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 5 亿用户的飞信 App 将于 9 月 30 日停运,你对飞信有什么了解和印象?它为何会被取代?

中国移动近日发布公告,宣布调整和飞信业务,自9月30日开始停止提供该服务,这意味着曾经收获5亿注册用户的飞信APP将正式走下历史舞台。 中国移动宣布飞…
关注者
350
被浏览
577,351

138 个回答

飞信的失败,一定要和米聊对比着看。

小米的米聊,抓住了时代机遇,但败给了资源更足、更有碾压力的社交巨头腾讯。

2010年12月,公司刚成立8个月的小米,花了2个月翻版了加拿大的Kik Message,推出米聊,只要安装了软件的手机都可以用,基本属于微信的前辈。

雷军腾讯肯定也能嗅到机会布局,但不知道腾讯到底多久会做出同类产品。

那时大家都怕腾讯强势碾压后来居上,他便在小米内部讲:“如果腾讯一年之后杀入,米聊有50%的胜算;如果腾讯3个月内杀入,米聊100%必死。”

米聊软件长这样


结果,仅仅才过了2个月,微信就上市了——车轮碾过之处,寸草不生,2010年4月刚创立的小米,第一个明星软件米聊,就这样死于腾讯的强势碾压。

而微信和米聊的祖宗——飞信,比他们早诞生了三四年,2007年5月出生,当时几乎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却死在了移动公司自己手里。

飞信从诞生到腾飞,再到走下坡路,我们正好是亲历者,非常为飞信感到惋惜。

当时正在上大二,发短信还需要1毛钱一条,一个月再怎么省也要花10多块钱短信包月——突然有天舍友告诉我:“移动公司出了软件叫飞信,可以免费给别人手机发短信。”

我第一反应是:“给别人手机发短信?怎么发?”

他说:“你手机或电脑上,安个飞信的软件,就像安手机QQ一样,安了就可以给别人直接发短信了。”

我还是有疑问:“像我的手机,黑白屏,安不了飞信呢?”

舍友回答:“那你可以接收我给你发的免费短信。但你回短信给我,要收你的短信费。”

飞信给联通、电信、小灵通发短信要收费,0.1元每条

在这样的规则下,一传十,十传百,短短几个月,班上同学基本都有了飞信。即使手机安不了,也会在电脑上安一个,需要发短信的时候,就打开电脑登陆飞信,再给别人发。

能省掉短信费,别说对于当时的学生,对于所有人,都是一个很想薅的羊毛。

所以飞信用户数一直在迅猛增长——到2010年巅峰期,飞信收获了5亿注册用户,高峰期活跃用户接近1亿。这个数字,正好是2009年全国移动用户的人数:

而当时,腾讯诞生得比飞信早得多的手机QQ,还在为用户破1亿而欢天喜地,实际用户数也才到3已左右。

从2007年5月飞信诞生,到2010年12月米聊诞生,整整3年半的时间,飞信都有机会把飞信开放成一个所有手机用户都可以使用的平台型软件——如果他们迈出这关键的一步,或许现在也就没有米聊和微信什么事了。

然而历史没有假如,中国移动一直只是把飞信当做一块挂在门口的肥肉,用来吸引更多用户选择成为移动用户,正是这样的战略决策,加上联通和电信的崛起抢走越来越多的用户份额,飞信这个天才级的产品,就这样,于2010年12月,被米聊这个智能手机时代的瘦弱小伙,推得摔倒在了智能手机的门槛处,一直没能真正跨进智能手机的大门。

2022年7月15日,中国移动和飞信,给年仅15岁的飞信发布了死亡讣告,宣布飞信将于2022年9月30日举办葬礼,入土为安。

曾经有一个成为手机移动互联网巨头的机会摆在中国移动面前,它却没有好好珍惜,如今,再怎么追悔也已经来不及。如果上天再给腾讯一次机会,不知他是否会说:“我想要”?

【回复评论】1、“你说了这么多都没说到点儿上。米聊直到他死,我仍然以为只有小米手机能用。”

——那只是因为两个月后微信就出来了,小米没机会去让你知道。而且,米聊出来的时候。小米还没开始造手机,小米1到2011年8月才发布。

谢邀

想当年(我改),我是飞信最早的一批用户,原因无它:

当时的大学生基本都是移动用户(动感地带会员),并且飞信电脑端支持群发短信。

想想看当时短信发节日祝福的环境,能直接电脑一次性群发得多爽。

或者说,哪怕不是群发,能够用电脑键盘轻轻松松发短信的体验,都足够让我欲罢不能。

但也正因为如此,移动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无数大企业都面临过的考验:

能躺着赚钱时,任何创新都是犯罪。

飞信这个产品,是完全可以直接碾压死微信的。

飞信春风得意,微信开始兴起的年份,差不多是在2011年左右。

那会儿,恰好处在移动互联网用户爆发式增长的前夕。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在于,手机号更多只是变成一种个人帐号、身份认证象征,而不是体现出手机号所属运营商的关系。

可当时的移动作为这一领域老大,如何吸引更多用户成为移动会员才是核心KPI,所以飞信在本应该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一大爆款产品的机会面前——

选择了“只有移动用户才能使用飞信”。

这等同于向公众施加了一层有形壁垒,站在移动用户角度或许彼此之间发信息免费OK,但只要涉及到联通或者电信用户,怎么办?

人为壁垒存在,如果是缺乏竞争的垄断环境下,或许还不致命。

但微信是完全不一样的逻辑——人人皆可注册,人人皆可使用。

当时,无论你是用QQ、手机号亦或者其他途径,都能享受“免费跟好友发信息打语音”功能。

更加讽刺的地方是微信巧妙地借了移动运营商的“力”,做了很多出厂定制植入。

即,用户如果在移动营业厅买定制机,大概率里面已经自带了微信。(虽然飞信也会有,可用户会选哪一个?)

微信等同于是在移动管理层没有反应过来、只满足于小小的“植入费收益”时,迅速占领了市场。

因此呢,哪怕当时微信固守“只做手机端”,多年后才有类似于飞信那样好用的电脑端版本,可正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了,用户已经不再是被绑定在某家运营商身边的“奴隶”了……

大家自然会做出支持微信的选择。

实际上从2011年这个节点,飞信就等同于死了,只不过背靠大树才苟到今天。

但也是时候跟用户告别,移动也是时候回归到纯粹的“基础设施服务商”定位了。

当然,到了2022年的今天,当时极具活力而开放的“挑战者”会不会重走移动的老路……

或许也值得我们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