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3日,美國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簡稱IPEF)。白宮表示,此舉旨在加強美國與印太地區的聯繫,並「為美國和印太地區的家庭、工人和企業建立更強健、更公平及更有韌力的經濟體制。」

印太經濟框架佔全球生產總值(GDP)的40%和人口的60%,創始成員非常多樣化,包括澳洲、文萊、斐濟 [1]、印度、印尼、日本、馬來西亞、新西蘭、菲律賓、新加坡、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印太經濟框架作為一種開放式框架安排,據說還邀請了「對這個地區有共同目標、利益和抱負」的其他各方參加。

白宮指出,2020 年,美國—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外商直接投資(FDI)總額超過1.8萬億美元,為美國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機會。預料未來30年,印太地區將對全球增長作出最大貢獻,美國要繼續成為區內的經濟強國,現在就要採納這項由 14 國組成的經濟協定,作為「 21 世紀的經濟規劃,以應對21世紀的經濟挑戰,而過去的經濟模式,並沒有解決,或者沒有充分解決及應對這些挑戰,以致工人、企業和消費者更易受到不利影響」。

在貿易方面,拜登政府一直表示會促進公平、包容和持久的貿易政策,以及擴大持份者參與,而印太經濟框架與這些言論基本一致,並以四大政策支柱為焦點,分別是貿易(互聯經濟)、供應鏈韌力(強韌經濟)、潔淨能源和減碳(潔淨經濟)、稅務和反貪污(公平經濟)。

  1. 互聯經濟,涵蓋一系列貿易問題,包括數碼經濟和電子商貿(包括跨境數據流動、數據本地化、網上私隱以及人工智能的歧視性和不道德使用);勞工和環境問題以及企業責任;加快實施世界貿易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通過基於科學的決策以及健全並透明的監管操作,促進農業貿易。
  2. 強韌經濟,旨在制訂前所未有的供應鏈協定,更準更快地預測供應鏈可能出現的中斷情況,更重要的是防止其發生,包括建立預警系統,消除關鍵礦產供應鏈的瓶頸,提高關鍵領域的可追溯性,並協調各項多樣化發展工作。
  3. 潔淨經濟,旨在制訂協定,務求成員作出抱負宏大的具體承諾,例如可再生能源目標、除碳採購承諾、能源效率標準,以及應對甲烷排放的新措施。​​​​​​​
  4. 公平經濟,旨在制訂並實施有效的稅務、反洗錢、反賄賂等法規,其中包括關於交換稅務資料、根據聯合國標準把賄賂列為刑事罪行,以及有效實施實益擁有權建議等規例。

然而,與傳統的自由貿易協定不同,印太經濟框架沒有包含關稅和市場准入自由化等目標,主要原因是「美國的平均最惠國關稅上限僅為2.4%,已經非常低微」;此外,框架也沒有訂明任何關於國會批准的規定。不過,正如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所指出,印太經濟框架提出的倡議最終是否須獲成員的國會投票批准,將取決於「談判的走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為盡量鼓勵更多國家及地區參與並加快談判進程,印太經濟框架成員可自由選擇加入多少個支柱,但須承諾遵行所加入支柱的各方面內容。

印太經濟框架啟動後,各創始成員將展開談判,劃定各支柱的範圍,並確定「每個支柱的確切內容,以及各成員應承諾並簽署的內容」,以建立可實行的高標準承諾。

為推動這項經濟協定,美國將於 2023 年 11 月舉辦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外界普遍認為,此次會議是最終確定印太經濟框架承諾或協定的非正式期限。不過,即使不同元素「最終都會整合到一個更大的框架之中,但推進的速度應會各不相同」。


[1] 斐濟於2022年5月26日成為IPEF創始成員,是首個加入的太平洋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