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兒童疫苗/莫德納與BNT分別有什麼副作用?哪類學童需先打?【整理包】 | 公視新聞網 PNN

一文看懂兒童疫苗/莫德納與BNT分別有什麼副作用?哪類學童需先打?【整理包】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南市2日新增的390名確診病例中,12歲以下學童就佔約19%。全國各縣市兒童新冠疫苗陸續開打、BNT兒童疫苗測試版本今(4)日早上已經抵台,該不該讓家中幼童接種新冠疫苗呢?莫德納與BNT的差別又是什麼?兒童接種後有什麼不良反應需要立即就醫?這篇文章為您解答。

(以下內容整理自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顏廷聿醫師和張鑾英教授共同撰寫的「學齡兒童的新冠病毒疫苗Q&A 」)

為什麼建議學童接種新冠疫苗?

美國自去年12月底進入Omicron流行期,經美國CDC統計,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底,5至11歲因確診新冠而住院的近400位兒童當中,有高達 87%未接種過疫苗,30%無潛在醫療疾病,19%兒童需要入住加護病房,未接種疫苗兒童的累積住院率,是接種過疫苗兒童的2.1倍

與成人及年長者相比,雖然兒童罹患重症的比例相對較少,但仍有少數兒童個案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確診兒童也可能誘發罕見性發炎疾病——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

由於12歲以下兒童不容易全天候落實如不摸眼口鼻、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接種疫苗除了可以保護自己,以降低感染率、住院率及重症的風險,也可以保護年長或年幼的親友與同學,有助降低病毒傳播。

此外,由於現在新冠藥物應用於兒童上有不少限制,且用於預防重症的口服抗病毒用藥,都尚未緊急授權在未滿12歲的兒童身上使用,因此兒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成為預防感染與住院重症的方法之一

莫德納與BNT各有什麼副作用?保護力又如何?

 莫德納疫苗BNT疫苗
台灣授權對象6至11歲兒童5至11歲兒童
其他開放使用國家歐盟、澳洲、英國、加拿大等歐盟、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日本、南韓、新加坡等
疫苗劑量二劑各50微克(0.25ml)二劑各10微克(0.2ml)
二劑接種間隔時間

授權使用:最少4週 

台灣CDC建議:12週

授權使用:最少3週 

台灣CDC建議:尚未決定 

疫苗保護效果(Omicron病毒株)接種二劑的6至11歲兒童,可生成比成年人更高的Omicron中和抗體效價,推測可具有良好的疫苗保護力。接種二劑後,預防Omicron感染住院的疫苗效力為 68%至48%。
來源:顏廷聿醫師和張鑾英教授整理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顏廷聿醫師和張鑾英教授指出,兒童接種莫德納疫苗或BNT疫苗,皆可產生不遜於成人的中和抗體效價,但在現實環境中,能否提供更長久的保護能力,會需要進一步的觀察與臨床數據支持。 他們提出的報告也整理出,兩款疫苗針對12歲以下兒童分別有以下副作用:

 莫德納疫苗BNT疫苗
常見副作用 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 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 
極少數副作用 心肌炎/心包膜炎(臨床試驗未觀察到)心肌炎/心包膜炎(臨床試驗未觀察到)
第一劑疫苗 局部:疼痛(93%)、腋下腫痛 (16%)、發紅(12%)、腫 脹(12%)局部:疼痛(74%)、發紅 (15%)、腫脹(10%)
全身:疲倦(43%)、頭痛 (31%)、肌肉痛(15%)、 噁心/嘔吐(11%)、畏寒 (10%)、關節痛(9%)、 發燒(3%)全身:疲倦(34%)、頭痛 (22%)、肌肉痛(9%)、 腹瀉(6%)、畏寒(5%)、 發燒(3%)、關節痛 (3%)、嘔吐(2%) 
第二劑疫苗局部:疼痛(95%)、發紅 (19%)、腋下腫痛 (18%)、腫脹(17%) 局部:疼痛(71%)、發紅 (19%)、腫脹(15%)
全身:疲倦(65%)、頭痛 (43%)、畏寒(30%)、肌 肉痛(28%)、噁心/嘔吐 (24%)、發燒(24%)、關 節痛(16%) 全身:疲倦(39%)、頭痛 (28%)、肌肉痛(12%)、 畏寒(10%)、發燒 (7%)、關節痛(5%)、腹 瀉(5%)、嘔吐(2%)
來源:顏廷聿醫師和張鑾英教授整理

整體而言,在臨床試驗的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中,二種疫苗都以注射部位疼痛為主,全身性不良反應包含疲倦、頭痛、發燒等,症狀多數為輕至中度,約3天內可緩解。

另外,受試個案皆無疫苗相關嚴重不良事件,在臨床試驗都具備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證據。接種第二劑疫苗的全身不良反應比例較第一劑稍高,但為達到完整的疫苗免疫力,醫師建議仍需完整接種二劑次。

兒童接種mRNA疫苗後罹患心肌炎和心包膜炎風險會比較高嗎?

截至2022年1月底止,全球有逾120個國家開放5歲以上兒童接種疫苗。顏廷聿醫師和張鑾英教授提到,在大規模施打的國家中,mRNA疫苗相關的兒童心肌炎和心包膜炎極為罕見,且明顯低於青少年的發生率。與自然感染相關的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相比,疫苗接種後風險並沒有比較高。

根據美國CDC今年公告,5至11歲的兒童族群中(每10萬人次資料),確診新冠兒童中,確診後21天內有17.6個男孩、10.8個女孩罹患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在接種第一劑或第二劑mRNA疫苗(BNT)族群中,僅有4個男孩在第一劑疫苗接種後21天內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其餘發生率皆為零。

哪些兒童具有較高的重症風險建議施打疫苗?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顏廷聿醫師和張鑾英教授建議,有以下慢性疾病的兒童施打疫苗,並提醒接種疫苗前,可先諮詢相關醫師意見。 

  1. 肥胖。
  2. 唐氏症。
  3. 免疫抑制劑治療、或免疫低下。
  4. 惡性腫瘤。
  5. 糖尿病。
  6. 呼吸系統疾病,例如:囊性纖維化、哮喘。
  7. 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臟病。
  8. 慢性肝炎、肝病變。
  9. 神經系統疾病或失能。

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哪些症狀建議就醫?

  1. 嚴重過敏反應:全身紅疹、眼周/嘴唇紅腫、呼吸困難、氣喘、暈眩、心跳加速、休克。
  2. 超過48至72小時高燒不退、有其它感染不適的症狀、注射部位產生膿瘍。
  3. 注射疫苗14至28天內出現疑似心肌炎/心包膜炎症狀: 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心律不整、暈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請立即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

兒童曾經確診,是否仍需要接種新冠疫苗?

感染新型病毒後,人體可能會產生抗體,形成「自然免疫」,但目前研究對新冠病毒的自然免疫持續時間尚不清楚,所以醫師建議曾經確診的兒童,自發病日或確診日(無症狀感染者)起至少間隔3個月後,可以考慮再接種新冠疫苗。 

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後,可以進行哪些活動呢?

如果兒童在接種疫苗後無特殊身體不舒服,可繼續進行所有日常活動。若感覺不適(例如發燒或疲倦等),醫師建議多休息,並服用適量退燒藥和視需要就醫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