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雜記(9):南丫海難與「港漂」 - 韓孟子的藝文空間 - udn部落格
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珠海雜記(9):南丫海難與「港漂」
2012/10/26 18:46
瀏覽14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2012/10/8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10月1日晚間,香港電燈公司(就是香港首富李嘉誠經營的電力公司)員工一百多人自南丫島搭乘渡輪「南丫四號」出海觀看「國慶煙花匯演」;不幸在南丫島榕樹灣海域,被另一艘雙體渡船「海泰號」撞沉。港府在短時間內,動員五個部門(消防船、水警輪、飛行服務隊、聖約翰救傷隊、醫療輔助隊)前往南丫島海域搶救,結果死亡39 人,傳播媒體均宣稱此為香港 41 年來傷亡最為慘重的海難事件。香港警方也在事後立即逮捕兩艘船的船長、船員共7名涉嫌人進行刑事審問。各大報章、電視媒體也展開大幅報道。

 

     儘管不少外地人批評香港為現實的社會,可也不是麻木不仁的社會。香港人在這段日子,不是無限上綱地譴責特區長官,而是呼籲踴躍捐輸、悼念亡者。媒體報道的重點是獲救者受難者事蹟以及急救隊伍的英勇,同時呼籲特區政府在肇事原因尚未查明前,就應立即強化渡輪安全設施。

 

     香港宗教界也展開大型的祈福、祝禱活動。特區政府還通令各界自10月4日起一連三天,各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及各個懸旗機構,一律降半旗哀悼死者;10月4日中午12時,全市停下工作,起立默哀3分鐘;港埠所有船隻,也要鳴笛致哀。高度顯示香港社會秉持「人溺己溺」的態度,成熟穩重地應對突發災難,令人印象深刻。

 

     10月4日中午12時,我仍在珠海中文系上課,突然聽到校區響起凄厲笛音,全體學生都聞聲肅立默哀;這個突然的舉動,使我感受很深。我即席在默哀間,帶領學生進行禱告,為亡者舉哀、為生者祈福,懇求造物者憐惜與保守。這原本是基督徒應有的行為,卻是我首次在異鄉為亡者禱告。感到安慰的是,得到班上同學十分正面的回應。

 

     正如同臺灣,香港也是「移民社會」。香港社會成員當然大半是廣東人,但遠溯中英鴉片戰爭失敗、清廷割讓香港起,就一直有各種類型的外地人移居香港。上世紀初,香港曾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發動革命的重要基地;國共相爭、國民政府退守臺灣時期,也引發大量逃歸香港的移民潮;其後大陸歷經各種政治鬥爭運動,香港也是最能接納內地異議份子的地區;香港回歸大陸之後,更有大量內地人移居香港。這些漂泊異鄉的遊子,有不少就以此地為故鄉,成為香港的新住民。他們勇於面對生活挑戰,苦幹實幹;為了謀生,也敏於算計,將港九這片彈丸之地,建設成閃亮的「東方之珠」。

 

     來到香港才首次聽到「港漂」這個名詞。所謂「港漂」,原是由內地名詞「北漂」轉化而來;內地人常常戲稱到北京讀書,最後離鄉移居北京的異鄉人為「北漂」。「80后港漂」當然就專指80後出生,負笈香港,最終卻留居香港的內地族群。內地人尤其是80後出生來港求學的學子,最早是受惠於1998年香港馬會一億港元捐款;當年香港馬會提供全額獎學金,資助數十名內地高材生到香港各大學讀書。

 

     2001年起香港政府已允許內地生在港工作,2003年起更以「輸入內地人才計畫」大量引進專業人才。至2008年內地畢業生可以在大學畢業之後留港工作一年,依香港法令,留居香港合計七年,即可定居香港。目前定居香港、在各行各業工作的「港漂」(內地專業人才),約兩萬人左右;合併歷年在港各大學求學、讀書的內地學子也有兩萬人,所以目前的「港漂」,至少有四萬人。香港明報曾在2010年出版的《明報週刊》第2157期以〈80后港漂〉作為封面故事。可見所謂「港漂」,一直是香港社會獨特的風景。

 

     此地的朋友論及新舊住民比例,雖有不同的說法,但大約是在4比6之間。也就是說香港大概有40%的居民是新住民、是更廣義的「港漂」;這些「港漂」,還不僅來自內地,更有不少是從臺灣、新加坡、東南亞,甚至從歐美奔赴香港的,如從年齡層來估算,30、40、50後的「港漂」,已是各行各業的龍頭老大;甚至還有不少「20後的港漂」仍然在位,例如南ㄚ海難的事主、香港電燈公司老闆李嘉誠,其實是從潮州來的「港漂」。李嘉誠在香港的事業日隆、聲望愈崇,已使他一言九鼎、動見觀瞻;論其份量,絕不下於行政長官梁振英。

 

     香港聖經教會陳建文長老,有一次在證道時,提及〈創世紀〉中的人物亞伯拉罕是異鄉遊子的最佳典範。〈創世紀〉12:2提及神應許亞伯蘭(後名亞伯拉罕)說:『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亞伯蘭接到神的呼召時已經75歲,單憑信心就離開哈蘭。他帶著妻子撒萊、姪子羅得前往迦南地,那時迦南地老早有迦南原住民在那兒居住。亞伯拉罕在曠野數十年,每當到達一個地方支搭帳棚居住,即為耶和華築一祭壇獻祭。亞伯拉罕其實也不知道神的應許究竟會在何時實現,神的應許只有方向,毫無細節,亞伯拉罕卻絕不喪失信心。他作客他鄉,向撒冷王麥基洗德獻上「十一所得」,只因他是「至高神之祭司」。

 

     他行走迦南曠野所築的祭壇,目前已有多處被考古學者發掘。作客他鄉,誰是主人?亞伯拉罕漂泊迦南曠野,支搭帳棚、築壇獻祭,接受的信心考驗;流落他鄉,卻不作「天涯淪落人」,使他被尊為「信心之父」。陳長老戲稱亞伯拉罕為「迦漂」,是當代「港漂」的絕佳典範!

 

     是的!正是眾多前行的「港漂」,不甘只是作個孤獨的漂零人;他們勇於面對生活挑戰,經受各種苦難磨礪;在苦難中相互連結,從連結中,學習奉獻;由持續的奉獻,感受溫暖,也實證了愛。眾多「港漂」行經香江,有的無私地留下業績,離港他就;有的植根於斯土,創建龐大的事業體,變成漂泊地的新主人。香港城市面貌因而不斷更新,煥發出獨特的、強韌的、有別於其他城市的生命力。(完)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