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丈夫或孩子的祕密,有時是自尋煩惱」 她分享建立親密關係的起點
瀏覽數 6,771

「想知道丈夫或孩子的祕密,有時是自尋煩惱」 她分享建立親密關係的起點

從女兒6歲的暑假獨自去公婆家開始,每一年的那個時候,我都會提醒自己,這就是將來要面對的生活。就某種意義上來說,孩子與丈夫,他們都是我們人生的過客,緣分深的待得久一點,緣分淺一點的提早離開,我們終將要找到一個舒適的方式和自己相處,因為我們自己就是那歸人。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所有人生角色的扮演,我最喜歡「母親」這個角色,也做得最認真,原因很簡單,我是想做母親而生孩子,不是為了生而生,對我而言,這有很大的差別,差別在於「心甘情願」。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要別人肯定的人,這可能來自父母從小無條件的接受「我是誰」,不管我的表現如何,父親看到成績單,只會問:「盡力了嗎?盡力就好。」當然很多時候都是用混的,他們也從沒有質疑過我,就是全然相信,這個小小的「相信」,造就日後「自我肯定」的基石。我傳承他們的教養,用同樣態度教養女兒。

親密關係的起點─接受真實的你

我非常清楚孩子是生命中的過客,所以非常珍惜她的成長。我們都需要很多空間,我們關係很好,其中一個祕密武器就是保持一定的距離,這個距離就是「隱私」,即便在青少年時期,我也從未不經她同意翻閱她的東西。祕密就是不想告訴別人,既然是祕密,又何必知道。

我一位很酷的女性友人說:「只要有人跟我講祕密,我就會跟他說:『我一定會告訴別人,你最好想清楚再說,因為我不想背負這種壓力。』」這是事實,當我們知道別人的祕密,又不能明目張膽地問,最後還要假裝不知道,這是一件多麼沉重的事。(推薦閱讀:原來「保密」會傷身!不能說的秘密top10 你藏了幾個?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如果我真的好奇或擔心,就直接問本人,至少我會給一次機會聽當事人為自己辯解。對我而言,不知道的事都是不重要的事,我的耐心大過於好奇,我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有一天她主動分享她的祕密──這就是親密關係的起點。

其實,會想知道孩子或是丈夫的祕密,有時是自尋煩惱。反正若真的發生什麼事,父母或太太都是最後一個知道,因此從結果推論,知不知道是一樣的,只是提前擔心。

那到底要怎麼做?對我而言就是「接受」。

接受什麼?接受「想像」就是和「期待」不同,就像我的父母全然接受我一樣,接受「我就是我」,我們對孩子的期待要不是反映自己的缺憾,就是反映對自己的自滿。

我常常不能理解,為什麼「我的」夢想要別人實現,而別人又為什麼要來實現「我的」夢想?當父母分不清「擁有權」和「所有權」的不同,就非常容易迷失在親職的角色裡;身為父母應該教他們學校沒有教的事,接受他們有說「不」的權利;即便我們是先知。同時,孩子也要接受父母說「不」的權利;即便事情和他期待的不同。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我們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因為我們是孩子最重要的「他人」,在所有人格發展中最重要的基礎:自我肯定、自我接受、自我價值和信心,都在於為人父母是否可以全然無條件地接受孩子「真正」的樣子,而不是我們所期待的樣子。(推薦閱讀:先生不斷抱怨工作該怎麼辦?她選擇放棄當「和事佬」

母女是獨立又親密的個體

在女兒還小時,我不會公開這些家書,因為我不希望別人拿著家書的尺來檢視我的教養,現在願意公開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她已經大到可以驗證我對她的教養是對的。

從她生下來,我對待她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有教養都以訓練她成為獨立、能為自己負責任的人為目標。我的價值觀反映在給她的教養上,每當遭遇教養瓶頸,我不斷反省最深的問題、看到自己的懦弱和心念不安的出處,當我能勇敢面對,就能找到出口,而這出口就是她能夠勇敢的緣起。

會這樣說也是因為女兒也是勇敢的,她知道她的底線在哪裡,有任何疑問都會去問當事人。她的勇敢反映了我的教養,而我的教養又反映了她的價值觀,「教養」簡單來說就是一面鏡子,我們看到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我們終究要為自己的長相負責。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我不把人生的發球權交付在他人手中。

我的寂寞空虛是我的事,人生的缺憾也是我的事,不需要等待他人關愛的眼神,或填補我的缺憾,如果我們在精神能夠這樣獨立,出乎意料的,所有人會靠向我們,因為這是沒有負擔的愛,想做的事都是自己願意,而不是義務,孩子也會反省,知道該做多少、要做什麼,他們也會適時調整腳步。

所以如果我們能吞下「先知」的話語,然後深吸一口氣學會等待,這些就會成為美好的過程。(推薦閱讀:侯佩岑:努力成為,孩子背後那抹甜美又堅韌的支持

我相信多數父母都是盡他們最大的努力撫養孩子,不管我們的客觀條件是什麼,全職母親或職業婦女,教養裡不能帶有抱歉,因為抱歉會讓教養扭曲變形,該堅持的不堅持,該糾正的不糾正;我們應當在能陪伴的時候好好陪伴,該單飛的時候,放手讓他們遨遊飛翔。

我們雖生下孩子,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命,會生在如何的家庭、有什麼樣的父母,無法揀選,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今生陪他們一程。

我之所以喜歡為人母的角色,是因為在這樣的關係裡,雙方都有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彼此擁有獨立的靈魂,相互依靠而又不互相依賴。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寫給喧囂的37個安靜練習

作者/汪莫

出版日期/2018-12-19

立即購買
追蹤我們看好書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