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口老化快速,老年經濟問題逐漸加重,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二○一八年三月底,國內銀行辦理「以房養老」業務,核貸件數突破2,400件。香港更藉由「以房養老」結合年金保險模式,活化年長者被凍結的不動產,讓長者「有家安老、生活無憂」。

臺灣人口老化速度世界第一,長者退休後現金不足的問題日益加重,政府也面臨長者退休金不足壓力,加上少子化雙重影響,家庭更是無力承擔上一代生活費用。然而,長者的高自有住宅率及都會區高房價因素,若能透過新型態房產貸款「逆向抵押貸款」,將長者所擁有「固定資產」轉換為「流動性資產」,「以房養老」的方式可以改善長者現金不足的問題。若還能參考國外模式結合商業年金保險,讓長者不僅「有家安老、生活無憂」,更能保障到百年歸老。

 

何謂「以房養老」?

許多民眾窮極一生積蓄購屋,年老時才驚覺手頭現金不足以支付日常生活所需,或許是有房並不符合社會救助的資格,即使擁有讓人稱羨的都會房子,但手頭現金卻不足以應付生活。為此,新型態房產貸款「逆向抵押貸款」,可讓長者擁有的房子、土地轉化為可流動、按月領取的現金,提供退休後經濟安全的新選擇,這就是所謂的「以房養老」。由於此型態的房產貸款與傳統抵押貸款最大的差別,在於現金流量的型態正好相反,又稱為「逆向抵押貸款」。

「以房養老」制度在英美已實施多年,英國自一九六○年開始推動,至二○一六年已累積37萬件申請,美國亦於一九六一年開辦,二○一二年共有74萬件申請,香港亦於二○一一年開辦,臺灣則是自二○一五年十一月起,合作金庫銀行首先推出商業型逆向抵押貸款,至二○一八年三月底,金管會統計承接件數為2,400件、核貸額度約130億元。

 

借鑑國外以房養老制度,結合年金保險

目前臺灣主力銀行辦理「以房養老」之業務,與英國及香港結合年金的模式有些許差異,英國、香港實施的「以房養老」制度皆是藉助保險公司力量,房屋主人將房子抵押給銀行後,所獲得的貸款充當保費用來購買商業年金保險。透過年金保險的定期給付特定金額特性,若年金被保險人的實際壽命與預期壽命相同,那麼他參加年金保險既未獲益也未損失;如果他的壽命超過了預期壽命,那麼他就獲得了額外支付,其資金主要來自沒有活到預期壽命的那些被保險人繳付的保險費。所以說年金保險有利於在高齡化社會中的長壽者。

若單透過「以房養老」的給付來保障老年生活,對長者則仍存在高齡延壽風險,可能發生借款之長者生存壽命較長,由銀行所領到之貸款金額超過房價時,將面臨銀行將其房屋拍賣,或房子因都更因素而滅失,致使居無定所,且銀行亦存在利率風險及長期房價波動跌價等風險。倘若加入保險大數法則的商業年金保險機制,長者的高齡延壽風險,以及銀行的永續分攤風險皆可適當控制。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