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前奥斯曼帝国人口为什么那么少?

之前看《奥斯曼帝国的衰亡》时看到奥斯曼一战前人口仅有2000多万,感觉不可思议。
关注者
108
被浏览
170,956

12 个回答

知乎上经常有关于奥斯曼人口的讨论(三百年不增长、不如查士丁尼甚至法老埃及云云),这里就根据The Waning of the Mediterranean, 1550-1870一书的内容提一点想法。

简而言之,从16世纪末直到十九世纪,整个地中海盆地经历了一个农业衰落、人口从低地平原向内陆山区转移的过程,导致了人口数量的长期停滞。具体的机制大概是这样:

  1. 在上一轮地中海经济扩张中(黑死病消退后的15-16世纪),人口增加,大量的沿海平原被开垦用于集中种植小麦等作物,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严重的水土流失;
  2. 从16世纪末开始的小冰期,使得地中海气候转向湿冷,降水量增加,地力衰竭的沿海平原逐渐沦为排水不畅的沼泽地;
  3. 沼泽导致疟疾等传染病横行,同时小农缺乏手段开发沼泽地,导致沿海平原被废弃(部分转向低密度大牧场),农业人口向卫生条件更好的山区转移;
  4. 地中海山区的地质条件(浅土壤、降水不稳定、肥力易耗尽)促使山区农民从种植小麦转向种植橄榄、葡萄,并配合以小规模畜牧业,逐步走向农牧混合的自给自足经济。粮食作物产量下降。同时波罗的海-东欧的小麦竞争进一步压制了地中海地区的粮食产业。

就这样,总开垦面积下降、农业规模缩减+复杂性下降、疫病横行,使得整个地中海地区的人口增长都陷入了停滞。而人口向交通不便的山区转移,也意味着政权控制和普查登记人口的能力下降,进一步降低了纸面人数。这一过程无论是对东边的奥斯曼还是西边的伊比利亚、南法、意大利都是适用的,但是对于奥斯曼统治地区的打击尤为严重,这是因为:

  1. 奥斯曼的大部分土地和几乎全部的核心领土都在地中海沿岸(鼎盛期占据了地中海三分之二的海岸线),而且其政治经济体系基本都是在15-16世纪地中海经济扩张期建立的。这意味着地中海农业的衰落对奥斯曼体制的打击最为严重。粮食产量的下降(加上美洲白银冲击)导致从16世纪后期开始奥斯曼境内严重的通胀,实际收入下降使官僚、禁卫军、市民不满,政变叛乱频发。
  2. 平原人口下降、山区人口上升对奥斯曼尤其是个坏消息,因为帝国的主要山区农牧人群——巴尔干的瓦拉赫人和阿尔巴尼亚人、小亚细亚的突厥蛮和库尔德人、黎凡特的马龙派基督徒和德鲁兹派、北非阿特拉斯山里的柏柏尔部落… ——基本上都是妥妥的反贼(笑)。其中最危险的是小亚的突厥蛮,考虑到他们的反叛习性、以及他们与奥斯曼的死对头——波斯的萨法维王朝及其什叶派异端红头(qizilbash)部落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16世纪末开始小亚的杰拉里(celali)叛乱无疑也和突厥蛮的活动有关,这一持续近百年的战乱导致小亚细亚土地荒废、十室九空,连西里西亚、门德列斯河谷这样的农业腹地都沦为了突厥蛮的冬季草场。
  3. 和山区反贼同样闹心的,还有随着平原农业衰退而扩张的平原游牧民——没错就是阿拉伯沙漠的贝督因人。虽然整个新月沃地(叙利亚+伊拉克)地区自从蒙古入侵乃至更早以前就陷入了农业衰退-游牧活动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继续衰退的恶性循环,但这一过程在17-18世纪的奥斯曼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17世纪后期Anaza部落从阿拉伯半岛腹地北上进入叙利亚后,各个贝督因部落与高门之间脆弱的平衡被打破,游牧民们年年冲到大马士革和阿勒颇城墙下打草谷。因为政府无法保证乡村和道路的安全,平原农民们纷纷抛弃自己的农田,逃进相对安全的阿拉维山脉和黎巴嫩山脉里面。到了19世纪,整个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平原除去几个大城市外,几乎完全化为了无人耕种的荒原,令前来发掘古代两河文明的欧洲学者们瞠目结舌。相反,平原周边交通不便的山区里倒是一片欣欣向荣、男耕女织的景象,而山里的地头蛇们——比如德鲁兹教长Fakhr al-Din Ma‘n这类——很快也成了让高门头疼不已的土皇帝。

当然,并非所有的奥斯曼省份都同样收到了波及,因为广袤的帝国也有受地中海气候影响较小的地区——比如有尼罗河水稳定灌溉的埃及、以及大陆气候的巴尔干北部地区/黑海北岸,这两个地区也因而变成了奥斯曼的粮仓,其人口在帝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也不断提升——对高门来说是个很坏很坏的消息,因为巴尔干诸国和埃及在19世纪纷纷脱离了帝国的统治,并(绝大多数)快速变成了奥斯曼的死对头——所以一战前奥斯曼的人口当然少啦,人口多的省份都加入协约国了(笑)

这一漫长的衰落进程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中后期才被打断。随着西方水利技术的引进以及奎宁一类的抗疟疾药物的传播,地中海沿岸的平原沼泽得以重新农业开发,而大英帝国治下的和平、特别是苏伊士运河的开辟,也提升了对谷物的需求,加速了地中海农业的复兴和人口的再增长——可惜这个时候奥斯曼都一条腿进棺材啦。

reference:

The Waning of the Mediterranean, 1550-1870, by Faruk Tabak

The Arabs of the Ottoman Empire, 1516-1918, by Bruce Masters

1.相对于亚洲东部,西部在封建社会下自然承载力更差

2.奥斯曼位于四战之地,集权不够发达,其在中东的许多领土常年遭受战乱

3.奥斯曼长期施行的包税制等做法不利于生产力恢复和发展

1914年的时候,由于斯拉夫民族主义的泛滥,帝国在欧洲仅剩下首都周边的东色雷斯领土。亚洲疆域则大概是安纳托利亚+黎凡特+汉志+美索不达米亚。

这部分在今天分属于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沙特、也门、伊拉克⑨个国家。按比较完整的土叙黎巴以约伊七个国家来看,这里当下的总人口在1.7亿以上。

然而帝国1914年统计显示,全国共有穆斯林米利特1339万人,亚美尼亚米利特117万人,希腊米利特156万人。当然,这个统计口径主要是针对今天土耳其共和国疆域的。

我们再看1905-1906年的普查,即使这时欧洲一部分人口密集区还在掌握中,总人口也只有不到2100万人。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和中国相比,土、伊、叙、巴、以、约等国家,在建国后仍然长期保持了封建制度下的高生育率——即使是比中国进入经济高增长最早、这些国家中世俗化最彻底的土耳其,也因为计划生育力度不足、虚假城市化严重等原因,女性生育率一直没能降下来。

而另一方面,应该说,和亚洲东部的季风区相比,西部的环境比较恶劣,确实在进入近代以前存在人口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印巴与中东地区的气候比较如图。

土耳其虽然气候温和,但湿润区的积温又不太高,而且被复杂的地形限制了农业开发。

虽然巴基斯坦也有大片热带沙漠气候区,但一条大河从中贯穿。

虽然伊拉克两河流域也有富饶的平原,但和印度河平原相比,自阿拔斯王朝衰落以来,美索不达米亚经历了千百年国战与内乱的动荡——据历史学家查尔斯·菲利普·伊萨维1988年专著《新月沃地,1800-1914:经济史记录》(ISBN 978-0-19-504951-0)的观点,1874年全伊拉克只有两百万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