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社会管理规律学科)_百度百科

行政管理学

社会管理规律学科
展开28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它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初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发达国家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蓬勃发展。 [1]
行政管理作为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具有全局性,统筹性,这就要求新一代的管理人员具备管理职能、协调职能和服务职能。
中文名
行政管理学
外文名
public administration
别    名
行政学
成立时间
20世纪初
学科代码
81030 [2-3]

学科性质

播报
编辑
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科技与管理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行政管理在各种管理中起领导、主管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其中行政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发展。

研究对象

播报
编辑
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相区别正在于它特殊的研究对象--行政。行政管理学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具体来说,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体对象是行政机关,在中国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客体对象是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行政管理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探讨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
中国行政管理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行政管理的规律性和方法。该学科密切关注理论发展和中国行政发展的实践,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情况,分析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特别是中国行政改革所面临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外行政理论和实践经验,但不套用西方的理论模式和价值观念,努力反映行政学的发展,广泛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建构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研究内容

播报
编辑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交叉科学,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其研究的基本范畴和原理随着行政管理实践的深入而被
行为科学推动了行政管理学的发展
人们揭示。因此,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发展变化的,不同学派,不同教科书,有不同的或大同小异的体系。但一般来说,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大体包括:1、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论。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科学,行政环境行政职能是行政活动的依据和基础。
2、行政管理的主体。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组织和机构,行政领导以及执行公务的工作人员。
3、行政管理的过程。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是一个由多个环节和有机部门组成并有效运作的过程。它们主要有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协调行政信息行政监督
4、行政管理的保障。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过程要能够顺利运行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依据一系列的保障手段。主要有:财务行政行政法治行政方法行政道德
5、行政管理的目的。主要研究和了解: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行政改革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必由之路。

研究方法

播报
编辑
行政管理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此外,还有哲学研究方法、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

主要特征

播报
编辑
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同时又揭示行政组织管理社会
行政管理学
公共事务的规律,所以具有社会性。它一方面为统治阶级服务,另一方面它所揭示的管理规律又为不同阶级、不同政治倾向的管理者所接受和共享。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  行政管理学的原则、原理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又系统总结了国家行政管理的科学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
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统一  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它广泛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统计学、法学、财政学、系统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但又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内容,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规范性和变异性的统一  行政管理学揭示国家行政管理规律,诸多管理原则、程序、机制、方法、手段带有规范性。但是,决定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因素是多元的,行政环境、行政主体和客体的变化是必然的,因此,行政管理学必须不断适应这些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主要方法

播报
编辑
1、行政管理的内容、特点和作用
行政方法即行政管理方法,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实现行政目标,从公共组织内外部环境和管理对
行政管理
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一定的管理思想和原则指导下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手段、办法、技巧的总和。行政方法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⑴基本手段。主要有行政指令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思想工作手段。⑵行政程序。它不只是一种办事的手续,也是一种规范行政行为法律程序。⑶技术方法
行政方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公共组织的效率问题。它主要表现在:简化办事的手续,减少办事时间;减少行政成本;各个步骤或环节采取科学化的管理技术方法;采取任何一种新的方法都要以人为本。
行政方法的特点:科学性、技术性、系统性、创新性、民主性。
行政方法的作用:⑴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保证。⑵科学的行政方法是政府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开展行政工作的关键。⑶科学的行政方法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⑷科学的行政方法是建设高效廉洁政府,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⑸科学的行政方法可以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可以加强政府的合法性
2、传统行政方法
⑴行政基本方法。包括行政法律政策方法、行政指令方法经济方法
⑵行政程序。是指公共组织在处理某一具体公共事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系列的时间顺序和前后相连的工作步骤或环节。
行政程序的特点:稳定性、完整性、简便性、合法性。
行政程序从横向上可分为手续性程序和决定性程序;从竖向上可分为行政计划准备、决定计划、执行计划、检查监督、考核奖惩等。
行政管理
优化行政程序的方法很多,当前主要应该是简化行政程序。简化行政程序的基该方法就是简化行政工作。也可采用“六何追问法”来简化行政程序。
⑶行政计划。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标和公共利益,依法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行政计划应该有时间期限。讲究成本效益,规定达成目标的方式、途经和手段,落实到具体的组织并确立责任。
目标管理方法。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使组织和个人获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即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共同参与来确定目标、执行目标与评估目标成果的管理制度与方法。
目标管理方法的特点:以人为中心,以工作为中心,以成果为中心,注重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强调整体性协调性
运用目标管理方法的主要作用:⑴目标管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⑵目标管理有利于突出以工作为中心;⑶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⑷目标管理有利于明确责任,强化责任。
目标管理的程序:制定目标;实施目标;成果评价。
⑵战略管理方法。是指对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作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的主要目的:服务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明确政府的角色和行为方式,以及公共政策的走向,为企业组织和民间组织的发展创造并提供良好的秩序和政策环境
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分为四个步骤:⑴界定公共组织的内外环境。公共组织所处的位置是能否实施战略管理的关键。根据公共组织的内外环境,一般可制定四种管理战略,即极小—极小战略、极小—极大战略、极大—极小战略、极大—极大战略。⑵制定战略规划。⑶实施战略规划。⑷战略评价
标杆管理方法。是指公共组织通过瞄准竞争的高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成为强中之强的组织创新流程再造的过程。
标杆瞄准的类型:内部标杆瞄准、外部竞争对手标杆瞄准、行业内部标杆瞄准、跨行业标杆瞄准、内外部综合标杆瞄准。
标杆瞄准的流程:整体规划与标杆项目的选定;内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外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标杆项目的绩效改进;持续改进
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科学方法改进公共组织的管理与服务的,对公共组织提供的公共物品公共服务进行全面管理,以获得顾客满意为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和制度。
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包括:可靠性、回应性、服务能力、服务渠道、服务礼貌、沟通、诚信、安全感、善解人意、有形性。
推行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步骤:政府高层领导者的领导与支持;策略性规划;以顾客为导向;考评与分析;训练与奖惩;赋予组织成员活力与团队合作质量保证

学科关系

播报
编辑
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行政管理
与政治学的关系  行政管理学是从政治学派生出来的,并被视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行政管理学运用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行政组织和管理。政治学着重研究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如国家、阶级、政府、政党、民主等内容。政治学是更具有理论性的学科,行政管理学则是更具有实用性的科学。
与经济学的关系  行政管理学和经济学均涉及管理的研究,而管理研究的目的都是要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获取特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广泛干预,以及主管经济部门的增多,使国家行政管理具有更多的经济职能。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政管理学和经济学都是从政治学派生出来的,行政管理学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与管理学的关系  现代管理学兴起于行政管理学产生之后。行政管理学是研究行政管理规律的学科,管理学是研究一般管理规律的学科。管理学是以一切管理为研究对象;行政管理学是以行政管理为研究对象。因而,行政管理学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管理学的原理、原则,对行政管理学来说都具有指导性意义;行政管理学的原理、原则为管理学所包容,但行政管理学更加具体化、专业化。
与法学的关系  法学是研究法这一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而行政管理既受法律的指导和制约,又运用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进行管理;同时行政法规的制定和实践又丰富了法学的内容。所以,行政管理学与法学存在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关系。
与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以社会和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良性运行的规律。行政管理学将社会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应用于行政管理之中,充实了行政管理学的内容。社会学的理论、原则也有赖于在行政管理中实施和验证。
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数学、运筹学等)也有紧密联系,行政管理学借助这些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揭示行政管理的规律,保证或促进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实现。行政管理学在行政实践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自考

播报
编辑

培养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政策学等方面知识,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事务处理能力、公关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专门行政管理人才。

学制

弹性学习年限:
专科起点本科:2.5年~5年

主干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语文、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管理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学原理、社会学概论、公共政策、市政学、逻辑学
备注:
学位专业基础课:大学语文B
学位专业课: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
修读说明
1.学生修读该专业,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即可毕业。
①完成所有必修课的学习,考核合格;
选修课可在专业教学计划选修课中任选;
③修满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80学分;
专升本层次的学生须通过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全国统考。
2.该计划为指导性计划,计划中每个学期开设的课程,以及课程安排的先后顺序供参考,建议学生尽量按照该计划安排的时间顺序选修课程

发展历程

播报
编辑

现状

行政管理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奠
行政管理
定了物质基础;行政管理的实践为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材料;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的发展为行政管理学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行政管理学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L.von施泰因提出,他于1865年撰写的《行政管理学》一书,用行政法的观点阐述行政问题。1887年美国学者T.W.威尔逊发表了《行政管理学之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管理学科。威尔逊因此被誉为行政管理学的奠基人。1893年美国学者F.J.古德诺出版了《比较行政法》,此书成为美国的第一部行政管理学教科书。1900年他出版了《政治与行政》一书,提出行政与政治分离的理论。此后,愈来愈多的学者把行政管理学作为单独学科加以研究。1926年美国学者L.D.怀特撰写了《行政管理学导论》一书,论述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讲求效率的必要性,以及对行政管理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能性。1927年美国学者W.F.威洛比发表了《行政管理学原理》,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基本形成。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形成受到当时工商企业科学管理的影响,并从中吸收了许多原理、方法。1911年美国管理学家F.W.泰勒根据长期实践经验,撰写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提出一套企业科学管理的理论。法国管理学家H.法约尔提出了组织管理功能理论,并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14条管理原则,对改进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和发展行政管理学起了积极作用。这个时期,通常被称为科学管理时期或传统理论时期。其理论的主要缺陷表现在过分重视机械效率,忽视社会效益;把行政组织视为封闭式组织系统,忽视组织外部环境的影响;片面强调人的物质利益,忽视人的精神因素,缺乏对人的尊重。
20世纪3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工人运动的发展,使传统理论受到很大冲击。1927~193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等人通过霍桑实验,提出人际关系理论。美国学者C.I.巴纳德在《执行者的职能》中提出均衡理论。20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А.Н.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美国学者F.赫茨伯格在《工作的动机》提出双因素理论,美国学者D.麦克格雷戈提出X理论和Y理论。与此同时,美国学者H.A.西蒙开创了以行政决策为重点的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新领域。他从人的有限理性出发,把决策理论数学方法、计算机学融为一个新的研究体系。美国组织学家J.G.马奇提出理性与组织融合理论;美国政治经济学家C.E.林德布洛姆提出渐进决策理论。他们把行为科学和决策理论用于行政研究,对行政管理学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个时期通常被称为行为科学时期。
行为科学推动了行政管理学的发展。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从只注重行政组织结构、法令、规章制度权责分配,到同时重视组织成员意见的沟通、个人欲望的满足、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从只重视监督制裁到重视激发人的积极性;由专断领导到民主管理;由“重事”到“重人”。这些都表现出行政管理学的飞跃。但是,这个时期又出现了新的片面性,如过分强调人的行为因素;过分注重人的理性作用,忽视了组织结构、法制的作用,忽视了环境的影响作用等。60年代,行政管理学理论有了新的突破,进入了系统科学阶段。主要特点是广泛应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新成就来研究行政管理,特别是重视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管理理论认为,行政组织是由许多相互依存的不同要素所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系统,各个部分彼此独立,但又相互依存和制约。因此,行政管理既要重视行政系统与外界环境、外部系统之间的关系,又要重视行政系统内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既要强调行政组织结构、工作程序等因素,又要强调人的因素。还认为管理活动中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要寻求最佳管理方式是困难的。所以主张随环境变迁来选择管理方式。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提倡生态系统理论的美国学者F.W.雷格斯;主张社会系统理论的美国学者T.帕森斯;研究环境系统理论的美国学者F.E.卡斯特;以及提出Z理论的美籍日本学者威廉·大内等。系统管理理论已被普遍接受,成为当代研究行政管理的一种值得重视的理论。

兴起

行政管理学诞生于美国。美国的学者和改革家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1887年,威尔逊发表的《行政研究》,1900年,古德诺出版《政治与行政》以及1926年怀特(Leonard D?White 1891~1958)出版的《行政学导论》,对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作了论述,使行政管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学科。
行政管理
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的阶段有的学者把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的行政管理阶段(大致期间为1900年以后);人性的行政管理阶段(大致期间为1930年以后);系统权变的行政管理阶段(大致期间为1960年以后)。有的学者把它分为形成阶段——传统管理阶段;成长阶段——科学阶段;科学化阶段——现代化管理时期。
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学产生的条件:行政管理学于19世纪末萌芽到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是有历史必然性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上层建筑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就政府行政活动的变化而言,主要有:
政府职能政治统治扩大到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由消极放任“守夜人”变成积极干预社会生活的“行政国家”。
⒉行政职能加强和行政活动范围扩大,使行政机构迅速增加,行政人员队伍日益壮大;而“功绩制”的实施和“政治中立”原则的确立,更促使行政成为“非政治化”的管理领域。
⒊行政机构臃肿所造成的庞大的财政开支和效率极低的官僚作风,妨碍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上述客观条件,推动了行政管理学产生于当时的美国。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行政管理学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威尔逊等人则是顺应这一时代需要并进行了理论创造的著名代表。
同时,学科发展也为行政管理学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发展趋势

行政管理学在西方
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各国的发展演变有如下情形:由政治与行政分离的研究,到政治与行政配合的研究;由静态的研究到动态的研究;由以事为中心的研究,到以人为中心的研究;由法规的研究到行为的研究;由机械的效率观到社会的效率观;由单科的研究到科际的研究等。发展趋势表现为:
(一)研究领域的拓宽和加深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更结合实际
(三)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和交流
行政管理学在中国
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前后。但在当时的年代,未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也未造成学科研究的强势;虽是新生学科,但发育不全,步履维艰。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学科建设认识上的偏颇,行政管理学的有关专业和课程被取消,该学科的研究和传播也随之中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和行政改革的迫切性日益鲜明地摆在人们的面前,也因此而推动人们对行政管理学的重新认识。198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和劳动人事部召开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由政府主持的第一个研究行政管理学的会议——“行政科学研讨会”。会议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开展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提出建立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科学体系的任务及发展中国行政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次研讨会的成功,标志着行政管理学在中国的重建,并成为它进一步发展的新起点。
在往后的20多年里,中国行政管理学在恢复重建的同时获得迅速和健康的发展。
中国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封建行政管理体系:实行大一统的国家行政组织体制;实行封建官僚制度;在中央集权制内部实行等级尊卑主从制度;建立严格的监察制度;建立严格的行政管理法规,如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典周礼》、《秦律》、《唐六典》、《元典章》《明会典》、《清会典》等;建立周密的官吏管理制度,包括官吏的选拔、任用、察举、奖惩、回避、俸禄、致仕等。
行政管理学在西方国家产生之后,中国学者很快就予以重视,加以引进和研究。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翻译出版了美国学者所著的《行海要术》、《行政纲目》,日本学者蜡山政道所著的《行政管理学总论》、美浓部达吉所著的《行政法撮要》。孙中山参考国外行政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国传统提出五权分立思想,中央与地方均权的思想,公开考试、择优选官的思想等。同时,中国的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设立行政管理学课程。从30年代起,中国学者撰写的行政管理学著作陆续问世。其中最早、最系统的行政管理学专著是1935年出版的张金鉴所撰的《行政管理学之理论与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2年高等教育院系调整后,行政管理学虽然没有作为独立学科进行系统研究,但相关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国家行政却作了有益的探讨。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进入新的阶段。1980年12月中国政治学会成立,广泛恢复了政治学的研究活动,其中包括行政管理学的研究。1984年国务院办公厅、劳动人事部发起召开行政管理科学研讨会,同年11月劳动人事部成立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1988年夏正式建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此后,中国社会科学院、高等院校、中国共产党各级党校、成人教育组织均成立了行政管理学研究或教学机构。同时,还出版了一批行政管理学著作和教材。

专业内容

播报
编辑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统计、外语、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以及系统分析、统计分析、调查分析、政策分析科学方法
3.具有从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的特别是行政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行政学的理论前沿以及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策划、组织、执行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政治学、管理学、法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法学导论、社会学概论政府经济学、行政组织学、地方政府学、市政学、公共政策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学年论文、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不少于1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或法学学士
相近专业: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公共管理、社会工作、房地产经营管理、项目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物业管理、航运管理。
行政管理(专科)考试科目课程
专业代号:A020112 ;专业名称:工商行政管理(专科)
注:“标准号”为2002年以前使用
序号
类型序号
课程代码
标准号
课程名称
学分
类型
考试方式
方向或备注
1
001
03706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必考
笔试
-
2
002
03707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
必考
笔试
3
003
04729
-
大学语文
4
必考
笔试
4
004
00020
3007
高等数学(一)
6
必考
笔试
5
005
00048
3082
财政与金融
5
必考
笔试
6
006
00043
3011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4
必考
笔试
7
007
00109
3483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5
必考
笔试
8
008
00112
3484
市场管理
5
必考
笔试
9
009
00110
3485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
5
必考
笔试
10
010
00111
3486
商标与广告管理
5
必考
笔试
11
011
00009
3005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6
必考
笔试
12
012
00065
3068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6
必考
笔试
13
013
00041
3069
基础会计学
5
必考
笔试
14
014
00108
3482
工商行政管理学概论
6
必考
笔试
15
015
00018
3015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必考
笔试
16
015
00019
3016
计算机应用基础
2
必考
实践考核
17
016
00107
3716
现代管理学
6
必考
笔试
相关说明
开考方式
系统委托
报考范围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2013年6月停考)
主考学校
广东行政学院
课程设置
必考课程16门,共78学分;选考课程0门,共0学分;加考课程0门,共0学分;
停考时间
-
毕业要求
-
说明
1、我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在职人员,通过007、008、009、010、014、016六门课程考试合格者,可获专业证书。 2、本专业从2011年1月起不接受新生报考。
备注
1.根据粤考委[2006]8号文件《转发全国考办关于调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有关事项的通知,本专业从2007年4月开始调整考试计划
2.根据粤考委[2010]20号文件《关于停考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商行政管理(专科)等十个专业的通知》,决定从2011年1月起,上述专业不再接受新生报考,笔试课程考试安排至2013年4月止,实践考核课程考试安排至2013
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考试科目课程
专业代号:B030302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学(独立本科段)
注: 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自考专业
类型序号
课程代码
分类
课程名称
学分
类型
考试方式
001
03708
公共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必考
笔试
00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必考
笔试
003
00034
专业课
社会学概论
6
必考
笔试
004
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6
必考
笔试
005
00316
西方政治制度
6
必考
笔试
006
01848
公务员制度
4
必考
笔试
007
00318
公共政策
4
必考
笔试
008
00319
行政组织理论
4
必考
笔试
009
00320
领导科学
4
必考
笔试
010
00923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7
必考
笔试
011
0699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必考
实践考核
101
00015
英语(二)
14
选考
笔试
102
00024
普通逻辑
4
选考
笔试
103
00067
财务管理学
6
选考
笔试
104
00144
企业管理概论
5
选考
笔试
105
00322
中国行政史
5
选考
笔试
106
00107
现代管理学
6
选考
笔试
107
00323
西方行政学说史
4
选考
笔试
108
00277
行政管理学
6
选考
笔试
109
00312
政治学概论
6
选考
笔试
110
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5
选考
笔试
111
00040
法学概论
6
选考
笔试
112
00341
公文写作与处理
6
选考
笔试
113
00509
机关管理
6
选考
笔试
231
00152
组织行为学
4
加考
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