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认识毛文龙的是非功过?

一、毛文龙该不该死? 二、袁崇焕该不该杀他? 三、毛文龙有何作用? 提供三条思路供大家参考
关注者
267
被浏览
546,126

85 个回答

英雄不见结局,毛文龙

他是《满文老档》里提及名字次数最多,最让后金统治者头疼的明方将领。他是《满文老档》里,被强大的八旗尽歼无数次,次次花式吊打,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的明军将领。

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到了清朝修的《明史》里,却连一个独立的传都没有,仅仅是附在《袁崇焕传》里提了一下。

为了“民族英雄”袁崇焕的声誉,作为袁崇焕的对立面,毛文龙,生前死后,被扣上一连串的罪名,说他“糜饷冒功,牵制虚套”,说他“贪财好色,浮夸骄恣”,说他“侵盗军粮,残害岛民,劫掠商人”,直至说他“通敌叛国”。

在毛文龙身上,能生动的见识到诸如“三人成虎”,“积毁销骨”,“众口铄金”这些成语的威力大到什么程度,可以看到黑白可以颠倒到什么程度,是非可以混淆到什么程度。

毛文龙生前备尝艰辛,苦心竭力为国效忠,死后还要遭受铺天盖地的污蔑,仅仅是为了给袁崇焕文过饰非,毛文龙就必须塑造成一个“该杀的坏东西”。  

毛文龙,他生长于富贵之乡,却奔赴苦寒之地。在一溃千里,人皆逃亡之时,他反逆流而上,以二百人之孤军,袭镇江,擒敌酋。为人之所不能为,不敢为,成为那个时代最勇敢的逆行者!

全辽之失封疆几二千里,其间与奴为敌者仅沈奉两战,……余俱望风奔溃,未尝以一矢相加遗,以至于今,但幸奴不来耳,来则风鹤皆奴兵也。独将军(毛文龙)自庚申将二百余人,由三岔下海,遍历各岛,延揽同心,激奋忠勇,收双山,破镇江,孤悬绝岛者几三年,不得国家斗米尺布之济,仅以一片精忠收集辽民,依屯属国。……屡以数百人于宽、镇、凤、叆间,效戚南塘设空营地炮之伏,以擒奴骑,大战小战,以力以智,不可数计,非若当关之兵将小有警报,辄办一走者比”

别人都要躲到安全的地方去,而他却主动要跑到险地死地去,开辟东江。

别人对剃头辽民,厌惧之,怀疑之,他却信任他们,并收容整编成军队。

别人对后金畏之如虎,只敢修城守城,他却年年主动袭扰,让金兵疲于应付。

别人或者裁兵以取媚文官,或者除了依赖朝廷外军饷一筹莫展,而他能招徕商贾,解决部分军费。

别人只能成天担心后金的奸细,而对后金的行动完全两眼抹黑,侦探敌情只能靠送喇嘛送公开的使者过去,而他能让后金成天恐惧害怕毛文龙奸细,能对后金行动了如指掌。

别人眼睛只盯着自己这块地盘,而他除了操心东江,还在不断反复提醒朝廷要注意喜峰口,甚至帮他们出主意动脑筋!

没有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没有为国效忠的慷慨气节,没有襟怀坦荡的大智大勇,那就不可能有毛文龙的作为!

东江初期,朝鲜人的记载说毛文龙

所率兵士不满数百,其余皆剃头归附之人。”

毛文龙所率的这支队伍,从一开始的时候,连军队都算不上,他却要虎口拔牙,去打镇江。正规明军都不敢做的事情,他敢做,难怪朝鲜要吓的觳觫发抖,哀叹

“毛将不量事势,横挑强胡,嫁祸于我国者累矣!”

“毛将不有监军之令,招募假鞑,轻举生衅。”

“使唐兵更勿渡去生衅,而以往唐兵亦使速撤回还事,以死竭力善为周旋。毛将又斩真鞑,贼怒必甚,危机已迫。”

(千万不要让毛文龙去渡河挑衅后金,毛文龙又斩真鞑子,后金必然愤怒,我宇宙第一大国形势就更危险了。)

换了任何一个稍有私心,稍微把自己性命当一回事情的人,在这种处境之下,早就吓得尿裤子了!

袁崇焕所谓的“以辽人守辽土”不过是那些还没有被后金统治,没有剃过头的辽人而已。而毛文龙则是真正依靠敌占区逃亡出来剃过头的辽人,有些人看来或许这不算什么,在当时,就等于是把半条性命送进阎王殿里?

已经剃头的辽人能信任吗?后金数次攻城略地,几乎都是靠辽人将官内应献城,接替熊廷弼的袁应泰就是死在这上面,王化贞也是败在这上面。

傻瓜都已经知道的事情,毛文龙会不知道?

当时朝鲜官员就反复提醒他,剃头辽民,反复无常,收容他们,太危险了,而且已经有情报说一个叫邓复禹的要谋害他了,毛文龙是怎么说的:

辽民之不信,俺亦已知。俺若为身谋,只欲保身,则岂能留滞至今,与此辈同事?此辈亦日倡绑送之言?俺亦不言,一点丹心有如皎日。

一句“俺若为身谋,只欲保身,则岂能留滞至今”把毛文龙膏斧锧而不悔,为国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侠骨如铁的品格尽显无疑!

换了一个保命第一的人,在这样的处境下,估计成天就在担心害怕这些剃头辽民什么时候绑了自己送给后金,别的事情都不必做了,还是赶紧逃回明朝本土去算了。

辽民反复,多藏奸细,不可信,毛文龙知道。但明知道危险,他还是去这么做,只因为惟有这样,才是消灭后金的捷径。

这时的毛某人

看得奴之情与他虏异,辽人之情与各边异。御虏之法,复辽之方,其机括又不可恒情拘。
须用水火之民,鼓之大义,动以良心,自可致其死力。

正如三百年后的某人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这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成功了,是天下的幸运;不成功,就是天下的不幸。而自己的生死毁誉,早就不考虑了!

到了皮岛开镇之后,安顿几十万人的生活,选拔训练军队,组织对后金的侦探策反,派兵前去袭击,设法通商,挟制监督朝鲜等等

按现在的话说,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情报全都挑在身上,千头万绪,极尽艰辛东江群岛不是什么天堂福地,而是气候严寒、风波险恶、物资奇缺的地方,军民始终处于极惨极苦之境地,没有顽强的毅力,坚定的决心,不要说八年,就是一年都不可能坚持下去!在毛文龙被害之后,岛上接连出现内讧,将领相互残杀乃至叛变投敌也证明了这一点。

岛上物质的缺乏,粮饷的缺乏,从毛文龙给朝廷的奏疏里可以窥见一二。

奴之所长者在骑射,而最所忌者在盾甲火器。臣效古孙叔敖攻犬戎之法,作盾甲,以木板皮革为质,以麻与铁为治具之资,然孤悬绝岛,非取给于内地之生牛皮、油、麻、钉、铁筋、鳔、箭杆、翎毛、盔甲、器械、三眼枪、大炮、黑矾、硝磺,何以成利用之器乎?
俯乞敕该部多发硝磺五十万觔,铁亦多用,并件件速解过海,随宜置造。
一时边报紧急,粮饷不至,只得将脸面向客赊借米麦。赴敌擒斩有功,又要设法犒赏,以为戮力者之劝。边例活擒达贼一名,赏银一百两,斩级一颗,赏银五十两,臣镇八年,斩级活擒计约一万有余,若循边例功赏,又不知省朝廷几许金钱矣。然臣之苦心如此,焦劳如此,省费如此,偏不见怜于廊庙,而反受冤于冒滥也。


每年解出军火器械,俱系在库日久,或锈不堪用者,或试之而炸者,又或出阵而遗失者,又或臣以二三件重复改造一件者,又或弓小不满斤,箭细不重两,辽人气力勇壮,惯使劲弓长箭,此实不堪为用。

然而在有些人看来,毛文龙在东江是做海外天子,是在享福。应该客气的问一下他们,福是这么享的吗?让他们去享享毛文龙的福如何?黄龙的鼻子都没了!

毛文龙管理的东江军民,常年在几十万左右,现在一个公司企业经理,在太平世界里,衣食无忧,管个几百人就要焦头烂额了。

在强敌窥伺,饥寒交迫,毁谤纷至的环境下,要管理几十万人,而且这几十万人还不是普通人,是历经鬼门关,衣不裹体,食不果腹,在生死线上挣扎的亡命之徒!

不仅是简单的管理维持,还要不断训练组织队伍,要派遣间谍去敌占区侦探,要不时出兵和后金血战,要随时策应收容后金占领区逃出来的难民,要不断把敌方情况、朝方情况、岛上军民情况、作战建议方略写成塘报奏疏呈报给朝廷,要对各种信息,军饷数字,地理形势,属下将士功绩过错都了如指掌。

别的不说,光是源源不断派遣间谍去刺探情报,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孙子兵法说

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

派人潜入到后金去刺探情报,去离间后金将领官员,这本身就是把人送到敌方的嘴巴里去。

所派的人要有赴死的决心,还要求你能信任他,你要有知人之明,你要能让对方心甘情愿为你所驱使。否则你不信任他,你敢派他到后金地盘去吗?你没有知人之明,所派的人,结果反成了为敌人去送情报。你如果不能让对方为你赴死,那让他去执行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任务,不是等于让他去叛变么?

更何况,对到后金去当间谍,那还要加一条,就是要剃头,这对把头发视为荣辱相关,视为身体发肤不可轻易毁损的明方和朝鲜人员来说,剃了头,就相当于在身体上打下耻辱的烙印,谁能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还要蒙受耻辱去做这样的事情呢?

袁崇焕在派遣间谍去后金刺探情报上,是完全的无能,他最主要的刺探对方情报的方式就是派遣喇嘛,派遣使者过去,然后让后金给他看想让他看到的东西,还得意洋洋,不以为耻地认为这是自己刺探情报的高招。


朝鲜人探听后金的情况,也是如出一辙,同样是派使者过去,然后了解到一些后金愿意给他们了解的东西,就欢喜地回来给国王报告,还认为收获不小。

而毛文龙和他们相比,真如巨人和侏儒之比。毛文龙派遣到后金的间谍不是一个两个,甚至不是几十个,而是成百上千个,从后金的《满文老档》以及内阁大库残留档案后金方的记载来看,简直遍地都是毛文龙的奸细,以至让后金的统治者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心惊胆战,疑神疑鬼的地步。

毛文龙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并非是他有什么高官厚禄,黄金白银来赏赐给那些前往后金刺探情报的义士,而只能是他能用自己的忠肝义胆去带动别人,用自己的鞠躬尽瘁感染别人,用自己的磊落心胸让别人甘愿性命相托,他能和千万惨苦至极的剃头辽人肝胆相照,同甘共苦,所以能让他们不惮生死,前仆后继去后金统治区刺探情报,传送策反书信。

而策划组织人员到敌占区刺探情报,还仅仅是毛文龙工作中的一小部分,由此,则毛文龙坐镇东江时,其辛劳程度可想而知。

有些人还以为毛文龙在皮岛上享乐,只能说这些人是毫无心肝可言。

毛文龙率领的东江军队处境之恶劣,已经不能用困难、艰苦这些词来形容,说成是炼狱,是绝境都难以形容一二。无论是朝鲜的《李朝实录》,后金的《满文老档》,都随处可见毛兵饿死,僵尸相枕,白骨遍地,甚至吃死人等惨不忍睹的记载。

毛文龙在自己的塘报里也对东江的处境描绘过:“

山坳僻处之间,尽是白骨成堆,肝肠余汁。惨莫惨于此,痛莫痛于此!内地尚作观望,恬不忧愁。


臣实为受国厚恩,不忍卸担,自矢戮力,以完辽事。观今三月将尽,粮未来一粒,饷未到一分,啼号疾病,白骨满沟,而犹中哓哓污臣者不止,臣亦何苦恋此绝岛,而招人污蔑之毁也?


换了任何其他人来领导这样一支队伍,早就彻底崩溃了。对比一下被重点照顾的宁远明军,在崇祯初年,粮饷是充足的,也就是肚子能够吃饱,但仅仅是饷银拖欠,结果就发生了兵变,逼得辽东巡抚毕自肃上吊自杀。

毛文龙在如地狱一样恐怖的条件下,还是千方百计设法维持了下去。袁崇焕和朝鲜人污蔑毛文龙,说什么他侵盗军饷,军民怨恨。如果按照常理来说,岛上军民确实有一万个理由来怨恨毛文龙,你作为军队主帅,让我们处在饿死边缘,能不怨恨吗?

可实际上又如何?岛上大部分人非但不怨恨毛文龙,反而真心实意地追随他,拥戴他。当毛文龙被袁崇焕杀害之后,岛上军民是一个什么反应呢?是不是祸害被除,苦难得脱,重见天日,欢喜雀跃,喜笑颜开呢?

毛文龙死后的东江是这样的:

东江兵士汹汹的愤怒。
强的把器械来撇去,喧嚷道:“似这样大功,怎将来屈害了!”
弱的也流泪道:“毛爷这样一个好人,赤心为国,不得善终!”
《辽海丹忠录》


时敌警寂然,师旋,闻文龙死,皆哭

崇焕因佯祭曰:昨杀汝是朝廷法,今祭奠是本院情,遂流泪。。。

《明季北略》


文龙曰:“既出上旨,亦勿辨。”
遂西望拜曰:“臣负朝廷久矣!”
崇焕命旗牌官张国柄,执剑杀之。
诸将卒伏尸恸

《明季北略》


哪怕是一直抱着丑化毛文龙态度的《李朝实录》记载道,崇祯二年六月癸未,金时让驰启曰

许监军者以经略差官来到椵岛(即皮岛),安顿军兵。岛中将卒闻其死,皆哭云。

岛上的将卒听说毛文龙的死讯后,都哭了,朝鲜人是厌恶毛文龙的,他们不存在为了美化毛文龙而故意编造这个事实的问题。如果仅仅是一两个人哭,按他们的心态,甚至提都不会提一下,更不可能记进实录,可见当时岛上的景象是军民哭成一片。

可是岛上军民为什么要哭呢?是毛文龙生前给了他们什么物质上的好处吗?恰恰相反啊,要知道他们在毛文龙的率领下,不像在袁崇焕那里可以领到充足的军饷,可以衣食无忧,他们过的是吃了上顿就没有下顿,吃草根,吃树皮都是家常便饭,饿着肚皮还要不断出去打仗的苦日子。

这里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毛文龙让这些辽东军民感动的不是他能给他们带来什么物质利益,而正是他精忠报国的人格,他的侠肝义胆。

毛文龙在奏疏中曾经说过:“用水火之民,鼓之大义,动以良心,自可致其死力”。

他自己“用兵也严,赏罚有信,与士卒同甘共苦”

这就是“岛中将卒闻其死,皆哭”的原因。

“大义”和“良心”在许多人那里是贬值了的字眼,是一文不值的东西,是毫无用处的空头支票,而在毛文龙那里,却成了真真实实,让无数辽民死心塌地追随他、在近于绝境的条件下去杀敌的动力。毛文龙不能给这些辽东军民金钱,不能给他们荣华富贵,甚至连让他们吃饱肚子都做不到,能给他们的只有“大义”和“良心”。


之所以能用大义和良心来感召这些将卒、士兵,恰恰是他自己以身作则,和士兵同甘共苦的结果。

“将军揽外海外,遣妻子归故里,不载岛物产业奴婢,空空如也"

"将军死之日,室无赢财。钱塘仅有父宅一区,山田二顷而已。"

为了维持东江这一支力量,他宵衣旰食,焦心劳思,苦心矻力,像讨饭一样地为了军饷到处索要,朝鲜厌恶他,明朝那些一听要军饷就头疼的官员也厌恶他。再加上后金仇恨他,关宁的明方将领、官员忌恨他。

难道毛文龙不知道自己这么苦心操持,是在蒙嫌树怨,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吗?

不,他知道得很清楚!

他在自己被袁崇焕杀害前的一个月不到的时候,有一份奏疏,内容大意是:


国家之误用微臣如此哉!但臣一介末弁,孤处天涯,曲直生死,惟命是从,敢哓哓取憎哉?究其根实文臣误臣,而非臣之误国。

以臣空腹之卒二万八千而欲取胜数十萬之众,使天下人闻之谁不笑臣之不能料敌如此?

今岁钱粮將往年多领者扣算,然臣以十于万之众而受四十万之餉,今反以二万八千为額复將上年钱粮扣算。

必欲速毙数十萬之命,此何心也!

而元年六月之前,

未经汰去者皆,不费衣食之土偶乎??

还將食过之军刳腹取之乎??

可令今日之军封口坐毙乎??

计部必欲殺臣,此臣之未解也。

每月一两四钱、米一斛尚不敷用,况東江悬海风涛巨测百物腾貴,而反议每兵银七錢、米一斛,使各兵肯安心東江耶?

臣思绝粮兵变亦死,死而不得其法,人犹笑臣无用。臣敢题明:

海上必不可禁!

然后就死于一军之前,庶可代十余万生灵也。

今事实难做矣,臣之热肠冷矣,性命危于朝夕矣!每自譬于林畔,一日七战时,今又多活数年,即死亦瞑目矣。只不愿如抚臣故事,又有非议于其后耳。

督臣为臣上司,臣辨驳其疏,臣亦自觉非体非理,听皇上或撤或留,臣随亲抱敕印,竟进登州候旨。逮臣进京,悉从公议,治臣以罪,完臣一生名节,免误封疆大事矣!

职屡疏直戆,非不知得罪朝臣以速职命,但职心只以封疆为重,不得不吁天频诉也。今职席藁待罪,宜无言矣!昨执王廷试手书,知粮无应。

岂舍十余万生灵,因职一人而并毙之

诸臣独計除臣,不计除奴,将江山快私愤,操戈予于同室!



毛文龙的这些话,从里到外透着一股寒气和悲凉。

屡次上疏,得罪袁崇焕等人,无异是在加速自己走向死亡的命运,毛文龙心里对这点是很清楚的。

《表忠录》中记载他在被袁崇焕杀害前曾经写给回杭州的妻子一封书信诀别,其中有这么一句话:

外有强敌而内有公倾,必死不久”。

既然知道这一点,那他为什么非要呆在东江呢?为什么还要去袁崇焕那里送死呢?

其原因无非就是“岂舍十余万生灵,因职一人而并毙之”?无非就是他念念不忘要恢复辽地,无非是他清楚地知道一旦东江这支力量溃散,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无非是他还抱着一丝侥幸,认为袁崇焕尚不至于卑劣到自相残杀的地步。

天启七年的时候,他说:

我只知道精忠报国,绝不肯偷生自免。又恐关门指日动胡笳之咽,而登、津、淮、扬等地不久后就成饮马之窟矣。
请求速发粮饷,救济孤单,社稷幸甚!

在崇祯元年五月的奏疏中,他说:

辽人向来没有定性,奴夷一旦用计谋来引诱,臣解衣推食,费尽心力招抚来的众人,难道忍心让他们兽奔鸟散吗?等到了溃散的时候,料想那些言官必定又要把这当成是一条罪状加在我的头上了!

在崇祯二年四月的塘报中,他又说

职死战死守,必尽厥职,唯恐东江破,属国(叛),逆虏长驱,封疆岂忍言哉”!

这都是沥血抆泪之语,然而在当时的一些明朝官员,尤其是袁崇焕之类昏聩已极的人看来,毛文龙无非是在危言耸听,夸大自己的作用。

不幸的是,毛文龙被害后,他说的这些话,一一言中。在他死后仅仅四个月不到,己巳之变“关门动胡笳之咽”就成为了事实!

清军入关“登、津、淮、扬成饮马之窟”也终于一语成谶。

至于“东江破,属国(叛),而逆虏长驱”,当然就更是他死后的现实了。

而毛文龙花费无数心血招抚来的辽东士兵、将领,在他死后不到几年时间里,叛乱的叛乱,逃亡的逃亡,内讧的内讧,类似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这些原东江将领叛变被金国封王,更成了一些论者嘴里毛文龙的罪状了。

毛文龙这一片苦心,在当时除了少数官员能够理解之外,其他人都当成儿戏了。

我们不知道当毛文龙被袁崇焕杀害之时,究竟是什么感受,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一定心寒如冰。

袁崇焕给毛文龙的所谓十二当斩之罪,相关历史读物都会提到,其实大部分和杨国栋弹劾的十大罪几乎雷同,这些指控,早就被毛文龙驳斥了!

而在袁要杀他的时候,他却不再申辩驳斥。

毛文龙为什么选择跪地领死?哪怕“饮毛帅英名,未窥半面”的吴国华,都没有完全搞清楚。

焕言文龙跪而请死,正见其从容就义,所畏者国家三尺。如蒙二心,不第目无焕,抑且目无朝廷,死生大矣,宁肯长跪以服上刑?况毛亦有赐剑,将亦曰有旨,崇焕将何以自保?幸毛之自持一片忠赤,不以白刃而稍有动摇。

吴国华认为毛文龙最后的选择,是因为对国家的忠诚,这只说对了一部分。

毛文龙跪地领死,是为了避免争执不下导致部下变乱。他不希望因部下变乱导致生灵涂炭!

但他还有一个让人不忍直视的目的,那就是为了东江军民免于断粮危机,赌上自己性命,做最后的努力!

“就死于一军之前,庶可代十余万生灵矣!”

这是一个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毁誉置之度外的人。

但恐臣在似无益于疆场,臣死未必不足为神京虞”

“一命危于朝露,每自譬于林畔一日七战,今又多活数年,即死亦瞑目矣。”

可是对了解历史真相的人,却实在心有未甘!

《辽海丹忠录》说毛文龙

以忠遭疑,以忠得忌,铁铮铮一副肝肠,任是流离颠沛,不肯改移;热腾腾一点心情,任是饮刃断头…

朱溶说:

余行海内自少壮至老,感毛将军文龙事,作传一篇,轶事状一……统名日《表忠录》,或曰子作《忠义录》。述明末诸公,卒不及将军,而别为一书曰表忠,何谓? 曰:将军之心,本与诸君子同,然今世人言及诸君子皆知敬慕之,将军之忠精,鉴之者惟独皇天耳,不可不表而出之也!故越表忠也。

陆云龙说的“以忠遭疑,以忠得忌”,朱溶说的“将军之忠精,鉴之者惟独皇天耳!”其中包含了几多愤懑,几多不平?

难道耿耿丹忠,只能落得一个晦昧不见白于后世的下场?难道英雄被践踏诋毁,烈士被唾弃侮辱,小人被歌颂赞扬,屠夫被尊崇膜拜,就是注定的宿命?

公论日久自明,故有一时沉埋,后来渐雪;一时快意,日后反误国误身。虽曰报复循环,天理必然,还也见人谋不臧,害人自害,把自己的失着,越显得他人的有功,使人见他的起手,不见他收场。正如陈眉公说的,神龙见首不见尾,英雄不见结局,令人想他,慕他,悼他,惜他。

毛文龙最厉害的是他一手开启了用笔墨杀鞑子的新浪潮。

不开玩笑都是有文字记载的。

证据一、毛帅神乎其神的用兵。



这是毛帅的塘报,兵分六路,打的是老奴本人。

碧血丹心,字字珠玑。

逻辑清晰;战斗过程丰富;战斗经过精彩;多次导致鞑子死伤无数。

重点记载了累死马匹三万,自相踩踏及炮打死两万有余

只是因为鞑子会拖走尸体,没办法只能斩首五级

证据2:大明著名二臣+无良文人+不通军事洪承畴的揭帖:





这是洪部院在松山前线出动七总兵仰攻乳峰山,只是打老奴资质平平的后辈皇太极的部下。

记录内容繁杂,全是人名。

战斗细节拉胯(因为已经遗失,只能看监军道的细节来补充)

明明山顶有超过两万以上的鞑子,洪部院出动远超毛帅十倍的大军居然没有将其全歼,只斩首了二十五级!还损兵折将损失官兵起码七百余人!

太丢人了!

事后因为吴三桂、王朴等总兵官斩首超过五级就要为他们请功升官!

还说因为这一仗损耗太大,请半月之内后再战!

可以证明洪部院早就和鞑子暗通款曲了,不然为什么战果只有可怜巴巴的这么一点。


证据三:记录了明末网文著名军事家阎应元的江阴守城记,也是导致鞑子家家戴孝的著名狠人。

应元伏城膝行,看明十王在台指挥三军,遂命中街巷口有力之汤三老儿掮一大抱,对淮十王安放。应元又左右细看,丝毫不爽,然后亲自燃火放去。汤三老系重听,尚未知,端立呆望;而火路一条,十王、四将暨二百四十人齐随火灭;惟有黄伞一把在半天圆转,一脚连靴自上而下。

大明有奇侠,只是可惜汤三老何应元并没有早点出世,不然老奴小奴何足道哉。

证据四:明末网文大明最神秘最强大的组织孝陵卫在计六奇所著的《明季南略》中带来的恐怖杀伤力。

《明季南略》 : ”七月廿九日戊寅,南京孝陵卫,营旧有四十八营,乃神乐观武生所管,至是以清兵入,遂纠众,乘夜每人束柴一把,突烧城门。清帅发兵,出一矢射毙二人。营兵发砲,不伤清兵一人,遂败。止剩营兵十八人,清以五十人而围之,不克而死。再益兵,再败,俱三百人具毙,营兵仅存一人,清兵只存三人。三人围一人搏战,已而,营兵以勾刀破清兵一人腹,肠出外尤未断也,其人忍痛杀清兵一人,始死。清兵只存二人,乃走遁。

可能是现在世界上最早开启蓄力槽的人类,蓄力槽满了人均一打十五。

证据5:南明时期被史可法判定是最弱的刘泽清在崇祯年多次以少胜多驱逐鞑子,包括不限于一百冲二千(具体史料等找到后附)


很可惜,如果像他们这样的人早点被大明王朝重视,想来鞑子都出不了建州。

可能还会补充其他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