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寮歷史街區 Bopiliao Historic Block 

您所使用的瀏覽器過舊,可能無法正常瀏覽網頁。
若想體驗完整的活動內容,建議您以下幾種方式:

升級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

使用其他瀏覽器

使用手機版活動網頁

Story街區故事

一起來深入了解剝皮寮

2003年起,台北市政府啟動剝皮寮老街修復工程,一直到 2009 年,剝皮寮歷史街區全區修復完成後正式對外開放,當時還因為電影「艋舺」正好上映,讓大家開始 注意起艋舺這個老地方。電影中的場景到現在都還是艋舺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剝皮寮,探索許多街屋的小祕密吧。


歷史照片出自《剝皮寮歷史街區建築調查研究》

01.遊客中心01-1

歡迎大家來到萬華,講到萬華,艋舺,「一府二鹿三艋舺」,許多人腦海裡浮現的是老城區、老廟宇、老街和老行業,無論是古老的建築群,如龍山寺、青山宮、華西街、剝皮寮等,還是道地的台灣味美食,都讓人難以忘懷。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剝皮寮歷史街區,有著橫跨清代、日本時代到戰後三階段的建築特色,是艋舺街區發展的最佳見
證者。

1
2

01.遊客中心01-2

那為什麼這裡會叫做剝皮寮呢?據說清代的地契上曾以「福皮寮」、「福地寮」為這裡的地名,後來到了日本時代被改叫做「北皮寮街」,所以有一種說法是因為諧音而變成了今天的「剝皮寮」。2003年起,台北市政府啟動剝皮寮老街修復工程,一直到2009年,剝皮寮歷史街區全區修復完成後正式對外開放。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剝皮寮,探索埋藏在歷史街區中的文化寶藏吧。

3
4

02.剝皮寮的起源02-1

消防池廣場

目前我們所能看到最早關於剝皮寮的描寫是來自於1799年的地契,但據推測剝皮寮市街早在清朝中期就已建立,從現在龍山寺旁的青草巷一直延伸至龍山國中附近的營盤口,您現在所看到的這條彎彎曲曲的街道是兩百多年前,因應周邊地形而建造起來的老市街。我們現在所在的廣場位置,則是當地居民通往其他地區進行商業活動的重要
道路。

5
6

02.剝皮寮的起源02-2

消防池廣場

當時甚至還可以延著這條街道前往公館、景美、新店、石碇、深坑這些地區。後來日本時代進行市區改正計劃,新闢了廣州街、康定路和昆明街,廣州街變成為主要幹道,所以商舖店家的門面只好全部轉向廣州街,173巷則變成小巷子。1920年代老松國小成立之後,剝皮寮歷史街區被劃入了學校擴建空間用地,也間接讓不同時代的街屋樓房被完好地保留下來,形成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歷史街區。

7
8

03.消防池03-1

地圖與紅磚

目前我們位於日本時代消防水池的位置,請您低頭看看腳下的地面,地面上展示著萬華地區和剝皮寮歷史街區的地圖,仔細一看,地上還有著大小不一的紅色磚塊,紅磚上刻有TR和S的英文字。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原來S是指英國商人所設立的「撒木耳煉瓦會社」,這間會社所出品的磚就叫做S磚,也簡稱英國磚,至於TR是「台灣煉瓦株式會社」的簡稱。

9
10

03.消防池03-2

地圖與紅磚

台灣煉瓦株式會社所生產的一級磚,一塊磚大概重達二公斤多而且密度高,因磚面上刻著「TR」二個英文字母所以稱作TR磚,這可是日本時代台灣紅磚的代表產品,所以如果用TR磚蓋房子也象徵著主人家財力豐厚呢。接下來前往歷史街區參觀時,我們不妨留意一下經過的路面上,會在很多地方發現這些磚塊喔。

11
12

04.康定路173巷31號04-1

門口

現在我們站在康定路173巷31號門口,先抬頭看一下最上面的木窗,它採用了非常獨特的九宮格分割方式,再低頭看一下門兩邊的菱形抿石子裝飾,可以輕輕觸摸同時感覺一下石頭的質感。很多人聽過洗石子、抿石子、磨石子這些製作工法的名字,但要怎麼區分呢?首先把石頭與水泥砂漿混合攪拌後,抹在牆上再打壓均勻,用水沖洗後做成的叫做「洗石子」,

13

如果是用海綿擦掉水泥的方式做出來的就是「抿石子」,使用工具將表面打磨後則叫做「磨石子」,我們所在的31號街屋的門檻上,就是使用了磨石子的工法,大家也可以在附近的星巴克艋舺門市中,看到非常精緻的磨石子
地板。

14

04.康定路173巷31號04-2

門口

然後讓我們轉身向外看對面的紅磚牆,可發現同時存在兩種明顯不同厚度的磚,扁一點、薄一點的是傳統的閩南磚,厚一點的稱為清水磚,也就是我們常見的紅磚種類之一。另外,門口也能看到有兩根垂直的紅磚柱子把正面分成兩個開間,修復時考量到需要將現有的建築結構進行補強之外,還同時又能延續建築本身的歷史感,

15

所以特別採用了模仿原來木構造樣式的黑色鐵結構來補強紅磚柱子,讓新舊材料可以共融,將歷史的痕跡保留
下來。

16

05.康定路173巷31號05-1

內部空間

我們現在所在的這棟街屋,是在剝皮寮歷史街區中相當有代表性的清代傳統街屋,是典形的狹長式住商混合建築,兩戶共用一個牆壁,通常前舖後居,也就是前面當店面後面當住家,或是下舖上居,就是樓下是店面,主人家則住在樓上。這類型的街屋前方是亭仔腳,也就是騎樓,對經常下雨的台灣來說,是因應氣候而出現的建築形式,為行人遮風避雨之外,也可以讓店家擴大做生意的空間。

17
18

05.康定路173巷31號05-2

內部空間

我們在這間街屋的室內空間裡,可以看到以木結構分出一二樓的空間層次,而右邊牆上半段是經過粉刷的白牆,下半段則是故意讓紅磚露出。剝皮寮進行修復時,特別保留了不同時期進行房屋修繕時所使用的材料,可以感受到新舊時代的差異性。

這裡曾經是民華印刷所,1986 年侯孝賢導演的電影《戀戀風塵》的某一幕便曾在此取景,斑駁的牆面彷彿敘說著台北印刷業的
興衰。

19
20

06.康定路173巷37號06-1

太陽製本所

現在我們來到太陽製本所的舊址,「製本」這兩個字源自於日文,中文指得是製書、做書的裝訂過程。因為製作一本書,需要很多人和不同產業一起投入,所以在萬華這裡聚集了許多鑄字行、活版印刷廠、裝釘廠等和印刷有關的行業,曾經是台北印刷業最興盛的地方。日本時代發行量最大的《臺灣日日新報》報社社址就位於現在的台北市中山堂附近。

21
22

06.康定路173巷37號06-2

太陽製本所

太陽製本所從日本時代就開始從事書本裝訂生意,三代傳承近百年,是台北市老字號的裝訂廠,印製過字典、漫畫、《故宮文物》月刊、《蔣總統哀思錄》等書。第一代的經營者前往日本學習裝訂,並且將學到的技術傳承下來。早期裝訂書籍的工作,主要依靠人力把印好的內頁進行裝訂,所以必須以豐富的經驗和俐落的手腳,才能正確又迅速的裝訂完成,一有疏忽就要重頭開始做,是很費工的行業。

23

但也因為製作過程需要大量人力完成前置準備工序,所以常會請附近的鄰居把印好的紙張帶回家折,折好再送回來,藉此賺取勞務費用,成為當時盛行的家庭代工業。太陽製本所目前已搬到中和繼續經營,但始終不忘傳承百年技藝。

24

07.康定路173巷17號07-1

日祥旅社

在台灣許多農產品集散地的鄉鎮,都有一處被叫做「販仔間」的地方,因為住宿費用比較便宜,往來各地經商的小販們多會在這裡住宿和休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173巷17號的日祥旅社,地點鄰近萬華車站,所以吸引了來自台灣各地中下階層的人們前來投宿。

25
26

07.康定路173巷17號07-2

日祥旅社

從門口走進來,右邊是一座窄窄的樓梯前往二樓。從中間的走道往裡面走,可以看到兩邊是沒有窗戶的昏暗房間,右邊是原本附設有廁所的單號,空間較為大一點。左邊則是沒有廁所的雙號,只有大概一塊塌塌米般大小的空間,公用的浴室和廁所位於旅社的最後方。廁所內採用了貼磁磚的裝飾手法,台語叫做泰魯,是台灣在1960年代後開始流行的室內裝潢方式。

27

日祥旅社以前叫做「明和旅社分部」,是廣州街上明和大旅社的分店,後來因旅社頂讓給一位姓賴的外地人經營,改名叫做日祥旅社,一直營運到1999年剝皮寮拆遷前才結束營業。

28

08.廣州街151號08-1

廣州街151號的街屋是一間三層樓高的水泥建築,是這個街區裡最高的房子。這是民國初期改建的街屋,當時正開始使用鋼筋混凝土做為建材,是一棟RC時代的洋樓。所謂RC指的就是鋼筋混凝土技術,這項技術在日本時代初期引進台灣,一開始是在1901年臺灣總督官邸,也就是現在的臺北賓館陽台上進行局部的試做實驗。後來在1909年成功以鋼筋水泥建成臺北電話交換所,現在,鋼筋混凝土技術已經是台灣建築最重要的工
法了。

29
30

08.廣州街151號08-2

大家可以看到位於最上方的房間是屋主為了增加空間,將陽台外推,這也是台灣街道中,常見的空間擴建手法,在台北的大街小巷散步時,可以經常看到這種改建方式喔。另外,在修復這棟建築時,還特別保留了洋房二樓獨特的陽台弧線,讓大家可以觀看到不同時代的建築特色。

31
32

09.康定路173巷7號09-1

威靈壇

在台灣的廟會活動中,常出現的道士也就是師公,又分為紅頭師公和黑頭師公兩類。除了民間的喜事、喪事之外,廟宇進香、建醮、神明生日時也會有道士主持儀式,是道教中的關鍵角色。

在康定路173巷7號的威靈壇,是被大家稱為「師公貴」的道壇,這可是一座非常知名的道壇,從日治時代到現在已經五代。

33

從第二代高抱開始,就已經頗有名聲,不少道士出自這個門下,到了第三代高懋貴,被大眾叫做師公貴,法力高深、聲名遠播,所以師公貴的名稱也一直沿用到現在。

34

09.康定路173巷7號09-2

威靈壇

小孩有時候遇到「囝仔著驚罵罵號」,但卻找不到原因時,家長們就會尋求道士協助收驚。而屬於「紅頭」師公系統的威靈壇,最知名的就是幫小孩收驚,除此之外驅邪避凶、補運改運、招財等這些許多信眾會選擇的信仰祈求,也都是威靈壇最為拿手的儀式項目。1999年後,威靈壇搬到廣州街98號2樓,在剝皮寮對面繼續為信眾服務,下次若是遇到民俗信仰的問題,就可以來威靈壇請教一下第五代傳人喔。

35
36

10.康定路173巷5號10-1

秀英茶室

威靈壇隔壁的秀英茶室是台灣以前俗稱「茶桌仔」的茶室,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鄰居街坊喝茶聊天的茶藝館,講究的不是茶葉的等級,而是付點錢,讓大家有地方泡泡茶聊聊天,聚在一起打發一下時間。

最初老闆賣麵茶、花生湯,因為生意不好就改為經營茶室,原本店名叫做美香茶室,後來改用女兒林秀英的名字成為秀英茶室。

37

茶室從日本時代開始營運一直到1999年剝皮寮拆遷,足足有八十幾年的歷史,在這個區域裡搬過三次家,從一開始在康定路的179號開店,後來搬到廣洲街的151號,最後在173巷的5號這裡經營到拆遷為止,經過了林陳被抱、林秀英、郭林梅吉祖孫三代的
傳承。

38

10.康定路173巷5號10-2

秀英茶室

秀英茶室提供給客人的茶有包種茶、香片、鐵觀音等,再配上配茶的點心,有豆沙餅、桃酥、花生酥、花生、綠豆糕、瓜子蜜餞等等,都是以前老台北的傳統飲食。茶室環境相當簡陋,店面對外的空間用來做生意,擺上桌椅和煮水用的洗手台,後面則是居住
空間。

來秀英茶室喝茶的客人,除了附近市場裡的小販,還有附近台北車站和龍山寺的三輪車伕,是當時萬華地區中下階層居民最受歡迎的聚會
場所。

39
40

11.康定路173巷1號11-1

位於康定路173巷巷口的這棟街屋,是經過改建後的牌樓厝。我們可以看到由紅磚、洗石子和水泥所建成的立面,一樓是以洗石子方式做成的四根圓形柱子,上面搭建出三個拱圈,而二樓以上是紅磚立面。在面對這棟房子的左邊,用磨石子方式做成的三層座位,看起來很像座椅,但其實是一個樓梯,這是因為街區裡有些店家把前方店面租出去,自己住二樓,或是把店面自己用、二樓租出去,

41

所以最常見的區隔方式,就是在外面做一個可直接通往二樓的樓梯,這樣就可以區分樓上樓下的生活空間,即使是現在也是台灣很常見的街屋特色呢。

42

11.康定路173巷1號11-2

在這棟房子內的牆壁上,有著一面以前農村很常見的編竹夾泥牆。就是用細竹篾先編織成網狀,固定好了之後,再把灰泥粉加上米糠稻殼粉混合後粉刷抹平成白牆,使用這種建築工法所蓋好的房子被叫做「竹槓厝」。早期農村廣泛地使用這種建築工法,雖然不算是什麼特殊的技術,農民們幾乎都會做,而且因為稻穀、竹子都是農村在地的材料,所以蓋起屋來便宜又快。

43
44

12.康定路169號12-1

永興亭

台灣在日本時代進行市區改正計畫,陸續建了許多新式的街屋,外觀雖然是英式古典風的磚造建築,但一樓保留傳統的騎樓設計,屋頂也延用閩南式木構造,這種房子被叫作「牌樓厝」。可以看到康定路上連起來的這三間紅磚建築就是「牌樓厝」,氣勢十足,也是以前永興亭船頭行所
在處。

45

所謂的船頭行就像是現在我們所知道的船運商和貿易行。在以前是效行組織中的其中一種,效行組織就像是現在的公會,有些以「行業別」來分,比如有糖郊、布郊、茶郊,或是用「區域性」,比如泉郊,指的是泉州,廈郊就是廈門。

46

12.康定路169號12-2

永興亭

而永興亭船頭行是由林禮在1910年左右創辦的,主要經營建築材料的生意買賣,最盛時期可是同時有30幾艘船在福建和台灣之間往來運送木材呢,所以永興亭以前可說是街區中最富有的商家,這一點從建築外觀上的華麗錭刻裝飾可以看得出來喔。

後來因為後繼無人便結束這門生意了。值得一提的是林禮的兒子林佛樹於1946年,在永興亭創辦了《臺灣經濟日報》,專門報導當時台北地區的糧食行情。

47
48

13.康定路183號13-1

土炭市

在沒有瓦斯爐、電熱水器以前,想要煮飯、燒開水或想要洗澡的時候,需要靠土炭、煤炭、木炭等燃料燒煮熱水。燒製木炭的人必須在山上砌窯,也就是原料生長的地方,燒好木炭後再運下山,送到店家賣給民眾,所以木炭價格也比較高。因土炭價格比木炭低,所以比較受到中下階層的民眾的喜愛。

49
50

13.康定路183號13-2

土炭市

在剝皮寮西側,現在的康定路與廣州街的交會處一帶,以前曾經是買賣煤炭和木炭等燃料的店家聚集地,所以當地人就把這裡叫做「土炭市」,後來,因為日本時代進行市區改正,店家紛紛搬走,土炭市逐漸沒落,再加上便利的瓦斯爐取代燒炭的功能,土炭市也就消失了。

曾經人潮聚集的土炭市,外觀以紅磚為牆面,站在騎樓下抬頭往上看,可以發現以渦捲形的托架作析染造形的精巧設計,

51

搭配著二樓幾何圖形的小花臺,簡單但卻具有趣味性的外觀,讓人在腦海中浮現出過去土炭市的繁榮光景。

52

14.廣州街立面14-1

如果您要欣賞廣州街街屋的立面,需要走到馬路的另一邊,可以看到整排讓人驚嘆的美麗立面,特別是長壽號這棟街屋的立面,利用綠釉鏤空花磚和豎立著的紅磚相互搭配,形成特別的懷舊風韻。還有幾間街屋在立面設置了「花臺」,利用凹凸和局部鏤空方式讓立面更有立體感。最值得欣賞的是各種泥塑花紋,比如永興亭有著弧形陽台和女兒牆,最上方還有用洗石子的工法的水平飾帶裝飾,呈現出優雅的風格。

53
54

14.廣州街立面14-2

大家也可以抬頭仔細觀嘗廣州街153號的宋協興米店,在整個建築最上方的中間,塑造了家族姓氏「宋」,當時這裡是一家米店,屋子裡甚至還保留著米軋阿。另外值得欣賞的是廣州街173號的立面花紋,正中央的泥塑是被叫做鮑魚飾的勳章裝飾圖案,左右兩方的為天秤裝飾,非常精美。從廣州街這一排立面,我們可以看到剝皮寮街區多元的街屋風格。

55
56

15.廣州街161號15-1

長壽號

台灣傳統問候招呼語,最常見的就是「吃飽沒」以及「來飲茶」,燒好開水泡杯茶請客人喝,一壺茶就能夠讓大家輕鬆自在地
聊天。

在剝皮寮區域裡有兩間茶店,除了秀英茶室,就是長壽號了,兩間雖然距離很近,但因為開業時間不一樣,也各自有固定客人,因此生意不會互相影響。

57

長壽號位於廣州街161號,經營者是陳長壽,在1962年時在自家樓下開始賣茶。店名就是來自他的名字「長壽」,同時也希望茶店生意如同店名一樣長壽。

58

15.廣州街161號15-2

長壽號

店內主要供應烏龍茶、鐵觀音、鐵羅漢、茶王等幾種茶葉,從早上八點開店到半夜,客人都離開時才關門,客戶都是中、老年人為主,大家是來聊天聚會,茶店就像是街區的訊息傳播中心。長壽號的建築為四柱三開間,二樓用綠釉鏤空花磚和豎立著的紅磚搭配,相當典雅。外觀別具特色的紅磚圓拱窗楣加上亭仔腳裡坐著喝茶聊天的客人,曾是剝皮寮獨有的懷舊風景。

59
60

16.廣州街店面16-1

在最早的時候,剝皮寮地區的主要道路是現在的康定路173巷,馬路兩旁都是繁忙的商家。但到了日本時代開始推動「市區改正」計畫,進行道路拓寬,讓廣洲街變成了主要道路。

為了延續商店的經營,173巷左側的店家都把主要入口改在廣州街上,原本面向173巷的大門反而變成後門,動線一百八十度轉向,老街則成為了後巷,形成剝皮寮歷史街區裡兩側的店家都是以前門對著後後院的有趣景象。

61
62

16.廣州街店面16-2

走在廣州街的騎樓下,會發現店家的門都是一片片的木板,以前的商家利用可以靈活的裝卸木頭門板,拿來當作桌子放東西之外,還做成展示商品的陳列架,吸引往來的
路人。

63
64

17.亭仔腳17-1

台北地區常常會下起午後雷陣雨,為了讓來往的路人有地方避雨,店家也能正常營業,形成了亭仔腳也就是騎樓的出現。大家可能會發現173巷和廣州街的騎樓不太一樣。因為康定路173巷內的騎樓是清代街屋所保留下來的,當時清政府並沒有規範騎樓尺寸或強迫設置,屬於店家自己改造的附屬空間,所以比較窄一點。其實清代的騎樓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抗震能力,因為當時的街屋是以石灰來砌磚牆,比較不能抵抗地震的剪力,所以利用了 俗稱”火庫起”的疊澀磚加上壽樑的輔助結構,緊密地將連貫的騎樓結合在一起,增強了抗震力。

65

而廣州街這一側的騎樓,是日本時代建造的,當時台灣總督府頒布「台灣家屋建築規則」,嚴格地規定了房子建造的尺寸、材料等等,除了讓房子更為堅固耐震外,也讓騎樓正式成為台灣街道必備的公共空間。

66

17.亭仔腳17-2

我們沿著廣州街的騎樓往前走,沿路上可以看到除了紅磚材料建造的柱子外,還可以看到國防色的柱子。你可能會好奇什麼是國防色?青綠色或青灰色系的磁磚都被叫作「國防色面磚」,是日本時代因為戰事頻繁,政府推廣的防空保護色。可以去看看157號前面的柱子,上面使用的就是國防色的四十三溝面磚。

67
68

18.廣州街143號18-1

鳳翔浴室

現在家家戶戶都有浴室,是不是很難想像舊時代大家跑去公共浴室洗澡的情形?在二次大戰過後,隨著國民政府來到台灣,城市人口瞬間暴增,居住空間嚴重不夠,廚房、浴室和廁所這些空間設施只能將就著用,因此公共浴室這門生意也就出現了。

廣州街143號的鳳翔浴室是在1963年成立的,由黃德所、陳姮月夫婦合力經營,是個規模不大、設備很簡單的傳統公共浴室。

69
70

18.廣州街143號18-2

鳳翔浴室

「鳳翔」這個名字來自於「鳳鳥逆風飛翔」的寄望,他們希望就算環境不好,生意也可以像是鳳凰一樣,逆風中也能夠飛得很好。

浴室一開始是使用煤炭來燒煮熱水,後來改用天然瓦斯。當時浴室採取自助式管理,客人多半是中下階層的民眾,男性大眾池每人收取新臺幣20塊錢,而女性顧客使用得比較多的是個人池,每人新臺幣60塊錢, 在當時來說可是相當便宜呢。

71

後來台灣經濟逐漸發展,居屋品質提升,浴室已經成為居住空間必要的基本設備,來洗澡的人越來越少,鳳翔浴室也就在1987年結束營業。

72

19.廣州街129號19-1

廣州街129號的房屋,內部的格局為斜面屋,是因為日本時代進行市區改正計畫時,建築超出道路指定線的部分被強制拆除後所形成的特殊空間,廣州街上的店面很多都是斜向的空間格局,從 129號的房屋內部能清楚的看到被切割後的空間特色。

73
74

19.廣州街129號19-2

在艋舺相當有名的義安社,於1921年成立,發起人之一楊石頭就是住在廣州街129號這裡,平時社員們都會來這裡進行練習,除此之外,還有義英社、鳳音社、義安社這些艋舺重要的軒社,每年在青山王繞境時都會隨行護駕。如果想了解更多有關青山王的故事,可前往附近的青山宮一探究竟。

75
76

20.艋舺老街區20-1

129號與127號的房屋之間因為蓄水池廣場而被隔斷,儼然變成兩段獨立的空間,但是東側和西側連起來才是完整的剝皮寮歷史街區。

東側是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從教育的角度出發,蒐集整理和展示鄉土史料和文物,推展本土教育。

77
78

20.艋舺老街區20-2

西側則保留了混雜各種工法的建築群,呈現豐富歷史的老街區。兩個區域有著各自獨特的人文色彩,參觀時缺一不可。參觀過剝皮寮歷史街區後,務必來一趟品味艋舺人文景色的慢步之旅,隨意穿越東三水市場的小巷子,走過老建築活化的新富町市場,一起體驗老城區的精彩。

79
80

21.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廣州街和昆明街口的「剝皮寮歷史街區」蘊含了豐富的鄉土文化,為最佳的本土教學場所。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92年8月成立剝皮寮再利用的經營團隊-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95年2月23日以發揮「歷史老街紮根教育園地,教育活動活化歷史老街」的理念,正式對外開館營運。

目前中心有三個常設展區及一間特展室,藉由各種生動活潑之主題展示,作為本土教學之戶外學習場所。

81

此外,亦積極舉辦多樣化的教育推廣活動,以協助本市本土教育推展,創造教育與文化共存共榮的前景。

中心不僅為本市本土教育工作注入活水源頭,成為大小朋友喜愛之本土教學園地,近年來更配合市府多項活動,成為市民朋友藝術、文化、休閒的好去處,為老街活化再利用樹立了新模式。
(照片由鄉土教育中心提供)

82

22.呂阿昌醫生宅

呂阿昌先生出生於艋舺頂新街(今西昌街),曾就讀艋舺公學校(今老松國小),1915年從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於康定路與廣州街轉角處(今永豐銀行)開設「懷安醫院」懸壺濟世,專長為內科及小兒科。

呂阿昌醫生宅位於廣州街97號及昆明街298、300、302號,為一整棟的轉角建築,原立面材料以水泥粉光飾面,形式簡單無多餘的裝飾,修復後去除水泥還原為紅磚。

83

昆明街與廣州街轉角的騎樓間柱為磚砌圓柱,上有仿希臘多立克(Doric)形式之柱頭,二樓有小花臺,牌樓面以半圓弧山頭作為造型處理,並於修復後,新作泥塑裝飾。
(照片由鄉土教育中心提供)

84

歷史照片出自
《剝皮寮歷史街區建築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