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牴觸到感謝,生態葬從業者和他們的20年 - 新浪香港

從被牴觸到感謝,生態葬從業者和他們的20年

20多年前,王洪亮在街上發骨灰海葬的宣傳單,人們臉上的嫌惡非常明顯。張樹海在墓區巡查,不覺陰沉,反而內心安寧、平靜。桑治朝舫在李大釗烈士陵園做講解,她不會想到,自己將成為北京第一位骨灰撒海儀式專職主持人。

進入殯葬這一行當時,王洪亮和張樹海20歲,桑治朝舫21歲。20多年的時光,就在努力讓逝者圓滿、讓家屬寬心中流逝。

神秘的行業

20歲的年青人,還沒有面對死亡的經驗,血氣方剛的時期,似乎也沒什麼可害怕的。張樹海進入殯葬行業時,就是這種狀態,他身邊沒有在殯葬系統工作的人,人們在談論墓地、安葬時,總是諱莫如深,墓區對他而言是異常神秘的存在。裡面究竟是什麼樣的?在那裡工作是怎樣的體驗?懷著好奇與期待,張樹海開始了他在北京市長青生命紀念園的工作。

在4月4日舉辦的2024年第十八屆生命追思會上,張樹海維持現場秩序。受訪者供圖在4月4日舉辦的2024年第十八屆生命追思會上,張樹海維持現場秩序。受訪者供圖

王洪亮也在20歲那年進入北京殯葬系統,也對這個行業充滿好奇。最開始他在當時的北京殯儀服務中心擔任業務員,2002年他第一次參加骨灰撒海活動,2006年,當時的北京殯儀服務中心承接海撒業務辦理,王洪亮負責殯葬宣傳、骨灰撒海業務辦理、解答市民殯葬疑問等工作。

在巡園、殯葬政策傳單發放等日複一日的具體工作中,殯葬事業隱晦而神秘的面紗逐漸褪去,越發明確的服務特性讓張樹海和王洪亮明白了自己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張樹海在園子裡一幹就是25年,常年累月在墓區工作,並沒有讓這個積極向上的年青人變得憂鬱滄桑,反而給他添了些平和與沉穩,從他曬黑的臉上總能看到暖洋洋的笑容。他現在是長青園綜合管理部負責人,主要負責園區基礎建設和自然葬區園林的美化,包括前期規劃和後期維護。

王洪亮則從一名業務員發展成了北京八寶山禮儀有限公司生態葬項目部負責人,管理行政和業務工作。和張樹海相對順遂的工作經歷相比,王洪亮的職業生涯經歷過一些波折,動搖過對工作和自我的信心,又在逝者家屬的認可中堅定了信念。

王洪亮。受訪者供圖王洪亮。受訪者供圖

與張樹海和王洪亮不同,桑治朝舫剛進入這一行時,興致沒有很高。她在1992年通過社會招聘進入李大釗烈士陵園,擔任講解員。那時候的桑治朝舫只把工作當工作。轉折點在於一次全國烈士褒揚系統的講解員比賽,她在比賽中獲得了優秀獎,這使她很受鼓舞,她開始覺得自己有能力把工作做到極致。漸漸地,她的能力得到認可,2007年,她成為北京第一位骨灰撒海儀式專職主持人,策劃海葬全流程、把控儀式全場,工作逐漸成為她願意為之奮鬥的事業。

少有人願意主動聯繫

死亡是不受人歡迎的,殯葬行業也是如此。「主持人的崗位是相對光鮮的。」桑治朝舫說,但也有一些禁忌,比如不能主動和家屬建立聯繫,「一般不會說‘有事你來找我’這樣的話,大家都不希望有事,我們要拉遠和家屬的距離。」

王洪亮在當業務員時,需要到街上去發放宣傳冊和傳單,宣傳骨灰撒海、全市合法殯儀館和陵園等信息,但路人對傳單的反感和厭惡都表現在臉上,這讓王洪亮很是受挫和無奈,「當他們需要處理喪事時,可能會因為信息的缺失而手足無措甚至上當受騙。」

「那時,網絡不發達,雖然我們在114上開通了熱線,但知道的人很少。」由於家屬有需要時,可能會找社區居委會或者街道尋求幫助,為了推廣撒海和殯葬政策,北京市殯儀服務中心每年都會找街道合作宣傳。「但效果還是很有限。」王洪亮對這份工作和自己的信任在這時動搖了:既然大家平時拒絕主動瞭解殯葬信息,我努力宣傳的意義何在?

直到有一次,一位年過七旬的老太太樂嗬嗬地走進北京市殯儀服務中心,主動問他海葬怎麼辦理。王洪亮以為她是要安葬長輩,交談中才知道,她竟是在為自己海葬做準備。王洪亮很意外,「社會上很多人牴觸我們這個行業的人,」老太太主動走近他,微笑著諮詢、安排自己的死亡,而他顯然幫助到了她。王洪亮受到觸動,開始從積極的一面思考自己工作的價值,至少他提供的信息可以幫助到一部分人,他可以努力為逝者提供更好的葬禮,讓他們安然離去,也可以為活著的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讓他們更好地緬懷親人。「殯葬宣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批又一批人不斷地努力。」王洪亮只要把自己這一棒接力好。

做到極致

「我做的工作屬於服務業。」這是三人對工作的共同認知,如何更好地服務逝者和逝者家屬是他們一直在摸索的命題。

十多年前的一個上午,桑治朝舫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對方自稱是海葬逝者的家屬,向她諮詢是否在海撒海域舉辦祭奠儀式,希望能去海上祭奠親人。受接待能力的限制,海上祭奠儀式當時難以舉辦,桑治朝舫只能如實告知對方,電話那頭的聲音很失落,表示太遺憾了。桑治朝舫想了想說:「你看這樣行不行?你把你想對逝者說的話告訴我,我記下來,下次我再去主持海葬的時候,替你表達,撒點鮮花。」電話那頭的聲音瞬間激動起來,說:「那真是太好了!我想說……」

後來,桑治朝舫結束海葬儀式上的工作,站在甲板上,突然想到,可以給那位家屬再打電話回去,她替家屬撒花、傳達心意,通過電話連接,也相當於家屬在祭奠。「那位家屬特別感謝我,可惜當時只有電話,不能打影片。」桑治朝舫說,其實不管是舉手之勞還是需要克服困難,她都願意嘗試,讓逝者家屬的願望得到滿足。

4月4日,桑治朝舫在長青園骨灰海葬紀念牆前。受訪者供圖4月4日,桑治朝舫在長青園骨灰海葬紀念牆前。受訪者供圖

在職責之內的事,桑治朝舫也同樣盡心盡力,想方設法做到極致。十多年前,選擇海葬的人尚少,海葬儀式環節單薄,撒完骨灰後,家屬們的情緒得不到釋放。「2008年,我們豐富了海葬儀式的環節,打造了請靈儀式、告別儀式、播撒儀式、祈福儀式、感恩儀式和道別儀式六個完整環節,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讓家屬們充分釋放情感。」

「我的工作要求我給逝者家屬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我會和團隊研究樹種,商討苗木的生長是否適合園區,完善、優化園區的生態環境。」張樹海說,長青園綠化率達到了85%,桃花、杏花、玉蘭、迎春花當下正綻放出滿園春色。到了夏季,各種類型的常綠植物營造出一片綠色的天地。秋季來臨時,銀杏大道、紅葉大道分外壯觀;冬天則是大雪覆蓋、鬆柏佇立。在寬敞舒適的園子裡,除了豐富的植被,還有魚、兔、蒼鷺、野鴨。「長青園沒有墓地的壓抑,而像是一座公園。」張樹海很樂於看見,家屬們來此憑弔時,因環境而有一種更平穩的情緒。

利國利民的事業

2016年,北京市將骨灰海葬、骨灰自然葬和骨灰立體葬等節地生態葬納入財政補貼範圍,正式啟動骨灰自然葬,長青園是自然葬定點服務單位之一。自然葬是使用可降解容器或直接將骨灰藏納土中,並以植樹、植花、植草等自然生態進行美化,不建墓基、墓碑和硬質墓穴的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

十多天前,張樹海正在巡園,在入口遇上了一位來自武漢的70多歲的老人,她與夥伴一起前來祭奠自然安葬的同學,但不知道去哪裡、怎麼祭奠。張樹海為他們講解政策、介紹園區,帶他們到自然葬區祭奠以後,又指引他們去電子墓碑前進行數字祭奠。「我在電子觸摸屏上幫老人輸入憑弔對象的姓名,那位阿姨見到名字時熱淚盈眶。」老人很感謝張樹海,在這塊電子屏幕上,她可以給逝者留言,寄託祝福與思念,也可以選定電子祭品,送給逝者。對於張樹海等人來說,工作的意義就在一聲聲感謝中體現。

隨著政策的推廣、各項補貼的落實,更多的人願意接受節地生態葬,綠色殯葬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如今,王洪亮不用再發愁傳單無法發出去,在政府機關的官網上,群眾就可以找到殯葬尤其是節地生態葬的政策,也能找到殯葬機構的簡介和聯繫電話等信息。在陵園里,也有推介節地生態葬的宣傳欄。王洪亮見證了這一發展過程,就他熟悉的海葬而言,近年來,海撒逝者中黨員幹部、知識分子、環保人士、海外定居人士和對大海有特殊情結的人士越來越多。

「這是一種功在千秋、造福子孫後代的行為。」張樹海說,骨灰海葬和骨灰自然葬都是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更沒有獨立的墓穴和墓碑,極大地減少了土地資源的浪費。也因此,在張樹海、王洪亮和桑治朝舫看來,這是一份利國利民的事業。

在生態葬相關的崗位上工作多年,對於他們個人而言,最大的收穫就是得到了家屬的認可。桑治朝舫也兼任自然葬儀式的主持人,4月2日,一場儀式過後,家屬主動與她交談,表達感謝,還邀請她合照。這樣的情況每每發生,她都受寵若驚。「選擇生態葬的人,是非常值得尊重的。」他們願意通過後事為社會做最後的貢獻,儘管他們的生命已經結束,但精神永續,正如在一次海葬主持中桑治朝舫說的:「他們遠去了,但他們的足跡、他們留下的每一個亮點都不會泯滅。」

見慣死亡,所以珍惜

一晃20多年過去,張樹海在園子裡見過太多離別,對於生命,他也看得更透徹。「黃泉路上無老少,死亡就是一刹那的事,所以要珍惜當下,過好每一天。」他的兒子正在上高中,父子倆關係很融洽,張樹海每天都會花時間與兒子交流,聊聊各自有趣的經歷和想法。

王洪亮則考慮過自己的死亡。「死後就是塵歸塵、土歸土,徹底離開,誰也不願意麵對。」有時候一場海葬結束,他會想,如果自己某天離去,要怎麼提前安排後事。由於對殯葬業務流程非常熟悉,他的工作經驗也能讓他更加從容。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的國賓9號靠岸了。」在每一次海葬儀式的最後,桑治朝舫都會說,「最後,讓我再一次向大家道一聲平安,祝您一路平安,一生平安。」不論是主持詞的撰寫還是儀式流程的設計,桑治朝舫都希望生者能積極地活下去。正是因為見過太多離別,她才尤其感受到在世時陪伴的重要性。桑治朝舫在工作上全力以赴,有時候特別忙,一週六天都在工作,策劃、寫主持詞、通知家屬……日程滿滿噹噹,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家人,尤其是孩子。在她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些時候,媽媽這個角色是缺席的。「孩子跟我不親,我明白過來,要多陪陪她。」她向女兒解釋自己的工作,不那麼忙的時候就花時間彌補曾經的缺席,現在女兒上大學了,母女的關係也很融洽。

「我快要退休了,回望過去,我的職業生涯沒有遺憾。」桑治朝舫輕鬆一笑,「未來,我要更多地陪伴我的家人。」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編輯 白爽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