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紀錄的酷暑、破紀錄的嚴冬、破紀錄的豪雨……,這些名詞近幾年愈來愈常看到它們出現在新聞標題,或許有些只是吸引眼球的聳動標題,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年來,氣候的確愈來愈極端,值得人們警惕。

你可能覺得,不就是太陽大一點,天氣冷一點,雨水多一點,即使是冷死或熱死的人數,也遠低於常見的一些疾病,有什麼好警惕的?其實,衛福部在二○一四年十二月便已經公布了一份《因應氣候變遷之健康衝擊政策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並於二○一八年五月修訂第二版,顯見氣候變遷對民眾的影響絕對不是一般印象中的那麼簡單。

 

不可小看的1℃

從《白皮書》中的資料可以看到,自從一八八○年工業興起開始,全世界平均氣溫不斷上升,隨之而來的則是各種類型的極端氣候。有些氣候本身並不算極端,但是短時間內爆發式出現,或者太長時間都無端倪,便成了極端氣候。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指出,自一八八○年以來,全球年均溫以每十年0.07℃不斷遞增。到了近代,自二○一四年起年均溫連續三年創新高,二○一六年全球海洋及陸地平均溫度高出長期平均值0.94℃。

看起來只是上升了不到1℃而已,但是考慮到全球大氣容積與海水總量,讓這麼龐大的對象上升1℃所需的熱量實在是個可怕的數字,全球的降雨、水文系統也因此受到影響。以結論來說,二○一六年足有超過3億5,000萬人受到乾旱、風暴及乾旱等天然災害的影響,千萬不要小看這小小的1℃。

至於臺灣,依據科技部二○一一年發布的《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二○一一》指出,臺灣自一九一一~二○○九年,年均溫上升了1.4℃,平均每十年上升0.14℃,上升幅度遠高於世界平均,尤其近三十年上升速度明顯加快,平均每十年上升0.29℃,接近臺灣百年氣溫趨勢值的兩倍。

寒潮事件近年來逐漸減少,強度也逐漸減弱,這對民眾來說是一件好事,但相應的是夏季發生高溫的頻率也大幅增加。降雨或許是受到連帶影響,近三十年來大豪雨日數明顯增加,與灌溉和水資源保育相關的小雨卻大幅減少,以往颱風占全年總降雨量約15%,到了二○○○年代後已經達到30%,顯見降雨愈發不均,對水資源的影響也愈來愈嚴重。

集中的豪大雨容易造成山崩與土石流等災情,而臺灣約75%土地為山地,再加上常見為了經濟作物而未做好水土保持的情形,一旦大雨沖刷,電視上又要報導多少人因此喪命的消息,早已不算是新聞。

在《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二○一七》更推估,未來熱浪天數將會增加,雨季降雨增多,乾季降雨減少,降雨將會更加極端,洪災與乾旱等災難的發生機率也將提升,颱風數量減少,但是強烈颱風與高強度的降雨都會增加,臺灣民眾無論人身或財產都將受到威脅。

 

極端氣候帶來的間接危害

熱傷害、冷害、暴雨、乾旱、洪災等,都是極端氣候對民眾造成的直接傷害,但是除此之外,極端氣候還會對我們造成間接性的傷害,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極端溫度:極端的溫度會造成當地民眾的就醫與死亡風險提升,主要是熱中暑、熱衰竭、熱痙攣、熱昏厥,以及生理、代謝與免疫系統的傷害。

幼童、老人、戶外工作者、罹病者、接受藥物治療導致熱調節功能較差者,都是高風險族群,尤其臺灣濕度較高,都市又常見熱島效應,這方面的衝擊恐怕會較其他國家地區來得更高些。

國家發展委員會二○一四年發表《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健康領域行動方案》提及,臺灣整體溫度變化,對心血管與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影響很大。雖然氣候暖化之下,冬季死亡人數可望降低,但是極端高溫的時間持續增加,依舊會增加心血管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

2. 空氣汙染:空氣的溫度上升,會使得臭氧與懸浮微粒等二次污染物生成,造成呼吸道與心血管疾病的盛行率增加,流行病學上亦證實,空氣污染發生後,老年人死亡率有較高的趨勢,且在夏季比冬季更明顯。

另外,溫度上升與雨量的變化,會影響植物與微生物的生長,使得花粉等吸入性過敏源濃度升高,進而引發花粉症與氣喘等嚴重呼吸道疾病,威脅民眾的健康與安全。

3. 水災:由於海平面上升、暴雨、強烈颱風等極端氣候的增加,水災的出現頻率也同步提升,除了水災造成的直接傷亡外,也造成感染性水源與其他病媒傳播疾病的風險。

就好比,飲用不夠衛生的水,可能造成傷寒、痢疾、霍亂、A型肝炎、E型肝炎等疾病爆發;又或者,直接接觸受汙染的水、塵土、泥巴等,可能會感染環境中的伺機性病原,如類鼻疽及鉤端螺旋體病等。

如果避難所過於擁擠,可能會造成呼吸性疾病的產生;而水災本身帶來的壓力與恐慌,甚至會對災民造成心理上的重創,引發創傷症候群等心理疾病,更是外表不容易判斷出來的傷害。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7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