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者 3》是不是扑街了?你看完之后什么感觉?

编剧都是 TVB 编剧,但为什么看起来就不是当年的味道了?
关注者
84
被浏览
199,668

51 个回答

如果是和《使徒行者1》比,那真的比不上,《使徒行者3》很多地方的剧情设计,让我尴尬到只能快进。

比如明明是卧底,即使是第一次执行任务,朱倩也应该是一个有着极高警惕心的警察,然而在第一次任务结束后,在一个没有人、没有路灯,一看就会出事的小街道,隔着铁丝网和爆seed聊天。难道就不能找个安全地方面对面的聊吗????

比如阿兜去做卧底,大宝用计离开了关着自己的狗笼,想要逃出去,还非常有义气的把钥匙丢给阿兜帮她也出来,作为警察以及卧底的阿兜,为了执行任务需要留下来,她也担心大宝逃不出去,于是想拉回她。你俩意见不合就不合吧,能不能找一个隐蔽的地方躲起来,直接就在一个暴露且空旷的地方吵架,真的是摆明了给反派机会。

再比如,卓sir帮阿兜带着一群被绑架的女孩子逃出了买卖器官做手术的集装箱,卓sir就和阿兜聊了起来…………拜托,人命关天的时候,其他女孩子等着逃命,还想看你们聊天???关键是,其他女孩子丝毫没有恐惧害怕,就那么站着,我????

……

这样的设计还有很多,在警匪中就让人觉得编剧导演在设计过程中的不用心,以及观众会觉得特别假。

影视剧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想让人继续往下看,总得要点真实感和代入感,但《使徒行者3》在这方便真的没做好。

Ifeng电影:内心戏与厚重感不足,《使徒行者3》终究面目模糊

无处挣脱的宿命感,与人性的两难挣扎,才是卧底剧的核心美学。


虽然港剧没落,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每年还是有那么几部作品,在内地受到不小的关注。比如最近开播的《使徒行者3》。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很多观众将《使徒行者》描述为剧版《无间道》——这是一部卧底题材的电视剧。
《使徒行者3》的演员阵容堪称豪华。第一季的三位主演,爆seed(林峰 饰)、卓sir(苗乔伟 饰)、欢喜哥(许绍雄 饰)回归,第二部的阿梅(黄翠如 饰)、天堂哥(袁伟豪 饰)也在,马国明、黄智雯、蔡思贝、张振朗、林宣妤等TVB力捧的主咖加入。


稍稍遗憾的是,第一部的钉姐(佘诗曼 饰)依旧缺席。
2014年,《使徒行者》播出。由文伟鸿执导,伍立光等人编剧,苗侨伟、林峯、佘诗曼等人主演。


这是林峯离开TVB的告别之作和佘诗曼重返TVB的回归之作,也是这十年来香港警匪剧的一个巅峰。


该剧在香港以30.5的跨平台收视率成为TVB年度收视冠军,在内地也掀起追剧热潮。《越难越爱》的旋律响起,很多观众耳熟能详。
《使徒行者》放弃了以往警匪相斗的烂熟经典模式,一开始就透露有5个卧底,让观众与角色一起开始寻找卧底。
在寻找卧底警员的同时,还要查找警局里的黑警与其背后财团。警方黑帮双重无间道的设定,体现出港产警匪剧自我超越的野心。
2017年,《使徒行者2》播出。由苏万聪执导,叶天成编剧,主演进行了“大换血”,灵魂人物爆seed和钉姐缺席,导致观众觉得“货不对板”。


与第一部最大不同是,《使徒行者2》是合拍剧。整部剧的色调、打光和大陆网剧无异,甚至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从香港转移到了泰国,失去了特有的港味。
再加上人物线索庞杂,bug太多造成逻辑硬伤,《使徒行者2》口碑不佳。
从市场效应来说,《使徒行者2》也逊于第一部。在香港最高收视26.7点,仅排在年度收视总榜第7位。
时隔3年,《使徒行者3》回归,它是延续第一部的奇迹,还是重复第二部的命运?
从时间关系看,《使徒行者》三部曲的时间顺序,是第二部——第一部——第三部。第二部是第一部的前传,第三部是第一部的后续。
第二部讲述的是,卓sir因手下五名卧底被端,踏上了拯救卧底和寻找幕后黑手的征程,最后端掉了陈豪饰演的魏德信。结尾预告了第一部几位卧底的出现。



接着是第一部的时间线。警队高层离奇死亡后,与死者单向联系的5个卧底都失踪了,为了找回这5个卧底,卓sir开展了一场卧底与黑警之间的游戏。
这一部以卓sir枪击故事幕后黑手最大黑警,入狱三年收尾。
到了《使徒行者3》,第二部大boss的弟弟魏德礼杀了回来,化名为韦作荣,明面上是保安局的高级长官,他将对爆seed、卓sir等人展开复仇,一场新的较量展开。


就目前看来,《使徒行者3》的质感逊色于第一部,但又优于第二部。
从开篇几集来看(以韦作荣亮明身份为节点),《使徒行者3》与第一部可平分秋色——只是这个优势没有保持下来。
首先,作为合拍剧,又背靠财大气粗的腾讯,《使徒行者3》在动作戏上有不少亮点。
爆seed和黑市器官集团的第一次交锋,飞车追逐、枪战、肉搏纷至沓来,高能热血,可以看到经费在燃烧。


其次,这一回规避了合拍剧水土不服的问题,保留了港味的同时,也保留了卧底剧那种凌厉冷峻气质与残酷的宿命色彩。
像卓sir的手机被警方卧底安置了监听程序,画面一转,下一个镜头就是卓sir反监听CIB的谈话。


一个简单的镜头就将卧底剧的“窃听风暴”体现出来。
朱倩(麦美恩 饰)的牺牲,更是《使徒行者3》一个充满悲剧性的华彩桥段。
朱倩是爆seed的卧底,也是一个新手卧底。他们手上处理的案子是一起失踪案:两个台湾女生被骗来香港做模特,然后就失去联系。朱倩伪装成被骗的模特潜入模特儿公司。
这家公司打着模特公司的幌子在做皮肉生意,她在混进去之后很快就找到了失踪女孩之一。
到这里,剧情的基调是港剧特有的那种“咸湿”,带有那么一点黄色,有微妙的喜剧性。


但其实,这个所谓的模特儿公司是一个黑市买卖器官的地下团伙,做着专门为全球的富豪提供活体器官的非法勾当。
朱倩救出其中一个失踪女孩并把她藏好,爆seed也经历枪战、车爆后全身而退。两人隔着铁门见面,就在这时,朱倩被器官贩卖集团的主脑捉走。


爆seed眼睁睁地看着朱倩被取走了全部器官。


一个年轻的、漂亮的、热血的卧底,就这样牺牲了。地下黑恶势力一览无余,卧底工作的殉道色彩,也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心理冲击。
再则,《使徒行者3》依然玩转着“谁是卧底”“谁是黑警”的悬念。
韦作荣第一次在剧情中正式出场,是伪装作为跨国犯罪集团的首脑“克莱因”。
他的表层身份是保安局首席调查人员,以及韦爷儿子。但他的真实身份,是第二季的大BOSS魏德信的弟弟。
第二季结尾他就表示要复仇,干掉所有人。这时韦作荣就有三重身份:警察、卧底、犯罪分子,到底哪一重身份是他的真面目?



这一季卓sir、欢喜哥的选择和走向,也扑朔迷离。
但《使徒行者3》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
比如剧中的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好人有点坏,坏人有点好。”看似是体现人性的复杂,实际上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脸谱化,角色的任何选择都落在观众的预期里。
其次,无效情节还是不少,尤为鲜明地体现在各种CP的排列组合和浓墨重彩的呈现上,以至于有些喧宾夺主。
也许是第一部爆seed和钉姐CP太深入人心,这一部继续发扬这个套路:凯晴CP“越难越爱”,阿梅和天堂哥再续前缘,北冰洋夫妇的“禁忌之恋”一演就是大半集,韦作荣和MadamG眼瞅着也要发展出感情线……


再这样下去,都要成为打着恋爱幌子的卧底剧了。
当然,跟前两部一样,《使徒行者3》逻辑bug也不少。比如韦作荣的身份反转之后又反转,崇联社一个大黑帮被一个前警员治得服服帖帖的。


不过,这些都还不是《使徒行者3》最大的问题。它的根本症结是,没有办法将卧底剧的美学特征发挥到极致。
卧底,是香港影视剧很重要的一个创作题材。早在1980年代,香港就有《边缘人》《龙虎风云》等经典的卧底片。
卧底电影的巅峰之作,无疑是《无间道》,它不是局限于刻画警察安插到黑帮中的角色,“卧底”也包括黑帮打入警方内部的成员。


警与匪之间的分辨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双方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此凸显出身份认同的悲哀。
之后,TVB的卧底剧《学警狙击》、《潜行狙击》都大获成功。在《使徒行者》中,警匪双方都各有“卧底”。


这么多卧底影视剧,共同形成卧底剧的核心美学——无处挣脱的宿命感,与人性的两难挣扎。
对于一个卧底警察来说,“我是一个警察”,这是他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理解,也是他在成为卧底之后完成任务和使命的内心驱动力。可成为黑帮卧底,就意味着他身处黑帮集团险恶的生存环境。
为了博取对方的信任,并触及黑帮集团的核心利益,卧底常常不得不违背本心协同黑帮作恶。这时卧底就会在“我是谁”的问题上出现摇摆,产生自我认同危机,陷入精神困境。
使命要求他撑下去,但残酷的现实又让他成为一个痛苦的“他者”。
卧底无法拥有光明,也不属于黑暗。这是一个卧底的宿命,也是他的痛苦。
《无间道》之所以是经典,以为它拍出了这一层宿命感。


《使徒行者3》中,这一层宿命感也有,朱倩牺牲时达到一个顶点。但随着剧情推进,愈发微弱。
比如这一季卓sir也面临着抉择。妻子就得了肝硬化,需要肝脏移植,给了他一个黑化的可能。但这是靠绝症等偶然性外力推动的,虽然合情合理,总让人觉得有点“狗血”。
爆seed在朱倩牺牲后,有过一段自我怀疑的阶段,但之后他的精力主要在沐足店上,缺乏一些更内敛深刻的内心戏。
至于窦亚希等卧底菜鸟,卧底就跟闹着玩似的,缺乏厚重感。
这就导致《使徒行者3》可看性虽然不差,但它也仅仅是一部面目模糊的警匪刑侦剧,只不过其中有卧底元素。
《使徒行者3》相对平淡的口碑与反响,也是TVB剧困境的一个缩影——擅打情怀牌,有题材积累与优势,但在创作实践上,仍旧普遍缺乏锐气、创新和深度。
最终收获的,只是中规中矩。
你看这部剧了吗?评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