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醫師經驗談│劉秀枝:乳癌,賺到58歲以後的人生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172,442

罹癌醫師經驗談│劉秀枝:乳癌,賺到58歲以後的人生

12年前確診乳癌第2期,許多細節劉秀枝已淡忘。因為她早已接受,健康與患病,本就是人生。

什麼是正常、不正常?誰會生病,誰理當順遂無憂?這些答案,劉秀枝在57歲前都了然於心,正應了「五十知天命」,確定是癌症那一刻她只問:「為什麼不是我?」

59歲從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神經內科科主任的職位退休,12年來,劉秀枝幾乎快忘了自己曾是乳癌第2期病人。幸好當初還在部落格留下兩篇詳細記錄患病心情及歷程的文章,不然,退休生活過得精采忙碌的劉秀枝,很多細節都已淡忘了。

現在的她童顏鶴髮,笑容掛在臉上不曾消失,對照治療期間她戴著為了化療而買的假髮照片,如今滿頭銀髮更顯神采煥發。

運氣真好,抽到好籤了!

幾月幾日開刀?夏天還是秋天?回想復健的動作,甚至差點搞錯哪一邊乳房摘除。這可不是幾年前在網路瘋傳「失智症權威劉秀枝醫師失智了!」真實版。自稱「非典型病人」的她,認為即使得癌症也理所當然。

「我沒有心臟病,沒有其他病史,但沒結婚、沒哺乳,我的確曾經想過,如果會得癌症,應該就是乳癌。」即使像半仙似地說中命運也毫不怨嘆,劉秀枝用「抽到好籤」形容自己罹癌。

行醫30多年,劉秀枝習慣上班前晨浴提振精神。2005年9月某天,淋浴時摸到右邊乳房一顆硬塊,「明確摸到硬塊,不會痛,之前都沒有症狀,那肯定是癌症了。」專業自我診斷,罹癌八九不離十。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當天她毋須看門診,8點多進北榮找熟人檢查,同班同學的外科醫師看著超音波影像,語氣平淡如同在討論任何一個病例,「這就是癌症啦。」接著告知她,手術可以做全乳房切除,也可以只切除局部,再使用局部放射線,接著做化療。

「很多人得癌症會問『為什麼是我?』」劉秀枝笑瞇了眼,當時她想的是「為什麼不是我?」有好友、同事因為關心她的病情而難過,「你是好人,你救了這麼多病人,怎麼還會得這個病?」她不改幽默回嘴:「難道我們榮總那麼多病人都是壞人?我得的是乳癌,極其幸運!」

劉秀枝興沖沖分析,乳癌平均患病年齡是50歲,她還晚了7年,「而且乳癌案例多,研發的藥物也多,醫師有更豐富的經驗來治療,真心感恩。」

交付醫護團隊百分之百的信任

有宗教信仰的人會把信心交付在神佛手中。「我對醫生百分之百有信心,醫生都會盡力為病人著想,我從醫生變成病人,放手讓醫生去做。」她甚至沒有查找任何乳癌治療資料,一切交付專業。劉秀枝確診時是乳癌2期,腫瘤大於2公分,淋巴得全部拿掉,胸肌也要切除一部分,「醫師說,手術後我的右胸肌肉會歪斜,以後衣服沒法穿正,有時表面皮膚會感覺麻麻的。」跟所有病人一樣,手術會做的處置與術後可能有的後遺症,醫療團隊都事先跟她解釋清楚。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圖片來源:劉秀枝提供)

開刀不辛苦,化療很辛苦

經過12年,劉秀枝幾乎快忘了哪月哪日開刀。採訪時硬追她回想,喝一口茶,「對啦!原本確診第二天就要開刀,我說不行,已經答應姊姊們要帶九十幾歲的媽媽去日本旅遊。」推算一下,「唔,就是2005年9月底確診,跟醫師討價還價,說等到10月9日回來,隔天國慶日再動刀。」

擔不擔心這10天乳癌轉移?「應該不會那麼歹運啦,如果洗澡沒摸到,我也不知道我得乳癌啊!」劉秀枝真性情坦然面對一切。

術前她不但圓了母姊同遊日本的願望,還有時間採買大呼好貴的萬元假髮,準備迎戰化療副作用。

術後在恢復室醒來,主治的醫師同學進來看她,劉秀枝問:「乳房整個拿掉了嗎?」「拿掉了,」輕描淡寫地問答,當下了解病況沒有想像樂觀,不能只做局部切除。後來她才知道,自己的乳癌細胞有Her2的過度表現,屬於比較容易轉移、存活率較低的案例。

「開刀不辛苦,醒來不久就可以吃東西,第三天就回家了。真正辛苦的是化療!」術前很多熱心的朋友、同事紛來分享抗病經驗,也有乳癌治癒的護理師教她術後做「爬牆」復健操,「我很幸運,沒有留下後遺症。」倒是化療期間吃足苦頭,有次接到朋友電話,「你還好吧?」「還好啊,只是正坐在我家馬桶上吐下瀉。」朋友一聽,趕緊掛上電話衝來。後來劉秀枝昭告親朋好友,想問候寫電郵就好,「打電話沒法掌握好時機,化療期間經常很不舒服,病人沒法如常回應。」劉秀枝一向獨立慣了,只是化療時間長達3、4個月,有時就請二姊跟前同事李小姐幫她買點吃的來家裡。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化療什麼都吃不下,但又得補充營養維持體力,只要有點胃口,什麼都要吃!最棒的是,以前忌口的高熱量食物,現在都能吃。」做化療,味覺都變了,遍嚐各種味覺障礙:滷蛋毫無味道、紅豆湯也不甜、綠茶像泥水,「有一天我突然想吃夜市最油膩開胃的炒麵,趕快請李小姐幫我買。」生病前她體重52公斤,生了這場大病瘦到44公斤,眼前的她咬了一小塊餅乾,「瘦了6公斤,這是我化療最大的成就!到現在都沒發胖。」才說完,又有點不好意思,「醫生同學念我『有人得癌症還這麼開心喔!』」

做好心理準備,維持經濟後援

回顧生病種種,彷彿在講別人的故事。劉秀枝難得正色,「疾病都會來,何時來不知道!來了就要接受。什麼病纏身也不知道,來了就應付。」的確,身為醫生,最了解院所同儕的專業強項,「除了資源多一點,我們生病跟一般人沒有不一樣。」例如,自費的化療藥劑可沒因為是「自家員工」打折,一針8萬元,一次打兩針就得付16萬元。「有了心理準備,平常在經濟上也要做好打算,尤其是有長輩家小要照顧的人。」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劉秀枝心懷感激,手術後同事分擔了工作,相較於許多病人,往往短暫休養就得重返工作。她曾在報紙專欄撰文分析,「大部分癌症都不是遺傳,只有35%是危險因子造成,剩餘65%都是不明原因。」她說,家族沒有乳癌病史,她還是得了乳癌。反觀媽媽、姊姊都是失智症患者,她也不擔心,「失智症遺傳率小於5%,據統計,活到80歲有兩成患病機會。如果你一直在動腦,雖然腦部已有病變,但臨床可能不會表現出來。」

採訪時忍不住問她:「聽到自己得癌症,有沒有偷偷掉淚?」「都是朋友來探望、來安慰,看到他們哭,我也忍不住掉眼淚。」真性情展露無遺。

劉秀枝說,一場病,賺到58歲以後的人生。「原本就規劃59歲退休,你說是不是來得剛剛好?」退休的生活精采而充實。學唱歌、彈烏克麗麗、固定健行運動、到處旅遊,還利用化療期間學會中文打字技能(以前寫病歷只需英打),自己寫專欄不求人。

喝完最後一口伯爵紅茶,紅潤的臉色像暢飲了紅酒。劉秀枝瀟灑轉身,「現在每天我都11點前睡覺,早上6點起床,迫不及待展開一天的生活!」曾經的癌友身分劉秀枝不是忘了,是將它視為生命其中一個角色,就像她日日望向住家窗外的觀音山,朝夕陰晴,何時不是好風景?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將癌症病人視為生命其中一個角色,就像她日日望向住家窗外的觀音山,朝夕陰晴,何時不是好風景。

最恰當的時機│預備退休的前兩年,劉秀枝自己發現右胸乳房腫瘤。彼時事業平穩,有院所同事奧援,她稱之「患病最好的時機」。2005年9月,被診斷乳癌第2期,進行手術切除治療及化療。2018年9月即將滿13年。

抗癌調養懶人包!一次收藏

最新出刊│好米這樣吃!掌握黃金比例3大關鍵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