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醫師揭祕運動猝死!不只競技運動員,休閒運動風險一樣高!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20,106

國家隊醫師揭祕運動猝死!不只競技運動員,休閒運動風險一樣高!

2019年藝人高以翔拍戲時猝死的不幸事件記憶猶新,6月12日歐洲杯丹麥隊球員埃里克森(Christian Eriksen)在場上突然昏厥的事件,再次讓球迷們膽戰心驚,幸好經過搶救球員並無性命之虞,但這也讓大家對運動時的安全更為在意。

運動有益健康,怎會「心臟驟停」和「心臟性猝死」?

規律運動可以降低死亡率是不爭的事實,此外,運動對於預防、控制慢性疾病、預防癌症、改善心理健康等都有極大好處。

心臟驟停和心臟性猝死好發於35歲以下的運動人士,多半是因為有先天/後天性心臟異常或其他特殊狀況,才會導致這樣的悲劇發生。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根據美國2014~2018年4年間的統計,國高中及大學以上運動員發生心臟驟停以及心臟性猝死的背景分析:

  1. 男性是女性運動員5倍。(推薦閱讀:好好健康的人,怎麼會猝死?
  2. 發生率:國高中運動員每65,872人有1人發生,大學運動員每50,768人有1人發生。
  3. 發生人數最多依次為籃球、美式足球、足球、田徑、棒球等。
  4. 籃球及美式足球佔整體半數以上。

(圖片來源 / 劉又銓醫師提供)

心臟驟停和心臟性猝死原因排名

在所有發生心臟驟停和心臟性猝死的運動員中,有71%與心電圖異常有關係。造成的病理性原因前5名分別為:

  1. 肥厚性心肌病變
  2. 特發性左心室肥大
  3. 冠狀動脈異常
  4.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變
  5. 長QT症候群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圖片來源 / 劉又銓醫師提供)

運動前心臟篩檢,降低風險

目前最主要的方式是進行心臟相關風險篩檢。家族病史、個人病史、12導程心電圖是基本的篩檢工具,如果有懷疑異常的話,會進一步進行心臟超音波、24小時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心臟核磁共振等檢查來評估風險。

(圖片來源 / 劉又銓醫師提供)

如果過去運動時曾經發生過昏厥、胸悶或喘的症狀,應該要提高警覺,主動提及並積極檢查,如果有家人被診斷有心臟疾病,也應該要主動向醫師或運動團隊提出並記錄。

目前運動醫學專家對於是否固定進行篩檢則持有不同看法,歐洲普遍支持固定篩檢,而美國及英國等國家則認為篩檢效益不高。在台灣,因為很多國高中新生入學健康檢查會包含12導程心電圖,如果有異常可能影響運動,可以跟心臟科醫師或運動醫學專家討論。

心電圖顯示左心室肥大,代表運動風險提高?

固定高強度訓練的運動員或運動愛好者,因為心臟肌肉經過持續刺激,心肌會良性增生,稱為運動員心臟(athlete's heart)。這是身體適應運動的結果,藉以提高心臟血液輸出能力,供應全身肌肉氧氣,支持高強度運動。這種增生在極端的狀況下,可能會造成醫師在判斷時的困難。因此,肥厚性心肌病變被錯認為運動員心臟,允許運動員繼續競賽的情形,也難免時有所聞。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圖片來源 / 劉又銓醫師提供)

儘管如此,只因為心電圖發現左心室肥大異常,就剝奪選手參賽的做法,具有相當大的爭議,在無症狀的情況下,除非合併其他心電圖異常或是家族病史,否則醫師在提醒選手注意身體情況後,還是可能會讓選手繼續參賽。

有心電圖異常,就不能運動了嗎?

即使有心電圖異常,運動員還是可以從事低強度、低耗氧量的競技運動例如撞球、保齡球、板球、冰壺、高爾夫、射擊等。有些運動員在確認問題後,經過植入體內去顫器手術,依然能持續進行高強度競技運動,也沒有發生任何異常狀況,但這做法目前並沒有常規建議運動選手進行。

對於休閒運動的民眾,如果對自己的運動風險還是有疑慮,但還是希望能享受運動,最重要的就是避免獨自一人進行運動,同時選擇有去顫設備的場地運動,萬一真的不幸發生狀況,愈早實施心肺復甦和心臟去顫電擊,愈能增加存活的機率!

有些穿戴式裝置具有判別心律異常,甚至心電圖異常的功能,雖然目前仍受限法規,但相信隨著科技進展,法規與時俱進,將來一定會有更多便利的工具幫助我們監控運動風險。(推薦閱讀:心臟病患還是能運動!6種有氧較適合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只進行休閒運動,風險應該比較低?

雖然有些文獻同意,競技運動員心臟驟停或是心臟性猝死的風險較高,但根據丹麥2007~2009年間統計,12~49歲的休閒運動及競技運動員,兩者發生心臟驟停或是心臟性猝死的風險其實相似。所以不應該以為自己運動強度不高就忽略了風險,尤其有家族病史或是有症狀的人,更應該要自我警覺。

參考資料:

1. Peterson DF, Kucera K, Thomas LC, Maleszewski J, Siebert D, Lopez-Anderson M, Zigman M, Schattenkerk J, Harmon KG, Drezner JA. Aetiology and incidence of sudden cardiac arrest and death in young competitive athletes in the USA: a 4-year prospective study. Br J Sports Med. 2020 Nov 12:bjsports-2020-102666. doi: 10.1136/bjsports-2020-102666.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3184114.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2. Schmied C, Borjesson M.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athletes. J Intern Med. 2014 Feb;275(2):93-103. doi: 10.1111/joim.12184. PMID: 24350833.

3. Risgaard B, Winkel BG, Jabbari R, et al. Sports-related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a competitive and a noncompetitive athlete population aged 12 to 49 years: data from an unselected nationwide study in Denmark. Heart Rhythm 2014;11:1673–81

(本文作者劉又銓醫師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台灣運動醫學醫學會理事、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指定隊醫、及樂天桃猿職業棒球隊隊醫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

台灣復健醫學會

提供正確概念,讓復健醫學真正地協助民眾恢復健康。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