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宣_百度百科

刘敬宣

东晋末年将领
收藏
0有用+1
0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刘敬宣(371~415年),字万寿,徐州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东晋末年将领,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镇北将军刘牢之之子。
隆安年间,跟随父亲刘牢之,参与平定王恭之乱、孙恩起义,颇有功勋。得到权臣司马元显的赏识,出任后将军咨议参军、淮南太守、后军从事中郎。父亲遇害后,投靠广陵相高雅之,暂时投归南燕 [2]图谋推翻南燕皇帝慕容德,拥戴东晋宗室司马休之,复兴晋室。事情败露后,重回东晋,出任晋陵太守,袭封武冈县男。参与灭亡桓玄家族,历任江州刺史、宣城内史、襄城太守。义熙三年(407年),带兵攻打西蜀,兵败免官。义熙五年(409年),参与灭亡南燕,击退卢循叛军,出任淮南安丰二郡太守、梁国内史。支持刘裕平定刘毅,出任青冀二州刺史,不肯跟随诸葛长民作乱。
义熙十一年(415年),进号右军将军。支持太尉刘裕讨伐司马休之,遭到部下杀害,时年四十五岁。
万寿
所处时代
东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彭城
出生日期
371年
逝世日期
415年
本    名
刘敬宣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早年身世

刘敬宣,东晋将领。汉楚元王刘交的后裔。祖父刘建,征虏将军。父亲刘牢之镇北将军。刘敬宣八岁丧母,昼夜号泣,兄弟姐妹都觉得他很奇异。辅国将军桓序镇芜湖,刘牢之参序军事。四月八日,刘敬宣见众人灌佛,于是摘下头上的金镜以为母亲行灌佛礼,痛哭不能自已,桓序叹息着对刘牢之说:"卿此儿既为家之孝子,必为国之忠臣。"刘敬宣起家为王恭前军参军,又参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征虏军事。

劝父归顺

隆安二年(398年),青、兖二州刺史王恭以讨伐司马尚之兄弟之名在京口起兵,当时刘敬宣的父亲刘牢之是王恭的前军司马,但王恭素来欺凌轻慢刘牢之。此时王恭起兵,就以刘牢之为先锋。太傅、会稽王司马道子给刘牢去书,劝刘牢之反叛王恭。刘牢之询问刘敬宣意见,刘敬宣就说:“朝廷虽然没有周成王周康王时的兴隆,但亦不像汉桓帝汉灵帝时那样混乱,王恭现在恃著其军队,欺罔蔑视王室,大人你与他并非骨肉之亲,也没君臣之义,一起做事时交流亦少,喜好志向亦都不相同,现在讨伐他,又何须顾虑情义上的问题呀!”刘牢之于是决意叛离王恭归顺朝廷。及后王恭命刘牢之率帐下督颜廷担任前锋,而刘牢之走到竹里就斩杀颜延,归降朝廷,并命刘敬宣及高雅之率军袭击王恭。当时王恭正在阅兵,刘敬宣突然袭击令王恭部众溃败,而高雅之亦已关上城门,王恭并兵败出逃,最终被捕处死。司马元显进号后将军,以刘敬宣为咨议参军,加宁朔将军

结交刘裕

隆安三年(399年),孙恩起义,刘敬宣随刘牢之率军讨伐,刘牢之与叛军在虎矰交战,刘敬宣领兵靠着南山从叛军后方夹击,大败叛军,进而平定会稽郡,朝廷加刘敬宣临淮太守,迁后军从事中郎。隆安五年(401年),孙恩进攻刘裕驻守的句章,刘敬宣自请支援刘裕,孙恩远退入海。
刘敬宣在平定孙恩起义时,每每担忧国家纷乱,与屡立战功的刘裕结交,情谊甚深。另一方面,作为司马元显的属官,刘敬宣眼见司马元显骄纵放肆,每次参与宴会既不饮酒,亦不投入,反令司马元显甚为不满。

劝父无果

元兴元年(402年),司马元显进位骠骑大将军,刘敬宣后跟随迁府,并在后久迁辅国将军。同年,司马元显讨伐荆州刺史桓玄,桓玄率兵东下,然而司马元显虽然名为征讨大都督,其实一直在酒醉之中,留在建康。受命为前锋都督的刘牢之正是司马元显对付桓玄的的唯一把握,然而刘牢之每次去见他都不成。桓玄逼近建康时派了何穆做使者游说刘牢之倒戈,刘牢之十分同意何穆所言,打算答应。刘敬宣大力反对,指出桓玄事成则等同于东汉末年董卓入京乱政那样,刘牢之却一直想着若果消灭桓玄,自己会遭司马元显加害,最终还是叛离司马元显投靠桓玄,并派了刘敬宣去当人质。桓玄当时其实已有铲除刘牢之的心意,于是特地设宴宴请刘敬宣,并与他一同观赏书画,以令其安心,又以刘敬宣为自己的咨议参军。刘敬宣不知桓玄的阴谋,然而知情的桓玄部属们却都在笑。
刘牢之投降桓玄,令桓玄顺利消灭了司马道子及司马元显的势力,执掌朝政,接着就调刘牢之任会稽太守,调离京口,刘牢之知这是削夺其军权的行为。刘敬宣以劝父受命为由回到父亲身边,并劝父亲袭击桓玄,然而刘牢之却迟疑。刘牢之打算北据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对抗桓玄,但刘裕以及其他僚属都不同意,其参军刘袭更指斥他“一人三反,何以自立”。刘牢之由是恐惧,于是派刘敬宣到京口带家属与自己离开。刘敬宣过了约定时间还未到,刘牢之以为家人都已被杀,于新洲自缢而死。刘敬宣随后赶到,哭也来不及就投奔时任广陵相的高雅之

辗转投奔

刘敬宣及后与高雅之及司马休之出走洛阳,向后秦求援,后秦君主姚兴于是命他们到关东募兵。刘敬宣得人收得数千人,并返回彭城郡就收集义旧。当时刘袭等人已遭桓玄杀害,时任冀州刺史的刘袭弟刘轨于是请刘敬宣等与其共据山阳,起兵反抗桓玄。然而众人未能攻下山阳,又进据昌平涧,又战不利,于是部众解散,刘敬宣与高雅之及司马休之都投归南燕慕容德
刘敬宣在南燕并未安于当地,反而联结青州大姓崔氏、封氏以及鲜卑豪族,图谋推翻慕容德,改立为司马休之,复兴晋室。元兴三年(404年),高雅之打算邀请时任慕容德司空一职的刘轨参加密谋,然而刘敬宣认定刘轨年老,只想安于当地,不同意将计划告诉刘轨。高雅之还是将计划告知了刘轨,刘轨果然不允,于是图谋败露,刘轨及高雅之相继被杀,刘敬宣与司马休之又出逃。二人走到淮河、泗水一带时知刘裕已举兵击败桓玄,于是重回东晋。刘裕亦以刘敬宣为辅国将军、晋陵太守,袭封父爵武冈县男。

复归东晋

刘敬宣回国不久,桓歆就与氐帅杨秋侵袭历阳(今安徽和县),刘敬宣与诸葛长民讨伐,斩杀杨秋,桓歆渡过淮水逃跑。刘敬宣迁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在江州征集军粮、船舰以及其他军用物资,务求令储备丰盈,同年西征荆州的刘毅何无忌等败给桓振,被逼撤守寻阳(今江西九江市),正是因为刘敬宣才得以迅速恢复元气。桓玄兄子桓亮自号江州刺史,寇豫章,桓亮又遣苻宏寇庐陵,敬宣都击败了他们。
刘敬宣在荆州未定时已获授江州刺史,起初他就以无功劳,不应在刘毅和何无忌受封赏之前受职而推辞,但刘裕坚持。刘毅收复江陵,驱逐桓楚残余势力后,就说刘敬宣没有参与刘裕的起义行动,说这么早就让他任晋陵太守已是过于优待,任江州刺史更是骇然。刘敬宣十分不安,于是自表解职。然而刘裕不许,仍然赐他房屋和每月三十万的金钱资助,一同出游时亦赐给甚丰。
后刘敬宣又任冠军将军、宣城内史、襄城太守。义熙三年(407年),刘裕为让刘敬宣立功,于是假刘敬宣节,监征蜀诸军事,率军五千征讨西蜀。刘敬宣于次年(408年)入三峡,命温祚自外水进军,自率主力经内水由垫江(今重庆垫江县)进攻成都(今四川成都)。刘敬宣到了离成都五百里的黄虎(今四川绵阳东南)却为谯道福所阻,两军相持六十多日,大小十余战,敌军固守不出,刘敬宣始终无法前进,其时晋军粮尽兼有疫病,死了大半人,被逼撤军。刘敬宣因此战失败而免官,封户亦被削去三分之一。
义熙五年(409年),刘裕北伐南燕,刘敬宣以中军咨议参军,加冠军将军随行。燕晋两军于临朐(今山东临朐县)城以南决战,时胡藩乘虚袭击临朐城,并令城内的南燕皇帝慕容超出奔城外大军。刘敬宣于是与刘藩等人奋力进击,终大败南燕军,慕容超逃归广固(今山东青州市),刘敬宣亦随军进围广固并且屡献攻城计策。义熙六年(410年),广固城陷,南燕灭亡,慕容超被俘,但神色自若,没有说话,只将母亲托付给刘敬宣。
在攻灭南燕的同年,卢循乘刘裕北伐而作乱,并进逼建康,刘敬宣遂随刘裕率军回防建康。刘敬宣受命领鲜卑虎班突骑防御卢循,后迁使持节、督马头淮西诸郡军事、镇蛮护军、淮南安丰二郡太守、梁国内史。同年卢循撤回江州,刘敬宣跟随刘裕南讨卢循,大败卢循,令其逃广州。后转左卫将军,加散骑常侍。

忠心无二

义熙八年(412年),刘毅出任荆州刺史,因刘毅一直不服在刘裕之下,既任荆州就想借长江上游的优势恃机进攻刘裕,故特向刘敬宣说想以他为长史、南蛮校尉,以图拉拢刘敬宣并离间他与刘裕。刘敬宣因恐惧而报告刘裕,刘裕就笑说:“但令老兄你平安,不必过虑了。”后刘敬宣外调为使持节、督北青州军事、征虏将军、北青州刺史,领清河太守,后又再领冀州刺史。而刘裕于同年西伐刘毅,以诸葛长民监太尉留府事务,而诸葛长民则打算作乱,于是写信要联结刘敬宣一起起事,不过刘敬宣却断然拒绝,并派使者向刘裕报告诸葛长民的书信。刘裕于是更确定刘敬宣忠于自己。

遇刺身亡

义熙十一年(415年),刘敬宣进号右军将军。同年,刘裕出兵讨伐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刘敬宣参军司马道赐是晋室疏宗,联同同府的辟闾道秀和将领王猛子谋杀刘敬宣,然后据守广固以响应司马休之。四月乙卯日(5月26日),刘敬宣召见辟闾道秀议论公事,屏退随从侍卫,王猛子徘徊到刘敬宣身后用刘敬宣的护身刀杀死了刘敬宣。不过刘敬宣死后,其部属就随即讨伐司马道赐等人,很快就消灭了他们。刘敬宣死时四十五岁,刘裕闻丧甚为哀伤。 [1]

史籍记载

播报
编辑
《宋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七》 [1]
《南史 卷十七 列传第七》 [2]

家庭成员

播报
编辑
刘牢之家族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祖先
祖宗
楚元王
父辈
父亲
会稽太守
平辈
姐妹
刘氏
子辈
长子
刘光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