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息肉@steve118|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10-20 23:13:13| 人氣4,558|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腸息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根據統計,約有80萬上班族有大腸息肉,大腸息肉又分成腺瘤性息肉、發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其中,大多數的大腸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癌化而來。

70歲的綜藝天王豬哥亮罹患大腸癌末期,癌細胞擴散轉移到其他等器官,雖然持續使用化療、標靶治療,但仍無力回天;若是早點發現大腸息肉並妥善處理,結果可能大不同。

80萬上班族,有大腸息肉

根據國健署今年5月發表的數據指出,大腸癌發生率已連續9年蟬聯國人10大癌症排行榜冠軍,共有1萬5764人罹癌,比前1年發生人數增加624人、約增加4%。

台灣癌症基金會也曾針對國內千名30~59歲上班族,進行「大腸息肉發生與飲食習慣調查」,結果發現,大腸息肉發生率為7.2%,推估全台有超過80萬上班族有大腸息肉。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表示,大腸息肉為大腸癌的前兆,大多數的大腸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癌化而來;如果發現大腸腺瘤性息肉,建議及早切除以絕後患,能夠有效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楊靖國指出,大腸息肉有基因遺傳性,若父母兄弟姊妹有大腸息肉或大腸癌病史,就要提高警覺。另外,嗜吃紅肉、高熱量、高脂肪的飲食,日常生活久坐少動,以及肥胖、吸菸,也都是好發族群。據統計,國人50歲以上的盛行率約為20~30%,70歲以上大幅提高至50%,平均每5人就有1人患有高度癌化風險的腺瘤性息肉。

大腸息肉早期幾乎沒有症狀

楊靖國表示,正常的腸道為粉紅色的平滑組織,而大腸息肉是指大腸黏膜表面出現不正常增生的組織變化。早期的大腸息肉小於1公分,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超過1公分的大腸息肉,就可能感到腸胃不舒服,甚至造成出血現象。

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大多數人因為大便形狀及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痛、腹瀉、解血便等身體不適情形,接受大腸鏡檢查而發現大腸息肉;或是50歲以上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反應,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才發現。

大腸息肉分3種

楊靖國形容,在大腸鏡底下,肉眼可以看到大腸息肉的外觀呈現為圓球狀、扁平狀,或帶有柄莖狀結構的隆起物,可細分為以下3種類型:

1.腺瘤性息肉:

外觀的顏色鮮紅,表面有明顯的微血管增生,好發部位為整個大腸,依病理組織分為管腔型、絨毛型以及管腔絨毛混合型,其中,以管腔型最常見,絨毛型最為惡性。患者偶爾容易有腸胃不適症狀,發生癌變的機率最大,約5~10%,發現時建議直接切除。

2.發炎性息肉:

又稱為「偽息肉」,患者常有大腸激躁症或是發炎性腸道疾病,如潰瘍性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及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由於大腸發炎潰瘍、細菌感染,導致大腸黏膜長出新組織,表面沒有明顯的微血管增生,好發部位為大腸發炎位置,患者經常會有腹痛、腹瀉等症狀。此類病患以藥物治療為主,改善大腸發炎情形,息肉也會消失,建議定期追蹤觀察。

3.增生性息肉:

大腸息肉中常見的良性息肉,好發部位為乙狀結腸、直腸,通常是小於0.5公分、外觀扁平狀的大腸黏膜突起,色澤與週邊黏膜類似或略為蒼白,患者幾乎沒有症狀,不會變成惡性腫瘤。

腺瘤性息肉惡性高,及早切除防癌化

根據統計,腺瘤性息肉未做切除,5年後有2.4%機率會演變為大腸癌,10年後增加為8%,20年後提升至24%。切除後可降低發生大腸癌的機率約76~90%,腺瘤性息肉的復發率約30%。

楊靖國強調,腺瘤性息肉最好及早切除,可以降低出血,並且避免癌化轉變成大腸癌。根據大腸息肉形狀、大小,選擇息肉切除方式,包括切片夾夾除息肉、息肉切除術、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MR)、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以及大腸直腸部分切除、大腸直腸完全切除。

大腸息肉大於2公分,容易有出血、腹痛的症狀

腺瘤性息肉外觀為圓球狀、有明顯突出類似女王頭的柄莖狀結構,進行息肉切除術即可。大於2公分的扁平狀腺瘤性息肉,可採取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及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大於5公分的扁平狀腺瘤性息肉,因經內視鏡切除穿孔的併發症機率大增,建議進行大腸直腸部分切除,並接受腸道吻合。

楊靖國說明,大腸息肉超過2公分以上,容易發生腸出血、腹痛的症狀,扁平狀的大腸息肉沿著腸道生長,手術過程會先在大腸黏膜下注射生理食鹽水、甘油或玻尿酸使病灶隆起,再使用內視鏡電刀圈將大腸息肉切除。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出血量少、復原速度快

楊靖國進一步說明,以往切除扁平狀腺瘤性息肉,多以內視鏡黏膜切除術處理,但2公分以上的大腸息肉切除往往受到限制,隨著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的發展,可針對2公分以上的大腸息肉切除,且出血量少、沒有體外傷口,患者復原速度相對較快,平均住院天數約3~5天。他提醒,有服用抗凝血劑、預防血栓藥的患者,術前需停藥1星期。

一般人的大腸腸壁厚度僅0.2~0.3公分,且腸道內有許多皺褶彎曲處,使得進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的穿孔機率較高,增加手術執行的難度,考驗醫師的臨床經驗。

術後一個月建議低渣飲食

楊靖國指出,一般大腸息肉切除出血率約0.2%,2公分以上出血機率提升至2%,大部分的出血都可直接用內視鏡血管夾控制,減少出血及傷口破裂情形。

若經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切除大腸息肉的出血率約0~12%,大部分出血也可用內視鏡血管夾控制,穿孔的機率約1.4~10.4%,小穿孔可用內視鏡血管夾處理;如發生腹膜炎症狀則需緊急開腹手術,而延遲性穿孔的機率約在0.3~0.7%。

術後一個月需特別注意飲食狀況,建議以低渣飲食為主,避免吃易脹氣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並自行觀察是否有延遲性出血問題;若術後有發生腹痛、大量解血便、解黑便等症狀,則需立即回診安排檢查。

7招預防大腸息肉上身

1.少紅肉、高脂肪、加工食品:紅肉及加工食品中含有較多飽和脂肪,會延長食物消化時間,增加大腸息肉發生機率。

2.多高纖食物:蔬菜、水果及全榖類食物,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天天五蔬果加速糞便排出、預防便秘,預防產生大腸息肉。

3.規律運動:每天運動30分鐘,每星期至少5次以上,有助腸道蠕動,降低大腸息肉發生。

4.正常作息:養成規律作息、充足睡眠、避免晚睡熬夜、吃宵夜,減少內分泌失調及腸道負擔。

5.定期糞便潛血檢查:50歲開始,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陽性反應,應該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

6.50歲前接受第一次大腸鏡檢查:若從未做過大腸鏡檢查者,建議至少在50歲時接受第一次大腸鏡檢查,大腸鏡檢查可透過窄頻光照射觀察息肉微血管狀況。依據微血管分布狀態,評估為良性或惡性,再進行息肉切除並送病理檢驗,根據檢驗結果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式。

7.曾切除腺瘤性息肉者定期大腸鏡檢查:病理組織分化良好者,建議每2~3年接受1次大腸鏡檢查;病理組織分化異常者,建議依照醫生指示,密切接受大腸鏡追蹤檢查。

家族性大腸息肉症,息肉成千上萬顆

腺瘤性息肉通常不只1顆,可能有2~3顆,且容易復發,甚至有人的腸道內有數10顆。楊靖國表示,家族性大腸息肉症為顯性遺傳性疾病,30歲後腸道內可能多達成千上萬顆大腸息肉,變成大腸癌機率高達百分之百。他強調,家族中有人罹患家族性大腸息肉症病史,最好提早至12~15歲青少年時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若確診為家族性大腸息肉症,建議進行預防性大腸直腸完全切除。









大腸息肉─前癌病變 大腸鏡息肉切除術讓您免除惡夢
肝膽胃腸科 邱信輝 主任
  大腸癌為已開發國家中常見的癌症,在開發中國家也漸漸成為最常見的癌症。現在由於飲食的西化及人口之老化,使得大腸癌人數逐漸增加,雖然醫療儀器及藥品之進步,但還是有相當多的患者死於大腸癌。因此,能早期診斷出癌症當然是很好,但是如果能更早期的對於癌症的前身予以証斷、治療,當然是更趨於理想。
很多人都聽說過大腸息肉是癌症的前身,但是息肉到底是什麼東西?息肉和癌症之關係是如何呢?是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會變成癌症呢?就不是很清楚了!

大腸息肉的種類
所謂大腸『息肉』,就是大腸壁上的一個突起,是由表皮不正常增生所形成的。大腸息肉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通常是微小的黏膜突起,常小於0.5公分,不會變成惡性腫瘤,最常發現於直腸或乙狀結腸。這種小的黏膜突起通常和週邊的黏膜同一顏色或略為蒼白。增生性息肉可能是單獨發生,也可能在某一段大腸中數個息肉成群存在。小的增生性息肉是廣基性的,較大者有可能成有莖性。以肉眼的判斷不易分辨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常常需靠切片或息肉切除術,利用病理檢查來分辨二者。
腺瘤性息肉在組織病理上分為管腔型、絨毛型、以及二者混合存在的混合型。絨毛型所佔的比例愈大,則惡性變化之機率較大(如表一)。雖然現今對於癌症的來源仍有爭議,有人認為有些癌症是由正常細胞直接變化而來的,但是大多數都認為癌症是由腺瘤性息肉轉變而來的。小的腺瘤性息肉,在小於0.5公分時通常表面像正常的黏膜顏色,偶而為紅色,息肉較大時,表面可能保持正常的顏色或可能充血色。小的息肉通常為廣基性,較大的息肉可能為廣基性或為有莖性。腺瘤性息肉可能在某一部分上發生惡性變化,而進行成為大腸癌,這種過程即所謂"腺瘤─腺癌步驟"。此種變化和腺瘤的大小很有關係(如表一)。

長息肉可能有哪些症狀?
小的息肉通常都不會有症狀,較大的息肉就有可能造成出血現象。有的息肉會造成腸套疊,形成腸阻塞,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等現象。絨毛性息肉有時會造成嚴重的腹瀉,而在臨床上出現血中鉀值過低及脫水的現象。

如何診斷?
鋇劑X光造影可以顯示出息肉。不過一般的造影因鋇鹽太濃,顯示出息肉的機會不高。最好是使用加灌空氣的雙重性鋇劑X光造影,才能提高息肉的診斷率。當然要診斷是否有息肉,仍然以腸鏡最為重要。不管是乙狀結腸鏡,或是大腸鏡,均為診斷上所必須要有的工具。
若是發現了息肉,僅靠著肉眼要診斷是那一種息肉,是不是惡性息肉,並不可靠。唯有病理檢查才能確定息肉的種類,以及息肉是否已有惡化,也唯有藉助腸鏡才能對息肉予以切片,甚至切除。

如何治療?
腺瘤性息肉是癌症的前身,如果能在息肉尚未變成癌症或很早期癌病變時予以切除,則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可能會減少。當息肉較小時,可用切片夾除去。但當息肉較大時,則需使用內視鏡息肉切除術予以切除。大腸內視鏡息肉切除術之先決條件是大腸必需準備得很乾淨,以便能很清楚地發現、觀察息肉以及周圍的變化,同時降低潛在性的爆炸性氣體之存在。在做息肉切除術時,必需完整的觀察整個息肉,以及息肉之基底部。判斷是為廣基性或有莖性。切除的息肉一定要送病理檢查,若是為良性息肉,則不必進一步的治療。若確定為惡性,則需判斷癌細胞侵犯的深度。假使癌細胞只局限於黏膜層,則是為原位癌,不會轉移,也不需再治療。如果癌症已侵犯至黏膜下層,則約有百分之五至十的患者,會併有淋巴結轉移,除非患者健康情況不佳,多建議患者切除部分大腸及淋巴結。

息肉切除術的可能併發症
息肉的切除主要是經由腸鏡切除,不需全身麻醉,但仍有其危險性在。最常見的合併症為出血,最可怕的合併症為大腸穿孔合併腹膜炎,如果沒有早期發現或是處理不當,可能造成患者的死亡。

不管是良性或是惡性的息肉,這些患者以後再得息肉或癌症的機會都比較大,所以要密切的予以追蹤!

表一

癌症產生之百分率
大小
< 0.5公分 < 0.5
0.5~1公分 2
1~2公分 10
> 2公分 40
病理分類
管腔型 5
混合型 20
絨毛型 40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羅鴻源表示,致癌率高的瘜肉是來自厚度0.5公分以下的「扁平腺瘤」,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表示,大腸息肉為大腸癌的前兆,大多數的大腸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癌化而來;如果發現大腸腺瘤性息肉,建議及早切除以絕後患,能夠有效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腺瘤性息肉惡性高,及早切除防癌化

 

根據統計,腺瘤性息肉未做切除,5年後有2.4%機率會演變為大腸癌,10年後增加為8%,20年後提升至24%。切除後可降低發生大腸癌的機率約76~90%,腺瘤性息肉的復發率約30%。(腺瘤性息肉:外觀的顏色鮮紅,表面有明顯的微血管增生,好發部位為整個大腸,依病理組織分為管腔型、絨毛型以及管腔絨毛混合型,其中,以管腔型最常見,絨毛型最為惡性。患者偶爾容易有腸胃不適症狀,發生癌變的機率最大,約5~10%,發現時建議直接切除。)

 

發現息肉應及早切除

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指出,大腸在醫學上包括結腸及直腸,若黏膜組織有凸出於腸道內壁的良性腫瘤就是息肉,常見於50歲以上。根據研究顯示,扁平狀腺瘤性息肉演變為癌細胞的比例頗高,一旦發現應及早切除。楊靖國醫師表示,過去切除扁平狀腺瘤性息肉,多以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簡稱EMR)處理,但2公分以上的息肉切除往往受到限制;


       

首頁 > 健康管理中心 > 衛教專欄 > 大腸瘜肉

衛教專欄

 

 

什麼是大腸瘜肉

大腸瘜肉是指內視鏡下肉眼可見大腸黏膜長出的突起物,其形狀可分成圓球狀、扁平狀、或類似香菇帶有柄狀結構。整個腸胃道,從食道至直腸都可能出現瘜肉,而較常見於大腸的乙狀 (S)結腸與直腸。出現在大腸的稱為大腸瘜肉,好發年齡由40歲開始。

 

大腸瘜肉的分類

以病理組織切片大腸息肉概分類為:

 

    增生性瘜肉:

    這是大腸中常見的息肉,同時也是一種非腫瘤性瘜肉,不會變成惡性腫瘤,最常發現於直腸或乙狀結腸。常小於 0.5公分,外形上呈現無莖、外表平滑、色澤可能略白的瘜肉樣病灶。

    腺瘤性瘜肉:

    又分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及二者混合存在的混合型;絨毛型所佔的比例愈大,則惡性變化之機率較大。約 80%的腺瘤是管狀腺瘤,這是腺瘤中比較不會有惡性變化的腺瘤,但如果夠大,尤其是1公分以上的瘜肉,它還是會有惡性的可能;絨毛狀腺瘤約佔腺瘤的5%,是最有惡性潛能的腺瘤。

   

    發炎性瘜肉

    又稱為偽瘜肉,乃是因為之前的大腸黏膜發生潰瘍壞死,新的黏膜上皮長出來或是過度生長所致。發炎性瘜肉本身並不會變成癌細胞,但由於形態上與腺瘤有時不易區分,所以仍須切片以進一步確定。

 

大腸瘜肉與大腸癌

目前認為大部分 (70%)的大腸直腸癌,是從原本存在的腺瘤性瘜肉轉變而來,少部分則來自原本平坦或凹陷而無腺瘤的黏膜。這個「腺瘤到癌」的序列已經得到流行病學、臨床病理學及分子遺傳學等證據的支持。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腺性瘜肉發生癌化情形與瘜肉大小及形狀有關,一公分大小的瘜肉五年發生大腸癌的機會是 2.5%,二十年則高達25%。有家族性大腸瘜肉症的病人,發生癌變的可能性則高達100%,具有這種瘜肉症的人,大腸直腸中產生數百甚至數千個以上的腺瘤性瘜肉,患者之子女約有一半機會有此遺傳。所幸大部份被發現的瘜肉都是偶發性的 (Sporadic ),並不是來自遺傳。

 

因此,目前已證實瘜肉切除可以預防70%大腸直腸癌的產生,而平坦或凹陷而無腺瘤的黏膜所造成的大腸直腸癌,侵犯性強、惡化快速、不容易發現,是目前大腸直腸癌篩檢、防治上的一大課題。

 

大腸瘜肉的成因

國人飲食日益精緻化,食物纖維的攝取日益減少,且包含高動物性脂肪與蛋白質的食物,因此罹患大腸瘜肉及大腸癌人數逐年增加。

 

由於早期大腸瘜肉不易有自覺症狀,因此若透過定期檢查可達到最好的篩檢效果。所以建議只要年齡大於四十歲,有大腸癌家族史,最好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一旦發現有血便、大便潛血檢查陽性、不明原因貧血、大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大便變細、經常腹脹、腹痛等問題,更要及早接受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大腸瘜肉的診斷

大部分的大腸直腸瘜肉是沒有症狀的,偶爾會有腹痛、腹瀉、便血或便秘等非特異性的症狀,只有經大腸鋇劑灌腸攝影、大腸鏡檢查或大腸虛擬內視鏡立體電腦斷層掃瞄檢查才能發現。

 

大腸鋇劑灌腸攝影及大腸虛擬內視鏡立體電腦斷層掃瞄檢查可以診斷較大的息肉,但太小的息肉常會看不出來,且會受沒清理乾淨的糞便影響判讀。大腸鋇劑灌腸攝影檢查,操作者的技術與判讀、診斷者的經驗等,都是正確診斷的關鍵。

 

至於大腸內視鏡檢查,是利用最新型的大腸電子內視鏡檢查,具彩色畫面、高解析度、視野角度大,甚至可染色及放大觀察直徑 0.5公分以下的微小病變。不但具有高診斷價值,又可立即對大腸瘜肉、早期大腸癌作「大腸內視鏡息肉切除術」,達到完全切除的治療。

大腸息肉是指內視鏡下肉眼可見大腸黏膜長出的突出隆起物,大都呈圓球狀突出於黏膜表面的病灶併黏膜變化,較常見於乙狀結腸與直腸,好發年齡由40歲以上開始;大部分的大腸直腸息肉是沒有症狀的,偶爾會有腹痛、大便習慣改變、便血或便秘等非特異性的症狀,只有經大腸鋇劑灌腸攝影、大腸鏡檢查或大腸虛擬內視鏡立體電腦斷層掃瞄檢查才能發現。以病理組織分類常見有腺性息肉(adenoma)包括管狀(tubular)及絨毛狀(villous)腺瘤、增生性(hyperplastic)息肉及發炎性(inflammatory)息肉等。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腺性息肉發生癌化情形與息肉大小及形狀及家族史有關,其中以絨毛型息肉或管狀絨毛型,和大小超過1公分以上會有癌化可能性,建議切除。

 

然而,息肉一旦有病理變化或已有早期癌化即需切除,以往較大型或平底型息肉無法用大腸鏡切除者,有些需要外科開腹手術或腹腔鏡手術,不但需住院多天且需全身麻醉,而傳統大腸鏡切除又怕會出血及破裂,病人常會因為害怕及麻煩而退縮。

 

現在新式大腸內視鏡有新的內視鏡手術方式,包括有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及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 and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然後用染劑加上注射液注入腫瘤部份的黏膜下層(submucosal layer,胃腸道壁層的第二層),將表層的腫瘤頂高,再用勒除器(snare)或特殊電刀作整塊切除及完全切除,再以內視鏡止血夾作傷口內縫合,減少出血及傷口破裂情形,觀察一天沒有併發症即可出院。既少了開刀的疼痛及麻醉,也減少住院時間,為大型息肉及早期癌除手術之外的另一種利器。

 

 

一般而言由大腸的黏膜層增生出來的組織可稱為息肉。依息肉本身的形狀又可分為隆起型、平坦型、凹陷型(圖一)以及向外擴展型(圖二)。依組織組織特性又可分為腺瘤(絨毛狀、管狀)、發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其中又以腺瘤最為重要。因為根據國外Vogelstein等人之研究,大多數的大腸癌是由腺瘤慢慢轉變而成的。這也就是有名的癌變過程(adenoma-carcinoma sequence) (如下圖三)。而根據美國全國性大腸息肉(National polyp study)的研究指出:將大腸的腺瘤切除可以有效地降低大腸直腸癌的死亡率(圖四),因此美國消化系學會建議針對大於五十歲的一般風險的民眾應接受大腸癌的篩檢。

 

觀察

大腸鏡的觀察期主要在回拉時,所以文獻提出至少 6 分鐘的回拉時間以避免漏掉adenoma。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與品質要求,大腸鏡不是只為了檢查有無惡性腫瘤,最主要的還是要尋找有無 adenoma,將之移除以降低之後癌症發生風險。另外,日本的研究發現,新的光學技術像是 NBI AFI 是可以增加扁平性 adenoma 的發現率的。為何特別強調扁平性?事實上,這群病灶在臨床意義上大不相同,雖然佔所有 adenoma 比例不高,不過卻往往已經深藏癌病變!特別是存有輕微凹陷(depressed)的病灶,可能以 de novo pathway 的方式更快成為癌症。因為小且扁平,非常容易被忽略或被大便遮掩。在此,再次提醒好的清腸與仔細觀察的重要。

 

近年來發現一種扁平隆起型小腺瘤,直徑常<1cm,可伴中心凹陷,其惡變率高,但卻易漏診,故腸鏡檢查時須仔細。

 

 

淺談大腸息肉

基隆長庚醫院 肝膽胃腸科
張家昌 醫師

大腸癌是已開發國家常見的癌症,但是在開發中國家(如臺灣)因為飲食習慣西方化,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現在因為內視鏡技術的進步,許多人被檢查出有大腸息肉,可經由內視鏡息肉切除術加以切除,根據國外(如美國全國息肉研究; National Polyp study)大型而長期追蹤研究結果顯示內視鏡息肉切除可降低50-70%大腸癌的發生率。因此能夠早期發現大腸癌,或者更早發現大腸癌的前驅物-大腸息肉即加以切除,才能有效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大腸息肉會產生惡性變化的現象已為醫學界所知已將近一世紀,但大多數的臨床資料的收集仍是近三十年來的事,過去臨床資料的收集大多來自死後的人體解剖,近幾年則因於大腸鏡檢查的發展,因此有關於大腸息肉資料的收集及觀察更是突飛猛進。

息肉可以定義為任何大腸黏膜上面的突出物。大多數的息肉都是所謂的增生性息肉(包括更小型的息肉,其組織學上幾乎與正常黏膜無法區分,即所謂黏膜墬飾[mucosal tags]約佔15%) 大約佔了70-80%,通常不會產生惡性病變。但腺腫(adenoma)則有潛在產生惡性變化的可能,有証據顯示腺腫就是大腸癌的先驅物(adenoma-carcinoma hypothesis),最主要是來自於下列証據:

  1. 大腸癌的高危險與低危險發生處與腺腫相同。
  2. 大腸癌與大腸息肉常發生在近端及遠端大腸,但較少發生在中段大腸。年輕人較易發生在左側(遠端)大腸,老年人較易發生在右側(近端)
  3. 大腸腺腫的尺寸愈大,有絨毛狀變化及分化異常(dysplasia)發生大腸癌的機率愈高。
  4. 大多數大腸癌組織附近的黏膜下層(submucosal)會有腺腫組織(60-85%)
  5. 多發性家族型大腸息肉症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 的患者,如果未施行全大腸切除幾乎100%,會產生大腸癌。

息肉的盛行率會隨年齡的增加與增加,在高盛行率地區每增加十歲,發生率提高50%,低盛行率地區也有10-15%的增加,男性的發生率也比較高。大多數的息肉都是非腫瘤性息肉(Non-neoplastic)。根據過去的文獻報告,43%切除的息肉為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23%是黏膜隧飾(mucosal fags)兩者幾乎占了四分之三比例。息肉的尺寸也與發生惡性變化有關,有報告指出,息肉小於1公分,很少產生惡性變化,但息肉大於2公分有50%產生惡性變化(表一)。息肉的病理組織型態也與惡性變化有關,通常管狀腺腫的4-5%會產生惡性變化,而絨毛狀息肉則有40-50%產生惡性變化。病理組織分化異常(dysplasia)的程度也與惡性變化有關,從輕度分化異常(low garde dysplasia)6%,增生到高度分化異常(high grade dysplasia)35%

大腸息肉的危險因數,年齡及性別是重要因素。肥胖(body mass index [BMI]),不好運動,抽煙、高脂肪(熱量)飲食得大腸息肉的機會較高。但高纖飲食,vitamin Avitamin B6vitamin C,葉酸、鎂、鋅及鐵的攝取是可降低息肉發生,而定期Aspirin的使用,也可以降低息肉的發生率。

在美國全國息肉研究(National Polyp study)清楚顯示在年老患者息肉有高度分化異常(high grade dysplasia),以及有中及大型息肉都會增加產生大腸癌的機會,但多發性息肉則非單一的危險因數。過去曾有以鋇劑攝影研究大於1公分以上的息肉在平均追蹤7年,其中第51020年大腸癌的累積發生率為2.5824%,在追蹤過程,有37%息肉變大,24%息肉產生侵入性大腸癌,11%在其他大腸位置產生大腸癌,只有4%息肉消失。

息肉的病理表徵通常包括下列四項:一、大小;二、外觀(廣基型,半廣基型,有莖型,或平坦型);三、組織生長型態(管狀、混合管狀絨毛或絨毛狀);四、分化異常的程度(低度或高度)

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是市最常見的息肉,在美國及西歐約20-40%成年人有此種息肉,大約80%是小於5公釐(mm),佔微小型息肉的百分之四十,只有1-3%超過1公分大小,外型常是呈半球型,較平滑。

其次常見的是腺腫(Adenoma),根據美國全國息肉研究(National Polyp study)的結果顯示腺腫有38%小於5分釐,36%介於68公釐,26%大於10公釐。腺腫大小常與外觀、生長型態、分化異常程度、侵入性癌的盛行率、局部復發的發生率以及同位及異位腺腫的發生率有密切關係。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通常息肉在切除後會立即萎縮18%,這點在計算息肉尺寸需要注意。

腺腫(Adenoma)依病理組織型態,可成管狀腺腫(tubular adenoma) [圖一a,b,c,d]及絨毛狀腺腫(villous adenoma) [圖二a,b],管狀腺腫佔了其中大部份(87%)。但也可能混合兩種不同組織的腺腫(tubulovillous adenoma)約佔所有息肉的8%。一般而言息肉大小在12公分,混合型息肉佔了一半比例,大於2公分以上息肉佔約三之一,至於定義為絨毛狀息肉,絨毛組織必須超過80%,約佔所有腺腫5%,佔大於2公分腺腫60%以上。腺腫的上皮細胞有些會產生分化異常(細胞核變長、密集、 濃染、不規則、核仁變明顯)。一般可分成低度分化異常(low grade dysplasia)及高度分化異常(high grade dysplasia),西方病理學家認定的高度分化異常的病理組織在日本學者認為是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但通常癌化細胞只侷限在黏膜層(mucosa),因此也有學者稱之為黏膜內腺癌(intramucosal carcinoma)。絨毛狀腺腫常併存高度分化異常(high grade dyaplasa)及侵入性腺癌(invasive carcinoma)產生,比較具有惡性化的可能。

另外,有一種特殊型態的腺腫稱之為鋸齒狀腺腫 (serrated adenoma) [圖三 a,b],它的病理組織與增生性息肉類似,但細胞分化異常明顯(細胞核變大,密集而濃染)約佔所有腺腫0.1%。通常位於右側大腸且型態較扁平,也有惡化成大腸癌的可能。

黏膜內腺癌(intramucosal carcinoma)經內視鏡完全切除,且病理組織為分化良好,則無需進行後續外科手術治療。若切除後息肉的癌化組織已經侵犯到黏膜(submucosa),則稱之為惡性大腸息肉(malignant polyp),通常惡性息肉必須確定已經完全切除(最好是一次性切除 en bloc,而不是分段式切除piecemeal resection),而且病理組織是完全或中度分化(well or 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1公釐以上的安全邊緣,以無血管或淋巴管侵犯才可。若上述條件有一項不符,則有20%-25%預後不良的可能,必須考慮進行外科手術治療。

腺腫有潛在產生大腸癌的可能,應該儘可能對所有息肉作內視鏡息肉切除術可以有效的預防大腸癌,目前大腸內視鏡手術方式,包括有生檢鋏直接夾除(cold biopsy),電燒生檢鋏夾除(hot biopsy),電燒套圈切除(electrocautery snare polypectomy) [圖一b],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及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內視鏡黏膜切除術通常是以甘油(glycerol)或玻尿酸溶液(Hyaluronicacid)混合染劑(indigo carmine)注入息肉部分的黏膜下層(submucosal layer))使黏膜鼓起(lifting sign),再用電燒套圈(electrocautery snare)加以切除,也可以藉助內視鏡前端附加套蓋(cap-assisted EMR)將鼓起的息肉吸入套蓋內再以電燒套圈再加以切除。但一般EMR只適用於2分公以下息肉,2公分以上息肉則考慮使用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ESD)切除,才有辦法作一次性切除(en bloc removal)ESD的技術較為困難,需有特殊的設備(Needle KnifeIT knife),手術花費的時間較長,而且有較多的合併症(complications)

般而言,EMRESD發生出血的併發症約1%45%,平均約10%,大多數發生在術後24小時內,但有報告超過術後24小時發生出血也有達13.9%。發生大腸穿孔的機率在EMR0.3%0.5%,但ESD可高達4%10%,小的穿孔可以用內視鏡止血鋏(endoscopic clips)閉合穿孔,但大的穿孔則需進行外科手術治療。但少數大腸穿孔合併腹膜炎,如果沒有早期發現、處理不當或患者同時患有重大疾病,仍可能造成患者的死亡。這些合併症的發生必須在術前告知病患,並簽署知情同意書。

 

 

 

 

 

 

胃腸息肉疾病治療

 

治療原則

 

腸息肉的治療原則是:對於有症狀的息肉,應該予以治療;對於無症狀的息肉,也是臨床絕大部分息肉,主要根據是否有癌變傾向決定治療方法。一般有癌變傾向的腺瘤性息肉,原則上應該切除,而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則無需特殊治療,觀察隨訪就可以了。腸息肉的治療方法主要為通過內鏡或者手術的方法予以切除。

 

內鏡治療

 

內鏡治療是切除腸息肉,尤其是結腸息肉的最常用方法。最適用於有蒂息肉。內鏡息肉切除的方法很多,應根據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態,有蒂或無蒂等,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法。近年來,隨著內鏡治療技術的提高,結腸鏡內鏡切除的手段越來越多,適應征越來越擴大。

 

一般來說,對於較大的有蒂和亞蒂息肉,直徑2cm的可直接用接高頻電的圈套器套入息肉根部,一次性進行切除。大於2cm的寬基底息肉可分次摘除或用尼龍圈套紮。扁平無蒂息肉可以採用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方法切除,在基底部粘膜下層分點注射腎上腺素鹽水,待病變隆起後,即圈套切除,既可預防出血和穿孔,又達到了治療的目的;近年來,越來越多醫生採用內鏡黏膜下剝離(ESD)技術,甚至可以完整切除510cm的扁平息肉。對於小於0.5cm的息肉,直接用活檢鉗鉗取切除,有時候也用氬氣鐳射電凝的辦法治療,安全快速。內鏡切下的息肉一般要收回,並送病理檢查。內鏡下息肉切除術一般是安全的,但是也會有一些併發症的風險,最常見的併發症有:腸穿孔,內鏡下腸息肉切除過程中可能把整個腸壁切穿,導致腸內容物進入腹腔,病人出現氣腹,腹痛,感染等。比較小的穿孔有可能通過內鏡用金屬夾封閉,大的穿孔需要急症手術治療。息肉切除術後出血也是常見併發症,絕大部分的出血可以通過內鏡進行止血而避免挽救性手術。

 

  手術治療

 

息肉及息肉病的手術治療一般包括:局部切除、腸段切除、結腸次全切除、全結腸切除、全結腸及直腸切除。視息肉的多少、基底的寬窄及所在的部位而定。

 

1.對單個有蒂息肉可作內鏡下圈套、電灼()或結紮摘除;對體積較大者,可選擇腸壁、腸段切除。

 

2. 無蒂或廣蒂息肉,位於腹膜反折以下的可經肛局部切除(一般要求息肉距肛緣的距離小於5釐米)或經骶後路局部切除(息肉距肛緣的距離6~9釐米);息肉位於腹膜反折以上的可行腸壁切除或腸段切除。

 

3. 息肉病:可根據情況行全結腸、直腸切除,回腸造瘺;全結腸、直腸切除,回腸貯袋肛管吻合;結腸次全切除、盲腸直腸吻合;結腸全切、回腸貯袋直腸吻合術。

 

對於手術切除的息肉,應常規送快速病理檢查,根據快速病理結果決定是否進一步處理。

 

  息肉惡變的處理原則:

 

1. 對局限於粘膜層的原位癌:採用局部切除即可。

 

2. 息肉惡變:癌變侵及粘膜及粘膜下層,尚未穿透粘膜下層時,可採用局部切除,術中切除標本送快速病理檢查,術後注意定期複查。

 

3. 浸潤癌:癌變穿透粘膜下層時,處理意見不一。

 

息肉癌變時有下列四項特徵者,可行局部切除:1)腸鏡和病理學檢查均證實息肉完全切除;2)癌細胞分化好;3)切緣無癌;4)無血管及淋巴管受累。

 

息肉癌變時有下列四項之一者需行腸切除術:1)帶蒂息肉頭部有浸潤性癌且分化差;2)癌細胞侵入粘膜下淋巴管或靜脈;3)切緣有癌;4)廣基息肉的浸潤性癌。

 

 

預防腸息肉主要是預防結腸腺瘤性息肉。主要需要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改變以肉類及高蛋白食物為主食的習慣。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別是要控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合理安排每日飲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纖維的食物,適當增加主食中粗糧、雜糧的比例。還應該積極鍛煉,尋找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自我放鬆,緩解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態。

 

 

 

 

 

 

 

台長: 1232123
人氣(4,558)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1232123
大腸息肉與憩室炎患者之護理指導

一、何謂大腸息肉與憩室炎?
『大腸息肉』,是指發生在大腸黏膜因細胞增生而產生的突起組織,整個腸胃道都有可能長出息肉,而好發的部位是大腸,特別是乙狀結腸與直腸,通常為良性組織並不會有症狀,但有些息肉發現時,已經很大甚至造成惡性變化,成了大腸癌,大腸息肉一般並不會有症狀,但若不處理,可能隨著時間累積變大,容易產生症狀或癌變。。『憩室』是指黏膜由腸壁較脆弱的部位膨出,當沒有被消化的食物在憩室裡面被壓縮,憩室頸部阻塞的結果會導致黏膜的分泌物和細菌在擴張的腸腔裡面,當憩室有發炎或感染的情形時則稱之為『憩室炎』。

二、造成大腸息肉與憩室炎的原因?
『大腸息肉』的發生與飲食習慣和家族史有很大的關連,一般而言,愛食用紅肉與低纖維食物,特別是高熱量的食物,很少食用蔬菜水果,長期累積下就會增加發生大腸息肉的危險性。『憩室炎』的主要致病機轉是由於所攝取的纖維量不足,導致糞便體積下降,造成排變習慣改變及結腸內壓力上升,再加上腸壁強度降低,使得過度分節和結腸內壓力讓大腸從腸壁上最脆弱的部位膨出。

三、大腸息肉與憩室炎的臨床症狀?
大部分的『大腸息肉』沒有症狀,除非息肉大於1公分或癌變時才出現症狀,出血是最常見的,一般來說,愈大的息肉,出血的機會愈大,偶而也會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如便秘、腹瀉、腹痛的症狀,有些巨大的息肉會產生腸阻塞的現象。『憩室炎』剛開始通常沒有症狀發生,發生的症狀和發炎、感染的位置有關,較常見的症狀有腹痛、便秘、腹瀉、腹脹、排便習慣改變等腸胃道相關症狀。
2017-10-20 23:30:34
1232123
四、大腸息肉與憩室炎的診斷及治療?
診斷大腸息肉與憩室炎可使用大腸鏡檢查及鋇劑攝影。鋇劑攝影是將”鋇劑溶液”由肛門灌腸進入大腸,再經由X-光顯影照出有息肉或異常的部位,較小的息肉不易檢查出來。大腸鏡檢查則是直接以內視鏡由肛門口進入檢查整個大腸道,若發現息肉可以同時執行切片檢查或息肉切除治療,目前建議將腺瘤性息肉全部切除,除非是巨大的大腸息肉才須接受外科手術切除,一般的大腸息肉切除在大腸鏡檢查時即可完成,不須住院,
如果能在息肉尚未癌變或很早期癌變時就予以切除,則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可能會減少。憩室炎治療有(一)飲食於急性期選擇流體飲食讓腸道休息,必要時給予禁食、靜脈輸注液補充水份及營養(二)使用抗生素控制發炎(三)手術將病變的腸道切除,控制敗血症,排除廔管、阻塞等併發症。

五、大腸息肉與憩室炎患者之預防保健事項: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煙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酸性環境易使正常細胞突變。
2.注意飲食及食物衛生:不要吃過鹹、過辣、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亦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發霉的食品等,多吃綠色有機食品,防止病從口入。
3.保持良好心態:有良好的心態應對壓力,不要過度疲勞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體內代謝紊亂,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沉積。
4.持續運動:多在陽光下運動,多出汗可將體內酸性物質隨汗液排出體外,避免形成酸性體質。
5.生生活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熬夜上網等活動,都會加重體質酸化,容易引起細胞突變。
2017-10-20 23:34:18
1232123
根據統計,腸息肉未做切除,五年後有2.4%會演變為癌症,十年後有8%,二十年後有24%。腸息肉切除後可降低發生大腸直腸癌症的機率約76-90%,息肉切除後的復發率約30%。

我們能夠做那些預防大腸瘜肉呢?



1. 定期糞便潛血檢查:每一至二年進行1次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至33%的大腸癌死亡率。



2. 多運動:有助腸道蠕動,久坐不動導致腸胃蠕動速度變慢,糞便排出體外的速度也會變慢,經常做運動有助減低大腸息肉的發生。



3. 多纖維:天天五蔬果,便祕造成宿便堆積亦是引發息肉的因素之一,透過高纖維飲食,保持好的腸道



4. 少紅肉少油脂:紅肉或加工肉品有致癌風險也難消化,會延長腸胃道的消化時間,讓食物與消化道接觸摩擦的時間拉長,導致息肉增生。



5. 多休息:透過規律睡眠來保持身心穩定,避免內分泌不協調引起的身體病變。

6. 飲食控制:飲食清淡,飯後半小時可適度運動,腸胃的蠕動,也會增加。

7. 腰圍控制:女性腰圍80公分以下,男性90公分以下,較不會增加大腸息肉風險。
2017-10-20 23:37:52
1232123
大腸息肉意指大腸管腔內表皮突出物,它可為有蒂(pedunculate)或廣基性(sessile)。大腸息肉可呈現不同形狀,大小或特性。

大腸息肉分類:
� 贅生性(neoplastic)
� 腺瘤(adenoma)
� 類瘤(carcinoid)
� 結締組織性息肉(connective tissue polyps)
� 非贅生性(non-neoplastic)
� 誤生瘤(Hamartoma)
� 偽息肉/發炎性息肉(pseudopolyps /inflammatory polyps)
� 增生性/化生性息肉(hyperplastic/metaplastic polyps)

腺瘤(adenoma)
最常見贅生性息肉為腺瘤。大多生長在左側大腸。病發率約在50歲而隨年齡逐漸增加。腺廇在臨床上的特殊意義因有adenoma-carcinoma seguence 現象。腺瘤形態上可分為管腺瘤(tubular adenoma佔70-80%)、絨毛腺瘤(villous adenoma)和管絨毛腺瘤(tubulovillous adenoma)。它可呈無柄狀(sessile),有蒂(pedunculate)或semisessile。腺瘤如大於2公分,它變成癌症(dysplasia/malignant)機率增加。但是,在1985年日本學者Muto et al 報告扁平腺瘤(flat adenoma),它幾乎小於1公分。扁平腺瘤重要性是因為它高發生癌症機率,當它小於0.5公分時,只有5.8%發生癌病變,但當它1公分大時,有36.4%發生癌病變。
大腸息肉多數無明顯症狀,可能在鏡檢時偶然發現。但可能因息肉大小、位置,而呈現血便、黏液流出、腹瀉、息肉脫出肛門等症狀。少數會因大量黏液流出、腹瀉、發生fluid and electrolyte depletion syndrome。
診斷方面,雖然鋇劑下消化道攝影可發現較大腺瘤,但是臨床上大腸鏡檢查較為實用,不但可發現小息肉,還可以判別腺性或增生性息肉,並於需要時做切片或息肉切除。
治療方面,一旦發生腺性息肉,建議息肉切除,包括局部切除或廣泛性切除。

誤生瘤(Hamartous polyps)
1. 少年性息肉(Juvenile polyps)
屬非贅生性病變,通常發生在嬰兒和少於10歲小孩,約1-2公分大小,大部分因出血就醫而發現。常發生自動截斷(autoamputation)現象,因為non-neoplastic polyp大多用保守治療。
2. PJ息肉(Peut3-Jeghers polyps)

偽息肉/發炎性息肉(pseudopolyps /inflammatory polyps)
因為大腸黏膜長期或慢性發炎使部分大腸黏膜脫落而形成。常見於潰瘍性腸炎、克隆氏病(Crohn’s disease)、缺血性大腸炎、阿米巴病等。
2017-10-30 10:50:18
1232123
增生性/化生性息肉(hyperplastic/metaplastic polyps)
增生性息肉大多小於0.5公分,雖然可分佈在整段大腸但多數在直腸較易發現。年長者較常發現,且男性多於女性。目前增生性息肉被視為不會發生癌病變,但是它可以與腺性息肉共存。在大腸鏡檢查時用特殊染色或特殊大腸鏡,例如:Narrow band imaging (NBI),可判別增生性或腺性息肉,作為治療上的參考。如果確定為增生性息肉,除了息肉太大而發生症狀,大多只建議定期追蹤而無須作息肉切除。
2017-10-30 10:50:42
日本藤素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19-12-31 04:27:4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