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 西方攝影師鏡頭下的香港

【展覽】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 西方攝影師鏡頭下的香港

撰文:潘浩欣
出版:更新:

馬格蘭圖片社(Magnum Photos)成立於1947年,為了忠實呈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影像紀實而成立,是世界知名的攝影經紀公司。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舉辦的《影.亞洲》,展出馬格蘭圖片社旗下兩位著名新聞攝影師Brian Brake和Steve McCurry的作品。兩人均在中國、印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等亞洲國家留下不少腳毛,亦分別在60年代和80年代來過香港。香港這座城市,在兩位西方攝影師鏡頭下究竟展現出怎樣的一面?

Brian Brake於1963年在香港拍攝的作品《李麗華(飾武則天)與電影監製邵逸夫 中國香港》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Brian Brake亦真亦假的擺拍風格

他在印度拍攝的著名「季風系列」(Monsoon),捕捉了年輕的印度女孩在炎炎夏日下感受季雨的喜悅之情。(網絡照片)

已於1988年逝世的Brian Brake是一名新西蘭攝影師,以拍攝國際新聞及新西蘭風貌文化聞名。Brake於1955年加入馬格蘭圖片社,並於1957年間曾在中國拍攝共產黨統治下的社會轉變,是當時唯一獲准入境拍攝十周年國慶的的西方攝影師。他在印度拍攝的著名「季風」(Monsoon),捕捉了年輕的印度女孩在炎炎夏日下感受季雨的喜悅之情。其實,照片混合了真實與擺拍的部份,Brake請助手在旁灑水營造假雨,而他那繪畫式、結合真實與建構的風格令人印象深刻。同場展出的Steve McCurry走上攝影路,部分是受Brake的影響。Steve說,他第一次看到Brake的作品,正是在發表於《生活雜誌》(Life Magazine)的《季風》,「就像跟着他上路似的,那些雨點、那裏的文化、戲劇張力,如此不可思議,讓我着了迷。」

Brian Brake於1963年在香港拍下當紅電影監製邵逸夫的肖像,作品再次展現真實與建構的攝影風格,不單拍攝了邵逸夫的面孔,還刻意安排飾演「武則天」的李麗華站在前方,又打了紅紅錄錄的舞台燈光,而「武則天」穿戴傳統戲曲的頭飾,展現了西方眼中的傳統東方美學。

Steve McCurry在難民營拍下著名作品

Steve McCurry於1984年拍下的《阿富汗女孩》,成為後世廣泛流傳的的阿富汗難民照片。(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1950 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出生的Steve McCurry,擁有三十多年新聞攝影經驗,已六十六歲仍未言退休。過去,他曾獲得多個國際獎項,包括羅伯特卡帕金獎(Robert Capa Gold Medal)、國家新聞攝影師獎(National Press Photographers Award),以及四次荷賽獎(World Press Photo Contest)一等獎。他曾經換上巴基斯坦的傳統服飾,與穆斯林聖戰游擊隊為伍,勇闖被蘇聯入侵的阿富汗。1984年,他拍下《阿富汗女孩》(Afghan Girl),成為《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相中阿富汗女孩的錄色眼睛直望觀眾,成為後世廣泛流傳的的阿富汗難民照片。
 
「阿富汗女孩」叫莎巴特·古拉(Sharbat Gula),當時只有12歲。蘇聯於 1984年轟炸阿富汗時,古拉被安置於巴基斯坦的納西爾巴格難民營。她的村莊受蘇聯軍事直升機的攻打,父母被殺害,因此與兄弟姐妹、祖母逃到鄰國巴基斯坦的納西爾巴格難民營,而Steve McCurry便在該難民營拍下她的肖像。

在行走中尋找故事

除了拍攝戰爭照片外,Steve McCurry亦經常旅遊,他認為到各地旅遊是開創新的經歷,能令讓他保持好奇心。「旅行就是如何去發現、學習繼而獲得體驗,你必須保持相當的好奇心,要真誠渴望去細看每一個地方的文化;旅行可以是從你的家去到任何一個城市,是一段要『看』的經歷,可以是看到新的風貌、碰見新的人。」

Steve McCurry在香港拍攝的《司機倚車旁》(左)和《在長椅上閱讀》(右),變現了香港獨特的城市風景和人文特色。(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他於1985年來到香港,被五顏六色的霓虹招牌深深吸引,於是決定拍攝滿佈霓虹招牌的街道,拍下西裝骨骨的司機在經典名車前休息的一刻。Steve對香港小人物亦情有獨鐘。2014年,他在九龍公園拍攝一名專心閱讀英文小說的老伯伯,老伯的身後是英軍雕像,表現出香港中西合璧的殖民地文化特色。Steve 笑說:「我通常到不同地方旅遊,至少待上幾個星期。我喜歡拿着相機在街上不斷行走和拍攝,這樣行走給我獲得故事的靈感,然後才開展一個紀實形式的照片故事。」

《影.亞洲》
日期:即日至2017年1月7日
地址: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麥禮賢夫人藝術館(金鐘正義道9號)
費用: 成人,HK$30;長者或殘疾人士,HK$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