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北京春季行
遊記

2011北京春季行

3 7 7922
tomjones
舊 2011-04-22, 10:09
記得三月的某一個週六下午,我跟強者我同學在他家附近的泡沫紅茶,討論春假要去哪裡玩

我們的討論如下:

我:這次春假放好多天耶,不知道要去哪裡玩
同學:我女朋友要我去北京玩,你也一起來吧(邊說邊翻雜誌...)
我:北京我是沒去過,那就去吧,要去北京哪玩呢?
同學:我女朋友說要去故宮跟長城,其他你安排吧(雜誌看完改翻報紙)
我:那可以去頤和園、圓明園、天壇......
同學:嗯,都可以,你安排一下,晚上把行程給我,我要給我女朋友看(報紙看完準備走人)
我:.............這感覺怎麼像我老闆跟我交代事情啊..............

於是我就很苦命的,在睡覺前把行程趕出來了,這次我安排的行程如下:

Day 1
鳥巢
Day 2
八達嶺長城 or 居庸關、明十三陵
Day 3
正陽門老車站、故宮、景山公園、後海公園、恭王府
Day 4
圓明園、頤和園、北大、雍和宮、玉淵潭公園、天壇
Day 5
盧溝橋

本來希望不要太累,所以行程沒有排得太滿,沒想到年紀大了之後,這樣的行程已經走不完了
感謝 1
7922 次查看
tomjones
舊 2011-04-22, 10:30



本來第一天晚上,是想到鳥巢跟水立方拍夜景的,但是坐了一天的飛機,實在是好累,草草吃了晚飯就回房休息了,所以這邊的第一天實際上是行程上的第二天
在這邊要說說事前規劃及了解相對位置,對於行程的重要性,強者我同學就是不規劃行程的,而我又不跟他住同一個酒店(因為他要跟他女朋友住,而他們住 的酒店超出我的預算太多);他的酒店在國展中心對面,當他坐機場快軌到東直門,改搭出租車前往酒店,出租車司機跟他開價人民幣150,說因為會塞車,而且 很遠之類的講一堆,我同學就傻傻的同意了,沒想到出租車向前開,一個右轉就到了,連稍微盡責的多繞兩圈都沒有;事後我跟他講,你這個距離,人民幣20都嫌 貴.............
現在Google Map十分方便,也可以計算出點與點之間的行車距離,用這個距離套用在當地的出租車收費標準上,便不會浪費這無謂的冤枉錢了。
原先安排的行程,今天是要去長城的,但是早上同學一通電話打來,說他女朋友生病,今天行程就改成去故宮嘍
要前往故宮,搭地鐵是最方便的了,如果只是單單想去故宮,可以坐地鐵一號線在天安門東站下車,從A出口出站,步行一小段路即可到達;如果想要逛逛天安門廣場跟看看正陽門附近,可以坐地鐵二號線在前門站下車
第一站我們先去正陽門;正陽門,俗稱前門,原名麗正門,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北京城內城正南方向的門,位於天安門廣場南緣,前門大街北端,處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軸線上,現存城樓與箭樓。(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為什麼先去正陽門呢?因為正陽門有兩個重要的意義,正陽門是中國所有公路的起點,在那邊有著一個「中國公路零公里」的標誌,不過我找了半天沒找到在哪....,可是我至少來過這,目前我可以號稱把京珠高速頭尾走一遍了
另一個意義就是那邊有正陽門老火車站,也就是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又稱前門火車站、北平火車站,是北京最早的火車站,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南,正陽門以東,屬於北京市崇文區,為歐式風格建築,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
當 年,英國提出將京奉鐵路從永定門延長至正陽門,並在附近建設車站。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車站建成,且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火車站和交通樞紐。車站見 證了許多歷史事件。民國十三年(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在車站安營紮寨。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500餘名北平學生 組成「南下救國示威團」,也從這裡出發。
1959年,新北京站落成並投入使用,正陽門東車站結束了其歷史使命。(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正陽門老火車站

正陽門
正陽門所在的位置,也就是天安門廣場的所在地,我們進入天安門廣場,竟然要接受不亞於機場層級的安檢,實在是很誇張
天安門廣場是以位於天安門外的廣場而得名,與天安門隔一長安街相望,兩地是以人行地下道相通;天安門廣場主要是以正陽門、毛主席紀念堂及人民英雄紀念碑所組成,當天毛主席紀念堂沒有開放,不過聽說清明那天,毛主席紀念堂是免費開放,難道是讓大家可以去掃墓嗎?

毛主席紀念堂前的雕像

人民英雄紀念碑
穿過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便到了故宮,在這邊,強者我同學說,故宮人好多啊,我們去紫禁城好了......大哥,故宮就是紫禁城啊.........= =|
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營建,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現為故宮博物院的所在地。
北京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四周為寬52米的護城河。城牆高12米,底濃10米,頂濃6米至7米,由 52米寬的護城河保護。有四門,正南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玄武門(神武門)。現玄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城牆高9.9米厚8.26米。
明 朝初期有殿宇1630餘座,清朝乾隆時期有殿宇1800餘座,現存殿宇約2631座;紫禁城各宮殿樣式圖細畫至「寸」,自康熙起雷氏家族代代測量、繪製典 藏到民國初年。相傳故宮共有9999.5座屋,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場測量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而此「間」並非現 今房間之概念,此處「間」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間。
故宮在辛亥革命之前被稱為「紫禁城」。它的名字來自「紫微星垣」,中國古代星像學家把天上的星 星分為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等。其中三垣指紫微星垣,太微星垣和天市星垣。紫微星垣居於正中,據傳皇天上帝的居所(紫宮)就在紫微星垣中,人間皇帝自稱 「天子」便仿皇天上帝居所的名字用其「紫」字為紫禁城。故宮是以黃瓦、紅牆、金飾、白石構成的建築群。其中黃色琉璃瓦是天子的象徵。
紫禁城最初的建設投入工匠23萬人,民工士兵上百萬,前後延續了15年之久。(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從天安門廣場看天安門
故宮第一道門為天安門,穿過天安門的第二道門為端門,端門上方不知道是誰放了三個穿著清裝帝后的假人,如果周圍人不要那麼多,還真有那麼點味道

端門上方的假人
穿過端門之後,第三道門即為大名鼎鼎的午門,也就是古裝劇中,皇帝說「推出午門斬首」的地方,狗血一點的戲裡,推出去過了一會,還能聽到慘叫聲......
實際上日常午門是頒發皇帝詔書的地方。遇有重大戰爭,大軍凱旋,要在午門舉行向皇帝敬獻戰俘的「獻俘禮」。公布俘虜是押送刑部還是釋放。每逢重大典禮及重要節日,都要在這裡陳設體現皇帝威嚴的儀仗。
明朝時,每年正月十五燈節皇帝會在午門樓宴請百官;立春皇帝在午門賜百官春餅;端午節賜涼糕;重陽節賜花糕。
清朝時,每年十月初一會在午門舉行名為「頒朔」的曆書頒發儀式,欽天監監正、監副將下一年的曆書獻給皇帝及後宮皇妃等。
明代皇帝處罰大臣的「廷杖」也在午門舉行。對違反皇帝意旨的大臣,皇帝會下令將其抓起來穿上囚衣拉到午門施行廷杖。廷杖到了明末被廢止。
民間傳說中所謂「推出午門斬首」亦指此地,但是即使只是一種傳聞。明代斬首是在大街上,清代改為在菜市口(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目前的午門為故宮博物院入口所在地,旁邊就是售票處,現場排隊買票及進院的人非常多,多到我有點不想進去,但是想想花了那麼多得時間與金錢來到北京,不進去看看真是對不起自己


人山人海的午門與售票處
故宮的幅員十分遼闊,配上深藍的天空,十分漂亮,但是大部分的宮殿都無法進入,所以大家都擠在門口向內張望,我們只看到門有有三排人牆,裡面有什麼都看不到,所以我們就在外面新賞故宮之美

太和門

太和殿廣場

太 和殿:俗稱「金鑾殿」,「太和」二字是說宇宙間一切關係都得到協調的意思。建在有漢白玉圍欄的三層高大露台上,為「前三殿」之第一殿,殿高35米,面積 2381 平方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座木結構宮殿。面闊11間,進深5間,為中國古代殿宇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檐角有10個走獸,為中國古建築之特例太和殿是舉行新 皇帝登基、頒布重要詔書、「金殿傳臚」(公布新進士名單)、派大將出征以及每年元旦節、冬至節、皇帝生日等重大儀式的地方。(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乾清門,這裡是通往內庭(也就是後宮的通道)

保和殿後方的雲龍石雕,是冬天時在地板澆水凍成冰後,下鋪滾木用人力從房山花20多天拉到北京。

乾清宮

故宮護城河及角樓,這是很美的角度,可惜時間不對,沒辦法將美感拍攝出來
我們慢慢的向宮闈深處走著,一路上讚嘆故宮的宏偉,並為大多數的建築未開放而嘆息,本來覺得故宮裡面怎麼都沒有文物可以欣賞,後來才知道,原來文物都分別陳列在幾處宮殿中,看來下回若有機會,還得再來一次故宮,把文物的部分看完
按照計畫,看完故宮之後,是繼續把景山跟北海公園給看完,但是我們走出故宮,看到景山,不由得雙腳發軟,加上時間已經過了中午,只好先去覓食;討論 之後,決定去吃北京有名的炸醬麵,走著走著,在故宮旁發現一家北京炸醬麵大王,大喜之下,馬上跑進去點兩碗吃吃看,吃了發現真難吃啊,麵還是冷的,果然風 景區附近的餐廳,都是又貴又難吃的真理是亙古不變啊,很後悔當時沒忍著,去吃旅遊書介紹的炸醬麵

難吃的炸醬麵

北京才有的瓦罐裝酸奶,也就是優酪乳啦,我沒喝,不過我同學說不怎麼樣
由於走得太累,所以我們決定把景山跟北海的行程拉掉,直接去天壇然後就回去休息
去北京的景點很方便,大多數的景點都有地鐵可以到達,去天壇只要坐地鐵五號線,在天壇東門站下車,從A1出口出去就是天壇公園了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最初實行天地合祀,叫做天地壇。嘉靖九年(1530年)實行四郊分祀制度後,在北郊覓地另建地壇,原天地壇 則專事祭天、祈穀和祈雨,並改名為天壇。清代基本沿襲明制,在乾隆年間曾進行過大規模的改擴建。目前的主體建築除祈年門和皇乾殿是明代建築外,其餘都是清 代建造的。
1860年和1900年天壇先後被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佔據,他們將幾乎所有的陳設和祭器都席捲而去。八國聯軍甚至還把司令部設在這裡, 並在圜丘壇上架設大炮,攻擊正陽門和紫禁城。中華民國成立後,除袁世凱登基外,天壇不再進行任何祭祀活動。1918年起闢為公園,正式對民眾開放。目前園 內古柏蔥鬱,是北京城南的一座大型園林。
天壇佔地約273萬平方米,是故宮面積的四倍。作為中國規模最大、倫理等級最高的古代祭祀建築群,它的布局嚴謹,建築結構獨特,裝飾瑰麗,巧妙地運用了力學、聲學和幾何學等原理,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文化價值,在中國建築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進入天壇,我們先去最主要的建築,祈年殿
祈年殿在天壇的北部,位於祈穀壇中央,原名大祈殿、大享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天壇最早的建築物。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繕 後,改名為祈年殿。光緒十五年(1889年)毀於雷火,數年後按原樣重建。目前的祈年殿是一座直徑32.72米的圓形建築,鎏金寶頂藍瓦三重檐攢尖頂,層 層收進,總高38米。
祈年殿的內部結構比較獨特,不用大梁和長檁,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銜接支撐屋頂。殿內有楠木柱二十八根,數目排列切合天象: 中央4根龍柱高19.2米、直徑1.2米,象徵四季,中圈12根金柱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外層12根巨柱象徵一天十二個時辰,中層和外層相加象徵二十四節 氣,三層柱總共28根象徵二十八宿。殿內地板的正中是一塊圓形大理石,帶有天然的龍鳳花紋,與殿頂的蟠龍藻井和四周彩繪金描的龍鳳和璽圖案相互呼應,使整 座殿堂顯得十分富麗堂皇。
祈年殿的殿座就是圓形的祈穀壇,三層6米高,氣勢巍峨。壇周有矮牆一重,東南角設燔柴爐、瘞坎、燎爐和具服台。壇北有皇 乾殿,面闊五間,原先放置祖先神牌,後來牌位移至太廟。壇邊還有祈年門、神庫、神廚、宰牲亭、走牲路和長廊等附屬建築。長廊南面的廣場上有七星石,是嘉靖 年間放置的鎮石。(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不過祈年殿一樣不開放內部,大家也只能把頭伸進去,勉強看一看裡面的屋頂,我看前面也是三層人牆,看了就不想擠了,以後還是不要找連續假期去旅遊好了



祈年殿
整個天壇中,我最有興趣的,就是位於皇穹宇旁的回音壁,相傳只要對著回音壁說話,聲音可以繞過回音壁一圈回來原處;但是當天人潮洶湧,一堆人對著回音壁雞貓子鬼叫,我看能聽得到回音才有鬼,唉
皇穹宇,祭天時使用的祭祀神牌都存放在這裡。它始建於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十七年(1538年)起改稱皇穹宇。乾隆十七年 (1752年)重修後為鎏金寶頂單檐攢尖頂建築,用藍色琉璃瓦鋪設屋頂,象徵青天。大殿直徑15.6米,高19.02米,由八根金柱和八根檐柱共同支撐起 巨大的殿頂,三層天花藻井層層收進,構造精巧。殿正中有漢白玉雕花的圓形石座,供奉「皇天上帝」牌位,左右配享皇帝祖先的神牌。正殿東西各有配殿,分別供 奉日月星辰和雲雨雷電等諸神牌位。整個殿宇的外觀狀似圓亭,坐落在2米多高的漢白玉須彌座台基上,周圍均設石護欄。
皇穹宇的正殿和配殿都被一堵圓 形圍牆環繞,牆高3.72米,直徑61.5米,周長193.2米。內側牆壁由磨磚對縫砌成,弧度規則,牆面平整光潔,能夠有規則地傳遞聲波,而且回音悠 長,故稱「回音壁」。另外,在皇穹宇殿前到大門中間的石板路上,由北向南的三塊石板叫做三音石。在皇穹宇門窗關閉而且附近沒有障礙物的情況下,站立於第一 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一聲;於第二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兩聲;於第三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回音三聲。(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皇穹宇
天壇中另一個著名的地點,就是圜丘壇
圜丘壇是皇帝舉行祭天大禮的地方,始建於嘉靖九年(1530年)。壇平面呈圓形,共分三層,皆設漢白玉欄板。壇面原來使用藍琉璃磚,乾隆十四年 (1749年)重建後,改用堅硬耐久的艾葉青石鋪設。每層的欄杆頭上都刻有雲龍紋,在每一欄杆下又向外伸出一石螭頭,用於壇面排水。頂層中心的圓形石板叫 做太陽石或者天心石,站在其上呼喊或敲擊,聲波會被近旁的欄板反射,形成顯著的回音。
古代中國將單數稱作陽數,雙數稱作陰數。在陽數中,數字9是 「陽數之極」,表示天體的至高至大,叫作「天數」。圜丘壇的欄板望柱和台階數等,處處是9或者9的倍數。頂層圓形石板的外層是扇面形石塊,共有9層。最內 一層有9塊石塊,而每往外一層就遞增9塊,中下層亦是如此。三層欄板的數量分別是72塊、108塊和180塊,相加正好360塊。三層壇面的直徑總和為 45丈,除了是9的倍數外,還暗含「九五之尊」的寓意。
圜丘壇外有兩重圍牆,內圓外方,四面各闢欞星門一座。西南角有望燈台三座(南北二座只余遺迹),東南角有燔柴爐、瘞坎、燎爐和具服台。壇東還有神庫、神廚、宰牲亭、祭器庫、樂器庫和棕建庫等附屬建築。

圜丘壇入口

從圜丘壇望向皇穹宇
走完天壇,已經快五點了,沒想到走完兩個景點就一天,看來要把北京仔細玩完,沒有個十天半個月是玩不完的;晚上為了犒賞辛勞一天的雙腳,想去洗腳按 摩一下,沒想到我住的附近,按腳一個鐘竟然要138,真是嚇死人的貴。那時候真的很懷念廣東啊,可是不按的話,明天去長城可能爬都別想爬,為了明天,只好 忍痛給他花下去,回去好好休息,準備明天當好漢嘍
感謝 1
tomjones
舊 2011-04-22, 10:31



毛主席說:不到長城非好漢!我今兒個就要去當好漢啦
在北京市範圍內,有四段比較有名的長城,分別是八達嶺、居庸關、司馬台及慕田裕,還有其他名氣比較小的,像是水關、古北口(這對我來說很有名,古北 口戰役的戰場,後來才知道這裡也算在北京)、箭扣長城....等,當然也有很多荒廢在野外的長城,當地人稱為野長城;我是沒去過野長城,想當然爾,野長城 的遊客ㄧ定比那幾個開放的長城少,也比較沒有現代化的痕跡,但是缺點就是人煙稀少,如果ㄧ但出了什麼事,三五天後才被人發現,那可就糟了
這次我們去的是八達嶺,這也是大眾交通最多最方便的長城,但不是離北京市區最近的,最近的是居庸關;前往八達嶺長城的交通方式如下:
1.公車:在德勝門附近,919路可以到八達嶺,票價12,如果用一卡通只要4.8,有一種直達八達嶺的約50分鐘;不過當地919有很多種,有快 的慢的,有到八達嶺不到八達嶺的(基本上919開頭的公車有二十種....),還有很多假的919(神奇吧,連公車都有假的,而且假的站牌比真的還要多, 當地叫黑車;假的比較貴,要40,還會把你載去購物,甚至載去不是八達嶺的長城.....),所以要去那邊坐公車,要先坐好功課,以免被騙,不過這是到八 達嶺最便宜的方式
2.火車:前往北京北站,在站外廣場有一個小票亭,專賣前往八達嶺的火車票,我去的時候,一天有兩班到八達嶺,分別是09:33跟11:52,可是 最近為了寫遊記,再查一遍,竟然變成四班,分別是08:00、09:33、11:52及13:19;基本上一天兩班的我確認過,一天四班的我沒確認過;不 過呢,如果要坐火車去,可能得早點,那天我早上不到八點半去買09:33的火車,已經沒票了,雖然說那天是連續假期,不過為了避免敗興而歸,還是早點去買 票
3.出租車:北京當地的出租車大多願意包車跑這一趟來回,其實我們也是包車去的,行情是八小時600~800,包含八達嶺及明十三陵的神道(記得是 八達嶺,有人只講長城,出租車就跑去居庸關,因為最近),我包的那台,被我殺到550,不過回程我們玩得太晚,超過八小時,司機說每小時加五十,最後是給 他700;那個司機人還不錯(不過也有可能我的口音練到太像大陸人了,他還問我待在北京幾年了,所以他不敢騙我),如果有需要,可以跟我要電話
知道了怎麼去,就準備去八達嶺長城吧
八達嶺是位於北京市延慶縣內臨近居庸關的一個山峰,最高點1015米。地處於北京西北。八達嶺最著名的是它的長城。它是中國開放最早的一段長城,也 是至今為止保護最好,最著名的一段明代長城。其可行部分全長3741米。它建於1504年,關城有東西二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刻於嘉靖十八年 (1539年);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刻於萬曆十年(1582年)。
萬里長城八達嶺段建於1505年(明朝弘治十八年),東窄西寬,有東西二 門,南北兩面各開一豁口,接連關城城牆,臺上四周有磚砌垛口。城牆頂部地面鋪縵方磚,嵌縫密實。內側為宇牆,外側為垛牆,垛牆上方有垛口,下方有射洞。城 牆高低寬窄不一,平均高7米多,有些地段高達14米。牆基平均寬6.5米,頂寬5米多,可容五馬並馳或十人並進。(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八達嶺分為南北兩段,ㄧ般都是爬北段居多,因為北段有纜車跟滑車可以下山,不用再爬回來;要上北段有三條路徑可選,一是靠腳乖乖爬,爬的真的很累, 尤其是北四樓附近好漢坡那一段,近乎四十度的斜坡,爬完感覺腳都不是自己的了;第二個選擇是滑車,上下山都有,會把你送到北段的大約中間處,也就是北四樓 附近,看要爬上爬下都可以;第三個選擇就是纜車,也是上下山都有,會送北七樓附近,這邊上山就沒多少路了;所以說上下山可以選擇都用爬的,或是一趟爬一趟 滑車或纜車,或是上下山都是滑車或纜車
不過有幾點要注意的,滑車我沒坐過,不能確定,但是纜車費用是比長城的門票還要貴,而且上纜車或滑車前,需要先買好進入長城的門票,上面沒有售票處,如果沒門票的話,上面會不給進,你得在坐下山買門票再上來,當然這幾段都是要錢滴

入口處的北門鎖鑰碑

終於上來長城;阿母,我變成好漢啦

這面看過去的是八達嶺南段

好漢坡,爬得我要死

爬上好漢坡,向上看去,還有一半的路程,腳卻已經不太聽使喚了

回頭看去,壯麗的山河

爬上長城,發現長城上的磚,到處都有人刻字簽名,真是令人痛心

腳底下的磚,被千人踩,萬人踏之後,竟然凹了!
爬上北七樓之後,我們選擇坐纜車下山,纜車沒有什麼風景可看,咻一下五分鐘就下山了......,我可是爬了快三個鐘才上來的啊

山下有駱駝可以騎著拍照,我不想騎,就遠遠的用長鏡頭吊幾張,好像長得跟動物園的駱駝不太一樣,不知道哪裡有草泥馬(羊駝)可以坐
下山之後,在附近找個地方把午飯解決,稍事休息,便前往今天的第二個行程-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代皇帝的墓葬建築群,坐落於北京昌平區天壽山下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距離京城約50公里,自永樂七年五月(1409年)起用,直 到安葬崇禎帝後結束,歷時230多年,共葬有13位明朝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餘名妃嬪、1位太監,是全球保存完整皇陵墓葬群之一,2003年 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明朝共有16位正式即位皇帝,但北京的明十三陵只有13位皇帝,未有入陵的因由各異。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早年建都於南京,死 後葬於南京鍾山的「明孝陵」;繼位的朱元璋長孫建文帝朱允炆,在其叔父燕王朱棣(即後來的明成祖)發起「靖難之役」攻破南京之後下落不明,因此沒有帝陵; 第七帝朱祁鈺,在其兄明英宗於土木堡之變被瓦剌所俘之後登上帝位。後來英宗復辟,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搗毀其在天壽山修建的壽陵,以親王身 分將他葬於北京西郊金山的景泰陵。
十三陵的主陵是朱棣於1409年至1413年最早興建的明長陵,他當時經「車駕臨視」,欽定山名為「天壽山」,1423年他於北征韃靼途中駕崩,後安葬於此,但明長陵工程直至1427年始全部竣工。期後近200年的興建,形成長達7公里多的完整建築群。
13座陵墓中,明成祖朱棣的明長陵、嘉靖帝朱厚熜的明永陵和萬曆帝朱翊鈞的明定陵,均是生前所建,規模亦最大,其餘陵墓則是死後才動工,大約會用半年修建。崇禎因為是亡國之君,並沒有正式建陵,現時的陵墓是以其妃田氏的墓穴改建。(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由於我們是包車,所以從八達嶺到明十三陵,完全不用管怎麼走,不過若是要從八達嶺,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到明十三陵,我在網路上查到的走法是:從八達嶺搭919到昌平西關環島站下車,往東走到政府街上的昌平西關站,轉搭314或昌平22路公車即可到達明十三陵,供讀者參考
附帶提一下,北京人對東南西北的方向感很好,指路都說是往東走,或往北走之類的,但是我通常東南西北是搞不清楚的,尤其是剛從地鐵站出來,那更是沒方向感,還好我的手機有指南針的功能,這樣才找的到方向
我們首先到達明十三陵的神道,神道代表以往前往陵墓祭拜所走的道路,所以我們這次依循古禮,先在神道走了一趟,以示崇敬

神道入口

負著碑文的贔屭
這邊說一下什麼是贔屭,常有人把負著碑文的贔屭當成烏龜,其實牠是龍子,贔屭,又名龜趺、填下,龍生九子之長,貌似龜而好負重,有齒,力大可馱負三山五嶽。其背亦負以重物,在多為石碑、石柱之底台及牆頭裝飾,屬靈禽祥獸。其原形可能為斑鱉。(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神道上兩側樹木扶疏,配上藍天白雲,十分寫意,而且遊客跟長城及故宮相比,少了許多,很適合悠閒的走走
走完神道之後,出租車師傅警告我們快要超出八小時的包車時間了,所以我們趕緊跑去長陵,草草走了一圈便打道回府,途中遇上了塞車,也浪費了不少時間,好不容易才回北京
晚上受人所託,要拿台灣零食去給天津的網友,剛到北京,就衝去北京南站,買和諧號去天津,沒想到當天是連續假日最後一天,竟然買不到票,只好錢花下去,買特等座,一般二等座是58,特等座要99,貴了快一倍啊,真心痛
沒想到上車後,特等座的位子在第一節車廂,就在駕駛員後面,難得有這個機會看到和諧號的駕駛艙,當然就不客氣的拍幾張照嘍

和諧號CRH3C型的駕駛艙
動車的速度果然很快,半個鐘就到了天津,沒在天津多做停留,把東西給人後,便趕緊回北京休息,不過夜晚的天津站廣場,也滿漂亮的

天津站
回到了酒店,全身痠痛,腳都快抬不起來,這好漢真不好當啊
感謝 1
wina 的頭像
wina
舊 2011-04-22, 11:30
“中国公路零公里”标识就在“正阳门”南门
wina 的頭像
wina
舊 2011-04-22, 12:57
D4那种行程安排是要靠跑来完成的
tomjones
舊 2011-05-08, 22:40


最近又被丟去深圳出差,所以遊記變得比較晚發表,趕緊追上進度

今天我同學的女朋友要先回去工作,所以早上我同學去送機,我就多休息了幾個小時
所謂計畫趕不上變化,安排好的行程,因為腿軟走不動只好挑精華來走;本來今天安排圓明園跟頤和園,但是聽說圓明園已經燒光剩地基,進去還要門票,那這個地方就先剔除,留待下次再來緬懷吧

現在北京的地鐵線路涵蓋很廣,要到頤和園,只需要搭乘地鐵四號線至北宮門站,從D出口出站即可到達

頤和園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北海淀區,佔地290公頃(合4400畝),是一座巨大的皇家園林和清朝的行宮。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 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頤和園是清朝三山五園中保存狀況最好的一座,也是清朝,乃至中國帝制社會史上最後修建的一座超大型皇家園囿。此外,頤和園還是自漢武帝建章宮首創 「一池三山」模式以來,最後一座、以及僅存的一座保留著這種模式的宮苑。此外,由於規劃於清朝的鼎盛時期,這段時期也是中國古典園林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時 期,因此頤和園/清漪園積澱了深厚的中國園林文化傳統,成為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集大成者。凡舉中國造園藝術中的山水規劃、借景、驀擬、對景等手段,都在頤 和園中得到體現,其氣魄之壯麗甚至超過了平地起造的圓明園和山地構築的靜宜園,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登峰造極之作。(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因為我們是從北宮門進入頤和園,照路人的講法,是從後門進去的,所以景點是倒過來看,至於要怎麼從前門進去,對不起,我沒研究...

一進頤和園,第一個景點便是蘇州街;蘇州街又稱買賣街。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年),乾隆帝下江南,到蘇州遊歷唐代白居易修建的七里山塘,回京 後在頤和園後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樣修建了蘇州街。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時期重建頤和園時未修復,1988年復建。(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但是蘇州街不包含在門票內,除非一開始購買聯票,或是另外買票,才能夠進入,因為我
對蘇州街的興趣不大,所以就只有從外面看看,並沒有買票進去


蘇州街

過了蘇州街在往前走一段路,就會遇到昆明湖;其實因為頤和園的園區內,有四分之三都是昆明湖,所以怎麼走,應該都能遇到昆明湖或其支流

昆明湖曾有七里濼、大泊湖、西湖等名稱。因萬壽山前身有瓮山之名,又稱瓮山泊。元代定都北京後,經水利學家郭守敬主持,開發上游水源,引沿途流水注 入湖中,成為大都城內接濟漕運的水庫。明代湖中多植荷花,周圍種植稻穀,湖旁又有寺院、亭台,酷似江南風景,遂有「西湖」之稱。清乾隆建清漪園時, 將湖開拓,成為現在的規模,並取漢武帝在長安開鑿昆明池操演水戰的故事,命名昆明湖,每年夏天在湖上練武演操。(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我們在湖邊休憩,享受自然風以及零食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字畫攤;這個字畫攤可以幫人把名字做成詩,我跟我同學都把名字做成了詩,我同學還把他跟他女朋友的名字做成的詩,給裱了起來,我的名字做的詩如下:
鄭慎立人遇聲揚
宏圖在胸譜新章
遠大理想接壯志
運籌未來更輝煌


字畫攤老闆正在寫我同學的詩

沿著昆明湖走,就能見到石舫,這也是我想看的景點之一,不過可惜並未開放,所以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

石舫:名清宴舫,是一半入水的兩層石舫,長96米,上原有中式艙樓,1860年被焚,光緒重建時改為木製仿西洋大理石艙樓,並在石舫兩側加造明輪。石舫西北為小島,島上原有西所買賣街,兩岸仿揚州瘦西湖景色。(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昆明湖上的石舫

從石舫附近,有碼頭可以搭船去南湖島,島上有我最想看得十七孔橋

南湖島在昆明湖的南部,佔地1公頃左右,通過十七孔橋與東堤相連。島上有堆起的假山。有擺渡船來往於南湖島和長廊附近的碼頭。島上有涵虛堂、鑒遠堂、月波樓等建築。
十七孔橋兼有蘇州寶帶橋與北京盧溝橋的特點,橋上雕有神態不同的石獅共544隻,各石獅威猛兇武,形象生動。橋長150米,寬8米,呈拱形,有十七個不同大小橋洞。(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北京不愧是六朝古都,甚麼都大,一個頤和園看沒幾個景點,就已經走超過四個小時,加上前幾天的操勞,兩腿又不聽使喚了,加上也不早了,就出去覓食了
曾在旅遊書上,看到說北京城內,會有比較鄉下地方的居民,駕著馬車來賣農產品,原本只是書上看看而已,沒想到竟然會在去吃飯的路上,看到貨真價實的馬車,載著一車的西瓜來賣,與北京街頭搭配起來,顯得真不靠譜


貨真價實的馬與馬車

去吃飯的路上,還看到本來排入行程,後來放棄要去的央視新大樓,聽說附近都是圍籬,所以遠遠看正好

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是北京商務中心區的一座中國中央電視台所有建築物,內含央視總部大樓、電視文化中心、服務樓、慶典廣場。 由德國人奧雷·舍人和荷蘭人庫哈斯帶領大都會建築事務所(OMA)設計。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建築外形前衛,被美國《時代》評選為2007年世界十大建築奇 跡,並列的有北京當代萬國城和國家體育場。之後,在網路上盛傳設計師庫哈斯解釋其設計初衷為男女生殖崇拜。為此,庫哈斯在網站上刊登聲明辟謠。中央電視台 總部大樓50億人民幣建成,而其中一座北配樓已經在2009年2月9日元宵節的大火中嚴重焚毀。2009年10月底開始進行修復工作。(以上引用自維基百 科)


央視新大樓,當地人說很像一條大褲衩(短褲),像嗎?

因為同學的女朋友先離開了,所以今天可以吃得比較不健康些,我挑了我一直很想去吃的川成元麻辣乾鍋,書上介紹像是乾的麻辣鍋,放了很多乾的大辣椒, 不過實際去吃的時候,點菜時有五種辣度等級可以選擇,我們點了第三級,可是吃起來沒有想像中的辣,我跟我同學一致認為,再辣個一級會更好吃,不過我們兩個 人點了七個菜下去炒卻吃不完,可能五或六樣比較好;乾鍋內花椒的香氣濃郁,實在很下飯,快吃完的時候,鍋底那一堆油,讓人心驚


麻辣乾鍋

明天我同學也要離開,剩我一個人孤軍奮戰,回去趕緊休息,再走一天就可以去深圳便宜的按腳按個爽了
tomjones
舊 2011-05-08, 22:41
引用:
作者: wina (原文章)
“中国公路零公里”标识就在“正阳门”南门
我回來才知道在地上....,我有看到地上有東西,但是沒細看

引用:
作者: wina (原文章)
D4那种行程安排是要靠跑来完成的
先排進去,之後看體力再刪吧,不過刪很多.....
tomjones
舊 2011-05-31, 23:30
又忙了好一陣子,最近才有時間,趕緊在五月底前,把北京行最後一天的遊記補完

如果依照原本的計畫,第四天就準備回程了,正好有個機會,讓我可以延遲一天回去,不過我同學必須得按照原定寄話回去,所以就只剩我一個人,依照我最熟悉的旅遊方式,自己一個人好好再把北京做一個最後的巡禮

早上先去我從小到大,只要講到近代史必定提及的地方-盧溝橋

盧溝橋亦作蘆溝橋,亦稱永定橋,位於北京市豐台區永定河上,距離北京市中心約15公里。該橋因跨越盧溝河(今永定河)而得名。盧溝橋是中國最大的古 代多涵孔圓弧拱橋,弧拱跨度為11米,扁平率為0.69。由於馬可·波羅在《馬可·波羅遊記》對盧溝橋有詳細的記述,盧溝橋在歐洲稱為馬可·波羅橋。
盧 溝橋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三月完工。全長266.5m,寬7.5m,有11個涵孔,兩側石雕護欄各有 140條望柱,柱頭上均雕有石獅,形態各異,或蹲、或伏,或大撫小,或小抱大,明代蔣一葵在《長安客話》中說石獅

凡一百狀,數之輒隱其一」,據記載原有 627個,現存501個。石獅多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遺存。「盧溝曉月」從金章宗年間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
明朝正統九年(公元1444 年)重修盧溝橋。清康熙年間永定河洪水,橋受損。1698年重修,康熙帝命在橋西頭立碑,記述重修盧溝橋事。橋東頭則立有乾隆帝題寫的「盧溝曉月」碑。公 元1908年,光緒帝死後,葬於河北省易縣清西陵,須通過盧溝橋。由於橋面窄,只得將橋邊石欄拆除,添搭木橋,事後,又將石欄照原樣恢復。(以上引用自維 基百科)

不過學校是不會講盧溝橋是怎麼來的,只會教盧溝橋事變;可是盧溝橋事變是對日抗戰的起點,也算是中國後來政權變化的重要轉折點之一。

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民國26年7月7日,日本中國駐屯軍一部在中國北平附近的宛平縣進行軍事演習,夜間日軍以有士兵失蹤為藉口(有些日籍說 是中方發射實彈至日駐軍內),要求進入宛平縣城調查。遭到中方拒絕後,日軍於8日晨向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進攻,中國軍隊奮起抵抗。七七事變是中國抗日戰爭 全面爆發的起點。(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盧溝橋現屬北京豐台區,所在的位置沒有地鐵可到,必須得搭公車或出租車;為了要去盧溝橋,花了我一番功夫上網查資料,因網上資料有新有舊,還需比對 北京公車資料,才找出過去的方法;目前離盧溝橋最近的公車站為盧溝新橋,附帶一題,因為盧溝橋太窄,而且為歷史古蹟,所以盧溝橋早就不開放讓汽車行走,而 是在旁邊另建一座爐溝新橋,供汽車行走,另外,這個盧溝新橋,也是好幾個南方往北京的高速公路,進北京的交流道所在,其中就包含了京珠高速,這次真的把京 珠高速「頭尾」走了一遍
盧溝新橋站有近十班公車,我到盧溝橋的走法是先搭地鐵到一號線的五顆松站(是的,這裡就是當年京奧,中華棒球隊的兵敗之地,不過棒球場已經拆了,想到那個屁股接球就又一肚子火.....),出地鐵站後,往北走到金溝河站,搭乘952即可到達盧溝新橋

到達盧溝新橋站後,往北沿著馬路走,就可以到達宛平城,而城門對面,就是名聞遐邇的盧溝橋


宛平城


宛平城門


乾隆御賜之盧溝曉月


中間是舊橋面的石板,這麼凹凸不平,怎麼走啊?


盧溝橋另一頭,當年日軍應該是從這裡開始衝鋒


看得出來有幾隻獅子嗎?


遠方一列和諧號通過永定河,可以看到盧溝橋下的永定河早已乾涸,所謂的盧溝曉月,已經變成歷史了


不用禁止,也應該沒人會垂釣吧?

看完盧溝橋,再往下一個景點-玉淵潭公園前進,這個景點是看旅遊書上寫的,正好四月會有櫻花節,既然沒機會去東京賞櫻花,於是趁此機會,到北京賞個櫻花也行的,反正差一個字嘛

玉淵潭公園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北靠白堆子、馬神廟,南通軍博、世紀壇,東臨釣魚台,西接西三環,佔地100多公頃,是北京市三環以內最大的公園,國 家AAA級景區。園內以栽種的櫻花最為著名,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公園均舉辦「櫻花節」並引來大量遊客前來參觀。園內的湖水稱作「八一湖」,水源來自北京市 西北面的頤和園。
在遼代,玉淵潭即為薊城的「城外花園」,不少達官富戶在湖畔搶地建園,建有「養尊林泉」、「釣魚河曲」等名勝。《遼詩話 題辭》中提到:「城外花園遺蝶在,閼支歌舞納涼來」。相傳遼聖宗耶律隆緒在幼年作太子時在玉淵潭東岸的皇家行苑裡讀書。
金代,玉淵潭已成為金中都西北郊的遊覽勝地。(以上引用自維基百科)

玉淵潭公園就在地鐵一號線軍事博物館站旁,正好從盧溝橋回來是搭公車到五顆松站,往上一站就是軍事博物館,行程銜接得剛剛好

因為到玉淵潭的時候已經下午了,怕時間不夠,所以買了票進園後,就直衝櫻花園;很奇怪,在中國的公園,大多數都是要買票進去的,可是在台灣的公園,要買票的可是寥寥可數啊
往櫻花園的途中,遇到幾個攤子在賣吃的,其中還有一個台灣小吃區,大多都是炸的,伸頭一看,他們賣的「台灣小吃」,騙騙當地觀光客還行,遇到台灣人就沒轍了
等到了櫻花園,看到所有的櫻花都開了,遍地的櫻花實在漂亮,那種美無法用文字表達,就直接看照片吧
























看完了櫻花,夕陽也準備西下了,便準備早點回酒店休息,畢竟隔天是一早的班機

四天的北京春季行,就這遍地的櫻花中畫下了句點;但是北京的景點,不是短短幾天可以看完的,等下次如果還有機會,一定還要再來北京走走


主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