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這攬炒旅途 | 余慧明 | 獨立媒體
立即捐款

踏上這攬炒旅途

踏上這攬炒旅途

或者,去年六月之前,我從未想過自己可以走到這個位置。

從護理前線走入總部

自2010年於中文大學護理系畢業後,我便投身公立醫院當護士,一心希望負起照顧病人的責任。若由兼職護士學生開始計算,我已當了八年護士,更於醫管局工作了十年。多謝醫管局「三年抱兩」的政策,新入職護士需於首三年在至少兩個不同的部門工作(剛熟習了工作環境便要離開),令我於2011年被派到深切治療部工作,直至2017年。八年間,我親歷過一些不公義的事與制度問題,即使如何向部門管理層反映病房內不合理的事,例如人手與病床比例問題,都只被推說是醫管局總部的決策,改變不是易事。這些經歷令我毅然放棄向危重護理專科發展,轉到醫管局總部醫療信息部「由低做起」,嘗試進入體制內進行改變。

雖然助理行政主任位處於總部中食物鏈的最低層,但隨著負責項目發展而參與大大小小的會議,終於明白當初前線管理層口裡說的「改變不是易事」是甚麼一回事。即使一個小小的決定,如於電子系統增添一個功能鍵,亦要經過多層管治架構才能通過。醫管局架構重疊、臃腫,一直為人詬病;但總部管理層卻像生活於平衡時空,以此為傲,認為這才是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層對任何事只要拋出一句「按既定程序處理」,便能把責任卸掉,沒有人需要為任何過失負上責任。處理武漢肺炎疫情一事亦然,任誰都想推倒這可惡的制度。

由反送中走到籌組工會

去年6月9日前,相信我與許多香港人一樣,因雨傘運動、魚蛋革命、立法會議員被取消資格等事,各種不公義所造成的創傷一直揮之不去,認為即使再遊行、再示威、再反抗,都只會徒勞無功。直到6月9日,彷彿再次看到曙光:一百萬人走到街頭,向政權吶喊。可是,港共政府無視廣大市民聲音,繼續推行「逃犯條例」惡法。6月12日當日,為阻止送中惡法二讀,數萬人以行動向政權說不,卻換來無數已被遺忘數年的催淚彈。逃出生天後,有一段時間對「嘭、嘭、嘭」的聲音及奇怪的氣味特別敏感,尤如再次置身於當天金鐘現場,被距離不足兩米的催淚煙覆蓋。不過,這沒有令我畏懼,更令我堅持走上街頭。還記得於6月16日,我被二百萬加一人感動得落下淚來,確信香港還是充滿希望。

往後每個周末於香港各區的遊行,都上演著和平遊行變成「克制」的警方濫暴、濫捕的情節。大部份香港人都只敢看著手機、電視直播畫面,邊破口大罵,邊涕淚縱橫,卻未敢對極權作多一些反抗,翌日亦如常上班,猶如沒事發生過一樣。你不得不承認這是大多數「和理非」的寫照:認為制度已死,內心很認同街頭抗爭,但自己又未敢為抗爭踏前一步。

醫護界於這場反送中運動肩起重要角色:於抗爭前線擔任義務急救員;於醫院內處理無辜受傷的示威者。有一段日子,一眾醫護人員於工餘時間舉行靜坐集會、派發黑色口罩、聯署抗議警方於醫院附近施放催淚彈及使用水炮車、肆意拘捕醫護及急救人員……換來醫管局一句「醫院不是適合舉行集會的地方,員工應保持政治中立」,卻對警方的肆意妄為視若無睹,難道這就是當權者所謂的政治中立?

運動開始停滯不前,勇武抗爭無法再進一步,和理非遊行集會也只被政府無視。這時,我與同伴萌生組織工會的念頭,希望團結有共同理念的同業,凝聚力量發動全民三罷,令社會停擺,向醫管局及政權作出強而有力的控訴。

罷工抗暴 對話已盡

沒想到一場武漢肺炎,讓醫管局員工陣線還未來得及深耕細作,便要籌備一場原本應該壓軸登場的大罷工。由萬人空巷排隊入會,到接近九千名會員填寫罷工投名狀,我們已明白工會將要面對一場硬仗。罷工首日,特首宣布局部性封關,卻向公眾強調此措施與醫護罷工無關,更謂任何人以極端手法去迫使政府都不會得逞。不過,政權卻在背後搞小動作,派出「中間人」表示代特首傳話,希望與工會進行閉門會議。當然,我們認為所有枱底交易並無意義,拒絕邀請。

在罷工的那個星期,有貼近民主陣營的「中間人」表示會把工會對「封關」訴求重新包裝為傳染病學專家所認同的方案向政府推銷,可惜最後只換來十四天的強制隔離措施,而「中間人」更著工會「袋住先」。雖心有不甘,但眼看封關無法再進一步時,唯有轉向醫管局爭取有關職業安全的訴求。當時,過七千名會員一同罷工,我們以為可與醫管局就部分訴求簽訂協議,可惜事與願違。局方對談判毫無誠意,從來沒有打算作出任何實質承諾,只惺惺作態裝作聆聽員工聲音。就如政權一樣,即使佯裝對話,亦不會作出任何讓步。因此,過往泛民主派主張的「又傾又砌」都應在這時代畫上句號。

內外抗爭 缺一不可

罷工行動落幕,作為工會主席,難免感到有負一眾會員所託,無法為各會員爭取到罷工的五大訴求,亦愧疚未能替香港人爭取「全面封關」。不過,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會員於醫管局總部大樓說過跟工會理事齊上齊落,市民及其他組織於大樓外聲援一整天,過後更不斷有聲音表示沒有醫護罷工,可能連局部封關亦未能爭取,疫情定必更為嚴峻。現在香港醫療系統快將超出負荷,希望各位香港人繼續保持警惕,切勿鬆懈,做好個人衞生,避免聚會,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抗疫同時,亦不要忘卻抗爭。經此一役,我自己已回不去當不想思考、不用面對現實的「港豬」。要破局,必須由制度上的變革開始,甚至把制度推倒重來也在所不惜。今年立法會選舉可能是破舊立新的好時機,同時觀乎極權的步步進逼,亦可能是最後一次機會今次的選舉關乎整場反送中運動的推展,所有立法會議會席位包括功能組別都不再屬於某界別利益,而應向全港市民問責。

「攬炒」議會,爭取35席後為手段,然後全面否決所有政府提出的議案為目的,藉此觸發基本法第五十條,令特首宣佈解散立法會,制造憲政危機,此為制度內的「攬炒」。與此同時,制度外的「攬炒」就要透過組織「大三罷」,達成罷工、罷市、罷課,令社會停擺,務求煞停一切暴政,達致制度性的改革,再共同建構重光後的香港。

比起追求假希望,不如尋求真「攬炒」,或許才會為香港帶來一線生機。

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各路戰線定必要繼續,黃色經濟圈、國際戰線、文宣戰等缺一不可。

願榮光歸香港,不只是在商場唱頌、在手機播放、在網上傳播,而是需要解放自身思想束縛枷鎖,容納不同戰線,參與在地抗爭,決心衝擊僵化不堪的制度,才能有天讓公義民主自由歸於這裡。這是一個考驗耐性與決心的時代,要進行這場時代革命,就看大家對光復香港有多大耐性與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