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美國兩萬億空前紓困計劃覆蓋和忽略的人群**- BBC中文駐美記者-*馮兆音*@ 諸緣來去何增減?笑擁斜陽照海天。。。|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4-01 14:13:42| 人氣15,9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肺炎疫情:美國兩萬億空前紓困計劃覆蓋和忽略的人群**- BBC中文駐美記者-*馮兆音*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紐約時報廣場

        **肺炎疫情:美國兩萬億空前紓困計劃覆蓋和忽略的人群**

     BBC中文駐美記者-*馮兆音* 發自華盛頓 2020-04-01-11:50

面對新冠疫情與經濟寒潮的雙重打擊,數百萬美國人陷入了彷徨。 

居住在首都華盛頓的美國人孫柯琳(Colleen O'Connor)在30歲生日前一天接到僱主的電話通知:她被解僱了。 

解僱立即生效,她只剩30分鐘可登上公司郵箱保存資料,隨即趕到辦公室取回私人物品,與同事告別。 

3月初,在畢生難忘的30歲生日那天,孫柯琳登記了失業。在3月21日這一周,跟她一樣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的美國人接近330萬,創歷史新高。 

孫柯琳原本在一家國際教育交流公司工作,主管中國項目。在中國疫情嚴峻時,她忙碌地協調學生撤離事項,同時隱約感覺到,如果疫情蔓延全球,將是對公司的致命一擊。 

她的不詳預感不幸在兩個月後,成為了現實。 

新冠病毒疫情重創美國經濟,美股多次熔斷,出現斷崖式下跌;而就業市場則冰凍三尺,失業率的曲線猶如一座拔地而起的峭壁。 

摩根士丹利預測,美國第二季度平均失業率將達到12.8%,那將是1940年代以來最高水平。而不到一個月前,美國失業率還在半個世紀以來最低點。 

失業的高危行業包括住宿和餐飲服務業、交通、零售、娛樂、製造業等,影響約四分之一的美國勞工。   

失業中的美國青年:淚水、恐懼與不安

休強制無薪假(furlough),這個詞語近年不時出現在美國新聞標題中。此前,在民主、共和兩黨就國家預算陷入僵局、美國聯邦政府被迫關門時,聯邦僱員就會被強制休假。 

如今,各行各業的美國人都被迫體驗強制無薪假。全美知名連鎖百貨梅西(Macy's)、連鎖酒店萬豪國際(Marriott International)、服裝品牌GAP都宣佈強制數萬員工休無薪假。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三月下旬的民調顯示,88%的美國人認為,新冠病毒對美國經濟構成主要威脅,近半美國人說,疫情造成他們個人的財務危機。 

近期調查發現,49%的美國人自稱是「月光族」。在突然而來的經濟衝擊下,他們等不到僱主簽發的薪水,只能引頸期盼來自政府的紓困支票。

孫柯琳

疫情紓困金的算術題

在這波洶湧而來的裁員潮中,像孫柯琳這樣的白領也不能倖免。 

孫柯琳 「有點超現實,」孫柯琳這樣形容失業的感受。「我原本有一份工作,然後一瞬間,就沒了。」 

與此同時,攤在她面前的是一道殘酷的算術題。沒有穩定收入的情況下,她能堅持多久? 

按照華盛頓特區的標凖,失業者每周可申領最高444美元的補助,最長可領取26周。 

面對疫情的衝擊,美國推出了2萬億美元的紓困計劃。其中,失業者可申領每周600美元的額外補助,最長可領取4個月。原失業補助的領取期限也延長13周。符合資格的美國納稅人還可領取一次性1200美元現金支票。 

根據估算,紓困計劃可為孫柯琳帶來超過1萬美元的額外補貼。 

「這個經濟刺激方案對人們有幫助,但它更多是被動反應,而不是主動預防性的,」孫柯琳說,「如果當初行動得更早就好了。」 

美國在1月下旬就出現首宗新冠肺炎病例,當時已有傳染病專家指出,美國境內出現大規模疫情並非「是否」、而是「遲早」的問題,但這艘大船依然緩慢地撞向了冰山。 

孫柯琳還沒想好怎麼花這一筆疫情紓困金,「也許先用來付租金吧。」

長灘集裝箱碼頭3月17日

在華盛頓是全美消費水平前五高的城市,她與伴侶在市區合租一套公寓,租金每月約1600美元。除此之外,生活上還有許多支出,包括疫情時亟需、但費用昂貴的醫保。 

在華盛頓街頭,大部分的商鋪都關門閉戶。跟美國許多州份一樣,當地政府下令關閉非必要的商店。目前,約四分之三的美國人在居家隔離令下幾乎足不出戶。 

餐廳紛紛推出外賣菜單,提供免費送餐服務和折扣吸引顧客,有的甚至賣起了庫存的廁紙。 

實在無以為繼的商戶,只好呼籲顧客捐款紓困。一家同性戀者喜愛聚集的酒吧,在店面外貼滿了英俊侍應生們的照片、個人簡介和電子支付賬號,告示上懇求老主顧們考慮捐款,幫助員工們度過難關。 

酒吧

不過,孫柯琳是相對幸運的,她有一些存款,沒有背負學生貸款,前僱主還會繼續為她繳納醫保費用一段時間。她會講流利中文,曾獲得久負盛名的富布萊特獎學金,到雲南研究摩梭人文化。

即便是對孫柯琳這樣有光鮮履歷的求職者來說,面對一個剛剛開始崩塌的就業市場,前景仍充滿未知數。她目前的策略是,瞄凖受疫情影響較小的互聯網行業。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找到新工作。」 她說:「以後別人看到我在2020年3月起履歷出現留白,就會說『喔,懂了,你是在疫情中被炒魷魚的。』」 

健康與收入間的兩難抉擇

慷慨的兩萬億紓困計劃,首度將零工經濟(gig economy)職業者,例如自僱人士、Uber司機、兼職人員等,納入失業保障當中。 

然而,不少邊緣化的群體仍未被關照。例如,佔美國勞工人數5%、約760萬的無證勞工,就無法領取紓困金。 

Two nurses wearing masks cross a street in New York City, 27 March 2020

還有低收入人士並未失去工作,但陷入健康與收入間的兩難,譬如隱身在各家各戶中的家庭護工。 

在疫情嚴峻的紐約州,家庭護工被列為必要工種,必須繼續工作,大部分人並無帶薪病假。許多護工害怕感染新冠病毒,傳染給家人和僱主,但又不捨長期照顧的獨居病人,以及擔心不上班後,將失去收入來源。 

非盈利機構「反血汗工廠全國行動」(National Mobilization Against Sweat Shop)的林喬安(JoAnn Lum)對BBC說,許多家庭護工實際上24小時待命,有的甚至就睡在病人牀邊旁,但每天只會拿到13小時的薪水,通常是當地的最低時薪。 

家庭護工的日常工作包括家居清潔、煮飯,為臥牀在家的老人與病人洗澡、翻身等,「社交疏離」很難實現。 

他們照顧的對象多是新冠病毒的高危人群,護工也需乘公共交通工具通勤、輾轉多戶人家工作,接觸人群機會多,但他們大多數幾乎全無防疫裝備。 

「一些受照顧的病人本身來自低薪背景,無法為護工提供消毒水、手套、清潔工具等基本的用具,他們還要自己貼錢採購,」林喬安說。她認為,政府應該為護工們提供防護裝備。 

《紐約時報》報道指,如今美國人的居家隔離,實際上是「白領隔離」。卡車司機、送貨員、清潔工等藍領階層仍需要在外奔波、加班加點。他們缺乏防疫裝備,有的甚至抱病工作。對於他們來說,隔離在家意味著手停口停,三餐無以為繼。

電商公司亞馬遜紐約倉庫、以及多家連鎖超市的員工近日罷工抗議,要求僱主提供洗手液、肥皂、消毒濕紙巾等防疫用品,增設帶薪病假和危險時期工作的額外薪資,以及設立用於支援員工檢驗、治療新冠肺炎的基金。 

一方面,疫情之下,人人平等,從政要、貴族、明星到平民百姓,都有可能染病。另一方面,疫情又將美國的貧富階級分化、醫療資源不公等社會問題展露無遺。 

高收入人士在郊野別墅避難,即使染病,也能動用更多資源治療。中產階級居家工作之餘,還要督促小孩在線學習,疲於奔命。而低收入階層中,許多人一夜間失去飯碗,或是不得不繼續冒險工作。

同時,籠罩美國經濟的陰雲還在持續集聚。美國的疫情尚未到達頂峰,而經濟放緩的後坐力才剛剛開始顯現。

Worker assembles a box for delivery at the Amazon fulfilment centre.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