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后一批太监后来的命运是怎样的?

看到末代皇帝中最后一批太监被赶出宫,想知道他们后来怎么了,如何生活的。
关注者
1,821
被浏览
2,754,391

56 个回答

宦官鼎盛是在明代,明亡时宦官超过10万人。随着国力衰败,到了清代,「大内」已经衰落了,后来干脆连太监也不招了。新进的人饭白吃,但活也是白干,没钱拿,这叫「效力」。得等机会,哪个太监死了,改他的姓,才能算太监,否则就得永远当「效力」。用溥仪的话说就是「买个钱粮名字」。比如太监刘兴桥,是顶了一个江姓的太监,并花了三二十块现洋,才有机会当上了太监。如此到了清末溥仪时期,清宫太监已经不足千人。


先说最后一批太监何以要离宫:


1923年6月27日的一个夏夜,清宫西北角发生了一次很大的火灾。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肇介绍紫禁城历史上的火灾时,提到了那场蹊跷的火:

溥仪十六岁那年,太监带他看了建福宫附近的一座仓库,其中贮藏着许多乾隆的珍玩,因而使他想到,宫中到底有多少财宝?那些整库整院的财宝怎么办?被人盗去的有多少?如何才能防止偷盗……?
他接受了谋臣的建议,决定清点一次。
这样一来,火星跳进火药库里了。
清点工作刚一开始,六月廿七日夜间,建福宫突然起火。大火烧了一夜,建福宫一带,包括静怡轩、吉云楼、碧琳馆、延春阁、积翠亭、广生楼、香云亭等,一大片楼台亭阁,化为焦土。
这一带地区本是紫禁城内贮藏珍宝最多的地方。这一场大火,究竟烧了多少东西,谁也没法估计。清皇室内务府事后开了个单子,说这次大火共烧毁房间一百二十间,金佛二千六百六十五尊,字画一千一百五十七件,古玩四百三十五件,古书几万册。这是根据什么开的?鬼知道!

过不多天,养心殿东套院无逸斋的窗户上又发生火警,幸好发现得早,一团浸过煤油的棉花刚烧着,就被发现扑灭。于是,溥仪起了疑心,认定是太监们图谋不轨,「不但是有人想放火灭迹,而且还想要谋害我了」。而且,溥仪惊讶地发现,自己内务府的年度开支,竟超过了慈禧内务府的最高纪录。此前,还发生过一件匪夷所思的盗窃事件:溥仪婉容大婚后,皇后凤冠上的珍珠玉翠被人掉包成了赝品。

溥仪在《我为何遣散太监》自述道:

太监既是把我恨到这种程度,谁敢说他们不能聚众谋乱或是对我施行暗害呢?既是如此,倒不如先发制人,把太监一齐驱逐掉。


7月16日,怀疑是内务府监守自盗的溥仪下旨「将宫内太监全部裁撤,立即出宫」。据太监回忆,溥仪提着手枪在宫里搜了个遍,亲自驱逐清宫所有的太监。说一个也不许留,这是一条历史分水岭。


太监被逐宫前,可以按级别领到一笔遣散费,首领太监200元,小太监仅得20元。之后,这批太监们何去何从呢,得分两段三类讲:


一、民国时期(1923-1949)

1、有钱的太监。一般是上层的太监总管,约三四十名。


因为平日皇帝、嫔妃的赏赐颇丰,大都在北京置办了田地家业,衣食无忧,甚至不乏娶妻纳妾之人(当然是不可能有子嗣的,所以太监又被人詈骂为“绝户”)。


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慈禧、隆裕身边的红人张祥斋(小德张)。这位红极一时的太监总管,出宫后与袁世凯私交甚密,因为善于趋炎附势、结党营私,一时间「贵比王侯,富敌天子」,同时经营着绸缎庄、当铺、粮店等好几家买卖,在京津多处置办了奢侈巨宅。他纳福娶了四个老婆,连过继的儿子也有三个老婆,公馆里包括花匠、厨师、门卫、丫鬟、老妈子共有三十多人。由于他的败家儿子花天酒地,大部分家产很快被挥霍散尽。建国后,仅存不多的家财也被没收充公,被送去改造,晚年落魄为一名街头小贩,以油炸果子为业,1957年病逝,虽然不风光,但也算体面。

图:位于北新桥的小德张故居正房,四合院结构,摄于1982年。

2、普通太监。约有三四百人。


大部分太监自小净身入宫,身无长技,只能指望依靠太监养老义会安度余生。太监在宫中当差时,固然是有尊卑之分,但在宫外,他们却有一种行会式的互相扶助组织,最早可以追溯到明初年间,这种组织有相当的公积金,供养老、埋葬之用。号称“中国硅谷”的中关村西区,倒回六十年就是太监养老义会置办的太监公墓,是一片荒凉的坟场。据 @清舟已过 补充,中关村,建国前叫中官村(中官是对太监的别称)。

旧社会看不起太监,即便有钱少有人肯接近,所以,太监一般很早就做好了打算,把寺庙作为晚年退路。年富力强的时候积攒一些钱财,买地捐给寺庙,拜寺庙主持为师,再或者捐助一些方外人修建寺庙,出宫后方便到寺庙安身。


到清末,北京城郊共有26座这类寺庙,大多集中在海淀区,有定慧寺、立马关帝庙、裕华庵、福寿寺、素云观等等。这些寺庙,特别是兴隆寺,不属于普通的“子孙缘”,而是一座“兄弟庙”。进寺的太监,出宫前就必须至少交纳太监养老义会一百块钱,否则连门槛都甭想迈入。出宫后,还要在这儿义务服四年劳役,无不轨行为,才能够被正式收纳。


明清两代,住寺的太监大都是极为有钱的。在宫内有权有势,出了宫,仗着银两,依旧可以站在别人头上。比如李莲英副手、管玉玺的首领太监刘多生(法名刘诚印),是跨越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元老太监,深受慈禧恩宠。出宫后,拜在白云观方丈耕云门下,靠着财势威望顺理成章做了这个庙的方丈。


到了民国,太监集体被逐出宫,太监们都没了饭辙,寺庙的门槛也变了,既使出宫前没交过钱,只要租得起一间房,也能在这儿凑和着住下。按太监的话说,兴隆寺,这时成了“杂八地”。


3、贫寒太监。最次者,如果一个太监囊中羞涩连丁点房钱都交不起,太监养老义会不是善堂,那只有流浪街头、忍冻挨饿的份儿了。出宫后头一年,约三百人流落北京街头,次年少了近半。


图:地安门雁翅楼,摄于清末。雁翅楼是后来没钱太监的一个聚集点,他们衣衫破烂,俨然一群逃荒的难民。


太监孙耀庭有幸入了寺,据他回忆,在太监被溥仪驱逐出宫后的三年,即1926年,北京万寿兴隆寺尚有40多位太监,孤苦地讨生活。

出宫之后,我们这批太监痛苦极了。一方面是生活无着,找不到工作,还被人看不起;另一方面也不习惯紫禁城外面的社会生活。比如说,我们在大街上个厕所都成为问题,进男厕所呢,还是进女厕所?


在被逐出宫的太监中间,大约有三十四人手中存有财物,这些人大多在西郊置地盖房,自立家业,大部分的穷太监则流离失所。


我同二十多个穷太监,最初住在北长街的兴隆寺,一天吃两顿饭。冬天,人家只管炉子不管煤,我们就得天天上街去,拣煤核来烧,在衣不御寒的情况下,不生炉子可怎么过呢?如果不是解放,我们这批生无依靠的人,恐怕早就冻死在街头垃圾箱边。


1932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后,在长春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溥仪称帝。伪满洲皇宫(因避讳日本天皇的“皇”字,改称为“满洲国帝宫”)又重组了宫内府。老太监王士清受令从兴隆寺挑了三个机灵的太监去“新京”伺候溥仪和皇后、妃嫔等人,其中包括孙耀庭、马德清等人,人数不多,内廷勤务外廷随侍,不过三四十人。


好景不长,纸糊的皇位没几年就随着日本人颓败而倒台。自从再次被逐宫后,太监流落四散,个别回到京城去当了私宅的内务管家。民国有段时间,雇用太监成了京城富人堆儿里摆阔的一个标志。几个富贵的阔主儿,以钱夸富而雇用了太监。 一来是过过皇上老儿的瘾,以此摆谱;二来是大多有三房四妾,为防诲乱,也不失是个招数。


但这是少数的,也是暂时的。覆巢之下无完卵,在国事飘摇的年岁里,这些身如浮萍的太监也只能求个寄身之所,最终也难敌大势,随波逐流。之后二十余年,历经抗战、内战至北平解放后,在世的已所剩无几。


二、建国后(1949-1996)

1949年解放后, 政府将尚未过世的八九个太监集中赡养,从原先的太监养老义会接过了这些人的生养死葬,好似一个公立养老院。起先被安排在蓝靛厂长春桥23号院,与贫农合住,此处原是立马关帝庙的庙产,有10多间房,都是油漆彩画、雕梁画栋的瓦房,对被划为地主成分的太监而言,待遇不算坏。

由于身份特殊,当时每人每月有16元的生活补贴,稍懂文墨的安排去「北京寺管组」管理全市寺庙,工资翻倍。比如前面提到的孙耀庭,因为又机警又识字,建国后被安排在「寺管组」当了6年出纳,每月工资35元。当时的最低生活保障工资只有8块钱,物价便宜是重要原因。当时大米1斤只要1角2分钱,面粉1角5分,猪肉都是吃供应,肉价只有5角左右。这几个太监相互照应,有钱有闲,日子过得还算舒心。


1957年,太监们集体搬到了北长街万寿兴隆寺(这里从清乾隆年间起就是太监的养老寺庙)。1964年,又从兴隆寺搬到广化寺。

1982年,在世的太监只剩下孙耀庭和马德清二人。他俩在广化寺住一处,马德清住西跨院,孙耀庭居于东跨院。政府给他俩安排了一个法号觉修的老和尚照顾他们。

我现在住着两间北房,要想吃什么随时有人替我去买,病了,公家管医疗。前些日子,我腿上患丹毒,走路不方便。外屋负责照顾我的同志,就搀着我去医院瞧病。有时候上汽车困难,他就用三轮车拉我去医院。说实话,自己的亲生儿女也没有这么周到。

图:中国最后两位太监,摄于1982年,北京。

1987年,马德清过世,终年91岁。

1996年,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庭逝世,终年94岁。

至此,维系了数千年的中国宦官历史真正意义画上了一个句号。


—————1月7日更新—————

三点琐闻:

一、甲骨文里的宫刑。

历史上,宦官无非两类来源:宫刑、自宫。商周至隋,宫刑是宦官主要来源,被宫刑的对象有俘虏、罪人等。关于宫刑的最早记载来自甲骨文,有一句很有形象的卜辞:


这是一句巫师问凶吉的卜辞。

割掉羌人(奴隶)的小丁丁,会不会死阿?

古文字学家裘锡圭认为,这个有丁丁的字,应释为「剢」,是椓刑即宫刑的专字。

这个有丁丁的字在卜辞里还有好几个用例,无一例外,都是宫刑的案例。


二、自宫是隋唐以后内廷宦官的主要来源,明朝自宫成风,政府失控。

隋文帝杨坚执政是个转折点,这位史上著名的“妻管严”以己度人,认为男人少了丁丁,必定了无生趣。于是下诏将宫刑从正刑里剔除。事实上,皇室对宦官的需求,不减反增。

宋朝开启了自宫入内庭的渠道。凡是愿意自宫的人,先到兵部报名,自己挑选良辰吉时,然后像肉联厂一样候队阉割,兵部记录日期时辰,等伤愈后,验身上奏收编内廷,如果以后升了官,生辰八字皆以记录为准,象征着蒙恩重生。

明太祖朱元璋吃过阉人的亏,早年打心眼里憎恶宦官,洪武初年制订的《祖训录》规定后世不可委权于宦官,最多任末等职务。明初多次颁布禁止自宫的法律,朱元璋以为不重用阉人,就可以杜绝自宫进宫的现象,所以对擅自自宫者处以充军、戍边甚至死刑。但洪武以后的帝王,无视祖制,权落阉人,以致自宫求富贵之风日盛。京城附近的贫民为搏富贵,纷纷把自己的幼子甚至兄弟阉割后送进宫,甚至出现过整村、整庄自宫涌入京师的现象。而且由于是私行阉割,因大出血、感染而殒命的小孩不计其数。

朝廷也对自宫者采取了一定的惩治措施,但无异于隔靴搔痒,最常见的处理是挑选发送皇家苑林服役。仅1516年一年,就有3460个阉人被罚到皇家苑林“南海子”去种菜,剩下的1000多名阉人连充军的资格都没有,统统发配原籍,任其自生自灭。

当时内廷的选用率大概是1/10,竞争堪比当朝公务员考试,被刷率高达90%。明亡时内庭有阉人十万余,以此推算,明中后期至少有几十万的阉人在社会上游荡,甚至有一种说法:「阉竖多于缙绅」,由于自宫者无力劳作,大量田地抛荒,这部分被遗弃的阉人成了社会治安的大问题。

《万历野获编》记载:万历年间,在商人必经之路,常常是几十个阉人围堵而上,体弱者,群聚乞讨;力强者,掐咽喉、掏下档、抢钱财,而地方官府以为常。

三、宦官的「同籍而党」现象

宦官一旦得势,就会呼朋结党,以户籍、口音联成派系。唐宋二代,宦官以福建、广东二省居多,数量之多,以致不少当地大户人家也奴役起了阉人。到了明初,朱元璋下令闽粤两地的土豪们不许割人家的小丁丁,违者入罪,才有所收敛。

明中叶以后,宦官大派系都出自河北直隶一带,明清著名的宦官,魏忠贤、李莲英、安德海、寇连财、小德张、崔玉贵都是河北直隶人。基本上,有籍可查的宦官都不例外。


—————1月6日更新—————


评论区有人问宦官/太监如何能娶妻?


一、首先。清代以前,宦官与太监是有级别之分的。


太监一词最早出现于辽代,是一种官员称谓,并不一定是阉人。明代才规定当太监者才必是阉割了的宦官,那时的太监是一个官衔,高于普通宦官,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直至清代 ,才将侍奉皇帝和皇族的宦官统称为太监。到现代,宦官与太监基本混为一谈了。


二、其次,宦官/太监官品越高,娶妻纳妾现象越寻常。


东汉之前,宦官并不尽是阉人。但在东汉,宦官娶妻成家不为社会所容,时人认为「竖宦之人,亦复虚以形势,威侮良家,取女闭之,至有白首殁无配偶,逆于天心。」可见,当时的社会观念认为:宦官娶妻是假把式, 只是为了满足自我心理上渴望做一个正常人的愿望, 却白白地侮害了良家女子。


到了唐代,社会观念发生了转变,宦官娶妻成家这一特殊的婚姻家庭结构开始被逐渐接受,不仅如此,为了攀附权宦,唐代的达官贵人甚至主动将女儿嫁于宦官,女儿只是联姻的工具。


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宦官高力士,30多岁晋升为右监门卫将军,三品官。有个叫吕玄晤的七品官,为求得官职,主动将女儿嫁给高力士为妻;唐肃宗时期的权宦李辅国,皇帝亲自为他挑选娶妻,其岳父也因此当上了梁州刺史;唐亡后的五代时,前蜀皇帝王建的儿子王衍与太监王承休的妻子私通,王承休竟然纵容妻子缠住王衍,王承休因献妻有功,后来得到高升。


据《唐代宦官婚姻及其内部结构》介绍,唐代宦官婚姻者,五品以上的高层宦官占49.3%,六品以下的中下级宦官占 50.7%,凡是有官职的宦官一般均娶妻养子(注意是养不是生)。而且,唐代宦官娶妻一般都选年幼女子,该时期的宦官夫人墓志多用“年洎初笄”、“笄年”、“及笄”等字词,是指女子到了可以盘发插笄(簪)的年龄(15岁左右)。一个个青春少女却要陪伴阉人度过漫漫人生,她们的结局通常是令人唏嘘的,有空就此详写。


举个很悬疑的例子:唐文宗时内侍李某,于开成元年(836年)娶沦州饶安县尉戴某之女为妻,「天不降衷,当年即世」。于当年闰五月死去,年仅19岁。奇怪的是死亡地点不在夫家,而是「终于长安辅兴坊夫人之私室」。其墓志也没有说明死因,死得十分蹊跷。


到了宋代,朝廷对宦官的管理较严,宦官娶妻之事少见记载,但也有,朝廷不干涉。据《宋史》载 「是宦官有妻,朝廷实默允之」。


明朝朱元璋即位后,明令禁止宦官娶妻,违例者处以「剥皮」的极刑。 史载「太祖驭内官极严,凡椓人娶妻者,有剥皮之刑」。但从明永乐开始,成祖带头违例祖制,为宦官赐婚。随之,规定成了一纸空文。尤其自明中晚期以后,宦官大量出使各地,担任镇守太监, 这为宦官在外娶妻创造了契机。 明代宦官往往通过与宫女、娼妓、平民家庭通婚组建家庭, 宦官娶妻的比例达到了一个顶峰,不娶妻反倒成了少数。


有人问宦官娶妻意义何在?


在小说《霸王别姬》里,作家李碧华对太监的「恋根心理」有一段非常形象的描写。

  倪老公(老公,是古代民间对阉人常用的一个俗称)凝神注视。最名贵的古玩,也比不上最平凡的生殖器。他眼中有凄迷老泪,一闪。自己也不发觉。或隐忍不发,化作一下唏嘘,近乎低吟:
  “呀----多完美的身子!”
  他用衣袖把它细意擦干净。
  蓦地----
  他失去理智,就把那话儿,放在颤抖的嘴里,衔着,衔着。
  小豆子,目瞪,口呆,整个傻掉了。

宦官作为生理残缺以致心理畸形的一类特殊性别,娶妻某种程度是一种心理补偿。


宦官自古是一个被社会唾弃的群体,家奴是他们永远抹不掉的标签,即便是已经取得了官员地位的上层宦官,仍无法摆脱奴仆的身份。历朝历代,上上下下,形成了极度鄙夷宦官的社会舆论 。朱元璋就极为贬低:「此曹(宦官)善者千百中不一二 ,恶者常千百,若用为耳目,即耳目蔽,用为心腹,即心腹病」。李自成率农民军攻陷北京后,很多宦官跪拜求用,李自成大怒,「尽逐出城,孩子兵群呼打老公,数万人哀号奔走,衣毁帽裂,青肿流血,一钱不得随身,都人大快之」。


在《史记》作者司马迁看来,宫刑是「最下极者」,被「乡党戮笑」、「污辱先人」、「无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 。每次想起,九转回肠、精神恍惚、心有余悸、汗流浃背。所幸,他遭受宫刑时已经48岁,官拜太史令,已娶妻育子,是比较幸运的「半路出家」。


不光外人,宦官内部也是充斥着尔虞我诈的派系斗争,作为特殊群体,他们渴望享有与常人一样的生活,也从心底渴望世俗名分能带给他们一个有序的家庭,宫廷里的奴仆在家庭里变成了主子。角色的变化,家庭的温暖 ,一定程度上补偿了之前的创伤和丧失的情感。


当然,也有少数太监无法从正常的婚姻关系里获得心理补偿。比如一些老太监一辈子受尽屈辱,一旦有钱,就找个年轻妻妾,将自己受过的各种刑罚在妻妾身上施行,如将妻妾剥的一丝不挂,用香烟烧烫、吊打、针刺、皮鞭抽打,甚至想方设法虐待妻妾的隐秘器官。


这类心理畸形的人,需要强烈的知觉、强烈的情绪,来激发性快感。一些在常人看来是和性绝不相干的如忧虑、悲痛的言行,在太监眼里,却可能成为刺激的诱饵,你可以把这种娶妻理解成是一个寻求解欲和发泄的另类SM渠道。


更有变态宦官,如我另一个答案里提到,因执迷于「重启小丁丁」,变成了食脑魔。

史书里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 冬冬的回答

参考资料:

1、赵立贤《我所接触过的太监们》

2、报告文学专题《清宫太监回忆录》

3、贾英华《末代太监秘闻—孙耀庭传》

4、杜文玉《唐代宦官婚姻及其内部结构》

5、陈维麟《最后的两名清宫太监》

6、陈肇《紫禁城过去的火灾》

7、溥仪《我为何遣散太监》

8、溥仪《我的前半生》

9、华强《皇宫里的畸形婚恋》

10、《平寇志》

11、《明史》

12、《万历野获编》

老有人好奇,太监是怎么上厕所的?太监张文顺,在朝廷没了后,回老家住了几天,不习惯。村里人都知道他的底细,总有人背后指指点点。


后来,他在北京金太监寺胡同买了一院房,把他娘接来。还娶了个媳妇,媳妇是个寡妇,不在乎张文顺是太监,说只要真心对她和孩子好就行。


金家看门人老张,尤其对张文顺怎么上厕所感兴趣。


他想了个馊主意:使劲给张文顺喝茶,挂了好几壶,为的是跟张文顺一块儿上厕所,没想到,张文顺喝了那么多水,一点不动声色,倒是老张一趟一趟的,往茅房跑了好几回。


老张奇怪,张文顺的尿泡竟然能装得下几壶水?金家父亲说,太监都有这个本事,能憋屎憋尿憋屁,否则在主子跟前儿当差,一会儿一跑茅房怎么行!


老张又想出一个主意:他去张文顺家拜访,不住的往房梁上瞅,在找一个升。他听说太监的“根”又叫“宝贝”,用油纸包着,垫着灰,搁在升里头,吊在房梁上,任何人也不能碰。太监死的时候取下来,安在原来的地方跟主人一块埋葬。


老张去了才发现,张文顺家没房梁,只有白纸糊的顶棚。他想,那“宝贝”肯定是藏顶棚里了。


张文顺晚年过的也还不错​。​媳妇去世后​,她带来的女儿结了婚​,两口子都是善良人​,把张文顺​接过去一块住​,想让老人​安享一个幸福的晚年​。​


但张文顺​住不习惯​,他最大的障碍在厕所​,筒子楼里的厕所是公共的​,那种一溜一排蹲坑​,无遮无拦​,让张文顺尴尬而难堪​。​


他固执地搬进了敬老院​,实际上他是不想给儿女​添麻烦​。​


他的​师傅​刘掌按,当初是​敬懿太妃跟前儿的太监​,当年还没到60​,裤裆就老是湿的了​,味气忒大​。​旁人​避之唯恐不及​,没人愿意到他跟前儿去​,也只有他这个徒弟​张文顺,半个月过去给拆回棉裤​,怎么说也是师徒一场​。​


张文顺最后是在敬老院的除夕夜离开的​。​他的女儿闻讯赶来​,一身重孝​,送来了她父亲的“根”,那是他父亲生前反复交代的​,说​女儿是他此生最贴近的人​,​要帮他​“全须全尾儿”的​离开​。​


这个故事出自著名作家叶广芩的​《状元媒​》之《小放牛》,讲述了一个太监​张文顺​,在​清朝灭亡​被赶出朝廷后​,下半辈子的​生活状况​。​


张文顺没有像其他太监一样,​出宫后去太监聚集地​,而是​跟母亲生活在一起​,娶媳妇组织了一个家庭​。​按说,他的晚年生活过的​也算不错​,身边有​亲人​,膝下有儿女​。​


只不过​,离开了​朝廷​那个环境​,他身上的缺陷​,变成了​世间最大的​特殊之处​。​


他们本来可以跟​别人一样​,却因为这个缺陷​,让他们的​心里​有一些​敏感​,自卑​,甚至还有的​会​有一些变态​。​


从这种意义上说​,太监​出宫后​,才是​他们苦难生活的真正开始​。​他们需要用一己之力,​去对抗​这个世界​各种奇奇怪怪的眼光​,为自己继续活下去​,找到一个​自信​的​支柱​。​


张文顺​出宫后,半辈子都在​克服那种矛盾心态​,他积极向前​,走入正常人的生活​。​


从这一点来说​,张文顺是成功的​,他出宫后的生活并非一潭死水​,也不是混吃等死​,他找回了自己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