选为印度第15任总统,系印历史上第二位女总统和首位出身表列部落的总统。
纳伦德拉·莫迪:总理。1950年出生于印度古吉拉特邦,印度教徒,政治学硕士。1987年加入印度人民党,曾任该党古吉拉特邦分部总书记、全国书记和全国总书记。2001年起连续13年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在2014年印第16届人民院选举中率人民党赢得过半数席位。2014年5月26日就任总理。在2019年印第17届人民院选举中率全国民主联盟在大选中获得多数席位,2019年5月30日成功连任。 [1]

经济

播报
编辑

综述

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增长速度引人瞩目。由于印度人口众多,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汇率则为1,389美元,为世界第140位。1991年以前,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影响,印度政府过分干预劳工及金融市场并监管商业活动,由于1991年印度经济危机,加上苏联解体,新国大党政府使印度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改革,借由外国贸易及直接投资,逐步转型为自由市场,印度的经济规模获得了较快速度的增长。
印度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31]也是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印度2/3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侨汇世界第一。印度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印度经济以耕种、现代农业、手工业、现代工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全国仍有四分之一人口无法温饱。印度外汇存底充足,汇率稳定,未来官方也将全面解除外汇管制,由市场决定币值。印度制造业出口已经开始下滑,全国很多地区电力供应依然不足。印度有很多精通英语的人口,是21世纪全球最主要的资讯服务业生产国、电脑软件出口国以及众多软体工程师的祖国。
印度实行民主政治的同时实行社会主义,政府对私人经济活动,外贸,外国资本直接投资严格控管。不过,1991年通过经济改革,放松对外贸和外资的管制,逐渐开放国内市场。国有企业民营化和部分领域开放对私人以及外国投资的设限,至于相关的政治争论持续不断。
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农业由严重缺粮到基本自给,工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发展迅速,占GDP比重逐年上升。印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1991年7月开始实行全面经济改革,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1992~1996年实现经济年均增长6.2%。“九五”计划(1997~2002年)期间经济年均增长5.5%。“十五”计划(2002~2007年)期间,继续深化经济改革,加速国有企业私有化,实行包括农产品在内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销售自由化,改善投资环境,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财政赤字。实现年均经济增长7.8%,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06年,推出“十一五”计划(2007~2012年),提出保持国民经济10%的高速增长,创造7000万个就业机会,将贫困人口减少10%,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保力度。2011年8月,印计划委员会通过“十二五”(2012~2017年)计划指导文件,提出国民经济增速9%的目标。2015年,印裁撤计划委员会。“十二五”结束后,印不再实行五年计划。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2022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以现价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
3.39万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6.8%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380美元
货币名称
印度卢比(Rupee)
汇率
1美元≈83.2印度卢比(2023年10月数据)
通货膨胀率(以CPI衡量)
5.02%(2023年9月数据)
外汇储备
5859亿美元(2023年10月数据)
参考资料
印度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外包服务接包国,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大国。 [28]

工业

在英国殖民者统治期间,印度工业以纺织和采矿为主。独立以后,钢铁、机械、电力、化学等工业都有所发展,工业已形成完整体系。印度的纺织、食品、精密仪器、汽车、软件制造、航空和空间等工业发展迅速。
印度拥有两大汽车企业:塔塔汽车和马亨德拉,其中塔塔汽车于2008年收购捷豹路虎,马亨德拉则于2010年收购双龙汽车。
主要工业包括纺织、食品加工、化工、制药、钢铁、水泥、采矿、石油和机械等。汽车、电子产品制造、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22/2023财年印度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9%,其中电力行业增长15.1%,采矿业同比增长6.6%,制造业同比增长6.1%。 [1]

农业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世界1/10的可耕地,面积约1.5亿公顷,人均0.11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农村人口占总人口65%。欧盟报告:印度已成为农产品净出口国。
因为印度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中西南季风很不稳定,使印度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稳定,水旱灾频繁,使印度的粮食生产很不稳定。

服务业

近年来,印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2020/2021财年增长6.9%。2020/2021财年,服务业对国民经济总增加值的贡献率为55.39%,系印度创造就业、创汇和吸引外资的主要部门,预计2022/2023财年印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

旅游业

印度的旅游业和服务业也比较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旅游业是印度政府重点发展产业,也是重要就业部门,提供两千多万个岗位。入境旅游人数逐年递增,旅游收入不断增加。主要旅游点有阿格拉德里斋浦尔昌迪加尔、那烂陀、迈索尔果阿泰姬陵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印度选出本国七大历史奇迹 印度拉贾斯坦风情。

财政金融

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立,预算有联邦和邦两级。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一个财政年度。2022/2023财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4%。 [1]

对外贸易

主要出口商品为:制成品主要包括纺织品、珠宝、机械产品、化工产品、皮革、手工艺品等;初级产品主要包括农产品和矿产品;石油类产品主要包括成品油、原油和石油产品等。
主要进口商品为:石油产品,电子产品,金银,机械,化工产品。
美国是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居第二位。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包括德国、阿联酋、沙特、新加坡、英国、瑞士、法国、伊朗、日本等。
近年外贸(包括商品和服务贸易)情况如下(单位:十亿美元):
近年外贸(包括商品和服务贸易)情况如下(单位:十亿美元)
2018/2019
2019/2020
2020/2021
2021/2022
2022/2023
出口额
538.08
526.55
497.9
669.65
770.18
进口额
640.14
602.98
511.96
756.68
892.18
差额
-102.1
-76.43
-14.06
-87.03
-122
参考资料:
国际影响
印度外贸总局于2012年3月5日宣布,禁止棉花出口。作为全球第二大棉花出口国,印度的这个决定引起全球棉花交易市场当天出现大幅波动。 [40]
印度商务部希望财政部尽快采纳其建议提高橡胶进口关税,以帮助国内胶农应对橡胶价格下跌。橡胶价格已从230卢比/公斤下跌至约160卢比/公斤。
两个月前,印度商务部向税务局建议:基于过去3年的平均价格,把对橡胶征收的特别进口关税由20卢比/公斤提高到34卢比/公斤。但是并未提出对20%的进口关税作更改。进口商可以按两种方式交税:按橡胶价值付20%进口关税,或按20卢比/公斤付进口关税。
2013年3月,约占印度橡胶产量90%的喀拉拉邦在内,来自印度南部各邦的胶农代表拜会了商务部负责人,指出如果不提高进口关税,来自邻国的廉价橡胶就会涌入印度市场,进一步拉低橡胶价格,并有可能导致国内危机。

税收体制

1886年从英国引入的所得税制成为了印度税收制度的雏形。1947年独立以后,随着经济的逐步自由化,印度开始对税制进行补充和完善,逐步开征了遗产税(1953年)、赠与税和财富税(1958年)和超额利润税(1964年),并在1986年实施了有限度增值税。1991年,印度政府对税制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税收体制。印度的税制相对简单,包括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富税、农业税、利息税、赠与税、消费税、销售税、有限度增值税、关税等10个税种。
印度在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电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都已达到较高水平。2009年8月,东盟与印度在曼谷签署《货物贸易协议》。协议规定,从2013~2016年,东盟成员国和印度之间将实现对80%以上的交易产品取消进口关税。

外汇储备

截至2020年12月4日,印度中央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央行外汇储备达5793.46亿美元,印度央行外汇资产在报告周内增加45.25亿美元。 [5]
截至2023年10月数据,外汇储备达5859亿美元。

文化

播报
编辑

语言

印度的语系主要有印欧语系汉藏语系南亚语系德拉维达语系,语言复杂。印度的官方语言是印地语,30%人口使用;英语已经在1965年终止了它唯一官方语言(与印地语相同的)的地位,但依旧保留了它“第二附加官方语言”的地位,亦是全国性的通用语言,主要在政治和商业交往场合使用。另外还有其他21种少数民族的预定官方语言。
印度有大约2000种语言,其中55种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学。有各自文学宝库的19种完善语言被定为印度的官方语言。

宗教

印度的每个宗教在次大陆都有它的信徒。整个印度次大陆遍布无数美丽的庙宇、雄伟的教堂、宏大的清真寺、香火旺盛的佛教寺庙、犹太教堂和拜火教寺院。印度西部商业特大都市孟买可以说是印度宗教、民族、语言多样性的一个缩影。市内除了以上各教的庙、堂外,还有著名的亚美尼亚教堂、神道教庙和大同教庙等。

服饰

印度女子
男性包头巾印度有些地区和信仰的男性是有包头巾的习俗的,这种头巾称为Turban。头巾有各式各样的包裹方法,其中锡克教男性头巾,具有特定样式。根据传统,锡克人从小到大都必须蓄头发、留胡须,并且包着头巾。小孩头巾样式比较简单,只用黑布绑成发髻的形状。成年人的头巾样式比较复杂,首先必须用黑色松紧带将长发束成发髻,然后再以一条长约3公尺的布,裹成头巾,样式为两边对衬成规则状。锡克人头巾色彩繁多,有的人甚至搭配衣服颜色。
印度男性多半穿着一袭宽松的立领长衫(Tunic),搭配窄脚的长裤(Dhoti),拉贾斯坦地区男性,裤子是以一条白色布块裹成的,头上的布巾,花样变化极多,色泽鲜明。
女性穿纱丽印度妇女传统服饰是纱丽(Sari),纱丽是指一块长达15码以上的布料,穿着时以披裹的方式缠绕在身上。印度妇女擅长利用扎、围、绑、裹、缠、披等技巧,使得纱丽在身上产生不同的变化。
拉贾斯坦妇女的纱丽较短,只有披覆在头上,但是彩色缤纷、镶有金银绣边。拉贾斯坦妇女的上衣,有点像似没有领子的中国凤仙装,下身是一条滚边的及地长裙。

礼仪

生礼
印度教徒在恒河“圣水”中沐浴
在印度的传统上十分重男轻女,因为女儿结婚时,父母必须准备一笔丰富的嫁妆,如果没有嫁妆,女儿是嫁不出去的。印度人庆祝孩子出生与平安成长的方式,就是到寺庙进行“普迦仪式”、唱颂祈祷文,然后和亲朋好友举行餐宴。
印度小孩出生后,父母都会找人为他们占卜,孩子的名字多半取自英雄或神祇。孩子的生辰八字尤其受到重视,因为这可以决定孩子未来的婚姻对象。
葬礼
印度教徒死亡时,都会在河坛举行火葬仪式。印度教徒去世后,家人会以黄色或白色绢布包裹尸体,然后放在两根竹制担架上,以游行方式抬到河坛火葬地点。
婚礼
印度人的婚礼是社会地位的代表,也是一生中重大的仪式。印度青年到了适婚年龄,都会由父母代替为寻找社会阶级、语言相同,以及星相可以配合的对象。婚礼当天,新郎官骑着一匹白马浩浩荡荡地来到新娘家。这时女方家里已经架起火坛,双方亲友在祭司念诵的吉祥真言中,绕行火坛祝祷。之后,新娘在女伴的簇拥下走到火坛前面,由祭司将新娘的纱丽和新郎的围巾系在一起,代表婚姻长长久久。印度婚礼的晚宴是在新娘家里进行,一对新人坐在婚宴中接受亲友的祝福。婚礼当天晚上新郎是在新娘家过夜,翌日才将新娘迎娶回家。
普迦仪式
普迦是印度教中向神祇膜拜的仪式,普迦仪式必须由祭司担任。仪式中信徒会将神像装饰后抬出寺庙游行庆祝,并且奉献鲜花、椰子、蒂卡粉等供品。最后再由祭司手持油灯,在神像前面进行“阿拉提(arati)”。
“阿拉提”的过程中,信徒用手轻轻覆盖祭司手中的灯火,然后在自己的眼睛上碰触一下,代表接受神祇赐予的力量。
印度通常在普迦仪式结束后,信徒可以分到一些祭祀过的鲜花、蒂卡粉或水,称为“波拉沙达(Prasada)”。所以在印度,只要看到印度人从寺庙膜拜出来,额头上几乎都涂有红色或白色的粉末。
在印度,可以由不同的服饰和装扮,看出当地人的宗教信仰、种族、阶级、区域等。

节日

印度每周5天工作制,周六、周日是公休日。 [26]
印度共和国日(Republic Day in India),每年1月26日。1950年1月26日,印度议会通过了印度共和国宪法,印度建立共和国。
印度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每年8月15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取得独立。
洒红节(Holi),每年公历3、4月间,印度教四大节日之一。该节日正处于印度冬去春来、春季收获季节,因此也被称为春节。
灯节(Diwali),在公历10月、11月间,是印度教徒最大的节日,全国庆祝3天。
元旦(New Year),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洛赫里是一个公共假日。这是普通民众的休息日,学校和大多数企业都关门了。 [6]
湿婆拉提(Maha Shivratri,Maha Sivaratri,Shivaratri,Sivaratri)是在印度教的玛迦月或法尔古纳月的13日或14日为敬拜湿婆神而举行的节日。节日通常发生在二月或三月,只有一天一夜。湿婆拉蒂是一个公共假日。这是普通民众的休息日,学校和大多数企业都关门了。 [7]
耶稣受难节是印度的法定假日。它纪念耶稣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受难和死亡,如基督教圣经所描述的。 [8]
拉玛-纳瓦米(Ram-Navami,Ramanavami,Sri-Rama-Navami)是一个印度教节日,在印度教凯特拉月的第九天庆祝拉玛的诞生,通常在3月或4月。罗摩是达萨拉塔国王和阿育陀王后考萨利亚的长子,被认为是印度神毗湿奴的第七个化身。拉玛纳瓦米是一个公共假日。这是普通民众的休息日,学校和大多数企业都关门了。 [9]
马哈维拉贾扬蒂是一个公共假日。这是普通民众的休息日,学校和大多数企业都关门了。 [10]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肖瓦尔月的第一天。它标志着斋月的结束,斋月是禁食和祈祷的一个月。在开斋节期间,许多穆斯林参加集体祈祷,听布道,并进行慈善活动。开斋节是一个公共假日。这是普通民众的休息日,学校和大多数企业都关门了。 [11]
卫塞节(佛陀普尼玛,佛陀加扬提)是一个佛教节日,标志着乔达摩佛的出生,启蒙和死亡。它落在4月或5月的满月之日,是印度的法定假日。佛陀普尼玛/卫塞是一个公共假日。这是普通民众的休息日,学校和大多数企业都关门了。 [12]

艺术

音乐
卡纳提克是南印度古典音乐的音译,源自16世纪的毗奢耶那伽罗帝国。帝国在半岛南端壮大的同时,波斯人入侵了印度北部,印度音乐从此发展出两条泾渭分明的脉络:南方的卡纳提克和北方的印度斯坦。与北印度不同,南印度音乐很少受到波斯和伊斯兰文化影响。自诞生之初,卡纳提克的繁荣就与南印度统治阶层的支持密不可分,始终是流行于上流社会的“高雅文化”。 [43]
舞蹈
古印度舞蹈活动主要集中于婆罗门教寺庙,舞蹈成为当时传教的手段之一。庙中有专门侍奉神祇、为娱神而设的舞女,这类舞女称为黛娃达西。印度舞的手姿都有特定的意义,甚至变化莫测。例如用手指脸的姿势表示美丽,荷花手姿是表演给神看时常用的手姿。
印度古典舞蹈有四种,即曼尼普利舞、婆罗多舞,格塔克里舞和克塔克舞。曼尼普利舞是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产生于曼尼普尔地区,因而得名。婆罗多舞,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传统舞蹈。婆罗多舞讲究对称的美丽,多数动作都是左右各做一遍,以求对称。 [42]格塔克里舞是喀拉拉邦最有名的舞蹈。格塔克里舞实际上是一种故事性很强又独具特色的颂神舞。克塔克舞是拉贾斯坦邦的著名舞蹈。克塔克本是一个种姓,专门从事舞蹈,卖艺为生,他们所跳的舞叫克塔克舞。克塔克舞属于宫廷艳情舞,专供王公贵族茶余饭后消遣。舞者脚上系有许多小铜铃,演员随着鼓声的起伏而发出不同响声,时而铿锵有力,时而细碎悦耳。这是一种很能表达复杂情感的、著名的体态舞蹈。 [44]

军事

播报
编辑

战争观

印度认为,战争是人类的社会现象,是实现国家政治目标的一种斗争形式。印度进行战争的目的是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统一,维护民族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的总目标。印度自认为其陆军实力名列全球第三,海军名列第五、空军名列第六。印军前身为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雇佣军。1947年印巴分治后始建分立的三军。1978年创建独立的海岸警卫队。总统是名义上的武装力量统帅,内阁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国防部负责部队的指挥、管理和协调。各军种司令部负责拟定、实施作战计划,指挥作战行动。现任陆军参谋长马诺杰·潘德(Manoj Pandey),空军参谋长维韦克·乔杜里(Vivek Ram Chaudhary),海军参谋长拉达克里希南·库马尔(Radhakrishnan Hari Kumar)实行募兵制。陆、海、空三军现役兵力为144.4万,其中陆军123.7万,海军6.7万,空军14万。另有50多万预备役军人和100多万准军事部队。2023/2024财年国防预算5.94万亿卢比。

军费

一直以来印度把扩充军事实力当成争当世界一流大国的重要标志。印度始终致力于称霸南亚、直接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军事强国行列是印度国家战略的终极目标。印度当局深信,军事实力是取得大国地位的必要基础,外交必须以军事为后盾,军事必须以外交为补充,军事力量不仅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国家外交最可靠的王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战略思想,得到了印度智囊机构、军界、学术界和新闻界的广泛支持,印度导弹之父卡拉姆,就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直截了当地宣称:“弱小并不令人尊重,因此,印度在军事上必须强大”。
印度财政部长普拉纳布·慕克吉宣布,到2010年3月的财政年度,印度军费预算将增加24%,达1.42万亿卢比,约500亿美元。将为印度的123万军队的现代化计划提供资金。除了军费预算,慕克吉还批准了为准军事部门增加1.43亿美元。他还说,在本财政年度将为加强所谓的边境安全增加4.56亿美元。印度是新兴经济体当中购买武器最多的国家,自2000年以来,印度进口的军事装备价值280亿美元。未来几年,印度计划进一步签署价值估计达300亿美元的合同。

军备

为实现“直接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印度高度重视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建设,制定了到2015年成为世界军事大国的战略规划,大力推进海、陆、空三军转型。陆军:向战略打击军种转变;海军:向远洋作战型军种转变;空军:向航空航天型军种转变。以此建立一支适应未来战争需要、与国家战略目标相适应的“未来军队”。为适应军队的现代化转型,军费支出结构也作了极大调整,被称为“首要花费项目”的武器采购费用达到了3340亿卢比,比上一财年1690亿卢比的实际采购费增加了近1倍。
印度海军拥有1艘航母、8艘导弹驱逐舰、约40艘护卫舰、16艘潜艇以及大量辅助战舰。据悉,印度政府已批准2015年之前再建造2艘核潜艇。

军械

印度将与俄罗斯联合研发代号为PAK-FA的第5代先进战斗机。俄印联合研发第5代战斗机项目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将成为俄印两国政府在军事领域内数额最大的一个联合研发项目。印度从俄罗斯引进的最新战斗机为苏-30MKI战斗机。印度空军主要将领已经证实印度空军已确定了印度第5代战斗机的技术性能指标。据称,印度空军希望用5年的时间研发第5代战斗机。据悉,第5代战斗机PAK-FA具备隐身性能,可在不使用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进行超音速巡航,机上将安装主动式电子扫描阵列(AESA)机载雷达以及可增强机动性的推力矢量喷管。
进入21世纪,印度陆军已经向俄罗斯购买了310辆T-90主战坦克。印度陆军高级军官则表示,陆军用1781辆主战坦克替换老旧的T-55和T-72坦克的需求,将通过引进1657辆俄制T-90S和订购的124辆阿琼坦克(由印度自己开发,耗资巨大,但坦克质量性能始终存在一定问题,无法满足印度军方的要求)得到满足。俄印签署协议引进310辆俄制T-90S坦克,根据双方又达成协议,印度再进口347辆T-90S坦克,而且印度阿瓦迪重型车辆制造厂已经开始根据俄方许可证生产另外1000辆T-90S坦克。
印度已宣布在未来十年里要建立一支航母舰队和核潜艇的计划。印度还进行了可携带核弹头的导弹试射,其射程可覆盖中国的主要城市。而在临近中国的边境地区,它也正在重新开启空军基地。

交通

播报
编辑

公路

根据印度交通运输部统计,印度公路总长约621.6万千米,公路承运量占全国客运总量的90%和货运总量的近64.5%。其中,高速公路和国道总长13.6万千米;邦道总长15万千米。印度道路路况较差,道路运输能力不足,国道中约75%的路段为单向2车道及以下。
印度与邻国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之间均有公路互通。 [26]

铁路

印度铁路轨道总长12.54万千米,居世界前列。全国约有13.5万列客运列车,9100列货运列车。印度铁路相对老化而落后,铁道标志和车辆老旧。政府计划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对全国22个主要火车站进行现代化改造。
印度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目前,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金奈、海德拉巴、科钦等一线城市均有运营或在建的地铁/城铁,其中德里—阿格拉线的时速160千米的“半高速”列车已于2016年4月正式通车。由德里开往瓦拉纳西的印度高铁,也被称为印度最快列车的“致敬印度”在2019年2月投入运营。艾哈迈达巴德、浦那、昌迪加尔、巴特那、勒克瑙等二线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也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 [26]

水运

印度拥有7517千米海岸线,有12个主要港口和187个非主要港口。12个主要港口由印度政府直接管理;187个非主要港口中仅有三分之一处于运营状态,由各邦政府的海事董事会管理。
水运是印度外贸运输的主要方式,全印度95%的外贸通过水运完成,贸易价值占比超过七成。近年来,印度港口吞吐量稳步增长,年增长率约为10%-12%。2019年,主要港口全年货运量达7.05亿吨。
印度还拥有6条主要国家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45万千米。除恒河中、下游等局部地区外,印度内河运输水平相对较低,全国内河货物运输量仅占全部国内货物运输量的0.1%。 [26]

空运

印度国际及国内航班班次频繁,是当今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民航市场之一。2019年印度航空旅客吞吐量达3.44亿人次。截至2021年底,印度拥有约460个运营机场,其中德里、孟买、加尔各答、金奈等主要城市建有29个国际机场。印度国有航空公司Air India开通有境内120个目的地及39个国家(地区)的航线。2019年,印度靛蓝航空开通了德里-成都和加尔各答-广州的航线。中国国航、东航、南航、山东航空分别开通了北京-德里、成都-班加罗尔、上海-成都-孟买、北京-上海德里、昆明-加尔各答和广州-德里、济南-德里的直航航班。受疫情影响,截至2021年底,中印间直航航班处于暂停状态。 [26]

社会

播报
编辑

教育

印度教育实行12年一贯制中小学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共10年,包括3年本科、2年硕士、2年副博士和3年博士课程。此外还有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规教育。全国现有20所国立大学、215所邦属大学、100所自治大学及其他多所学院,著名学府有尼赫鲁大学、德里大学、印度理工大学、印度管理学院等。
2018年,印度成人识字率达到74%。近年来,印度6岁至14岁儿童毛入学率为93%-95%,但全国小学平均辍学率高达31%。部分企业财团投资兴办了一批私立学校,虽然学费相对较高,但因其校舍、师资配备较好,部分满足了较高层次教育的需要。 [26]

医疗

印度政府建立了覆盖面较广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大部分国民健康花费由政府支出。印度政府用于医疗的公共支出处于较低水平,“十一五”期间中央及各邦的医疗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不足1%。资源投入的不足和医疗专业人才的缺乏成为医疗服务体系的严重制约因素。此外,部分地区洁净饮用水问题和环境卫生问题也不容乐观。
部分企业财团投资兴办了一批私立医院,虽然医疗费用相对较高,但因其医疗设施、环境和医务人员配备较好,部分满足了患者对较高层次医疗服务的需要。 [26]

体育

宾德拉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男子10米气步枪(60发)金牌,这是印度自1920年来参加奥运会获得的首枚个人金牌。
有分析人士指出,宾德拉夺冠让印度人第一次真切地品尝到了奥运金牌的滋味,从而也体会到奥运的快乐所在。人们从心理上第一次开始参与奥运会,相信在这种普遍性的心理参与下,印度的体育事业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印度的奥运金牌也将一块接一块。
印度足球超级联赛(Indian Super League,简称:印超(ISL)),是印度足球的一项职业足球联赛,成立于2013年10月21日。

信息技术

印度信息技术领域的成功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印度凭借人才优势,通过为发达国家提供服务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信息技术产业对印度GDP的贡献已从1999~2000年度的1.2%增长到2005~2006年度估计的4.8%。印度的软件和信息技术带动的服务在过去五年间年均增长率超过了28%。信息技术的成功彻底改变了欧洲和美国对印度的评价和印象。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印度对自身潜力的看法,正在培植着印度的科学自信。印度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成功对于吸引跨国研发中心和外籍印度人在印度投资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技术

印度确立了新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其中又以生物技术为重点。过去10年,生物技术领域的研发投资已经从1987~1988年度的9600万美元增加到了2004~2005年度的3.58亿美元,其中,资金增加的部分重点支持的是生物制药,而非农业生物技术。
2004~2005年,印度的生物技术收入增加了37%,达到了11亿美元。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制定了2010年将这一数字提高到50亿美元的目标。2005年3月,印度科学部长称赞生物技术是印度队的“最佳击球手”,并且认为生物技术可以成为有助于提供人们支付得起的卫生保健并减轻贫困的印度“下一个大获成功的实例”。2004年生物技术部发布了一项计划,要将印度变成“生物信息学的全球中心”。

太空技术

印度太空技术
经过多年发展,印度卫星的研发和应用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运载火箭技术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印度已拥有4种类型的国产运载火箭:“卫星运载火箭3(SLV-3)”“加大推力运载火箭(ASLV)”“极地卫星运载火箭(PSLV)”和“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GSLV)”。印度在大力发展火箭和卫星技术的同时,还谋求有更大的作为。例如,2007年,印度将首个返回式太空舱和3颗卫星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送入太空,为该国未来实施载人航天计划等获取了重要数据。此外,印度还在紧锣密鼓地实施自己的探月计划,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2008年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发射升空。
2008年4月28日9:20(北京时间11:50),一枚印度PSLV-C9火箭搭载10颗卫星升空。继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和中国之后第五个掌握了“一箭多星”的发射技术。并一箭十星成为第一。

新闻出版

印度的报刊大多属私人和财团所有。截至2007年底,共有96种文字的报刊35595种,总发行量9900万份,居世界第2位。印度文和英文报刊分别占总数的37%和16%。最大的三家日报依次为《印度时报》《马拉雅拉娱乐报》和《古吉拉特新闻》。主要印度文报纸有《旁遮普之狮报》《今天日报》《印度斯坦报》等。主要英文报纸有《印度斯坦时报》《政治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等。
主要新闻机构和通讯社有:
(1)新闻发布署:相当于政府中央通讯社,拥有1100多名国内和180多名国外特派记者,电传网覆盖全国各地,向8000余家新闻单位供稿。设有8个地区总分社和27个分社。
(2)印度报业托拉斯:印最大通讯社,半官方性质。成立于1947年8月,后兼并印联合通讯社和路透社印度支社,于1949年元旦开业。现设136个国内分社和11个海外分社,员工1000多名,海外记者30多名。英文日发稿量超过10万字。在北京派驻记者。
(3)印度联合新闻社:印度第二大通讯社,系报业同仁的合股企业。1959年登记成立。现有分社100多个。向四个海湾国家及新加坡、毛里求斯提供新闻服务,在迪拜、华盛顿和新加坡设有分社,向22个国家派驻记者。
(4)印度斯坦新闻社:私营,主要编发印度文、马拉地文、古吉拉特文和尼泊尔文的新闻。全印广播电台隶属政府新闻广播部,广播网覆盖全国人口99.91%。对内使用24种语言和146播音。对外使用27言广播。全印电视台于1959播,1976年印广播电台成为独立机构,隶属新闻广播部,是世界最大的电视网络之一。截至2013年,全国共有56视台,23星频道。电视网覆盖全国陆地面积的86.9%。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印度与其他南亚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体系。种姓制度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种姓制度并非一套绝对的社会阶层,而是借由许多不同的标准建立起来的一套相对阶序,这些标准诸如:是否吃素、是否杀牛以及是否接触尸体等。这些标准背后的核心概念是一套“洁净与不洁”的价值观,然而该价值观却受到实际生活中的权力关系影响。为此,古代印度的婆罗门发展出一套称为“瓦尔那”的分类架构,作为解释并简化整个制度的方式。因此,这两套思维方式大致构成整个种姓制度的主要概念。
印度《宪法》第1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第17条明文规定废除“不可接触制”。为了保证低种姓人和贱民的教育和求职权力,印度还实施了著名的“保留政策”,不仅在议会两院为他们保留了一定比例的席位,而且在所有政府机构和国营企业中为他们保留高达27%的名额。另外,还给低种姓出生的学生一定比例的升学名额。印度人的身份记录里不再有任何关于种姓的记载。

外交

播报
编辑

外交政策

印度为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历届政府均强调不结盟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础,力争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印政府调整了过去长期奉行的倾向苏联的大国平衡政策,推行全方位务实外交。印度也是金砖国家集团成员之一。
2015年7月7日,印度作为观察员国加入上海合作组织 [13]2017年6月9日,印度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国。
当地时间2022年6月9日,联合国大会各成员国在联合国纽约总部进行投票,选举出2023年至2024年度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新安理会成员国,从2023年1月1日起接替现有的印度等国家 [22-23]
2023年10月1日,据法新社新德里报道,阿富汗驻印度大使馆当天停止运作。两年多前,西方支持的阿富汗前政府被推翻。 [38]

对外关系

中印关系
郑和七下西洋期间,印度的喀拉拉邦是船队重要的中转地。郑和船队对古里、柯枝、小葛兰、甘巴里、加异勒等古代印度国家进行了多次访问,尤其是第二次、第七次下西洋时到访的印度诸国最多,其中到达古里7次,到达柯枝6次。1403年,明成祖朱棣派尹庆出使柯枝国(今科钦)和古里国(今卡利卡特),宣诏赏赐。两国也遣特使随尹庆回访。1407年,郑和率船队来到古里后,向古里国王宣读了明成祖朱棣所颁的敕书,赐给诰命银印。 [14]
1950年4月1日中印建交。1959年西藏叛乱后,达赖喇嘛在印度设立所谓的流亡政府,中印关系恶化。1962年10月~11月,中印边境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1976年双方恢复互派大使后,两国关系逐步改善。1998年,印度以“中国威胁”为借口进行核试验,使中印关系严重受挫。
2002年,中国同印度的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1月13~18日,应印总理瓦杰帕伊邀请,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先后访问了阿格拉、德里、孟买和班加罗尔。6月4日,江泽民主席在阿拉木图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峰会期间,会见了与会的印总理瓦杰帕伊。中印之间关于锡金的地位的异议还没完全解决。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印在金砖四国机制下开始了经济政治合作。印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腾飞,争取国际大国地位的努力日益明显,印度、日本、德国联合成一个小集团频频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中国的态度是安理会需要改革,但不明确支持这三个国家。
2008年1月,辛格总理在访问中国后不久,就到包括中印边界东段印占区视察,抛出推动印度东北边境地区开发的一揽子计划。11月8日,印度外长慕克吉又在中国达旺地区(印度称为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访问时老调重弹,再次宣称印度对达旺拥有主权。
印度在边界谈判中顽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仅对中国在东线合理的领土要求置之不理,甚至还妄图在西线阿克赛钦瓜分一片土地。鉴于印度的强硬立场,解决中印边界争端任重而道远。
2022年4月25日消息:据印度媒体报道,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4月20日对其成员航司表示,印度已暂停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 [20]
中印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和中俄印等机制中保持沟通与协调,在气候变化、能源和粮食安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和全球治理等领域携手合作,维护中印两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30]
中印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拓展。2021年,中印双边贸易额1256.6亿美元,同比增长43.3%,其中中国对印度出口975.2亿美元,同比增长46.2%,中国自印度进口281.4亿美元,同比增长34.2%。2022年,中印双边贸易额1359.8亿美元,同比增长8.4%。其中中国对印度出口1185亿美元,同比增长21.7%,中国自印度进口174.8亿美元,同比下降37.9%。2023年,中印双边贸易额1362.2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中国对印度出口1176.8亿美元,同比增长0.8%,中国自印度进口185.4亿美元,同比增长6%。中国对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等。中国自印度主要进口商品有矿产品及原料和化工产品等。2012年8月,中印经贸联合小组第九次会议在新德里举行。11月,第二轮中印战略经济对话在新德里举行。2014年3月,中印第三次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9月,中印经贸联合小组第十次会议在北京举行。2016年10月,中印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在新德里举行。2018年3月,中印经贸联合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在印度举行。同年4月,中印第五次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2019年9月,中印第六次战略经济对话在新德里举行。
印巴关系
1947年8月印巴分治后始终不睦,并于1948年、1965年和1971年三次爆发全面战争,因印度策动和支持东巴(今孟加拉国)独立,印巴两国1971年12月断交,1976年7月复交。1998年,印巴相继进行核试验,展开核军备竞赛,两国关系急剧紧张。1999年2月,印总理瓦杰帕伊与巴总理谢里夫签署了《拉合尔宣言》,双边一度缓和。但4月印巴试射导弹,5月两国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卡吉尔发生激烈冲突,印巴关系再次由缓和趋向恶化。12月,一架印民航班被劫持,印外长指责巴与此事有牵连。2000年,印巴关系处于僵持状态,年底气氛有所缓和。2001年,印巴关系以“9·11”事件为界线呈前缓后紧之势。2002年,印巴关系仍处于紧张对峙状态。2019年,巴基斯坦降级与印度的外交关系,并暂停与印度的双边贸易。 [15]
同美国的关系
2005年7月,印美宣布建立全球伙伴关系。2006年3月,美总统布什访印。双方就印度核设施分离计划达成协议,制定两国贸易三年内翻番的目标,宣布成立科技委员会,探讨民用航天合作。12月,美国会通过印美民用核能合作法案。2008年9月,印总理辛格访美,与布什总统举行会谈。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开展民用核能合作。美在印增设驻海德拉巴总领馆,印在美新增驻亚特兰大和西雅图两个总领馆。核供应国集团取消对印度的核出口限制后,美众议院批准《印美核协议》。
2023年6月24日,美国国务院发布消息称,印度驻美国大使塔兰吉特·辛格·桑杜代表印度政府签署《阿尔忒弥斯协定》。印度成为第27个签署该协议的国家。 [34]
同俄罗斯的关系
印俄双边关系密切。2000年,两国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建立年度峰会机制。2008年2月,俄总理祖布科夫访印,出席在印举办俄罗斯年开幕式。双方签署关于执法和档案合作的两份谅解备忘录。12月,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印,分别会见印总统、副总统、外长及议会反对派领导人,与印总理辛格举行会谈,并出席在印举办的“俄罗斯年”闭幕式。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并签署了能源、经贸、金融、海关、旅游、航天等领域的10个合作协议。2009年12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与来访的印度总理辛格签署了两国联合声明,表达对全球反恐、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共同立场。两国还就加强军事和民用核能等领域合作签署了协议。辛格此次访俄是在他访问美国仅十余天后进行的,这反映出印度非常重视“大国外交”,并试图均衡发展印俄、印美关系。2010年3月,俄罗斯总理普京访问印度,双方签署了总价值上百亿美元的一系列协议。12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问印度,双方签署数十项协议,发表印俄联合声明,举行了庆祝印俄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活动。2011年10月,印国防部长安东尼赴俄参加印俄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例行会议,双方就军事项目落实情况和武器设备配套零部件出口等进行磋商。12月,印总理辛格对俄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印俄第12次峰会。辛格分别与梅德韦杰夫总统及普京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同意深化两国间特殊、优先的战略伙伴关系,扩大经贸、投资、防务、科技、文化交流等各领域合作。2012年12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印度,双方发表《为了共同繁荣和更好的世界的联合声明》,签署了两国外交部磋商议定书、科技与创新合作备忘录、2013~2015年文化合作计划、投资合作及两国通讯导航公司谅解备忘录等5项合作文件,并达成总额29亿美元的武器购销合同。
同日本的关系
印日关系发展势头良好。
2000年,印日建立全球伙伴关系。
2004年起,印成为日最大海外开发援助对象。
2006年12月,印总理辛格访日,双方宣布建立战略性全球伙伴关系,并将2007年定为“印日友好年”和“印日旅游交流年”。
2008年10月辛格总理访日,双方发表了《印日安全合作联合宣言》和《印日全球战略伙伴关系进展联合宣言》。
2009年12月,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对印度进行访问。双方发表了关于加强两国安全保障合作“行动计划”的联合声明。
2010年10月,印度总理辛格访日,与日本首相菅直人举行会谈,双方发表《未来十年印日全球战略伙伴关系愿景》的联合声明,签署《关于缔结印日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联合宣言》。
2011年2月,日本和印度两国代表在东京正式签署经济合作协定(EPA)。
2012年10月,印日第二轮外交与国防副部级对话(2+2对话)在东京举行,第三轮印美日三边对话在新德里举行。
2014年1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印度,签署了8项协议,涉及旅游、电信、电力等领域。日本将向印度提供约20亿美元的贷款,同时还将向印度出售水陆两栖飞机。8月,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访问日本。
同阿富汗斯坦的关系
阿新政府成立后,重视发展对印关系,两国高层保持密切往来。阿是印周边主要援助国,迄今已承诺援阿8亿美元。2011年10月4日,印度与阿富汗签署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根据协议,两国将在安全、经济、贸易、文化、教育和民间交往等领域开展合作。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4日,阿富汗驻印度大使馆宣布永久关闭。 [45]
同东盟及东盟国家的关系
印度同东南亚国家地理位置相近,有悠久的历史关系。印积极推行“东向政策”,加强同东盟的政治经济关系,积极参与东亚合作。2012年12月20日,“印度-东盟纪念峰会”发表声明宣布,印度与东盟升级为“战略伙伴”关系。
英印关系
2022年4月,英印两国同意建立新的国防和安全伙伴关系。 [19]
与卡塔尔关系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4日晚,印度总理莫迪抵达卡塔尔首都多哈,展开为期两天的访问。这是莫迪继2016年之后再次访问卡塔尔。 [47]
与马尔代夫关系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8日晚,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表示,马尔代夫和印度签署了协议,确认了印度从马尔代夫撤出军事人员的两个日期。该协议要求印度在2024年5月10日之前召回所有驻扎在马尔代夫的军事人员,第一批将于3月10日前离开,其余的印度军事人员将在5月10日之前离开。 [48]

旅游

播报
编辑

景点

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
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位于马哈拉斯特拉邦境内,背负文底耶山,面临果瓦拉河。始凿于公元前2世纪,直延续到7世纪中叶。现存30窟(包括一未完成窟)。从东到西长550米,全部开凿在离地面10~30米不等的崖面上。除5窟(即第9、10、19、26、29窟)为供信徒礼拜的支提窟外,余皆为僧房。
中国高僧玄奘曾在7世纪初朝圣阿旃陀。随着佛教的衰落,这里门庭冷落,逐渐被人忘却,成为狐兔窟穴。直到19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引起世人瞩目。 [16]
泰姬陵
泰姬陵
泰姬陵是印度莫卧儿王朝第五代君主沙杰罕为宠姬泰姬.玛哈尔修筑的陵墓,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建成,主建筑四边各长5687米,穹顶高74米。这座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外形端庄宏伟,无懈可击,寝宫门窗及围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镂雕成菱形带花边的小格,墙上用翡翠、水晶、玛瑙、红绿宝石镶嵌着色彩艳丽的藤蔓花朵。

特产

印度茶叶的起源与发展早在茶叶成为商品之前,也就是公元1830年左右,茶树大都是野生的,分布在阿萨姆的东北方的丛林之中。大约在公元1598年,一位荷兰的游客,名叫林斯柯顿(Jan Huyghen van Linschoten),曾经在他所写的书中,描写有关他的探险旅程。他说,印度把一种叶子当做蔬菜般的和咖哩、油一起煮来吃,甚至把这种叶子煮来当做一种酿制的饮料喝。

饮食

印度人的主食多是大米和面食。纬度高一些的北方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中部德干高原则以小米和杂粮为主;其它地区,诸如东部和南方沿海地区以大米居多,以米饭为主,对面食中的饼类也颇感兴趣。印度人副食爱吃鸡、鸭、鱼、虾和羊肉;蔬菜喜欢西红柿、洋葱、菜花、鸡蛋、鲜辣椒、豌豆、土豆、元白菜、菠菜、茄子、洋山芋等;调料喜用黑茴香、黑芥末子、黑胡椒、小豆蔻、丁香、咖喱汁、玉桂枝、芫荽、辣椒粉、茴香、豆蔻皮、姜、玫瑰香精、黄豆粉等。
印度菜烹调方式有炒、煮、烩、烤等多种,喜加入各种香料,尤其是辛辣类香料。印度人平和,生活节奏缓慢,食素者居多,约四分之一的印度人是素食者。种姓越高、社会地位越高的人,吃素的比例越高,越忌荤食,尤其是婆罗门;等级低者才乐于吃肉食。
由于印度南部气候炎热,当地人一般味重,嗜好辛辣性食物;北部印度人的口味相对轻多了。印度菜注重菜品酥烂,一般不喜太咸,偏爱辣味。印度也是个香料之国。
特色美食有馕、炖杜里鸡、串烤、比尔亚尼菜、咖喱肉汤、牛乳制品、茶品,其中馕一般作为印度人的主食。 [41]

相关新闻

播报
编辑
当地时间2020年6月17日,联合国大会举行投票,选举印度成为2021年至2022年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 [2]
2022年3月12日,据路透社报道,巴基斯坦外交部当日发表声明要求印巴两国联合调查此事,反对印方此前进行内部调查的说法。声明称,“如此严重的事件不能以印度官方提供的过分简单的解释来处理。” [17]
2022年3月12日,据中国国防部消息:2022年3月11日,中印两军在莫尔多/楚舒勒会晤点印方一侧举行第十五轮军长级会谈。 [18]
2022年6月1日,印度政府宣布,为保障国内食糖供应和价格稳定,即日起对本国食糖(包括原糖、精制糖和白糖)实施出口总量限制,2021-2022榨季(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出口总量将限制在1000万吨。 [21]
2023年10月25日,《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印度全国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NCERT)下属的社会科学委员会主席伊萨克提议把课本上的国名“印度”改为“婆罗多”(或译“巴拉特”),并用“古典历史”取代现有的古代史课程。 [39]
根据2023年10月24日内阁第23/1885/602/023号批文,作为重建旅游业的试点计划,斯里兰卡将对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和日本国民实行免费签证制度。该计划于2023年11月28日生效,有效期至2024年3月31日。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