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在燕郊的快速发展中崛起?

三河燕郊的著名企业家,以及他们的不平凡之路
关注者
8
被浏览
10,405

1 个回答

三河“李嘉诚”,半个燕郊都是他的!——李福成

已经年届70岁高龄的李福成,近日因2016最新胡润富豪榜的发布重回舆论视野,这个时常被当地人冠以“中国牛王”称号的老人排名2016河北胡润富豪榜第9位。今天楼市资本论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下,这位花甲老人的传奇人生。


福成集团董事长-李福成


(一)小磨香油创业 赚了第一桶金

李福成1946年9月出生于河北三河市。只上过一年小学的他,20岁起便在当地生产队油坊上班,每天的工作就是骑着自行车,驼着两只香油桶,敲着梆子走街串巷卖香油。


  到了1982年,三河县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发展个户。时年36岁,正是心潮澎湃的李福成便决定自己建油坊,大干一

场。他东挪西借凑钱买了产油工具,在自己家腾出3间厢房,又花心思收了几台旧电动机自己琢磨改造成机械磨油机,这一下工效提高了好几倍。这一年芝麻加工量就达到20万斤,获纯利1万元。


  因为李福成的油不惨假、质量好,卖油时又大气,碰到老弱妇孺经常会多给些。很快三河县国营粮食部门的人找上门和李福成建立了合作关系,后来几乎垄断了全县的香油业务,甚至还因此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赵忠祥的采访。


(二)5000块借钱买牛一发不可收拾成牛王

  做香油会剩下些废料麻酱渣,心思活络的李福成从豆饼喂猪、棉籽养牛中受到启发,想试一试麻酱渣养牛。1985年贷款5000元的李福成去三河月利交易中心购买了7头牛。经过反复摸索实验和不懈努力,从一开始牛吃了饲料就拉稀到3个月后牛的体重明显增加,李福昌终于掌握了用麻酱渣喂牛的诀窍。从此他就开始了买牛育肥卖牛,再买牛再育肥再卖牛,不到一年功夫就发展到了100头牛。这下李福成一心一意做起了养牛生意,创办三河市兴隆庄养牛场,并于1993年正式组建河北三河福成养牛集团总公司。

  1994年李福成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养牛状元”称号。到1996年底,公司固定资产达到5000万元,出栏肉牛3.2万头,存栏8000头,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牛王”。



  这期间经常被李福成提起的是1992年大年三十,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亲临福成养牛场视察指导工作。

(三)跨界进入房地产 一不小心盖了半座城

  说起整个创业经历,最为李福成唏嘘的还是跨界进入房地产领域。2002年9月李福成看准时机成立三河福成房地产开发公司任董事长,从此走上与燕郊彼此成就对方的地产之路。


  李福成经常自谦“只读了小学,不会说话”,但在燕郊及地产圈他有一句话颇具影响力,“只要有北漂,我就一直房子”。在李福成看来,福成集团和别的开发商不一样,他坚持——为北漂盖房。在李福成看来,北漂是勤劳、努力的代名词,应该被更好的对待。“他们是年轻人,生活不容易,到北京来不容易,都没有多少积蓄,不能给他们涨价”,这是李福成开发地产的朴素哲学,大巧不工但直指核心。


  也正是因为福成集团清晰的市场定位:专给北漂盖房子,从而确定了专为此客户量身打造的产品类型,最后收益于社会大环境,国际大都市北京吸引来成千上万的北漂一族,随即福成集团的产品一经推出就被一扫而光。


  李福成的地产项目很快就在燕郊打出了品牌。有了稳定的销售回款就不愁再开发,如此往复般的滚雪球,李福成的地产项目很快就打下了燕郊地产的半壁江山。相继开发有尚品福成目、上上城项目(500万平米为全国单个项目建筑面积最大的商品住宅楼盘),上上城青年社区项目(创造了十个月间55个亿的销售神话)。



李福成最早开发的楼盘 福成一期



李福成在青年新城销售处



李福成开发的青年新城系列楼盘



李福成出席新开盘地产项目


正在规划中的福成尚街时代广场项目


  “燕郊在加速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有李福成很大的功劳。福成地产开发的项目,在低价格的基础上,为助推燕郊楼市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四)布局多元化发展 打下燕郊半壁江山

  伴随着地产项目的遍地开花,李福成也着手带领公司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沿着食品、地产两条产业主线,李福成布局了一系列上下游品牌。


福成奥特莱斯



福成美食城



  现在的福成集团有五个小额贷款公司;四个典当行;有餐饮,福成肥牛;有食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有奶制品业;有养殖业,肉牛,奶牛;还有矿山、水泥厂;还有物流。如今走在燕郊大街上,放眼望去“福成”名牌随处可见,当地人经常笑言“半个燕郊都是李福成的”。


  已七十岁的李福成,对公司的未来规划依然亲力亲为。可能也是因为年龄的原因,他在关注年轻人的同时也在关注养老产业。人人都会老,人人要养老。进入这个行业,企业要有点耐力,更要有实力。虽然李福成没有过多谈及该项目具体规划,但是明确表示了福成集团开展养老产业的目标,“穷人富人都可以在这里养老。”



  他敦厚中有着狡黠,质朴中透着睿智,有种看破人生的洒脱和自在,也有愤世嫉俗的古道热肠。如果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书,那么无疑李福成这本书要更耐人寻味。


59岁的石克荣是今年胡润富豪榜上的“大黑马”,财富增长最多,涨幅100%,身价40亿,河北排名第16位。今天楼市资本论就带大家了解下这位搬砖工,如何凭借汇福粮油成名,并在燕郊相继开发普罗旺斯、纳丹堡、悦榕湾等众多项目,成功进军地产界的教父级人物。





【一】26岁搬砖创业,地产大亨神起步

俗话说的好,牛人自有牛人处。

1983年,刚满26岁的农村小伙石克荣,带领3个村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在无设备、无技术的艰难情况下,仅凭8万元贷款,石克荣建起了河北省三河市高楼镇第一家乡镇企业,且很快这家超百万元价值的砖厂就让石克荣的名字在镇上家喻户晓。





【二】30岁神转折,从烧砖到造粮油



1987年,到了而立之年的石克荣正在小砖厂干得红红火火。高楼镇另一家乡办企业油脂厂却面临着倒闭的危机。镇党委领导考虑的第一“救火”人选便是石克荣。接任油脂厂厂长一职后仅一年,石克荣就将濒临倒闭的油脂厂扭亏为盈,还在当年就实现了1000多万元产值。此后数年该油脂厂在石克荣的带领下,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当初和镇里签订的协议,按业绩石克荣本人可以得到2000万元的奖励,但是他分文未取,全部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还做了些善事。由此,石克荣也走进了粮油行业,一干就是20年。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习惯于“走一步看三步”的石克荣察觉到,这个油脂厂很快就会失去竞争优势。石克荣毅然决定迅速提升产能和质量升级,并于1999年10月斥资3.3亿元从国内外采购了当时业内最先进的设备,然后建成了一座年加工大豆80万吨大型粮油企业,就是现在燕郊人心里神一样的企业“汇福粮油”。



【三】牛人的双面人生,当上镇委书记

1993年起,石克荣还先后兼任高楼镇党委副书记、书记。

“作为土生土长的三河人,农民出身的石克荣26岁就开始创业,既没有学过管理,也没有研读过大众心理学,但他好像天生就懂得管理艺术,不仅管起企业有一套,当起干部来也胜人一筹。”当年给石克荣当秘书的张学民说,“他当高楼镇书记时,高楼镇多项工作都排名第一,在三河市镇级政府中,高楼镇的政府开支最小。”




【四】40多岁成为世界第一,买了17艘远洋货轮

2003年,中国粮油加工业内的一次洗牌使大量的中、小食用油企业倒闭,留出巨大的二、三级市场空间,外资乘虚进入,大量的食用油制造企业面临被外资兼并或收购的风险。



2003年6月,石克荣再投10亿元,引进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工艺设备,建成一条全新的生产线。新的生产线建成后,使企业的年加工大豆能力达到300万吨,其中精炼植物油单线生产能力更是居世界第一位。


石克荣看到,凡世界粮油强企,都有一个从原材料、贸易公司、港口、船队、加工厂等覆盖"全产业链"的商业体系。随即决定也要打造汇福粮油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以保证自己的利润。



【五】50多岁玩票地产,最终成为燕郊教父

石克荣做地产一开始,纯粹是玩票性质。随着汇福员工队伍的不断扩大,许多员工要成家立业,家属住房成为迫在眉睫的大问题。自2001年以来,公司已建成两个住宅小区,解决了早期进入企业的员工家属住房问题,但随着企业的持续发展,员工队伍的不断扩大,员工家属问题又突出起来。


于是从2006年石克荣请来了顶级的设计公司开始规划建设第三个住宅小区——“普罗旺斯汇福苑”,以成本价并附带每平米1200元的补贴卖给员工,整个项目单补贴就超过一亿多。当时汇福开发的小区在燕郊很高档,这个项目也对外销售,开盘后很快就卖光了。



随后在燕郊,汇福集团又陆续建设开发了纳丹堡、悦榕湾等地产项目。

特别是汇福悦榕湾项目首次开盘销售,1400余套房一次性卖完,强大的去化能力令人震惊。


一周后的悦榕湾公寓项目再度开盘,热度依然不减,吸引了近千余组客户到场抢购。


到目前石克荣在燕郊累计开发地产项目超过500多万平米,销售额达500多亿元。


至此奠定石克荣在燕郊的地产大亨地位,成为享誉北三县的教父级人物,被无数京东青年膜拜啊!


想了解燕郊更多的人事商,请关注weixin:燕郊时讯 。 此处应该有个二维码


weixin.qq.com/r/VTlRSTL (二维码自动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