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的健康码到底是什么操作?

我2月2号从温州动车到的杭州,3号开始居家医学观察,每天有医生和社区的来讲体温,屋子的门也贴了封条,支付宝健康码刚出的时候我申请了是绿码,然后17号1…
关注者
38
被浏览
178,814

7 个回答

在2月23日,武汉市政府发布了一则通知:为了更好地实现防控资源的调配,将推行“健康码”实名认证管理。




“健康码实名认证”究竟是何方神圣?它在防疫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小雷将会为您一一解答。


“健康码”的发家史


作为一个提出仅半个月的概念,“健康码”成为了近日各地政府的“热词”。


2月9日,杭州政府宣布,将推出新的数字化防疫措施,而支付宝“健康码”就是措施之一。短短两天,“健康码”就已经在杭州得到了全面推广。





而在一周之后的2月19日,浙江、四川、海南三省相继宣布,将在全省范围陆续覆盖“健康码”。而截止到目前,上海、安徽、云南、山东等地也相继上马相关项目,已有上百座城市通过“健康码”进行数字化防控疫情管理。


而在“健康码”热潮中,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又成为了维持公共秩序的重要核心。





据支付宝自己介绍,“健康码”的灵感来源于地铁上的“人肉测温”,开发团队在大年初四开工,初七就拿出了第一个demo“健康打卡产品”。


而到了2月5号,经过多次功能探讨,第一版“健康码”正式诞生,每半小时迭代优化一次。7号,H5版本发布,9号,“健康码”在支付宝正式上线。


在“健康码”功能里,用户只要勾选当前城市、是否为密切接触者等选项,然后提交,就可以获得专属的“健康码”,整个过程只需要数分钟。





而“健康码”的分类也很简单,它分为绿、黄、红三种颜色,并且可以动态转换:

绿码:市内亮码通行;
黄码:实施7天内集中或居家隔离,连续申报健康打卡超过7天正常后,将转为绿码;
红码:实施14天的集中或居家隔离,连续申报健康打卡,将转为绿码。





而与此同时,腾讯也做出了微信版本的“健康码小程序”,目前得到了上百家城市的采用。


“健康码”背后的政务推手


如果说,支付宝和阿里的产品经理+开发团队,是产品如此快速落地的原因的话,那么“健康码”能快速推进至全国,离不开政府的通力合作。


作为以“互联网创业”为重点发展方向的杭州,阿里巴巴是绝对的中心。


对于杭州市政府来说,阿里巴巴带来了丰富的资金和就业:仅在2019年,阿里巴巴就纳税516亿,带动纳税超过2500亿,并且创造了4200万个就业机会。





而除了经济增长和就业之外,阿里的存在还给政府带来了一样礼物“优化管理”。


2016年,阿里云与杭州市合作发布首个城市大脑,打造城市智能中枢。而在几年之内,城市大脑已经在苏州、通州、澳门、吉隆坡等境内外十几个城市先后落地。2017年8月,杭州市政府和蚂蚁金服合作推出了“信用住房”。





同时,杭州方面也在积极地给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厂商创造条件:2019年9月,杭州市发布“新制造业计划”。杭州将抽调100名机关干部,进驻阿里、吉利、娃哈哈等上百家重点企业担任政府事务代表。





健康码的迅速推出,背后自然也离不开杭州市政府。


腾讯“健康码”的推出也是同理,数天之内就拿到了广州市政府“穗康”认证,而其他重点城市的支持也在十天之内就完成了。


而有了当地政府的背书,那么“健康码”和医疗系统的打通就顺理成章了。


2月21日,“健康码”正式关联杭州电子社保卡和健康卡。支付宝介绍,通过“我的健康”,可以直接实现挂号、取号、就诊、取药、电子发票等医院就诊和医保支付应用。





不仅如此,“健康码”也将支持网上签约、预约、互联网诊疗、报告查询等各类医疗查询,并且通行申报也可以通过“健康码”来进行。


“健康码”的不和谐音


不过,在看似美好的“健康码”下,也有着不和谐的声音。


2月16日,浙江市政府宣布,已发放700多万健康码,而“红码”达到了三十余万。


众多的“红码”不仅对社区造成了负担,不少市民也纷纷质疑。在这场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已经有3万人申诉“红码”问题,其中质疑声最重的,就是健康码“变色”的黑箱机制。





根据支付宝的说明,健康码的“红黄绿”是根据大数据综合判断。尽管有人推断,是根据人口管理系统+运营商定位,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细则。


在2月13日,浙江在全省各地推广“健康码”的过程中曾表示,各地市可在省里规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关于健康码的管理机制和配套制度,也只是表示“即将出台”。


但管理机制还没出台,民众的“投诉信”就已经弥漫在了互联网之上:湖北的疫情重灾区“绿码”繁多,但杭州本地的居家市民却“一夜变色”,还有部分省外复工的亲戚,显示的却是“绿码”。





尽管杭州市后来补充,绿码的评判来源于空间(社区街道)、时间(外出次数和长短)以及人际关系。但也承认,目前“健康码”的信息分散、对于重复填写的人无法进行准确的筛选。


支付宝官方也表示,“绿码”并非身体健康的唯一证明,也并非一张“肆意的通行证”,在重要进出关卡还是需要配合测试体温或者出示证件等相关流程。


总结


“健康码”的快速兴起,本质上是简单技术+大平台+强力推动的组合。


其实,健康码所描绘的“大数据”和准确匹配,都是阿里和腾讯非常擅长的领域,技术难度不高。





而当地政府和他们合作,无疑也是看中了他们的庞大用户数据。


但在“健康码”推进的过程中,由于人口流动的动态性,以及信息填写的门槛之低,拉高了“健康码”的信噪比。个人终端和自我汇报是否可靠,是值得商榷的。





就算是采用了运营商申报制度,粗暴的“红黄绿”显示很难反映该地区的准确疫情变化。绿色的出门照样要登记,而被“误伤”为红色的连出门的机会都没有。


小雷并非是在指责“健康码”的初衷不好,而是在“健康码”的迅速推广的过程中,双方都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味道:不保证准确性,只是十分粗糙的数据匹配之下,便开始进行推广。





而将这种尚待打磨的系统和医疗绑定,更是一把双刃剑。万一“红码”被常态化,那么某一地区的人是不是就诊都会受到“特殊待遇”呢?


尽管现在,杭州已出现虚假信息填写者惩罚案例,并且纳入失信体系,但上万市民的申诉信表示,信息的准确化还做得远远不够。





有时,互联网企业和政务“联姻”,能带来更快捷、透明、开放的体验。


但是,“互联网基因”也带来了隐患。例如P2P暴雷事件,作为互联网金融重镇的杭州,甚至还要租借体育馆进行受害者申诉。充分说明在至关重要的决策之下,“互联网+”并不是一味万能药。

唯一能让你明白健康码有什么用的帖子

疫情开始全国封闭,封了一个多月了 ,每天还是有新增。钟南山教授说,这次疫情可能会是一场长期的战役。但社会要运作,工厂要复工,学生要上学。不能等完全没有感染者了在开工。只能一边控制,一边陆续开工。怎么控制。靠健康码。

健康码你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子通行证,你打卡,系统会记录你的打卡位置。你到一个地方,别人扫一下你的健康码,你到过的地方就清清楚楚。


首先你得明白,健康码不是解封。解封后,比如荆门,工厂通知你去上班,工厂也怕有潜伏期或者带病毒没症状的工人回厂,那这么知道你是不是健康的,看你的健康码,你每天在家里打卡,说明你是在家,没有到处跑,打了14天卡,系统给你发了一个绿码,工厂扫一下绿码,你就可以正常上班。而你的同事因为年前出门,被困在武汉,他也在武汉的某个小区正常打卡,打到13天,他所在的小区发现一个感染者。那他所在的这个小区所有没有完成打卡的,码都不会绿。已经完成的打卡有绿码的,现在也会变成黄色。那这些人就不能再去上班。只能在家重新开始打卡14天。同样的你的同事也要重新打卡14天,重新到打了14天,小区的人可以出门了,他也有绿码了,他就可以上高速回荆门,如果他没有健康码,他出不了门。上高速扫码,说明他是健康的可以出去,下高速进荆门扫码,说明他是健康的可以进来,他的行程就会被系统保存。他回到荆门,就可以凭健康码绿码回公司上班。他虽然是从有感染的小区回来,但是健康码可以证明他已经隔离了14天。他现在是健康的。如果没有健康码,他是不是还要去找武汉开证明。如果这个同事运气不好,在武汉感染了,25天的潜伏期,他回来上班第10天发病,那他的健康码就会是红色了。那在公司扫码上班的所有员工,健康码就变黄,公司所有人都要进行隔离,公司这些人这10天去市场扫过的健康码,回小区也每天扫健康码,健康码系统上就会清楚的显示这些人的活动轨迹。同一时间在一起的接触者。系统会自动上报密切接触者。并且把这些人的健康码变成黄色。这些人就不能出小区。只能在家开始隔离打卡。14天后有绿色健康码才能上班,出门。这样就不用去安排人去一个一个的找,你凭健康绿码,可以随便上班,去超市,去医院。

有人说,我发烧我也打健康,ZF把感冒药都控制住了,你去药店,医院买感冒药,扫健康码,绿码不能买药,你改成真实的,领黄码,买药,回家关14天。如实打卡,你买药第三天就体温正常,你在填三天正常数字,大数据系统判定你就是感冒,健康码,变绿码,你可以出门,回公司上班。你说我家里有感冒药,或者我死扛,我就靠之前的绿码去购物,上班。一种就是感冒,自己吃药好了,那和你接触的也都是安全的。无所谓。还有一种第10天你真的感染了,死了。你发病这期间,你去过的地方,你去过的公司,你接触的人,系统自动把健康码变黄,这些人就可以老老实实在家重新打卡14天。这样所有的防控就清晰明了。不用去一个一个的查密切接触者。如果你被救回来了,屁股洗干净去牢里蹲着吧。

这才是要你们打卡,领取健康码的目的,健康码是为了以后的管理。毕竟目前确定不了疫情什么时候能彻底结束,又不能一直封到疫情结束。

你们就清楚,健康码是解封后的管理用的,不是靠健康码解封的。

老老实实打卡,我朋友的孩子在外地,天天打卡,开学凭绿码上课。没有绿码,学校不接收。没有绿码,以后可能超市都进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