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笼屋_百度百科

香港笼屋

香港深水埗等旧楼的贫民窟
收藏
0有用+1
0
香港笼屋,笼屋又被俗称“床屋”,分布在深水埗等旧楼,居民一般是新移民或者年长者,是一群老弱贫苦的社会底层人士生活在罐头似的“贫民窟”里,一张张床位被铁丝网团团围住,犹如一个个笼子;“笼子”里边除了床具外,还有各种生活用品。这些住在“笼子”里的人被形象地称为“笼民”。
中文名
香港笼屋
俗    称
床屋
分    布
深水埗等旧楼
居    民
新移民或者年长者

社会现象

播报
编辑
“笼民”是一个长期困扰香港的社会问题。1994年香港颁布了《床位寓所条例》,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力图改善并减少“笼屋”。考虑到床位寓所或出租床位租金低廉、地点方便,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因此香港政府部门并非简单地取缔床位寓所,而是透过立法确保床位寓所符合消防、卫生或楼宇安全的最低标准。
《床位寓所条例》把“床位寓所”规定为拥有12个及以上出租床位的居住单位,相关部门对符合相应安全标准的床位寓所发放牌照,严格禁止无照经营

住户人群

播报
编辑
对于因实施《床位寓所条例》导致床位减少、必须迁出的部分住客,如果年满60岁或有健康护理需要者,社会福利署会考虑让他们入住福利院舍,或安排他们入住公屋;对于60岁以下必须迁出的住客,可申请入住民政事务总署开办的单身人士宿舍。另外管理部门每半年派员探访已登记的床位寓所。当发现有年老、体弱或身体不健全的住客需要房屋方面的支援时,有关方面便会提供协助。
香港从1954年便开始实施“公屋”制度,即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廉租(住)房。公屋申请人有收入上的限制,配售由房委会公开编号、统一轮候、按号入住或者公开抽签挑选。公屋计划解决了香港30%左右人口的居住问题。

栖身之地

播报
编辑
在香港的繁荣背后,有那么一簇人的生存状态。我们去香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看到的是香港最阳光的一面。记得二十几年前,读过一部香港作家的小说,书名忘记了,讲述的是一个离异女子流落贫民窟的生活。那时候,我们的阅读立场设置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的讲述,多半带给我们的是“认识资本主义社会”腐烂而不公平的一面。实际上,在所有形式的体制中,民生问题总是要留下遗憾的。“笼屋”就是香港“贫民窟”的一个居住形式。

产生原因

播报
编辑
一个不足两平方米的单人床
“香港的房子太贵了,普通人终其一生也买不起一套房子。”一个叫邰永坡的“笼屋居民”说,他三十年前失业后,每月依赖约2300元综援过活,“‘笼屋’租金从当初的5、6元港币到今日的1200元港币,再高下去只能睡大街了。”香港政府从1998年开始实施《床位寓所条例》,改善并减少“笼屋”。据政府数字,有近千人居住在“笼屋”中,而社会福利组织则称,居住在“笼屋”的人数不少于四千人。香港的笼屋是一种特殊的居住现象,居住者并不是无家可归,只是以最低的租金来租一个床位,可以免于露宿街头。不过在过去一年中,笼屋的租金却是急遽上升,从2007年八月的1000元港币上涨25%到现1250元港币。再加上香港经济现处于衰退的状态,很多人都失去了工作机会,最后露宿街头。渐渐的,无家可归便成了日益严重,由香港社区组织(义工)租下来,无偿提供给失业者、无房屋者居住的“笼屋”,这些义工除了提供他们暂时栖身之所,还负责带他们向特区政府争取权益。有几张图片显示的是笼屋居民对特首曾荫权的漫画“控诉”。据说,有的人在“笼屋”里已经居住40多年。

居住环境

播报
编辑
一间斗室最多住着12户笼民
笼屋”是罐头沙丁鱼似的贫民窟,众多老弱贫苦人聚集在旧楼床位,各以铁丝网围住,一张床位犹如一座笼子,“笼民”因此而得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搭木屋居住是香港贫民解决居所问题的重要途径。当时有30万木屋居民,半数是香港出生的家庭,或者是1946年以前便一直住在香港的。六十年代,木屋居民增加到80万。山区的木屋居民,每500人用一公共自来水管,100人共享一个木盖粪坑,遍地垃圾,污水横流,臭气熏天。1971年香港一家报纸报道:在九龙一间15英尺乘35英尺的楼宇内住上50人,平均每人占地10.5平方英尺,连一口棺材的大小也不如。以上说的属最坏的例子;一般情况是:小康之家住一个单位(二房或三房一厅);中下收入的租住一个房间;经济条件差的只好租住一个床位。 一个不足两平方米的单人床,用铁网封闭上锁就是一个不至于流浪街头的家。里面除了床具还有生活用品、个人的全部家当。有些“笼屋”里的人早上锁好自己的铁笼,走在上班的路上一样是西装革履行色匆匆的上班族甚至是一位赶往写字楼的白领港人。
根据香港社区组织协会提供的数据,香港有大约10万人居住在所谓的“笼屋”。笼屋涵盖分割成一个个小房间的公寓楼,简陋的木板和铁板“床屋”以及屋顶棚屋。因空间狭小,笼屋也被形象地称之为“棺材房”。香港是一座富有的国际大都市,笼屋的存在与香港的繁华景象形成严酷对比,被港人视为一种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