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行的APP,正在變成瑞士軍刀! | PTT新聞
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銀行的APP,正在變成瑞士軍刀!

本文由蘇寧金融研究院原創,作者為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

很多男生都有一把瑞士軍刀,買的時候,總想著有這一把就夠了,牙簽、剪刀、平口刀、開瓶器、螺絲刀、鑷子、鑰匙扣,應有盡有。可需要剪刀的時候,我們會找真正的剪刀。

從用戶運營的角度看,瑞士軍刀屬於典型的大雜燴式APP:下載量很高、使用率很低,既沒有顛覆剪刀,也沒有顛覆鑷子。

很多大銀行,正在把自家的APP打造成這樣的瑞士軍刀:功能越來越豐富,用戶卻從來不用;注冊用戶數屢創新高,月活用戶一直在低谷。

瑞士軍刀

這兩年,APP建設講究一站式、講究生態布局,尤其以支付寶為代表,早在2015年就定位於生活服務平台,開啟了廣連場景之路。

晚幾年起步的大中型銀行,也紛紛走上一站式生態之路,辛辛苦苦建場景,卻收效甚微。有人說錯失了先發優勢,不盡然,應該是方向出了問題。

一站式平台,走的是融合之路,融合不同的場景,滿足用戶各類需求。但融合戰略,未必是對的。

如果融合一切是正確的戰略,那微信應該能融合一切,為何人們還會去抖音、快手看短視頻,會去天貓、蘇寧購物呢?

當然,如果說融合戰略是錯的,又無法解釋互聯網巨頭們似乎毫無邊界的擴張,還一個個建立起了龐大的生態家族。

顯然,融合戰略,非真理也非謬誤,要講究前提條件。

瑞士軍刀式的融合戰略走不通,究其原因,缺乏差異化亮點。要走融合之路,總要有個核心,就像支付寶的支付、微信的社交、美團的外賣、頭條的資訊、蘇寧的零售,或者像超市裡的生鮮、商場中的潮牌店,人們為拳頭產品而來,順便消費其他品類。

銀行APP的問題,恰恰在於缺乏這樣一個拳頭功能,功能雖多,哪個拎出來都不強,就像瑞士軍刀,剪刀比不過剪刀、鑷子比不過鑷子,用戶雖然會買下來備用,一年也未必用一次。

瑞士軍刀,只要賣出去就行;可銀行APP,若用戶隻下載不使用,就一點意義也沒有。

“支付”是個陷阱

銀行APP,必須要找到一個核心。注意,是尋找,不是創造。

去哪裡找呢?去用戶心裡找,“在用戶的心智中做到與眾不同”。

根據定位理論,佔領用戶心智只有兩招,要麽把握品類分化機遇,把品牌打造為新品類的代名詞,如支付寶之於第三方支付,很多用戶已經把支付寶等同於第三方支付;要麽只能“調動用戶心智中已有的認知,重新連接已經存在的聯繫”。後者,要困難很多。

就金融APP而言,雲閃付還有希望開創一個新品類,既不同於銀行,也不同於第三方支付;所有的銀行APP,只能在“銀行”這個大品類中找機會。

很多銀行的APP運營思路,卻是拚命地打造支付功能,意圖把自己塑造成第N個支付寶,怎麽可能成功呢?

用戶的心智模型中,想到支付,就只想到微信、支付寶,銀行APP花再多錢補貼,也不可能扭轉用戶認知。

定位理論中有個“二元法則”,認為用戶心智中只能為每個品類留下兩個品牌的空間。第三個品牌要想成功逆襲,非常困難。

就好比在用戶眼裡,可樂就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非常可樂花再多錢打廣告,甚至打民族牌,也不可能逆襲。

所以,若做不到第一第二,最好開辟新的品類。

如瑞幸咖啡,拋開財務造假不談,其成功就在於開創了新的咖啡品類,定位於外賣咖啡,與星巴克、Costa的“第三空間”(非家非辦公的第三空間)概念進行了區隔。

對銀行APP而言,雖然支付是高頻功能,但支付品類名花有主,糾結於“支付”定位無濟於事,最應該做的是回歸“銀行”定位。在銀行這個大品類中,尋找新的機會。

銀行沒有品牌

線下時代,很多銀行塑造了差異化的品牌定位,如零售金融之於招行,小微金融之於民生,同業金融之於興業、資管理財之於光大等。

但這些定位,主要存在於同業的評價中,不在普通用戶頭腦中。所以到了線上APP時代,在產品服務層面,用戶心目中依舊不存在明確的王者。

比如,提到信用卡,用戶會想到哪家銀行?是招行、廣發、浦發、興業,還是工農中建交呢?

真實情況是,無所謂。

辦哪張卡,取決於開卡大禮包,用哪張卡,取決於積分和補貼。雖然銀行業努力經營數十年,補貼優惠無數,但還沒有哪張信用卡牢牢佔據用戶心智,並口口相傳。

在用戶心中,有信用卡品類,無信用卡品牌。

投入巨大品牌行銷資源的信用卡尚且如此,存款、理財、消費貸、車貸、房貸、轉账支付等更是如此了。

銀行產品,陷入同質化競爭的泥潭,用戶被價格和便捷吸引,唯獨不關心是誰家的產品。用戶沒有粘性,沒有忠誠度。

這個時候,當互聯網巨頭殺進來,並成功佔據支付品類心智時,簡直就成了無敵般的存在。支付也就算了,尤其讓人詫異的是,明明很多銀行的寶寶理財比餘額寶收益率高,用戶還是把錢存在餘額寶裡。

不僅僅是支付便捷問題,也不僅僅是用戶不知道餘額寶收益率低,這裡面還涉及到用戶忠誠度。在《品牌的起源》一書中,作者艾·裡斯就認為:

“顧客忠誠度意味著你的顧客願意購買你的產品或服務,即使他們能在別處以更低的價格(或更高的品質)買到同樣的產品或服務。”

表現出來,就是明知道餘額寶收益率不高,用戶就是懶得折騰、懶得換,真是愁壞了銀行APP的運營同學。

不是用戶懶,是說到金融APP,用戶就想用支付寶,恰好支付寶裡有個餘額寶,那就用一下吧。能奈用戶何呢?

當然,產品才是核心。用戶忠誠度是非常短暫的現象,收益率上不去,終究會把用戶趕跑。比如,在2010年,既便你是十年的諾基亞鐵粉,也會毫無內疚地去買台iPhone4。

銀行APP要做的,就是找到這種差異化的體驗優勢,然後不斷強化、放大、講給用戶聽。

尋找差異化

說到差異化,又是銀行人心中的痛。

一般消費品,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既可以從款式、原材料、工藝等方面找差異,還可以從品牌、潮流、定位上找差異,沒有差異還能塑造差異。

比如,奔馳的用戶印象是“乘坐體驗好”,寶馬就強調自己“駕駛體驗好”。普通用戶哪分得清二者在乘坐、駕駛中的細微差別,但在這種品牌認知下,自己開車傾向於寶馬,若有司機就買奔馳。在刻意的品牌塑造下,奔馳成為“名望”的代名詞,寶馬則化身“超級駕駛機器”。

但金融產品補貼,你非要給用戶安利自家的貸款產品如何與眾不同,除了利率、額度、申請體驗、使用場景外,其他就無計可施了。

利率接近的兩款貸款產品,再高明的行銷策略也不可能做出“白領專用”、“藍領專享”的品牌區隔。一款智能手機,可以用“黑科技”吸引用戶;一款消費貸款,給用戶講大數據風控是沒用的。

只能在“利率、額度、申請體驗、使用場景”四個要素的狹窄空間裡定位,產品遲早會陷入同質化,利率接近、額度接近、申請體驗接近、使用場景接近。

前兩年,在信息流資訊中的貸款廣告中,經常能看到 “下款快、30萬額度、日息萬分之五、純信用”等關鍵詞,那個時候,這些特徵是一種優勢,現在已成為行業標配。

標配之外,無法添加新的元素,讓產品與眾不同。最終,走向了信用卡的老路:靠積分、立減優惠、場景滲透等爭搶用戶,本質上在打價格戰。

現在,很多銀行APP的拉新促活策略,就是靠補貼、優惠、羊毛三板斧,購物商城、餐飲立減、充值優惠、活動積分等,莫不如此。

這種同質化的補貼促活,讓銀行內部看不到破局希望,導致執行層面搖擺不定,陷入一種間歇式運動:補貼幾個月,停幾個月,再補貼幾個月……仗著財大氣粗,就這麽有一搭沒一搭地運營著。

在這種無力感下,可還有銀行夢想著靠APP打個翻身仗?

路在何方?

悖論在於,沒人敢放棄APP,一旦放棄了APP,也就放棄了業務發展的自主可控性。

零售金融領域,正在重複消費品領域走過的路,即隨著競爭加劇,會出現一條從工廠到渠道商的權力轉移路徑:

行業初期,產品供不應求,生產環節為供應鏈核心,用戶和渠道的意見無足輕重,一如福特先生的名言,“你可以要任何顏色的汽車,只要它是黑色的”。

行業中後期,產品供應過剩,用戶掌握了決定權。終端渠道離用戶更近,掌握了產業鏈核心權力,即所謂“得終端者得天下”,如當前的天貓、蘇寧。

誰離用戶更近,誰就能掌握核心權力。

零售金融領域,這一規律也在顯現,流量平台正集聚起更多的權力,且向頭部平台集中。

前兩年,用戶還敢於在各種APP、信息流中申請貸款,很多人踩雷高利貸、套路貸,苦不堪言;這兩年,學乖的用戶隻敢在頭部平台點擊貸款廣告,求個心安。

小的流量平台在市場規範中被洗牌,大的流量平台乘勢推出自營貸款品牌,再以聯合貸款之名,挾天子以令諸侯,把各類貸款產品圈進來,美其名曰“開放平台”,最大化承接用戶紅利。

中小銀行,普遍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專心做產品,做流量平台背後的資金方和供貨方;不甘屈尊的大銀行,發憤圖強,立志要“以我為主”搭建多元渠道體系,但過去幾年自建APP生態的努力並不成功。

問題是,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毫無差異化的同質競爭,必然導致馬太效應,入口越來越集中。

過去幾年的激烈競爭,中小流量平台退場、中小銀行APP式微,現在剩下二三十家大銀行依舊活躍,但還能撐多久呢?

在《金融業讓利1.5兆:誰將吃土,誰能吃肉?》一文中,我曾討論道“當前,無論是中長期經濟轉型,還是短期經濟抗疫,都對銀行業提出更高的要求”,其實,行業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也對銀行業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多挑戰……

越來越多的難題,等著解答。

某種意義上,這代銀行人是不幸的,因為有這些難題;某種意義上,這代銀行人是幸運的,因為有這些難題。

這個世界從來不存在一眼望到頭的結局,看似無解的困局往往潛藏大機遇。一如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於20世紀的物理學,只要能往前邁出實質的一小步,整個行業就會打開一個新天地。

參考資料:

1、(美)艾·裡斯(Al Ries),勞拉·裡斯(Laura Ries),《品牌的起源》,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