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化與土著化—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斜暉望脈水悠悠|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1-12 19:04:51| 人氣10,0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內地化與土著化—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本書是一年級下學期臺灣地理的指定讀物之一,對這門課而言已經幾乎成為必讀的經典XD(至少阿喜很愛他)陳其南大學念師大地理,而後研究所轉台大人類,原因是他說不想再同一個領域待太久Orz...不過就田野考察等一些角度而言,地理應該是跟人類學關係最近的吧.所以我也拿這本書去當文化人類學的讀書報告XD.從這本書可以對臺灣的租佃制度有較多的瞭解,同時也可以明白,其實臺灣地理一學期是講不完的(笑..)

”不要忘了我們是地理系,空間是我們最大的本錢,不要被資料牽著走.”阿喜這麼說.
所以直到某一天參加一個人類學的研討會,發現人類學去詮釋聚落是如此的不同(不過那位發表者也被批的很慘),終於明白,原來我是地理系的學生......



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
陳其南 著
允晨文化實業
出版日期: 民國76年


摘要:
該書是以陳其南於台大人類所的碩士學位論文為基,加以擴充整理而成.主要探討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如何在台灣這個新的移民環境中重建其傳統社會的過程.所謂傳統,是指中國本土社會,尤其是移民原居地的華南,所固有的社會階層化現象及地緣和血緣組織而言.漢人移民社會的結構究竟是如何在這兩個不同的空間和時間環境下產生連續和轉化過程.書分為六章,前言主為探討人類學對台灣研究提供什麼樣的觀點,後五章討論台灣的漢人移民社會歷史政治背景並用農業社會中最重要的土地開墾方式與制度的觀點來討論台灣移民社會.藉此引出社會分類意識,與土著化這個論文最重要的觀點.最後就土著化與內地化的觀念論證相交對比,為清代台灣漢人社會轉型做一個註解.

在論述台灣移民社會的發展時,他認為荷據時期時間是短暫過渡期.並不影響台灣為漢人殖民的事實.台灣是中國本土的一個海外邊疆,而不是重商的殖民地國.因此殖民統治者與移民間只構成一個社會的階層性,而無文化之多元現象的邊疆社會.而後的清領時代可分為前期與後期的態度差異.因為外人勢力開始入侵台灣,清廷治理台灣態度轉為積極,這對台灣社會產生了很大的轉變,從移民社會轉成土著社會.清政府對台灣鄉村社會的控制,也開始加強.而陳其南認為在台灣社會的轉型過程中,開墾制度和土地所有制可說是移民社會早期型態,分類械鬥的問題則是中期的特徵,此時社會的意識型態正處於新舊的交替過程.而宗族與村落組織的確立是晚期社會趨於穩定的結果.

就早期特徵開墾制度而言,由於清政府早期對台灣治理抱持不確定性造成矛盾的政策.一方面防堵大陸人民渡台,另一方面卻允許在台流民開墾.而清初台灣的邊疆環境與政府力有未迨的關係造就三層關係:由墾戶向官府申請給照開墾,繳納一定的正供額,官府則承認墾戶為業主.業主在招佃戶來墾收取一定租額.這對日後土地所有制度有很大的影響.墾首大戶在此社會中部僅僅是土地的擁有者,更是社會中一個重要的力量,他們擁有資本及勢力,在政府力未強力拓展的清領前期更是代替政府執行監督之權.同時他也是政府科稅的對象.這樣的土地關係不僅為官方所承認,而因此發生的開墾組織儼然是一種社會制度.而台灣在土地來源不同的背景下衍伸出種種不同名稱的土地開墾方式.

雖有人將台灣的土地開墾比做中古歐洲的莊園制度,但在社會背景不同之下,其實台灣的開墾組織完全是根據土地經濟的契約關係圍基礎所建立起來.藉由這樣的土地經濟,清代漢人社會的階層化大致是成階序狀的構造,最底層是佔人口大多數的佃農階層,他們是直接的生產者,整個鄉村社會賴以維生的來源.更上一層是擁有土地,掌握村落領導權的在庄地主,再往上則是依賴大租的大地主階層.

就社會分類型態而言,一開始是以祖籍為主的分類械鬥.從種種的分類械鬥事件可以探究台灣社會的分類型態.從一開始的祖籍分類隨著移民社會漸漸轉型而成為地籍為主的分類.

在此篇論文中,認為新社會群體意識的產生表現在寺廟信仰上.到了清末,台灣漢人的社會意識已經拋棄祖籍觀念,而以現居的聚落組織為其生活單位.而寺廟從只針對原鄉信徒轉而以在地信徒的角色轉換,也說明了台灣社會的結構改變.


心得:
此篇為以人類學角度探討台灣清代社會的轉型過程.而如何在這樣的台灣研究脫離一種絕對的歷史研究態度開發出人類學的學術定位,是該論文最初面對的題目.

而陳其南以土地開墾,社會分類系統,宗族社會組織的層面來歸結台灣社會的轉型表徵,與其所代表的文化內涵.最後終結出台灣從移民社會轉型到定居社會其實是一種在地化,土著化的過程.台灣人漸漸從原鄉意識轉變成對在地的認同,這點表現在社會分類上是很顯著的.從一開始的原鄉分類,到後來地理地籍上的分類.寺廟的功能也在此脈絡下改變,一開始是移民到台灣的漢人藉由原鄉信仰,建立起與原鄉關係,把這樣的關係帶入所移居的土地中.宗教信仰在此是一種對故鄉的想望,寺廟與信徒也因為原鄉這個連結而存在的關係.但隨著社會型態由移民轉變為定居,人對自身所站立的土地依賴漸深,而其實,對原鄉的召喚因隨著血脈一代代在台灣土地的生命經驗流轉,逐漸變成對在地的身份認同.此時的社會分類也由祖籍轉為地籍.寺廟的功能也由與原鄉的連結轉變為當地社會的精神支柱.信徒與寺廟的關係是架構在對所在的土地上.隨著生命經驗的累積,其實情感認同往往是隨之改變的.

陳其南引出土著化的觀點,剛好與李國祁對台灣社會轉變持內地化的觀點有所不同.李國祁認為台灣社會型態的改變其實是一種內地化的過程.所謂內地指的是中國.而台灣的社會其實是中國領土的延伸.社會型態的改變也源於中國文化的移植.這兩種觀念其實是對台灣歷史的兩種角度.內地化理論認為台灣社會在內地化前是一個非內地化社會;而土著化理論則認為台灣非土著化前心態上仍是認同於內地祖籍,為內地社會的連續或延伸.

這兩個概念雖然指涉的都是台灣歷史文化,所描述的社會相同,但在最基本的出發點卻是很截然的不同.內地化以中國本土為出發點;但土著化卻以台灣本地為出發點.其實兩著所說的是同一個台灣社會脈絡,但所看待角度不同因而關注的焦點互異.內地化認為台灣是中國另一個延伸,就一個中國的角度思考,台灣源於中國是毫無疑問.但就土著化而言,台灣社會在前後期均是中國本土社會的延伸,但延伸之後的焦點轉移到台灣這塊土地.對其在地的認同,轉變為漢人與台灣的互動.

他用東南亞及其他地區的華僑社會與台灣比較,認為台灣發展出的土著社會,不僅是移民,更是定著化,發展出對本土的認同.而華僑社會始終是個移民社會,並無本土認同的問題.而他最後認為就近代歷史經驗看來,中國本土社會的擴展,其真正的基礎是建立在外移社會的土著化之轉型,而非僅止於單純的地理延伸.單純的地理延伸之移民並不必然產生土著化的漢人社會,雖然心理上足以構成母社會的一部份,最後的結果卻不能在地理上有所擴展.

這樣對台灣社會發展的兩種觀點,反映在對台灣文化內涵是兩種相互的角度看法.內地化論點中,情感仍繫於原鄉上,土著化則轉變為對在地的凝視.兩種發展出的文化內涵論點也由此互異.內地化認為台灣社會發展只是中國內地的延續,土著化雖也認為早期台灣社會是中國延伸,卻在後來因地,因為時間而出現內涵認同上的差異.此觀點較站在本土的角度去思索台灣文化的自身問題.企圖發掘出台灣文化的本身特色,是一種不全然複印中國文化的文化型態.加入在地觀點去看待中國文化在台灣的根植,變化.

在建構台灣社會,不能忽略的一個重要因素便是土地開墾方式.這本書以這樣的觀點來討論台灣社會.個人以為這是以最貼近基層而向上搜索社會脈絡的角度.由於台灣之於中國是一個邊疆地區,清政府前期治理態度也呈現消極.在人口移居至此,政府力量卻不強大下.對土地的拓墾必須仰賴有力的民間人士,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造就了墾首制的產生,墾首擁有資本,武力,向官方開拓大片土地,卻不從事生產工作.這工作是將土地承租給佃戶.這樣的分配土地方式反映在社會結構上,墾首在政府力未及的時候代表官方管理他的土地.在移墾社會擁有很高的社會權力,隨時間發展.墾首對土地漸漸只剩下擁有權,他們與土地是建立在商業的關係,而非與土地真正的密切依存.真正與土地有密切關係的佃戶.他們世代耕居於此,漸漸發展成當地的地主.在後來土地精細化耕作下需要更多人力,佃戶將土地又承租給佃農,此時土地呈現三段關係,墾首,佃戶,佃農.在歷經墾首將土地的轉賣或者日治政府企圖掌握土地權力,佃戶漸漸成為直接跟政府交涉的人.這些土地開墾方式的轉變都反映出台灣社會的重大型態改變.

於此我想企圖說明的是,台灣社會經歷種種不同歷史事件,時間歷史記憶的洗滌,個人對台灣社會文化發展傾向土著化的理論.認為台灣漢人文化本身是由中國文化在台灣的根植轉變成在地的過程.在此間我們生活其中的人建立起對這塊土地的認同.這無意分裂我們與中國文化來源的臍帶.但更想揭露的一點是,台灣在建立自己社會時本身就是一種重新建立自我的過程.那是一種別於完全附庸於中國傳統社會文化下的地位.

最後想以生物學的演化觀點的作為結語,生物遷移到他處時,往往會因為為了適應當地而產生演化.有時甚至轉化成另一種名.的確,一開始的種種表徵,甚至是DNA都是來自原生物種,但終究,會落地生根在他所依歸的地方.而那會是一種轉變的過程,甚至是結果.

台長: Eous
人氣(10,0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關於地理 |
此分類下一篇:社會地理—企畫書提案
此分類上一篇:從鳥榕頭到太平市 (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