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利率退休攻略02】零利率時代 理財新趨勢養大退休金

受到疫情衝擊,2020年3月美國聯準會降息4碼,正式進入零利率時代。(東方IC)
受到疫情衝擊,2020年3月美國聯準會降息4碼,正式進入零利率時代。(東方IC)

2020年,可說是驚嚇與驚喜並存的一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風暴席捲全球,鎖國、封城措施一波接一波,讓部分產業面臨嚴峻的寒冬,美國率先降息,全球進入低利時代,未來甚至可能邁向零利率,如何調整理財策略,讓個人資產不縮水?

投資市場,冰火兩個世界,是後疫情理財趨勢下最佳寫照。最明顯的例子是房市熱、股市漲,但存股族最愛的金融股,獲利卻黯然失色,定存族情況更慘烈,3年期利率連1%都不到。眼前,個人理財正面臨M型化趨勢,財富天平兩端在疫情衝擊下,將變得更加極端。只要選錯邊,不但吃不到肉,最後可能連骨頭都啃不到。

全球利率走低,保險公司利差損惡化問題逐步浮現。
全球利率走低,保險公司利差損惡化問題逐步浮現。

疫情衝擊 金融業過冬

個人貧富差距拉大,並非危言聳聽,而是因為這波疫情來襲,全球金融體系正面臨四大關鍵考驗;掌握資金血液、經濟命脈的金融市場,將一步步影響你、我的身家財富,這樣劇烈的轉變,投資人必須盡早認知,詳加檢視並設法調整。

疫情改變過去生活習慣,新經濟趨勢下,科技巨頭表現比傳統企業更犀利。
疫情改變過去生活習慣,新經濟趨勢下,科技巨頭表現比傳統企業更犀利。

關鍵影響一:全球加速進入零利率時代。2020年3月16日,美國聯準會一口氣調降聯邦基金利率4碼至0%~0.25%,零利率環境正式來到;事隔3日,國內央行也跟進降息1碼,利率水準創下金融海嘯以來歷史新低。

「利率走低最大問題,就是壽險業利差損持續惡化。」一位金控高層憂心指出,高齡化趨勢,人越活越長壽,過去發行的保單存續期動輒40年以上,但放眼望去,壽險公司能投資的債券卻是20、30年到期,「尤其老牌壽險公司,過去銷售較多高利率保單,負債成本偏高,要獲利真的很拚。」

為了改善拖累獲利的利差損問題,壽險公司被迫只能攤平保單成本,大量銷售新保單。根據統計,金融海嘯前,國內壽險公司總資產規模不到10兆元,2020年已超過30兆元。但壽險業的資產,其實都是未來的負債,這招攤平成本的做法,仍有不小疑慮。

「壽險公司保單成本雖一路降低,從2008年約5.4%到2019年約3.95%,表面上利差損縮小,但其實資產(負債)規模也同步擴大好幾倍,這樣計算出來的準備金缺口絕對金額反而更大。」金控高層直言,近年壽險公司大賣儲蓄險,靠宣告利率優於銀行定存大量吸納保費,其實都為日後埋下隱憂。

為改善利差損,保險公司靠大量銷售儲蓄險來攤平保單成本。
為改善利差損,保險公司靠大量銷售儲蓄險來攤平保單成本。

關鍵影響二:倒債事件頻傳、壞帳費用大增。據標準普爾公司統計,截至2020年8月,美國已有逾400間企業宣布破產,超越2010年來數字;其中,有35間大型企業破產,債務超過10億美元,產業類型涵蓋租車、百貨連鎖、及頁岩油公司。但這波倒債潮並非美國專利,國內狀況也不理想。

先是太陽能廠寶德能源於2020年2月破產,國內9家銀行參與貸款,金額最高20億元,最少則在3億至7億元之譜,全部中槍。另外,中信金也針對新加坡石油交易商興隆集團,提列27億元呆帳,並要求海外分、子行提高授信通報層級。

「2020年第2季初,銀行授信逾放確實變多,尤其海外據點更明顯。」日前,公股銀行高層主管坦言,雖然國內疫情相對可控,廠商倒帳率偏低,但海外疫情卻未有緩和跡象,加上封城、社交防疫規範,經濟活動大受影響,對銀行資產品質較不利。

換句話說,疫情衝擊下,銀行業處境並沒有比壽險業強;獲利來源除了深受利率急降侵蝕外,另一方面,還要擔心放款踩雷,加上手續費收入受類定存保單停售影響、大幅下滑,也讓銀行業提早入冬。

熱錢亂竄 著重宅經濟

關鍵影響三:各國央行大量印鈔,熱錢四處亂竄,存款難以去化。金融機構實際準備金扣除法定準備金後的餘額,稱為超額準備,也就是俗稱的「爛頭寸」,代表銀行的閒置資金。至2020上半年,這個數字已增至644億元,創金融海嘯以來11年新高。

市場資金多,股市成了最大受惠者。至2020年上半年,國內證券市場新增開戶人數超過30萬人,創歷史新高;台股行情熱絡,成交量大增,第2季日均量達2,563億元,今年來較2019年第4季增加近千億,量能部分也堪稱創下近20年新高水準。

歐美疫情再度惡化,相較國內防疫有成,台股持續吸引資金進駐。(達志影像)
歐美疫情再度惡化,相較國內防疫有成,台股持續吸引資金進駐。(達志影像)

關鍵影響四:新經濟超車傳統老牌企業。疫情肆虐,民眾過去生活習慣也被徹底改變,現在不用出門上班、上課、運動、採買,一切都能在空中進行,也因此「宅經濟」成了2020年熱門用語,而顛覆大家日常習慣的背後,凸顯出科技巨頭價值與傳統龍頭企業差異,正在加速擴大中。

進一步比較,美國5大科技巨頭谷歌、臉書、微軟、蘋果、亞馬遜,2020年來股價漲幅最高逾80%,最少也近3成;反觀美國老牌大企業惠普、IBM、通用汽車、AT&T及美國銀行,跌幅多落在2至4成。

同樣情況也出現在台股,2020年聯發科漲幅最高達近7成,台積電則在3成以上;反觀中信金跌幅逾10%,台塑表現更差、下跌超過2成。新舊經濟股價走勢壁壘分明,投資人心情也出現上天堂、或住套房兩極化反應,全看究竟有沒有押對寶。

2020年證券市場開戶數創新高,且年輕人開戶數增加,投資台股成全民運動。
2020年證券市場開戶數創新高,且年輕人開戶數增加,投資台股成全民運動。

3不原則 理財不踩雷

重點是,面對這四大關鍵影響,個人理財該如何因應調整?其實只要謹記「3不3要」原則,就能趨吉避凶,掌握後疫情時代下,最符合趨勢潮流的投資術。首先所謂3不,就是不買垃圾債、不靠保單理財、及不做銀行定存。

「全球央行大印鈔,市場資金氾濫,錢都跑去哪裡?台灣人最愛兩大理財產品,一是高收益債、另一就是儲蓄型保單,偏偏這兩項產品最踩雷!」金控高層指出,以國人最愛買的前10大共同基金來看,有7成左右是違約風險偏高的新興市場債及高收益債;另外,過去2年狂吸金、連結目標到期債基金的投資型保單,也是市場明星產品,2018至2019年共銷售近新台幣2,600億元。

他表示,不論高收益債、還是目標到期債,基金經理人為滿足投資人對高配息需求,必須鋌而走險,投資體質較脆弱的新興國家債,例如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主權債,或中國地方政府債。而2020年3月,金管會也開始禁止目標到期債基金購買垃圾債,目的就在避免一般投資人承擔過高的信用風險。

進一步來看,這些訴求高配息的固定收益型基金,在低利環境下特別吸睛主因,就在高人一等的配息率。但不少人只看見高配息帶來的利潤,卻忽略背後隱藏的風險,尤其當基金報酬率無法支撐配息率時,資產管理公司只能將投資人的本金配出,以維持高配息假象。在這種左口袋出、右口袋進的惡性循環下,投資人實際領到的息收,也會隨著本金不斷被侵蝕而減少。

另外,布局波動風險過大的高息貨幣,如南非幣、紐幣、澳幣,也是固定收益基金衝高配息率的不二法門。很多投資人只關心一年配息多少、配息率表現如何,卻忘了應以保本為前提布局,領到的息才有意義。畢竟,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不安,高息貨幣資產賺到息收,卻賠掉匯差情況頻傳,若想在台灣安心退休養老,就不該將資產規劃與高風險貨幣掛鉤,抱緊新台幣資產才最可靠。

為了配出高息,資產管理公司推出南非幣計價的固定收益基金,波動相當大。
為了配出高息,資產管理公司推出南非幣計價的固定收益基金,波動相當大。

利率走低 看淡儲蓄險

過去幾年,國人的退休理財配置過分向高收益債產品傾斜,「最離譜的是,這些境外熱銷基金,還有分台版及美版。即在美國也能買到相同的基金,同樣的操盤人、同樣的投資組合及布局策略,但總開銷費用部分,台灣投資人硬是比美國貴上將近1%,等於用較貴的價格,買進較差的產品。」金控高層嚴肅指出。

但相較下,比高收益債券基金更熱門、更受歡迎的理財產品,其實是儲蓄型保單;過去3年,每年規模成長突破兆元。主要原因,就在其宣告利率優於銀行定存,讓民眾趨之若鶩,每年為壽險公司貢獻上兆元保費收入。

「隨著儲蓄險宣告利率一路走低,在扣掉保險相關費用後,已無法提供優於定存的報酬;尤其金管會規定,儲蓄險的身故保額必須提高,說穿了,就是不鼓勵民眾靠保險理財,未來儲蓄險可說已不具備儲蓄效果。」金控高層坦言,當主要國家公債殖利率趨近於零,儲蓄型保單、銀行定存都無法為資產保值時,就要懂得遠離才能自保。

3要核心 台股別錯過

至於3要,則是要配置台股基金、要布局黃金資產,及要留意房地產。「其實不論從總經面、基本面或資金面來看,台股都是後疫情時代下投資標準配備。」他分析,台灣防疫有成,2020年經濟仍可維持正成長,對比世界各主要國家皆大幅衰退,總體經濟表現算是相對亮眼。

基本面部分,受惠中美貿易轉單效益,加上5G、半導體、伺服器等新經濟產業驅動,關鍵供應鏈獲利再攀高峰;配合台商資金回流、外資匯入、股市成交量創新高,使得新台幣匯率持續走強,大盤站穩萬二,這些現象都說明了理財趨勢所在,也就是台股應成為核心配置中的一環。

再將台灣加權指數與熱門高收益債基金—聯博全球高收債基金、及富蘭克林新興國家債基金淨值相比,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台灣加權指數上漲7.6%,而聯博全高收基金及富蘭克林新興國家債基金,則分別下跌3.9%及下跌6.3%,顯示受到疫情衝擊,台股確實有較佳復原力。

受惠5G、雲端、AI時代來臨,IC設計龍頭聯發科不畏疫情,股價大漲。
受惠5G、雲端、AI時代來臨,IC設計龍頭聯發科不畏疫情,股價大漲。

台股基金 持續淨流入

有意思的是,2020年上半年在恐慌指數最高、市場最亂、指數最震盪期間,國內核備銷售基金仍保持淨流入,且資金流入最高10檔基金中,唯一一檔具晨星基金評比「永續投資評級」5顆地球的正是台股基金: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凸顯出台股投資,已能與海外基金一較長短,且在全球永續投資浪潮推動下,表現已領先超群。

令人好奇的是,這檔規模達新台幣570億元的「史上最大台股基金」,究竟有何能耐,能在疫情紛擾時吸金數百億?金控高層觀察,這檔基金有3大特點,很對投資人的口味。

2020上半年國內資金淨流入,元大台股基金打敗境外基金、名列前10。
2020上半年國內資金淨流入,元大台股基金打敗境外基金、名列前10。

第一是具有穩定配息機制,能做到每月配息,若基金淨值衝高,年終還能再配一次,方便日常開銷規劃;其次是鎖定績優成長股,避開受疫情影響可能衰退的產業,最後是投入一籃子龍頭股,避免風險集中在少數個股上;「若再搭配定期定額,機械式操作,就能將人性兩大弱點:貪婪與恐懼徹底克服。」

除了台股基金應視為核心配置,黃金及房地產也是現階段值得留意的方向。道理很簡單,由於各國政府採取財政擴張政策,大量印鈔,使貨幣供給量攀升,但實體經濟活動仍疲弱,在貨幣需求並無明顯提升下,就會造成貨幣貶值、金價上漲情況。

全球採行寬鬆貨幣政策,資金氾濫造成貨幣貶值,黃金看漲。
全球採行寬鬆貨幣政策,資金氾濫造成貨幣貶值,黃金看漲。

進一步來看,目前市面上投資黃金管道眾多,包括直接向銀樓買賣金條、金塊,或透過銀行的黃金存摺、及櫃買平台進行黃金現貨交易;但最便利、參與投資門檻最低、流動性較佳、匯率影響較小的,還是在證交所掛牌的黃金ETF,投資人也可參考。

受惠低利 留意房地產

最後可留意的是房地產。金控高層分享,受惠低利環境,購屋成本大幅降低,銀行貸款取得容易;加上台商回台投資、設廠,帶動產業聚落發展,刺激房地產需求,「但要注意,國內現行稅制對房市投資客不算友善,想要搭房產復甦順風車,得仔細評估後再做決定。」

低利環境下,購屋成本降低,有利房市持續表現。
低利環境下,購屋成本降低,有利房市持續表現。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大環境風雲變色,面對這樣的改變,投資人必須體認到壽險業的營運困境,理解銀行面臨利差縮小後獲利的艱辛,及證券業受到市場資金挹注,開戶數及成交量皆創新高的事實。

反映在個人理財部分,與切身相關的資產配置,理應重新盤點;調降高收益債、儲蓄型保單及銀行定存部位,強化台股基金配置,並留意黃金、房地產。只有跟上大環境趨勢,抓對市場潮流,才能在疫情干擾下,無畏無懼,穩穩地朝財富自由目標邁進。


更多鏡週刊報導
【零利率退休攻略03】勞保破產大限 3招自救安心養老
【零利率退休攻略04】搶救退休金 勞退月領3萬不求人
【零利率退休攻略05】存足退休金還不夠 安養信託保障晚年生活

更多財經相關新聞
厲害了! 這位央行總裁股災進場大賺560億美元
傳主管跳槽泉芯 台積電蒐證究責
金融業將徵2萬人 搶才大戰開打
打造新型態概念店 業績比去年增加一成
勞保破產大限 3招自救安心養老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