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歲科幻小說大師倪匡辭世,曾自撰墓誌銘:「多想我生前好處,莫說我死後壞處」|Mark Lin/五道口男子職業技術學校|換日線

87 歲科幻小說大師倪匡辭世,曾自撰墓誌銘:「多想我生前好處,莫說我死後壞處」

87 歲科幻小說大師倪匡辭世,曾自撰墓誌銘:「多想我生前好處,莫說我死後壞處」

Photo Credit:截自 台灣壹週刊 NexTW 影片

科幻小說傳奇作家倪匡於 7 月 3 日在香港辭世,終年 87 歲。

本週是香港「回歸」中國 25 週年,甚至連中國國家主席都特地不過夜地造訪香港,但官方媒體撲天蓋地的文宣轟炸,四處宣揚「愛國者治港」的議題,卻始終引不起香港友人群的興趣。他們在社群網站與通訊軟體上都極為低調,甚至可以說是政治冷感。

然而,就在週日傍晚,我卻透過香港友人群在社群平台的奔相走告下,得知著名作家倪匡已於 7 月 3 日離世,終年 87 歲。筆者瞬間又將思緒及關注拉回香港,突然驚覺在倪匡、金庸、黃霑和蔡瀾並稱為「四大才子」的璀璨年代,恐怕已正式宣告終結。

筆者對金庸大師、倪匡大師的相繼逝世尤有感悟:金庸無疑是武俠小說的一代宗師,但倪匡在我看來才是駕馭各類小說、自成一格的天才。特別在網路小說大行其道的當下,許多網路小說作家想要模仿倪匡關於《盜墓》的手筆,還真的是模仿不來。

金庸與倪匡

圖/截自 蘋果新聞網影片

金庸的武俠小說所開啟的世界觀自成體系,甚至被稱為「金學」,更確實促進了筆者中學時期對歷史、地理的深度學習。不過,隨著自己年歲與閱歷的增長,對社會科學知識的瞭解增加,慢慢可以指出金庸大師縱然有有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的底蘊,但長篇小說連載受限於時間有限的限制下,卻時常犯下的史地矛盾或錯誤。

金庸的忠實讀者們大概都知道,過去金庸必須時常改版,讓小說情節更為合理,但往往越改越易引起讀者的批評。例如:《神鵰俠侶》中小龍女與甄志丙的情節頗讓人不解,此等迷姦元素無助於劇情推動;楊過在襄陽城保衛戰一掌擊殺蒙哥,縱橫天下的蒙古大汗就這麼輕易死去,類似小說情節總是有許多交代不清之處。

相對來說,讀者不會對倪匡的小說內容有太多的考證要求,一方面倪匡一出手就是經典,不太需要事後自圓其說;另一方面因為是科幻小說,因此讀者就像看哈利波特系列一樣,不會計較情節是否符合現實,否則就得承認自己是個麻瓜!

倪匡的小說世界涉及範圍甚廣,可謂眾體皆備,包括偵探、科幻、神怪、武俠、文藝、言情等各種題材,且想像力遼闊無邊。其作品擁有獨特的神秘性質,強化了筆者在青年時期對物理、化學、地球科學等自然科學知識的興趣。

古代金庸群俠即便各個身懷武藝,但現代的「衛斯理」(倪匡以第一人稱敘事的科幻冒險小說系列)敢嘗試一切不可知的事物,連原振俠都是如此仰望的衛斯理,可謂筆者心中「男人真正的浪漫」。

「衛斯理傳奇」竟緣起於街口門牌

許冠傑、周潤發、劉德華等香港明星,都在影視作品中飾演過「衛斯理」這號人物,無論是小說的讀者,抑或戲院前的觀眾,都可以細細讀出衛斯理這般奇才,能夠精通世界各地的語言、文化以及中國武術的魅力。

能夠寫出衛斯理這樣的奇才人物,與倪匡 1957 年從上海移居到香港,並從事過工人、校對、編輯等多元經歷有關。爾後他靠著自我進修成為專職作家,並同時為 12 家報紙寫連載。曾有讀者問過倪匡「衛斯理的靈感從何而來?」倪匡很瀟灑地回覆:就是某次他搭乘計程車時,經過香港灣仔區大坑道,瞧見了衛斯理村的門牌,因此得到主角名稱的靈感。原來傳奇的衛斯理,竟然是出自街口的門牌!

圖/Wilson Kwong@Shutterstock

若拿類似的問題詢問金庸大師,比如「郭靖、楊康的靈感從何而來?」金庸大師會跟讀者複習「靖康之難」的歷史背景,然後才跟您娓娓道來這當中的脈絡和典故。金庸能以「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傳為美談,倪匡自謙自己無法與金庸大師比擬,因為金庸深諳政治之道,所以小說世界的氣勢更為恢弘。

另一方面,金庸成名甚早,甚至提攜過倪匡,倪匡在金庸的鼓勵下,開始用筆名「衛斯理」寫小說。衛斯理被描繪成一個貿易公司的小開,基本上不用工作可以專心冒險,至第四篇小說《藍血人》起,衛斯理系列小說正式走向科幻系列。對倪匡來說,金庸可算是亦師亦友。

平生最自豪的不是自己的小說

圖/截自 蘋果新聞網影片

有趣的是,貴為大師等級的倪匡,並不對自己的文字作品感到自豪,倒是他口中「平生最得意的兩件事」讓人印象深刻:

其一,就是曾代寫過《天龍八部》的章節,因為金庸大師出國度假去了。這次代筆證明倪匡對武俠小說的撰寫功力並不下於金庸大師,但金庸是否也有倪匡寫科幻的能力就不得而知了。

其二,倪匡甚至可以屢次替武俠片大導演張徹編劇本。張徹可謂現代武俠電影鼻祖,作風甚至被稱為「香港影壇的毛澤東」,為邵氏影業立汗馬功勞。王羽主演的《獨臂刀》被倪匡微調劇本反而成為經典,讓張徹對倪匡的才華心悅誠服。

1960 年代末,香港武俠影片大行其道之際,倪匡趁勢轉而從事劇本創作,1972 年參與嘉禾功夫片《精武門》的編劇工作,為李小龍量身塑造了「陳真」這一經典形象,也給了梁小龍、李連杰、甄子丹後續詮釋陳真一個精彩的範本。

香港金像獎在 2012 年給了倪匡一座終身成就獎,香港影壇流傳一個比較金庸與倪匡的傳說:金庸大師對自己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的介入很深,比如徐克導演時常架空金庸小說的歷史脈絡,兩人鬧得不歡而散;林青霞飾演的「東方不敗」被影迷視為一代經典,但金庸大師卻時常發牢騷,說自己筆下的東方不敗明明是個男性,難道岳不群、林平之也要改成女性出演嗎?

相對來說,倪匡對自己小說作品改編成影視作品沒有太多指導意見,豁達的天性給予導演和劇組的揮灑空間極大,香港男演員都爭相飾演倪匡筆下的衛斯理、原振俠,因為演金庸老爺子的戲壓力實在太大。

瀟灑的倪匡大師,生前還曾自撰墓誌銘:「多想我生前好處,莫說我死後壞處。」

圖/截自 ATV 亞視數碼媒體影片

職此,《換日線》讀者們若有時點閱 YouTube 影片,不知道該看什麼之際,不妨看一下倪匡、黃霑及蔡瀾主持的清談節目《今夜不設防》,看這幾位大才子如何用美酒和話數挖掘大明星的真心話,看完後您一定會感到身心舒暢!

圖/截自 ATV 亞視數碼媒體影片

執行、核稿編輯:林欣蘋

關聯閱讀

作品推薦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廣編企劃|兔兔飼養知多少?打造共好生態圈

歡迎回來《換日線》!
您可以使用此天下雜誌群帳號,盡情享受天下雜誌的會員專屬服務,詳細內容請參考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