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北上廣、跳出996、討厭PUA,95後說我的「躺平」不是喪@彌勒一貫道*彌勒三皇天|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021-06-02 14:34:14| 人氣1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逃離北上廣、跳出996、討厭PUA,95後說我的「躺平」不是喪

先 再 俨然成为了新的趋势


[文/商業數據派,作者:張藝、廖羽、羅寧,編輯:王一粟]


正如白天不懂夜的黑,前浪與後浪在「躺平」話題上的爭議不絕於耳。

60後前浪精英已經用自身成就證明了奮鬥的真實有效,但此刻我們先來聽聽後浪們的心聲。《商業數據派》採訪了三位從互聯網離開的年輕人,他們一致認為:年輕人「躺平」不是喪,只是在內卷壓力下的輕度「自嘲」。僅僅是選擇不同,而非人生追求的崩塌。


「我躺平了,你們卷吧。」

當「三胎政策」的披露遇到熱議的「躺平主義」,瞬間在網絡上形成爆炸式探討。

「奮鬥?你5級打1級怪是安逸,5級打5級怪是合適,5級打10級怪是奮鬥,現在是5級打99級怪...... 」

"功成名就不再是目的,讓自己快樂才叫做意義。"


不久前,一篇題為《躺平即是正義》的文章將「躺平」這個詞帶火,該文對於「躺平」的定義則是低欲望地生活,極簡主義,佛系但是保持身體的健康和思想上的自由思考。「躺平」爆火的原因是,年輕人認為這個詞彙剛好可以形容符合自己的一種新生活狀態。


社交網絡開始被「躺平」的段子刷屏。知乎的實時討論里,多達二十多個關於躺平的話題正在熱議中,且參與度較高。一則「年輕人集體躺平是完全正確的!」的回答短短几天獲取了近萬的贊同量,跟帖一千多條討論。作為躺平主義的大本營,百度貼吧「躺平吧」目前已經有52萬跟帖,實時互動度頻繁。


英國有尼特族,日本有蟄居族,美國也有歸巢族,中國又出現了』躺平族「,似乎這是某個社會經濟階段滋生出的共性特點。


上世紀70年代,歐美國家面臨高失業疊加高通脹的經濟「滯脹」危機,以簡單無所顧忌的朋克文化開始迅速興起;20世紀90年代經濟泡沫的破裂之後,日本長時間的經濟停滯催生了自我封閉的「蟄居族」;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下,不上學、不工作、不進修的英國「尼特族」發展壯大。


在中國,隨着科技滲透、商業進化,產業結構開始調整,經濟增長迅速的同時帶來的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壓力加劇。近年,知名的互聯網「996文化」盛行,人力資源眾多形成的巨大替補競爭,導致以年輕人為主的互聯網人感覺「無限內卷」。


三十而立越來越難,終於,這種生存焦慮情緒爆發了。

除此之外,線上生活方式的盛行也為眾多年輕人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與路徑。退一步海闊天空,憑着跳躍的思維能力,他們可以選擇時間更加自由的工作性質,或許是不定期工作,不坐班工作,網絡創業等形式,不用硬逼着自己適應996的工作節奏。


與此同時,「躺平」卻遭到一眾成功企業家和大學教授的批評。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表示,現在年輕人躺平,太佛系的話,國家的未來靠誰做?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長聘副教授李鋒亮發文稱,內卷是教育的篩選功能,「躺平」是極不負責任的態度,不但對不起自己的父母,還對不起億萬個努力工作的納稅人。格力董事長董明珠也強調,現在已經是物資不再匱乏的時代,年輕人應該追求精神財富。


正如白天不懂夜的黑,前浪與後浪在「躺平」話題上的爭議不絕於耳。

60後前浪精英已經用自身成就證明了奮鬥的真實有效,但此刻我們先來聽聽後浪們的心聲。《商業數據派》採訪了三位從互聯網離開的年輕人,他們一致認為:年輕人「躺平」不是喪,只是在內卷壓力下的輕度「自嘲」。僅僅是選擇不同,而非人生追求的崩塌。


逃离北上深,有种别回来



*逃離「北上廣」,躺平是理想與現實的對抗

96年,小楊,前互聯網公司策劃

「年輕人所謂的躺平,並不是完全躺平啊!」小楊是典型的「一線互聯網返鄉」人士。

回到西安之前,小楊是一個在鵝廠做遊戲策劃三年的遊戲人。「大城市大公司的一個打工人,在外界看來也許光鮮耀眼,前途似錦,但自己心裡清楚,終究難以在房價起飛的城市留下一席之地。」和很多曾在一線城市躊躇滿志的年輕人一樣,當規划起長遠的生活時,搖搖欲墜的現實往往令人沒有安全感。


考公成為許多年輕人能夠說服自己過渡到非一線城市的理由,2019年,小楊開始複習,打算備考逃離「北上廣」,並成功在2020上岸。

「回到家鄉工資沒有北上廣深那麼高,福利待遇也沒有大廠那麼好。」與高薪的互聯網行業相比,基層公務員的工資落差較大,這也是很多人面臨的一個消費水平的降級問題,在初期會形成一定心理落差。

「但公務員能看到自己的工作幫助到他人,我是一個有英雄情節的人,想要能為時代創造些價值。而且公務員在很多時候不用面對互聯網公司的明爭暗鬥,年輕人也可以到點下班,這樣的生活對我來說更適合。」


許多人默認為逃離一線城市極具妥協與無奈的選擇,但小楊認為,大城市的大部分年輕人沒能力靠自己買房紮根,只是換了一種更合適的狀態繼續追求理想生活。「退回二線城市並不是躺平,我有自己的選擇。」他說。


」我們說躺平,更像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和日本的喪文化,是對在奮鬥中看不到未來,找不到個人價值的壓力的自嘲。「小楊認為大家說躺平僅僅是一種」口嗨「,就像此前自嘲」打工人「。」因為我們對於一些事情並沒有更好的反抗方式,沒有能力去反抗,所以我乾脆不反抗,就讓你沒有辦法剝削我。就像大家經常說的『我只要是廢物,就沒有人能利用我。』 」


繼續對這個反抗文化進行深度剖析,小楊認為其本質還是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了,社會階層開始割裂了。所以,針對行業大佬,社會精英對於年輕人「躺平」的批鬥聲,小楊表示並不同意:「那個時期的大佬,成功與時代因素息息相關,他們享受了時代的紅利,再加上個人能力,有很大機會跨越階層。在一開始野蠻發展的時候,你只要找到風口,成功概率會高得多。」


「現在還用他們的方法論來討論年輕人已經不合時宜。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了,窮者越窮,富者越富,跨越階層的機會已經沒有那麼多了。」小楊認為,對於較為無力的現實環境,躺平是年輕人的一種反抗行為。

「他們嘴上說自己躺平,其實反而是因為他們不躺平但又沒有實際的反抗方法和渠道,只能通過種自嘲式去進行反抗。真的不反抗的狀態應該像印度的低種姓族群,他們根本談都不會談躺平這個事。」


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都去哪了 回来徐州的TA们未来是真香还是真惨


*跳出996,我的奮鬥不止用時間衡量

98年,小黎,前互聯網公司運營

「躺平就是拋開一切,傾聽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不再為職場PUA所困,也不再做無意義的幻想。」98年的小黎認為「躺平」是成年人接受自己的一種表現。

「你平均工時太少。」這是人事部門最後「勸退」小黎的理由,他覺得十分滑稽。


小黎剛畢業就進了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其實有幾個大廠的offer,不過當時相中了這家宣傳的硅谷企業文化。「在小而美的企業有更大機會發光發熱,所以現在很多應屆畢業生已經不再執着於在大廠做一顆螺絲釘。自由、創新、包容,專業能力優秀的小黎準備在這家新興企業大展身手。


不過,許多打着」硅谷范「的創業公司卻極具中國互聯網特色。蜜月期沒過多久,小黎發現實際情況和想象中大不同:甩鍋和搶功的事情屢見不鮮,所在的部門做着無意義的事情,占坑多年得以晉升的領導做着糟糕的管理,公司僅以員工的平均工時為考核結果、盲目無效且無休止的加班……


同事之間私下抱怨過後反而更加內卷,公司的平均工時沒有最長只有更長,加班到凌晨兩三點的員工事跡成為企業奮鬥文化的楷模。「很多人為了混工時,白天磨洋工,晚飯過後開始做事情。」小黎表示上級領導就善於在晚上6點後布置當天的任務,導致被迫加班,晚上9點後下班是家常便飯。「每天下班就閉眼,睜眼就上班。」長期996讓原本多彩的生活變得暗淡。


小黎嘗試去溝通,去反抗不合理,但接踵而至的是領導、BD、人事專員不停的教育談話。「如果哪天我準時下班走了,第二天領導一定會找我談話。」儘管工作已經完成,但是不「尊重」公司的平均工時制度也是原罪,是不努力奮鬥的表現。

在與領導正面剛後,人事部門開始不定期找小黎談話。」他們總想以拙劣的話術給我洗腦,每次都告訴我年輕人應該奮鬥,奮鬥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公司。但對反饋的不合理之處視若無睹。」


最後,公司因為不想開銷賠償費用,各種暗示小黎「自行離開」,在失望下他答應了。「這是第一份工作,比較迷茫,也急於表現和證明自己。」職場PUA可能會讓很多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不斷懷疑、否定自己,小黎選擇跳出來。


再擇業的時候,他奔着自己創業的方向探索。「我希望隨時隨地將欲望轉化為現實,說白了就是實現財富自由。我不確定什麼時候能夠完成,不過年輕人的優勢就是時間充裕,試錯的機會多,所以我決定在自己擅長的幾個領域做一些事情。「

」我覺得』躺平』這個詞本身其實就是一種偏見。」小黎說,在上一輩成功人士看來,年輕人「躺平」是極可恥的。


「但實際上,當今年輕人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其實遠超自己的父母輩,為此付出的心力和健康代價也遠非老一輩能夠理解的。年輕人有時間和精力去進行選擇,而且我認為'選擇'是再基本不過的權力。躺平不過是一種生活姿態而已,和奮鬥並不衝突。老一輩應該給予年輕人相應的尊重,而不是以說教者的姿態來指責他們並不了解的概念。」小黎說。


一年投资500万,我加入了剧本杀创业风口


*討厭PUA,但依然想做老闆的心中最佳

97年,鄒凱,前劇本殺公司編劇

「別人能做到,你為什麼做不到?!」鄒凱說這是前公司老闆王朔最常掛在嘴邊的話。

2019年鄒凱(化名)從某雙非大學畢業後,因為愛好寫作,進了一家劇本殺公司。因為創作團隊只有三五人,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主編和老闆王朔(化名)經常和員工們吃飯聊天,王朔一般聊的是自己之前的創業經歷,主編聊的是自己看過的書,鄒凱覺得在此二人的對比之下,自己十分普通,因此從進公司開始,便十分勤奮。


7點起床到公司,七點半開始工作,鄒凱常常在公司呆到晚上11點,甚至有緊急任務的時候,他會通宵工作。因為團隊幾人都如此,鄒凱沒覺得有什麼問題,很快,因為鄒凱創作出的內容,部分受到市場好評,兩個月實習期一過,老闆便親自幫鄒凱辦理了轉正手續。


鄒凱當時認為王朔很看重他,沒想到這卻是噩夢的開始。

「不要覺得公司小,便沒那麼多小心思;不要相信自己人的說法,不要把老闆當朋友。」這是鄒凱從劇本殺公司離職後,總結出的經驗教訓,凝練成一條——在公司里,老闆永遠是和員工站在兩個層面上思考問題的,他們不是一路人。


面對加班,鄒凱博的是加班費和好未來,而王朔看到的是你鄒凱工作效率低或者認為你應該做的,公司還給你提供了辦公場地,你應該心存感激,加班費是妄想;出了新目標,鄒凱基於自身能力和方案可操作性提出異議,王朔卻說只看重結果,「請你來就是幫我解決問題的」,「別人都行,你為什麼不行」;談及未來,王朔會「畫餅」,「咱們是一個團隊,出了問題我抗,就算這次創業不成功,只要有這一班人在,幹什麼不行」。


[是啊,別人都行,為什麼我不行?] 因為這句話,鄒凱「心甘情願」地被PUA。老闆的種種話術,讓鄒凱從打了雞血似的工作,慢慢變得疲憊而焦慮,轉正之後就沒再12點前睡過。


離職之後,鄒凱才發現,其實老闆自己也沒有認識到員工頻頻離職的問題所在,因為處在老闆的位置上,他就應該那麼說,似乎不一直鞭策員工、激勵員工,員工就會像「鹹魚」一樣,無法為公司帶來價值,只有在高標準、嚴要求的重壓之下,才能最大程度讓自己的人力成本物有所值。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鄒凱說:「我剛進公司的時候最開心,大家有什麼說什麼,我在實習期,沒有KPI壓力,只有學習的動力,老闆給我講他的社會閱歷,不會拿KPI壓我,而那段時間,是我寫東西最快最好的時候。我轉正之後,再也沒寫出什麼好東西了。」


談及最近熱議的年輕人「躺平論」,鄒凱沉吟片刻,說:[我進上家公司,實習期工資4000,轉正後因為種種原因被扣錢,每月拿到手裡的不到4000,成都洗盤子的都比我賺的多,但是我卻熬夜通宵陪公司走了半年多。]

在鄒凱看來,小公司靠人情管理,靠老闆魅力和團隊氛圍留人,大公司靠制度管理,靠薪資和上升空間留人,如果規則用反了,效果也只能適得其反。


「我現在依舊辛苦工作,依舊隔三岔五的嘆氣和說躺平,這於我而言,是和自己和解的契機,是疲憊生活里喘息的窗戶。我可以說自己要躺平,別人不可以,因為我了解我全部的工作狀態,而評價的人只是管中窺豹。況且,她還是個老闆。」鄒凱這樣評價董明珠等名人、高知說年輕人「躺平成風」一事。


躺平看似一種逃避心理,但其實卻更像年輕人嘗試打破圍城的迂迴戰術。因為在一個已經成熟的陳年規則系統內,他們大多數人鮮有話語權,只有無條件服從。那他們可以選擇重新根據自己的時代規則去建立一套遊戲體系,或許與主流相悖,但也值得背水一戰!(鈦媒體)


台長: 聖天使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