郙阁颂(东汉摩崖石刻)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郙阁颂

[fǔ gé sòng]
东汉摩崖石刻
展开2个同名词条
《郙阁颂》是刊刻于东汉建宁五年(公元172年)二月十八日的一方摩崖石刻,由仇靖撰文、仇绋书丹,属隶书书法作品,原在陕西略阳县嘉陵江西岸,现存于略阳县灵岩寺 [1-2]
《郙阁颂》通高170厘米,宽125厘米,刻文19行,满行27字,记述了东汉武都太守李翕重修郙阁栈道之事。书法上,其用笔于圆转中又增方折,结体内敛,章法茂密,俊逸古朴,大气磅礴,风格属于雄壮、朴茂一类,与《石门颂》《西狭颂》并称“汉三颂”。 [2]
中文名
郙阁颂
创作年代
东汉
别    名
析里桥郙阁颂
书丹者
仇绋
书法类型
隶书
现藏地
陕西略阳县灵岩寺

碑刻内容

播报
编辑
《郙阁颂》(原刻拓片)
释文
惟斯析里,处汉之右。溪源漂疾,横柱于道。涉秋霖漉,盆溢□□。□□滂┘沛,激扬绝道。汉水逆让,稽滞商旅。路当二州,经用䘢沮。□□□□,□给┘州府。休谒往还,恒失日晷。行理咨嗟,郡县所苦。斯溪□□,□□□□。□┘崖凿石,处隐定柱。临深长渊,三百余丈。接木相连,号□□□。□□□□,┘载乘为下。常车迎布,岁数千两。遭遇隤纳,人物俱陏。沈□□□,□□为┘祸。自古迄今,莫不创楚。于是┘太守汉阳阿阳李君讳翕字伯都,以建宁三年二月辛□□□,□□□┘利,有以绥济。闻此为难,其日久矣。嘉念高帝之开石门,元□□□。□□┘□官掾下辨仇审,改解危殆,即便求隐。析里大桥,于今乃造。校致攻坚,┘□□工巧。虽昔鲁班,亦莫儗象。又醳散关之崭漯,从朝阳之平𤍜。减□┘□高阁,就安宁之石道。禹导江河,以靖四海。经纪厥续,艾康万里。臣┘□□□,勒石示后,乃作颂曰:┘
□□□□,降兹惠君。克明俊德,允武允文。躬俭尚约,化流若神。爱氓如┘□,□□□均。精通皓穹,三纳苻银。所历垂勋,香风有邻。仍致瑞应,丰稔┘□□。□□□乐,行人夷欣。慕君靡已,乃咏新诗┘:
□□□□□,□兑之间。高山崔㠕兮,水流荡荡。地既塉确兮,与寇为邻。┘□□□□□,□以析分。或失绪业兮,至于困贫。危危累卵兮,圣朝悯怜。┘□□□□□,□□□□。□□救倾兮,全育□遗。劬劳日稷兮,惟惠勤勤。┘□□□□□,□□□□。□□充赢兮,百姓欢欣。佥曰太平兮,文翁复存。┘ [3]
附注
据南宋洪适隶释》记载,原石有隶书碑额“析里桥郙阁颂”6字, [4]刻石正文后有5行小字,记撰者、书者姓名,《隶释》所录为:“建宁五□□月十八日癸(下阙),┘时衡官□□□仇审字孔信,┘从吏位□□□□字汉德为此颂,┘故吏下辨□□□子长书此颂,┘时石师南□□□□威明。┘”对此5行小字,清代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称:
“衡官”下缺,据本碑当是“掾下辨”三字;“从吏位”下缺,以《天井题名》考之,当是“下辨仇靖”四字。《隶续》云:“郙阁题名‘从史位字汉徳为此颂’,中间姓名刓缺,得《天井道碑题名》,乃知前碑亦仇所作。”是也;顾南原云:“‘故吏下辨’下缺三字,《天下碑录》以为‘仇子长名绋’,未知何据。”……小欧阳《集古录目》郙阁颂条下云:“右不著撰人名氏,汉仇绋隶书。”此以子长即仇绋,又其一证矣。建宁无五年,建宁五年即熹平元年也。是岁五月改元,正月丙辰朔,三月乙卯朔,此刻“月”上缺字,而《金石录》作二月。据此,则二月丙戌朔,其“十八日”是“癸卯”也。 [3]
(说明:□表示一个无法确认的字,┘表示分行。)

创作背景

播报
编辑
郙阁,汉代栈道,故地在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嘉陵江(旧称西汉水)边的临江高崖。汉时其地称析里,有溪通汉水,水涨时交通阻绝,阻滞商旅。东汉建宁三年(公元172年),李翕在就任武都太守后派遣衡官掾仇审率众修治栈道,建造析里大桥,以利行人。为了歌颂他的功德,吏民们刻《郙阁颂》于析里桥边。 [5]

艺术鉴赏

播报
编辑

线条

线条上,《郙阁颂》的特点主要有:
①粗细相间,变化微妙。在《郙阁颂》中,线条的粗细对比随结构而变化,粗犷有力、厚实静穆的粗线条、块面成为字内强音,构成强节奏;含蓄沉稳、内敛雄浑的细线条于字里行间构成和谐韵律。在整体上多以较短的粗线条为主,较短的细线条为辅,渊穆自然。
②直曲结合,遒劲沉着。《郙阁颂》的线条多“平直”朴实,沉着痛快,方折圆转兼备。不过,在平直的线条为主的情况下,也结合一些提按调笔。如笔画中“一波三折”以及转折处一笔带过的现象较为明显。两者相互并存,一些短而粗的笔画,再加之自然与人为的残损,笔画内有细微变化。 [6]

结体

结构布局上,《郙阁颂》的特点主要有:
①方正匀称,古朴自然。《郙阁颂》体态略取横势,字形以扁平为主,风貌古朴。个别字因笔画繁简不一而产生较长较扁体态,整体布局,起着协调变化的作用,打破过于方正整齐局势。
②外形整齐,字内揖让。字内各组成部分之间形成和谐关系,讲究揖让,相互依存,于平淡中见奇。
③空间对比强烈。由字内线条轻重不一构成对比强烈的空间分割变化,拙趣自生,如“间”字左右对称,“为”字上紧下松,“凿”字上松下紧,“汉”字左疏右密,“勋”字左密右疏等,体现了“密不容针,疏可走马”的艺术手法。 [6]

作品评价

播报
编辑
清代书法家万经:字样仿佛《夏承》,而险怪特甚。相其下笔麤钝,酷似村学堂五、六岁小儿描朱所作,而仔细把玩,一种古朴、不求讨好之致,自在行间,盖摩崖则书刻俱倍难于上石耳。(《分隶偶存·卷上·汉魏碑考·汉李翕析里桥郙阁颂》) [7-8]
清代书法家包世臣:《般若碑》,浑穆简静,自在满足,与《析里桥郙阁颂》同法。(《艺舟双楫·论书一·历下笔谭》) [9]
清代书法家方朔:书法方古,有西京篆初变隶遗意。(《枕经堂金石跋·卷三·旧拓汉李翕析里桥郙阁颂跋》) [10]
近代书法艺术家杨守敬:与《西狭颂》相似,而选石不甚精,故锋颖甚杀。或云此亦重刻。(《激素飞清阁评碑记·卷一·汉》) [11]
近代书法家康有为:①至《褒斜》《郙阁》《裴岑》《尊楗阁》《仙友》等碑,变圆为方,削繁成简,遂成汉分,而秦分笔未亡。(《广艺舟双楫·卷二·体变第四》) [12]②降至东汉之初,若《建平郫县石刻》《永光三处阁道石刻》《开通褒斜道石刻》《裴岑纪功碑》《石门残刻》《郙阁颂》《戚伯著碑》《杨淮表纪》,皆以篆笔作隶者。(《广艺舟双楫·卷二·分变第五》) [13]③若《赵王上寿》《泮池刻石》,降为《褒斜》《郙阁》《裴岑》《会仙友题字》,皆朴茂雄深,得秦相笔意。(《广艺舟双楫·卷二·本汉第七》) [14]④《武班碑》为纪伯允书,《郙阁颂》为仇子长书,《衡方碑》为朱登书,《樊敏碑》为刘懆书,虽非知名人,然已工绝如此。(《广艺舟双楫·卷二·本汉第七》) [27]⑤吾尝爱《郙阁颂》体法茂密,汉末已渺,后世无知之者,惟平原章法结体独有遗意。……惟《樊敏碑》在熹平时,体格甚高,有《郙阁》意。(《广艺舟双楫·卷二·本汉第七》) [15]⑥《娄寿碑》与《礼器》《张迁》丰茂相似,《张寿》与《孔彪》浑古亦相似,《耿勋》与《郙阁》古茂亦相类。(《广艺舟双楫·卷二·本汉第七》) [16]⑦余谓隶中有篆、楷、行三体,如《褒斜》《裴岑》《郙阁》,隶中之篆也;《杨震》《孔彪》《张迁》,隶中之楷也;《冯府君》《沈府君》《杨孟文》《李孟初》,隶中之草也。(《广艺舟双楫·卷二·本汉第七》) [17]⑧《三公山》为西汉分书之宗,《裴岑》《郙阁》《天发神谶》辅之。(《广艺舟双楫·卷四·十六宗第十六》) [18]⑨汉分中实备方圆,如《褒斜》《郙阁》《孔谦》《尹宙》《东海庙》《曹全》《石经》,皆圆笔也。(《广艺舟双楫·卷五·缀法第二十一》) [19]⑩秦斯《琅琊石刻》茂密极矣。汉隶惟《郙阁》有此意,《褒斜》异笔而同意。熹平以后,隶法大变,今楷出焉,惟《鞠彦云墓志》独有《郙阁》之法。(《广艺舟双楫·卷六·论书绝句第二十七》) [20]
近现代书法理论家祝嘉:①《石门颂》巧多于拙,《西狭颂》巧拙各半,《郙阁颂》则纯用拙,它们是各有其特点,各有其妙境的。 [21]②《郙阁》形拙而神巧。(《书学论集·论“汉三颂”》) [22]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丁文隽:汉《西狭颂》《郙阁颂》。此二凿方严凝重。(《书法精论》) [23]
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麦华三:此碑为仇绋书,为汉碑中之署有书家姓名者。用笔结字,方整凝重,大气磅礴,如巨象蹒跚,《夏承》飞舞以巧胜,此碑厚重以拙胜,分道扬镳,各擅胜场。(《历代书法讲座》) [24]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气势磅礴的孹窠大字,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审美课题。《石门颂》《郙阁颂》《西狭颂》《开通褒斜道刻石》等汉刻名作,与《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等真正的碑相比,其一种古朴自然、言简意远、驰骋八极、吞吐六合之大巧若拙的格调,是足以让我们为之倾倒折服无已的。这是一种真正的造化之功。(《欣书历赏法代·大巧若拙之美——摩崖书》) [25]

历史传承

播报
编辑
《郙阁颂》原刻在陕西省略阳县嘉陵江西岸的悬崖上,由于摩崖突兀江岸,恰在航道途中,凡逆水之舟船,纤绳必紧擦其崖面而过,经近千年之摩损,致使摩崖右上角字迹崩落。至北宋时,已向纵深磨损形成数道深深的凹槽。南宋时,洪适《隶释》录文已缺40字。到了清代末年,右上角已缺62字。民国时期,略阳县知事刘晓霆与防军营长施从梧筹资在摩崖的周围用石条砌筑了围墙,并立《建护郁阁颂记》一碑。文中称:“颂额右端深入者盈寸。”就此来看,碑额在民国初时似乎还存在,但已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公元1977年冬季,因修建公路,正当路道而尚未被列入任何级别文物保护单位的《郙阁颂》摩崖被乡民炸损。之后,略阳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用木船和人力车将搜寻得100余块碎石装运至灵崖寺(即灵岩寺)进行复原粘接。 [4]

版本信息

播报
编辑
《郙阁颂》的传世拓本分为3种:
①原拓本。此为原石的拓本,今可见者仅有正文部分,且残缺不全。
②重刻拓本。南宋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沔州(今陕西省略阳县)太守田克仁恐原刻泯灭,乃仿原刻笔意和形制,将《郙阁颂》重刻于陕西省略阳县的灵崖寺(即灵岩寺)。原刻所缺,仅补右下角所缺之字,左上角仍付之阙如。由此所得的拓本为重刻拓本。
③补刻拓本。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公元1620年),略阳知县申如埙将田克仁重刻的摩崖左上角之缺字予 以补刻,落款署有“知县申如埙重刻”七字。由此所得的拓本为补刻拓本。此种所本未详,饱受非议,清代王昶认为其“字迹庸俗”,清代冯云鹏认为其“丑恶不复成字”。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