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下的世外桃源|豐山部落景點介紹】阿里山最深處,唯一一個只有漢人的部落
景點

【塔山下的世外桃源|豐山部落景點介紹】阿里山最深處,唯一一個只有漢人的部落

24 5 10194
Misschono
舊 2020-08-21, 11:16


我們要傳承現有的文化,挖掘即將逝去的故事

我有幸在這幾個月裡開始接觸豐山,除了壯麗的風景,背後的故事更是引人入勝。
首先要釐清一件事情,這也是每次村民都會被誤會的趣事。
「你們是原住民嗎? 這是大家最愛問的問題

在台灣,聽到
" 部落" ,直接就會聯想到原住民。確實是如此,但剛好這裡不是。豐山是由漢人組成的部落,這裡也是阿里山鄉唯一的純漢人地區他們不是一群很會說台語的原住民,而是正港的閩南人!
故事的時間軸必須拉回到日治時期,約莫二戰前後(1937-1945),有一個艱難的選擇擺在嘉義某地區的人民面前:
1/下南洋充軍打仗
2/上山採伐檜木以及收集檜木油

南洋充軍基本有去無回,沒有選擇的村民只能入山。

據說在日統台灣之前的清朝,豐山附近的森林就已有漢人出沒。但殘留的遺跡寥若晨星,是故難以拼湊出完整的歷史脈絡。今天居住在豐山的漢人大多是日治時期進入的移民,而故事通常也都從這裡說起。
台灣紅檜為台灣特有種植物,文獻可考最早可追溯到1896年,也就是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後的一年,由日本人發現並送至東京研究。這一次的發現,對檜木無疑是個災難。至此阿里山出現一批一批的伐工奉命入山砍伐,一直到1991年政府宣布禁止砍伐才得以喘息。

日治時期砍伐材積最大的一年為1942年,也就是二戰期間,高達489728立方公尺。
49萬立方公尺是什麼概念?
可以填滿195個國際標準游泳池,一瓶2000cc的多喝水,要2.45億瓶才夠裝滿。

二戰那幾年,有愈來愈多的漢人、原住民被日軍或逼或要脅上山砍材。漸漸的,豐山這塊山坳開始裊裊炊煙,代表有人就此定居了下來。繁衍至今都已經是第三或第四代了。
根據內政部的人口統計,阿里山鄉2017年總共有5664人,而我問到的豐山人口約莫400~500人左右(不過常駐人口只有200人左右)。艱困的環境大大限制了人口的發展。從嘉義或雲林驅車前往豐山都要約1.5小時左右的車程,可想而知,物資是多麼的匱乏。隨著更多了解,我也愈加敬佩這群遁入山林的人們。
時隔至今,豐山仍停留在20年前的光景,相比於塔山另一端鄒族阿里山部落的遊人如織,這裡卻是人迹罕至。



戰爭是最銳利的刀劃破和平的窗戶紙
入山伐木的嘉義人,這一待就是一甲子。#舊稱石鼓盤的豐山村,因四周群山環繞,中間一盆地,其狀恰如碗盤中間,低而平坦。又地面上多大石聳立其中,以此得名。

在阿里山,相比於鄒族,豐山村的漢人反而成了少數民族。我們常聽到的欺凌(或歧視)也同樣在這上演,只不過腳色互換了過來。
二戰期間,豐山村落迎來了新移民,而山裡的鄒族少年卻不斷移出加入高砂義勇軍,遠赴南洋作戰。但,留下來的未必就過得比較好。
1943年年底開始,美軍展開一系列的對臺轟炸計畫,直到二戰結束。在現存可考據的文獻裡紀載著,美軍針對台灣機場、糖廠、橋梁、鐵路、港口等軍事涉及的重地進行轟炸。除此之外,還有些是針對人的轟炸並沒有被揭露出來。

根據許銘月伯伯(豐山觀景台民宿老闆)的口述歷史描述,在1945年左右的某天清晨,晴空萬里,太陽曬的老高。村民扛起鋤頭,有的下田,有的則是到附近的山林伐木採油。突然,天空響起了低沉的隆隆聲,由遠漸漸靠近。這也許是他們第一次聽到飛機的聲音。
.......隆隆.......

據說是美軍收到了一則電報,消息指出在阿里山裡有一群日軍藏匿其中。他們使喚著原住民(或漢人)運送著檜木油到鄰近的港口,這些油可能會導致美軍軍艦遭受祝融毀滅性的攻擊,所以美國軍方拍板定案,這次的空襲目標增加了一個,那就是豐山附近的千人洞!

然而要在茫茫山群中找到"千人洞",那是何其困難!在今天,要定位一個座標很容易,衛星定位系統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技術。但這項技術一直到1980年代才趨於完善,這之前,別傻了。
除了衛星外,另一項可以定位的技術則是雷達。雷達在二戰時期可以說是最新科技,然而雷達技術要能偵測到千人洞裡的日軍還是非常的困難。
當時的雷達主要用於偵測飛行器,也就是多半安裝在固定的陸地上,或是移動緩慢的軍艦上。裝在飛機的不多。
另外,雷達的偵測方式是透過電磁波反射,對於藏匿山中的日軍根本不管用。
所以,對美軍而言,最好也最快的方式,就是肉眼了。
那天,晴空萬里,太陽曬的老高。飛機掠過,壓縮空氣造成的聲響,村民聽到了,日軍肯定也聽到了。
接連一聲一聲的爆炸聲,一連串的炸彈從飛機底下降落。
「轟轟!」「轟轟!

不知道過了多久,爆炸聲停止,也沒在聽到飛機嗡嗡作響的引擎聲。
一位日軍從山洞探出頭來,發現千人洞這座山完全沒有受到波及。那到底美軍轟炸了哪裡??
村民也循著炸彈導致的黑煙往山裡靠近。
他們發現日軍藏匿的千人洞完全沒事,但隔壁山頭的宣帽石山卻是滿目瘡痍。山的一側完全被炸平,樹木散落在最底下。
至今已過一甲子,宣帽石山已經長出了些許樹木。但炸彈留下的坑疤仍看得出來......




日軍走過千人洞,開山闢路阿里山
西元1895417號,日本與中國簽訂馬關條約,62號由李鴻章的兒子李經方與日據時期的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在基隆外海完成台灣交割儀式。也正是從這開始,台灣進入所謂的五十年的日據時期。
為了迎擊剛剛成立五天由末任台灣巡撫唐景崧建立的台灣民主國,日軍從基隆東北角登陸作戰,僅幾天的時間就攻下北台灣。而日軍第二個登陸點則是位於屏東的枋寮,由陸軍大將乃木希典率領。很快的台灣民主國滅亡,日本完全統治台灣。

1896年,一群日本登山客與林學專家登山玉山東峰,下山的同時也採集了一些植物標本,其中有一樣被送至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研究,後來正式命名為台灣紅檜。至此,檜木成為了台灣最昂貴的樹種,也未後來的瀕臨滅絕埋下了種子。
事實上,在清朝時期,檜木可能就已經或多或少的被砍伐。根據現場的遺跡顯示,豐山千人洞附近有18座工寮,相傳就是清朝時期為了收集檜木所留下的痕跡。我認為,這件事情日軍應該也知道,然而乏人問津。當檜木的好處被日本人發現後,日軍急需一條可以快速將檜木運下山的道路。於是由軍方正式派出一支部隊找尋合適的運輸路線。

很多人都以為這條路線即為今日的阿里山鐵路,事實上不是。1899年前後,日軍的第一次進入阿里山所走的路線是沿著清水溪,進入石鼓盤(即今日的豐山)往千人洞的方向,最後翻過塔山才抵達檜木林。據說這一趟足足花了日軍一個月的時間,這也是官方第一份紀載勘查阿里山檜木的資料。爾後幾年,軍方遲遲未能有效建立一條穩定的運木路線。
由於千人洞往塔山這條路線過於陡峭,非常不利於鐵道鋪設,1903年,林學博士河合铈太郎奉總督府的命令入山開發出一條適合鐵道建置的路線。最後發現由竹崎經奮起湖到十字路較為平緩,也正式奠定了阿里山鐵路的原型。
今天千人洞在豐山部落僅作為登山用,除了登山客外,很少有人再駐足於此。遊人踐踏出來的道路時有時無,大雨過後,雜草叢生,道路濕滑難行,兩旁的咬人貓處處宣示著主權。這條路還在,只是故事漸漸被埋沒,我聽著許伯伯講述著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也意味著故事終將被傳承與延續。



早期村民的交通不便與現代交通路線
豐山部落總人口約有100戶,而常駐人口大約200人左右,這裡是阿里山最最深山的部落,早期交通不便的時候,豐山人下山只能步行到奮起湖老街搭程小火車到嘉義。距離有多遠呢?
#25公里
這什麼概念?馬拉松一般是42公里,半馬是21公里。一般人跑半馬大大概兩個半小時能完成,用走的大概6小時。

奮起湖平日末班車是下午兩點半,也就是說,如果豐山人要趕上這班下山的車,那得七八點就要出門才趕得上,即便後來有了交通工具也必須花上幾小時才行,想起來就覺得累。這樣的情形打至日本人走後,直到921大地震前都沒有多大改變。

時代推演,當平地都市在進步,豐山也緩緩地往現代化前進。村民開始使用摩托車、汽車。即便如此,往來豐山依舊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豐山部落從1鄰的觀景台往下看,總共有三條溪流穿梭過村落。分別是乾坑溪、石鼓盤溪與蛟龍溪,其中乾坑溪是出入豐山的最主要道路。乾坑溪如其名,有半年左右的時間會乾枯,這時村民合力用石塊阻塞河道,在中間清出一條汽車能通過的平緩道路,透過這條人工打造的臨時路銜接起豐山對外的窗口。雨季來臨,石塊抵擋不住從山裡湧出來的河水,只需一瞬間,那條唯一的路再次淹沒,下一次的出現則是半年後的乾枯。

當時的人們為了維持對外交通的必要性,在乾坑溪上建置了一座吊橋,一般僅供人們徒步走過,也只有村民憨膽的趕在上面騎行機車。
今天要進入豐山已經不用這麼辛苦,一座名為「石鼓盤觀光大橋」在921大地震之後建立,它橫跨乾坑溪,從此不再因為溪流沒了路。這座橋使得汽車得以進入豐山,也促進了觀光發展。

話說這座橋的外觀不一般,採單跨徑提籃式鋼拱橋設計,橋長140公尺,中間不落墩,是嘉義縣最長的跨距橋樑。無獨有偶,在距離豐山300多公里遠的宜蘭也有這樣形式的橋,那就是南方澳大橋
事實上,豐山石鼓盤觀光大橋在建造的時候就是以南方澳大橋為範本建造。201910/1號這天,一早的新聞震醒了全台灣人,南方澳大橋的斷裂,讓全台各地的橋樑受到了以前沒有的關切。為了防止再次發生類似事件,各縣市政府也緊鑼密鼓的檢測及維護各橋樑的狀況。
豐山的石鼓盤大橋一時也受到媒體的關注,作為豐山對外的唯一出口,自然不可能沒有定期檢查。嘉義市工務處指出,市府每2年均會辦理橋梁檢測,就是1年檢測、1年維修。可以說非常的安全。

今天入山的交通方式仍只有自駕或隨旅遊團。從北台灣南下的遊客可以從南投竹山沿著149線,在經過雲嘉隧道後往豐山方向走。從南臺灣北上的遊客可以從石棹經149甲進入。很多人都覺得豐山既然在嘉義,應該從嘉義市過去會比較快,事實上可能從雲林斗六過去都還快些。所以如果隨團,集合地點或許雲林更適合些。



豐山景點介紹
1/蛟龍瀑布:
美國史密斯國家歷史博物館出版的《Smithsonia》雜誌撰文介紹台灣的景色,蛟龍瀑布獲選「絕美瀑布」。瀑布總落差約846公尺,為東亞落差最大的瀑布。在日據時代,日本的手繪地圖標為「大瀧」,為特大瀑布的意思。每至夏日豐水期,瀑布氣勢磅礡,但在冬天枯水期,卻只能看見一大面光禿禿的岩壁。



2/滴水成金(維修中)
這是豐山村最特別的特產,許多瓷器或貝類經過山泉水的滋潤後,表面竟然會呈現一種類似黃金的色澤,且一閃一閃的非常好看。遊客可以到觀景台民宿或村落裡的量販店欣賞,裡面有許多關於滴水成金的照片。通常一個成品必須花上一兩年的時間,才能出現金黃色帶閃白的光澤。這其中的奧妙是源自於山泉水中含有豐富的碳酸鈣與矽化物,日積月累的滴在瓷器上,漸漸地形成一層薄膜。
今天滴水成金因為土石流原因遭受破壞,目前正在整修當中,也無法前往觀看。預計2021年也許就能完工。

3/石盤谷步道:
這是豐山最平易近人的登山步道,幾百階的步道加上10分鐘的產業道路即可以抵達瀑布下方。同時還可以走過一座風景優美的吊橋,沿途花草樹木眾多,從牆壁流出來的山泉水以及路邊的腎蕨果都可供遊人解渴。



4/石盤谷觀光大橋
這是豐山對外的出入口,於921大地震後興建,以南方澳大橋為原型設計。曾經村民必須走過橋下的溪底才能出去,現在只要走上大橋,再也不用擔心溪水淹沒道路。入夜後的橋拱會點上燈,在一面漆黑的豐山村裡像極了海上的探照燈,指引人們歸途。



5/天雲谷瀑布
從豐山觀景台望過去可以看到,陡峭的岩壁與高懸的瀑布,時常隱匿在雲海中。交通方式可以直接開車上天雲谷觀景台,抑或是到下方的涼亭停車,然後步行上山。沿途蟲鳴鳥叫,兩旁竹林密布,即便是正中午也不覺得炎熱。



6/大石鼓園
通往石盤谷步道的路上會經過,從一旁的木頭階梯往下,可以抵達大石鼓的上方。石頭因為形狀像一個鼓故得名。大石鼓因為百年前的一場土石流來到這,石壁上有些許珊瑚貝類化石圖案,是證明台灣曾經沉溺於太平洋裡的痕跡。



7/石夢谷步道
石夢谷和情人谷瀑布深藏於阿里山鄉豐山村的崇山峻嶺間,海拔約一千七百公尺。沿著步道拾階而上,周圍林木蔥綠,環伺四周盡是原始林,還可看見無數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巨大壺穴。石夢谷一趟來回約5-7小時,某些路段陡度就高,路面濕漉難行,建議有基本登山裝備再行上山。

8/野生愛玉
愛玉是台灣特有的一種水果,全世界只有台灣生產愛玉。因為種植愛玉需要特殊的生態環境,同時還需要一種名為愛玉小蜂的蜜蜂授粉。愛玉果實外表與生芒果有點相像,唯獨中間多了一點斑點。阿里山是台灣愛玉的發源地之一,因為多半生長在非常高的樹上,所以採收愛玉是一項極具艱難的工作。在豐山部落可以吃到野生愛玉,跟夜市的口感吃起來完全不一樣。

9/巨榕古廟 (維修中)
巨榕古廟為該村首批村民所建。先人每到一個新開墾的地方,會先舉辦一場敬天地的儀式,作為庇祐日後平安順利,而土地公是掌管地方上萬物,因此古廟是土地公廟。廟旁有一座榕樹,傳聞為土地公爺的化身,故稱土地公神樹。通往古廟的路是一個步道,一整條走下來會看到許多奇景異石。

10/吊橋極多的豐山村
豐山村落總共有六座吊橋,都是對外的重要連結道路。早期石鼓盤觀光大橋還沒有之前,這是村民出去的唯一方式。然而吊橋路面不寬,汽車無法行駛,本該只能行人通過的橋,現在仍偶爾會看見村民騎車通過。



11/傳說中的高山青澗水藍
大家熟知的高山青一曲裡面有一句高山青澗水藍,指的就是流過宣帽石山旁的那條溪流。從橋上往下看,溪水極清至碧,潺潺地流淌著。許多人聽著歌來到阿里山遊樂區,群山環抱,但就是不見有水藍色的溪流,曾經我也懷疑歌詞裡的畫面是捏造的,直到我來到豐山才知道那是真的。

12/二戰美軍轟炸過後的痕跡
二戰時期,美軍為了阻止日軍採集檜木油,一次計畫性的轟炸在1943年的某天發生在豐山附近的宣帽石山。本該接受轟炸命運的千人洞卻意外地躲過,隔壁的宣帽石山挨了這一連串的轟擊,至今有半邊的山壁仍光禿著,相比於附近高山的茂密景象,令人感慨萬分。


13/豐山觀景台民宿
整個豐山視野最好的地方,居高臨下,既可以遙望東亞落差最大的蛟龍瀑布,亦可遠眺豐山部落的風景以及天雲谷瀑布、石鼓盤觀光大橋與數座吊橋。夜晚時分,當石鼓盤觀光大橋亮起,那個畫面像極了愛情。
一旁的觀景台上有詳細的地圖導覽板可以作為認識豐山地理位置的第一步,同時這也是豐山唯一可以享受咖啡配美景的極佳位置。如果有機會能再碰到民宿老闆,還可以多聊幾句,請他講講豐山的前世今生。
民宿房間不多,只有六間,既可以讓遠道重來的遊客下榻,又不用擔心人潮過度的壅擠,同時民宿還含早晚餐,也就不用擔心豐山飲食不便的問題。





文章是我從五月至八月總共上山五次的大彙整。會一再上山,除了被壯麗的風景所迷外,豐山部落的歷史更是讓我想為他們做些什麼。聽著許伯伯與其他耆老們講著他們年輕的歲月以及從他們爸爸那輩傳下來的故事,讓我非常感動。"再不去保留,就永遠的消失了!" 我秉持著信念,翻山越嶺來到阿里山最深處,還記得有次快沒油了,最近的加油站在石棹,那是距離豐山一小時車程外的地方。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成為豐山部落的敲門磚,讓更多人認識這塊淨土。在"報復性旅遊"的濫觴下,這裡仍然沒有受到侵擾。也許未來會有愈來愈多的人拜訪,我期望是"抱負性旅遊",不造成山林的壓力也能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關於豐山部落的故事,我還會持續的紀錄下去,直到彙集成冊。故事將一直繁衍下去,歷史的痕跡將牢牢刻印在這片沃土。

-------------------------
🔧🔧我是不務正業的工程師背包客,因為疫情回到台灣,往著作家夢前進。
👶👣最近的一次旅行是帶著來自浙江的妻子與一歲兩個月的寶寶徒步台灣66天
對我們的故事有興趣的人歡迎追蹤我們的粉絲專頁喔→: 人在江湖飄
文章我也同步在新開的部落格上面了→: 輕裝上陣DETOUR旅人隨筆
此篇文章於 2020-08-22 14:01 被 Misschono 編輯。
感謝 21
10194 次查看
bb123dd 的頭像
bb123dd bb123dd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20-08-22, 09:02
@
好美的部落 好大的陸龜 路況還好吧 一般轎車上得去嗎
Misschono
舊 2020-08-22, 09:22
引用:
作者: bb123dd (原文章)
@
好美的部落 好大的陸龜 路況還好吧 一般轎車上得去嗎
可以喔 反而是遊覽車去不了😂
感謝 1
angelha angelha 已通過手機驗證. 門號所屬國家:Taiwan
舊 2020-08-22, 12:56
其中日治砍伐材積最大的一年為1942年,達48萬9728立方公尺[2];1945年後至1991年正式宣布「全面禁伐天然林」之前,國民政府檜木生產最高的一年為1964年,達40萬2440立方公尺[3] by Wiki

或許在檜木上日本的確是最多的
但以整體性看來當時接手的政府砍伐材積4456萬立方公尺,與之比較多達七倍之多
歷史很有趣,從不同面向可以解讀到不同的觀點
感謝 2
Misschono
舊 2020-08-22, 14:02
是阿 其實國民政府砍伐數量也很多,不過我文章單指檜木而已。 也謝謝你提供資料

引用:
作者: angelha (原文章)
其中日治砍伐材積最大的一年為1942年,達48萬9728立方公尺[2];1945年後至1991年正式宣布「全面禁伐天然林」之前,國民政府檜木生產最高的一年為1964年,達40萬2440立方公尺[3] by Wiki

或許在檜木上日本的確是最多的
但以整體性看來當時接手的政府砍伐材積4456萬立方公尺,與之比較多達七倍之多
歷史很有趣,從不同面向可以解讀到不同的觀點
Misschono
舊 2020-08-24, 21:42
挖 這麼久 那是不是該去一下 哈
引用:
作者: xelere7382 (原文章)
應該有三十年沒去阿里山了吧


主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