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口音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像俄罗斯的卷舌音国人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发出…很多方言的使用者即便回到普通话的情境中来,也很难改变其不分前后鼻音的口音。 为什么口音一旦形成就很…
关注者
1,937
被浏览
267,164

116 个回答

@刘柯

喵。这个问题其实应该割裂成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有关原始口音的习得,第二个问题则是有关大脑对语音的感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我们在关键时期之前习得的母语在我们大脑中的烙印是最深刻的,之后习得的语言,包括方言在内,都不可避免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前提是我们的母语被完全习得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以较高的频率使用)。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人脑对语音的感知是具有主观性的。正确理解语音的主观性对于最终解开对口音的困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谓主观性,是相对于客观性而言的,我们这里把语音的客观性暂时理解为可以用仪器测量出的物理数值,如频率、响度。假设,我们的大脑就是一台仪器,将符合特定物理参数的发音和音素相对应,而将不符合这些具体数值的发音归到“不予处理”的噪音。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混乱的自相矛盾的境地,那就是在我们的发音器官无法达到仪器般精准、稳定的发音的时候,我们的接收端,也就是大脑,却具有仪器般挑剔和刻板的工作模式。就像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个人也无法同时发出同一个语音。更不用说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其使用涉及许多对象,许多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拥有不同口音、不同说话习惯、不同生理条件的个体。这使得仪器般精准地测量和处理语音变得不理性和无意义。此外,人类自然语言的音位系统中并不存在一个具体的音素和音高和对照表。

既然“客观地”接收和处理语音成为不可能,主观地、相对地接受和处理就成为我们接下来的选择:我们就通过判断音和音之间的相对位置、音和音之间的关系,来锁定他们在音位系统中的位置,进而判定它们分别对应哪一个音素。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补充一下音位和区别特征的知识。

在音位学上我们把能够区分不同意义的语音划分为不同音位,把能够表示同一意义的语音归到同一音位。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这么划分这么归类呢,一个音一个位就不好了吗?大家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的发音器官,或者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发同一个音,在音高音强和音长方面都会有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差别,如果一个音一个位,那么我们的音位系统就无穷大了。一个好的音位系统,要经得起两条标准的评价:系统的经济性和表音的准确性。如果系统无限紧缩,那么就会失去表音的准确性,反之亦不可行。那么如何在这两者之前寻找一个平衡点?那就是看能否区分不同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同样音素的音位地位会有这很大的差别,原因就是符号和意义之间的映射在不同语言中是不同的很多西方人念汉语的「窝们歪果人」这样的声调是因为什么? - 拾荒少女的回答
到了研究语音认知的阶段,音位这样一个单位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细分,细分到区别特征(distinctive features)。要讲区别特征,就要讲自然分类(natural class)。这里我且不展开,就告诉大家所谓的区别特征,是比音位更小的,分辨不同语音的单位。它跟音位一样,是抽象的,但是也根植于不同语音的声学特征。通过这样的区别特征,杂乱无章的语音就随着他们在区别特征上的相似程度聚拢成群。这里是汉语的声母,韵母相似度聚类群。很多西方人念汉语的「窝们歪果人」这样的声调是因为什么? - 拾荒少女的回答

到这里,我相信大家大致可以明白什么叫做语音的主观性了。但是还有最后一块拼图:参照系。即使是“主观地”接收和处理语音,大脑也需要一个现有的语音系统作为参照系,而我们所有人最初的参照系,都是我们在关键时期之前习得的母语

人之初,特别在婴幼儿阶段,我们的大脑中有着极为丰富和敏感的神经突触,使得我们具有强大的语言习得能力。

实验证明,人类纹状皮层的神经突触生发最旺盛的时期是在2-4个月,在8-12个月的时候达到顶峰,这个时候婴幼儿的神经突触比成年人要多50%左右。神经突触的减少发生在8个月到11岁之间,在这段时间我们会丧失40%的神经突触。这些丧失的神经突触,研究者认为是被大脑自动修剪掉的、不经常使用或者从不使用的部分。从这些研究成果中我们大致可以窥见,关键时期之前和之后人脑,或者是人脑语言中枢发生的变化导致我们对语言材料的感知能力和建立连接的能力减弱,进而使得语言学习变得不那么容易、自然。我们刚出生不久时,可以根据听到的语言来学习我们的母语,为什么长大后就丧失了这种技能? - 拾荒少女的回答

我们大脑修剪掉自动修剪掉的部分,从语音层面上讲就是我们的母语音位系统中不会用到的部分。此后,我们大脑中存留的和母语音位系统相匹配映射也就是今后大脑接受和处理语音信号输入时参照的“主观”地图。

讲到这里,大概可以收尾了:有关口音,或者任何语音,嘴巴说不出,说明耳朵听不出;耳朵听不出,说明大脑中没有相应的映射。在婴幼儿时期,我们的大脑会自动替我们修剪掉不需要的神经突触,留存下来的是和母语音位系统相适应的、能够准确识别母语音位系统范围之内音素的神经突触和连接。这个系统是如此的强横,以至于我们后来想要建立起不受其干扰的新连接和新映射如此困难。

但也只是困难,并非不可能。

建议阅读:

为何很多英语母语者不按照音标发音,使音标更像是一种参考? - 拾荒少女的回答很多西方人念汉语的「窝们歪果人」这样的声调是因为什么? - 青格乐的回答
我们刚出生不久时,可以根据听到的语言来学习我们的母语,为什么长大后就丧失了这种技能? - 拾荒少女的回答

----------------2016.02.05更新分割线-------------------

1.删除问卷相关内容。

2.发现本话题下原本

@拾荒少女

的回答已经不见了,十分可惜。

----------------2015.06.01更新分割线-------------------

文末夹带毕业论文问卷,求大三大四的弟弟妹妹们帮填!!

----------------2015.04.10更新分割线-------------------

我认为最高票的答案写得非常好,而且

@拾荒少女

在语音学方面比我专业多多了。

得了这么多票十分受宠若惊。看了一些评论想对这一系列研究再解释一下:

第1个研究:这里研究的是语言中的“音素”,或者叫“音位”。以下来自wiki:

音位英语phoneme、音素)是人类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声音单位。音位并不是一个实际的语音。一个音位可以有数种不同的发音,但是语言使用者心理上认定这几种发音是等同的,甚至可能不会察觉语音上有所不同。这种音位内的不同发音,称为同位异音音位变体。音位可被视为一族相关的声音,然而为了便于描述一个音位,通常会取这群声音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来称呼整族声音。

我认为方言口音最主要的问题就是phoneme的问题。

=======原答案分割线=======

1.Patricia Kuhl的研究證實了語言習得是先天與後天的產物。他發現所有嬰兒剛出生到六個月大時有能力分辨所有語言的所有語音(先天機制),但在收聽聲音的過程中他們同時會統計語言的語音分布,進而改變他們的大腦(後天機制),因此在一歲後嬰兒受文化影響只能分辨母語的語音。由下圖可看出美國和日本的嬰兒在六個月大時分辨r-l聲音的正確率相同(先天),但在10~12個月後,由於日語的語音介於r-l之間,日本嬰兒分辨能力明顯比美國嬰兒差(後天)。學英文的嬰兒在6個月的時候可以輕易區別出Hindi 和Salish的聲音。但是,這個能力隨著成長逐漸消失。學英文的嬰兒,在12個月的時候,已經很難區別那些英文中不是用的聲音。

到這裡已經快要跑題,趕緊拉回來。方言的口音難改也許是因為過了6個月之後再學習個體本身方言裏沒有的「音素」就變得比較困難。舉個答主本人的例子,答主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閩南人,家裡人都講閩南語,在答主還是6個月以下的小baby的時候聽到的語言絕大多數是閩南語,但應該也包含了一些普通話,可是答主家人講的普通話就是沒有平舌卷舌之分,前鼻音後鼻音也不分的「閩南腔」。所以自然答主長大後雖然普通話講的多,可是還是一口「閩南腔」。


2.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給孩子選擇雙語學校是不是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外語?

從下圖可看出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是七歲以前,隨著年齡的增加,學習能力逐步下降,而過去的英文教育通常過了這黃金時期,導致事倍功半的結果。因此,以Patricia的觀點,若希望兒童同時具有外語能力,在幼稚園階段選擇雙語教學,使兒童同時接觸外語是有其必要的。Patricia讓處在發展關鍵的美國嬰兒聽12場國語演說,結果顯示那些嬰兒的國語跟住在台灣聽了十個半月的嬰兒一樣好,實驗不僅證實幼兒時期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期也發現幼兒會自動保留兩套語言的統計資料,並且在兩套資料間隨著對話對象而轉化,進而改變大腦的發展,有效學習兩套語言系統。因此,幼兒時期在雙語環境下是有助於學習兩種語言的。



3.雙語學校不是人人都能上的,那給孩子看影片效果如何呢?

Patricia讓幼兒在三種情境中學習外語:真人面對面學習、透過電視(視覺組)及只有泰迪熊在螢幕中說話(聽覺組),結果顯示只有真人面對面的學習幼兒才有學習到東西,視覺組與聽覺組的幼兒完全無法學習。Patricia解釋因為幼兒在統計語音時是由社交大腦所控制的,因此他們只會對真人的聲音做統計。透過此結果讓我們了解真正的學習應讓幼兒暴露在真實的環境中,而非僅是以音樂、卡通節目做外語的學習方式。


4.嬰兒是怎麼做到在沒有明顯界限的情況下發覺一個詞什麼時候結束,另一個詞什麼時候開始呢?

人類的語音知覺是有分類單元的。當聲音有某種連續性的改變的時候,語音的知覺是一段一段的類別。此類的知覺型式稱為類別的知覺(categorical perception)。嬰兒對於類別之間邊界的聽覺改變十分敏感。包括那些她們從來沒聽過的語言。嬰兒可以辨識所有語言中會有的語音單位,但是成人卻不能。 這種聽覺差異是非常細微的。嬰兒出生起就能辨識這些細微的差異,這種能力對於獲得語言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分類知覺也認為,嬰兒的知覺是有限的。嬰兒並不能區別所有的物理上相同程度的聽覺差異,而是著重在對於那些對語言來說重要的差異。

--------------

附送Patricia Kuhl的TED演講:

Patricia Kuhl: The linguistic genius of bab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