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68x512

【為什麼我要看這篇文章】

導演王家衛曾說過:「功夫就是時間 (的累積) 。」但是花越多時間在工作上,是否就能夠將工作做得更好呢?根據研究顯示這個答案是否定的。既然如此,在有限的時間內,應該如何有效率地完成工作呢?就讓我們來看看矽谷的創業家與成功學講師們怎麼做?怎麼說? 學習用對方法才會有效率

文/ JANDI 特約編輯馮建偉

 大部分公司對於工作效率有不同觀點

究竟,這樣的型態較能夠提升工作效率呢? Facebook 共同創辦人Dustin Moskovitz 有不同的意見。他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根據科學研究,一個人一週工作 40 – 50 小時後,工作所得到的回報會持續遞減,甚至會變成負向。

原因是當員工投入在工作上的時間越長,他的專注力便會逐漸下降,而且需要花更長時間休息才能恢復精力。因此,為了希望員工能在最佳的狀態下投入工作, Dustin 要求他一個新創企業 Asana 的員工不要加班。並相信唯有這樣,員工才能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並提供高水準的工作成果。

pressure1-768x512

既然長時間的工作被證明是沒有效率而且不健康的,要如何運用有限的時間才叫作有效率呢?創業家以及成功學講師Chris Winfield 以自身的經驗,告訴大家如何以番茄鐘工作法調整工作型態,透過持之以恆的練習,便可以將過去一周約 40 個小時的的工作量,在約兩天的時間 (也就是 167 個小時)內完成。

 但首先,什麼是番茄鐘工作法呢?

答: 這是一個 1980 年代義大利人 Frances CoCirillo 發明的的時間管理法。

它有五個基本步驟:

  1. 設定要完成的工作
  2. 將定時器設定至 25 分鐘(以一個人的工作習慣調整設定的時間)。
  3. 25 分鐘內專注並持續工作,直至定時器提示,於時間結束時做註記。
  4. 25 分鐘結束後果斷停止工作,休息 3 – 5 分鐘,以此區間為一個循環。
  5. 每四個循環,休息較長時間。 ( 15 – 30 分鐘)

剛開始採取新的時間管理方法,一定無法馬上習慣,總覺得時間過太快,或是自己做事效率太差。所以 Chris 會根據自己的工作上節奏,調整自己每 25 分鐘所能完成工作量,最重要的是在工作的時間只讓自己專注在一份工作上,不讓其他瑣事干擾工作節奏,包含接聽手機、回覆電子郵件,分心在別事情上在這個 25 分鐘內都是不被允許的。

在這個 25 分鐘裡只能全心投入在一件事上。但在該休息的時間就應該要完全放鬆自己,果斷放下手邊的工作,才能讓身體有足夠的精力面對下一個 25 分鐘的工作。

clock1-768x494

在調整自己工作步調的時候,難免會遇到效率提升不如自己預期的時候,適時的激勵自己可以在工作的時候更快樂。加強自己的精神能量,挫折時對自己精神喊話,告訴自己一定辦得到,這樣可以適度地消弭工作中的不愉快。

Chris 說,只要持續地依照這樣步驟強化自己的工作節奏,便能提升每單位 (25 分鐘) 完成的工作量,有效率的完成工作。甚至,可以在兩天之內 (一天平工作八小時的強況下) ,完成原本一周才能達成的工作量!

用對方法才會有效率

從小到大,學校師長總告訴我們越努力才會越幸運。但這句話的前提是:

努力的同時,必須先用對方法

否則過量的投入工作是造成反效果的,且會使我們的身體蒙受傷害。功夫,不單單只是時間的累積,更是人的專注力與時間相互切磋出的精彩成果。

責任編輯:李恬芳

(本文經合作夥伴 JANDI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努力越久就會越幸運?用對方法才會有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