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果聖歌:末日經 與 白遼士:幻想交響曲@古典音樂漫談|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9-14 23:10:37| 人氣32,98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格雷果聖歌:末日經 與 白遼士:幻想交響曲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格雷果聖歌(Gregorian chant 或 Cantus Gregorianus)

欣賞西洋古典音樂,不管信不信天主教或基督教,宗教音樂是無法避開的一環。既然無法避開,那何不多瞭解一下影響西洋音樂很深的這一範疇的音樂呢。

格雷果聖歌,主要是9~10世紀時,在西歐到中歐的法蘭克人(Franks)居住的地方發展出來,後來逐漸被修改而傳承下來的音樂。據說,格雷果聖歌是現在留存下來的歐洲音樂當中,還能再現的最古老的音樂。這是羅馬天主教的典禮音樂,是從中世紀到現在一直承接下來的,因此也可以說是歐洲音樂的源流。

中世紀、文藝復興期、哥德期的作曲家,以及下面要談的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還有雷史碧基的「羅馬之松」等等,都借用格雷果聖歌的旋律。現代作曲家的作品當中,以格雷果聖歌為基礎的,也大有人在。如杜呂弗雷的「安魂曲」是最著名的例子。

這種音樂沒有和聲,旋律線只有一條,而且是以齊唱演唱的極為單純的樂曲。但是只要傾聽,就會感覺到這種音樂充滿好像在傾訴的一股力量,會讓聽者愈來愈陷入音樂釀造的酩酊狀態,充滿很不可思議的魅力。
 
先試聽三段再繼續談下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ah_ITLw3R8
這是天主教彌撒「垂憐經」的第1句「上主求祢垂憐(Kyrie Eleison)」,演唱的是Benedictine Monks of Santo Domingo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ygpgMeIRas
這也是「垂憐經」(垂憐曲第9號─Kyrie Eleison IX),不過此曲把全曲3句經文(歌詞)都唱出來,即「上主求祢垂憐,基督求祢垂憐,上主求祢垂憐」(Kyrie Eleison,Christe Eleison,Kyrie Eleison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kvbu0_P8hU
這是一首叫「音樂庭園(Hortus musicus)」的曲子。
讀者聽這三段音樂,知道格雷果聖歌是怎麼樣的音樂就可以了。
 


最近,格雷果聖歌常被當做「癒療音樂(Healing Music)」使用。

至於「格雷果聖歌」名稱由來,這些聖歌一向被認為是由7世紀初頭的教皇格雷果一世所編輯,因而有此名。然而這些音樂之發展成形,還在8世紀以後,因而所謂「格雷果聖歌」該是俗稱,正確名稱是「羅馬聖歌」,也就是羅馬教皇正式認定的聖歌。也有人認為所指格雷果教皇是格雷果二世。不過下令統一各地參差不齊的聖歌與典禮的是格雷果一世,因此稱呼「格雷果聖歌」也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總之,把古代末期到中世紀的聖歌、各地的音樂要素同化融合而成的音樂,就是「格雷果聖歌」。

與格雷果聖歌之發展,同時成立了教會調式,其音階為六音音階,使用現代的全音階中的各音與現代的降B音。旋律使用紐碼符號(Neumes)記錄,這種紐碼記譜法,到了16世紀就發展為現代廣為使用的五線譜。格雷果聖歌對複曲調音樂(Polyphony)之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


紐碼記譜法有異於現在的記譜法,從譜面大致知道旋律的音高或音程,但對節奏則很不清楚。因此該以怎麼樣的節奏唱格雷果聖歌,至今還沒有定論。

自19世紀以來,在法國索雷姆村的聖皮耶修道院的研究者研究格雷果聖歌,他們對這種歌曲的復興有很大貢獻。他們認為所有音符都要演唱得同樣長度(稱謂「等值節奏」),而現在的羅馬天主教會以這個索雷姆唱法為公認唱法。

當然也另有一派學者認為,格雷果聖歌也跟現在的音樂一樣,各個音符都有其不同的長度(稱謂「定量節奏」),而也以這種見解實際演唱。

無論如何,格雷果聖歌的拉丁語歌詞(只有垂憐經使用希臘語),則自中世紀以來大致都沒有變。這種音樂,在教堂由男性或少年歌唱,而在修道院則由修士或修女歌唱。然後驅走西方教會各地固有的聖歌,成為羅馬天主教會公認的聖歌,而在彌撒與修道院日課中使用。

不過1960年代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以後獎勵以當地語言舉行典禮,於是歌唱格雷果聖歌已不成義務,各國語言的聖歌逐漸替代格雷果聖歌。到了20世紀,格雷果聖歌成為音樂學研究的對象,離開典禮,成為很受歡迎的音樂。
       

末日經(Dies Irae)-神怒之日

格雷果聖歌中,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樂曲「末日經」(“Dies Irae”也稱「神怒之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MHms5Cvsw
歌詞是在安息彌撒裡使用的經文,描述在「世界末日」時,「最後審判」之恐怖情形。經文很長,其開頭處是「那一天,神怒之日,充滿深刻的絕望與無限的悲慘,那將會是偉大而極其痛苦的一天…」。

讀者先不要詳細知道經文(歌詞)內容,只要記得這首格雷果聖歌的旋律,並知道是描述「最後審判」與死亡有關的音樂。而這段旋律,在許多有關死亡或描述妖魔鬼怪的西洋古典音樂裡常常借來使用。



白遼士:幻想交響曲,作品14
(Hector Berlioz:Symphonie Fantastique , Op.14)

幻想交響曲,是借用「末日經」的有名例子之一。
幻想交響曲是法國作曲家白遼士在1830年所寫的第1首交響曲。音樂描述因失戀而服毒自殺的年輕音樂家的幻想與夢,而這故事是根據白遼士自己的真實體驗而來。

單戀女演員的白遼士
1827年,白遼士在巴黎觀賞莎士比亞劇團上演的「哈姆雷特」,並熱烈愛上了飾演歐菲莉亞的女演員哈麗艾特‧絲蜜斯宋。雖然他寫信約她,總不能獲得青睞,不久劇團離開巴黎。白遼士為了吸引哈麗艾特的注意,構想一部大規模作品。不過他對不接納他的哈麗艾特愛恨交加,而這種感情也反映在此作品當中。幻想交響曲就在這種混亂當中譜寫。

哈麗艾特隨劇團離開巴黎後,白遼士跟鋼琴家瑪麗‧莫克談戀愛,並訂婚約。然而瑪麗的母親反對這婚姻,1831年瑪麗毀約另嫁,白遼士又失戀一次。然而,到1832年,女演員哈麗艾特‧絲蜜斯宋特地來聽幻想交響曲的再演,白遼士又燃起愛的火燄,而這一次哈麗艾特接納他的愛情,1833年兩人結婚。

幻想交響曲-對所愛的女士的熱情與狂妄
有關「幻想交響曲」的內容,在網路上很多,請讀者自行搜尋參考,這裡就盡量扼要簡述,只提出解說上所必要的幾點。

這首交響曲在西洋音樂史上的意義,在網路上都會看到,說是「標題音樂的嚆矢」,說是「引進日後發展成華格納『主導動機』的『固定觀念』(idee fixe)」,說是「獨創的樂器法」等等。

其實這首交響曲還有幾個值得一提的意義,即:「把劇場感覺引入音樂會」,「形式與表現之多樣性」與「獨創的節奏」。

這些項目,每一件都可以長篇大論一番,以後有機會再論吧。不過下面的解說裡,會提到跟這些項目有關的事情。

幻想交響曲由5個樂章所構成,並由作曲者附有樂曲前言與各樂章的故事(program notes)。其原題為「一個藝術家生涯的插曲,分5部分的幻想的交響曲」(Episode de la vie d’un artiste, symphonie fantastique en cinq parties)。

故事的大概是說,有位藝術家失戀而絕望之餘,服鴉片自殺,但藥量不致於死亡,卻讓他做一連串的惡夢。音樂的各樂章就是其中的各場面。這就是此曲被稱為標題音樂的原因,而其具有的故事性,就被認為是「把劇場感覺引入音樂會」。音樂的進行不是依據「音樂的論理」,而是依據「戲劇的論理」。這很重要,因為這就是此曲跟單純「描寫性標題音樂」不同之點。然而,此曲也沒有完整連貫的故事,各樂章也只不過是一些獨立的場景並列而已,各樂章間的關聯,很不夠緊密。因此,這首作品是交響詩,而不是交響曲。這種作法會削弱作品的凝聚力,但卻因「形式與表現之多樣性」而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這種「以鬆懈的論理結合的五個場景」的構造,在德澳作曲家的作品中是看不到的。這種架構,真有點像是作「惡夢」,這邊看一點點,那邊夢一點點。因此這首作品是「惡夢」交響曲。其實,作曲者每次演奏此曲,就會對這故事稍作修改,目前知道的至少有13個版本,可見這故事的鬆弛性。現在最通行的是1855年的版本。

依最初出版(1845~6年)的樂譜上所記載的故事,在第3樂章為止是描寫現實,樂曲主角在第3樂章與第4樂章之間吃下鴉片,然後才是第4、5兩樂章的惡夢。的確,前3樂章的音樂有時還會呈現高雅,到後兩樂章才一口氣進入光怪陸離的世界。這種故事的推移,讓聽者覺得音樂的這種安排,還算合理。在最終的1855年版,全5樂章都成惡夢情景(也就是說,主角在音樂開始前就吃下鴉片)。這種安排,可能為了要演奏所謂「幻想交響曲續篇-『雷利歐』」時,會合理。

這交響曲有一段代表對女演員哈麗艾特之愛,也就是音樂裡主角的旋律。也就是所謂的『固定觀念』。這旋律會在各樂章裡出現。這是很接近歌劇的作法,也是「把劇場感覺引入音樂會」的表現。只是這裡的主角很特別,他在音樂裡什麼都不做。沒錯,他會出席舞會,會在田野間聽雷,會被處刑,會出現在魔山,看來也很冒險,但是他沒有什麼積極的行為。簡單說,他在音樂裡沒殺愛人。他殺愛人只是在作曲者講的故事裡提到而已。在音樂裡主角只是旁觀所有的情景,甚至包括自己被處刑的情景而已。這也是此曲的『惡夢性』特質之表現。
 


全曲有5個樂章:

第1樂章:「夢,熱情」。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jri6MyXKRI  (part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diptMdkSc  (part 2)
這是1976年Leonard Bernstein指揮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的實況錄影。

這個樂章並沒有描寫什麼特定的情景,而是描寫主角的心理,對愛人的強烈愛情、狂熱、憂愁、憧憬等。在上列第1段錄影5:28處,由弦樂器與長笛引出代表主角的『固定觀念』。這旋律在這個樂章出現好幾次。形式上,這樂章採用傳統的奏鳴曲式,但與其說是遵守奏鳴曲式,還不如說是用這種曲式限制不斷湧出的樂想。調性從c小調轉入C大調。

第2樂章:「舞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pg11G8ZkAY

華麗而流暢的圓舞曲旋律描寫出愛的喜悅與熱鬧的舞會。主角在舞會裡看到愛人。『固定觀念』在錄影2:14處由長笛與雙簧管奏出,之後在到處都可聽到。這是交響曲當中首次使用圓舞曲的樂章。多台豎琴添加華麗色彩(白遼士希望至少有4台。在引用的錄影中只使用兩台)。A大調。

第3樂章:「田野風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tzCUJRgiFc  (part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gDhOtfHFlo  (part 2)

主角悠然在田野間,聽到兩個牧羊人以角笛吹奏牧歌(Ranz des vaches)互相對答。Ranz des vaches是阿爾卑斯地區的牧歌。由英國管與後台的雙簧管演奏。這種樂器處理方法,使音樂有遠近感。這也就是被稱為「獨創的樂器法」的原因之一。牧歌的二重奏。主角有難得的平靜。又想到愛人,不吉利的預感,如果她棄他而去怎麼辦…一個牧羊人又吹奏牧歌,另一個已不再回答。日落,遠雷,孤獨,寂靜。

「獨創的樂器法」還有許多可談的,不過先略而不提。然而在這裡可以看到「獨創的節奏」的例子。說到幻想交響曲的節奏,一般都會想到第4樂章。這沒錯。但在第3樂章後半,『固定觀念』出現的地方,音樂的節拍感完全混亂。原有音樂停止流動,另一個心理的現實時間流進來。在這裡,作曲者得到像是文學作品般的自由。在這麼多采多姿的節奏裡,樂譜上幾乎沒有變拍子,這是很驚人的。這章的調性是F調。『固定觀念』在第1段錄影的7:26處,由長笛與雙簧管提出。

第4樂章:「走向斷頭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oX70PAu3oA

依1845年的版本,主角到這時候才在失意之餘吃鴉片自殺,但到1855年版,主角早已在惡夢之中。主角妒殺愛人。但這一幕不在音樂裡。他被拖到斷頭台,群眾嘩然。進行曲有時暗淡,有時粗獷,有時莊嚴而華麗。在錄影的4:10處,由單簧管奏出一小段『固定觀念』,主角在刑前還想到她。行刑鼓聲,刀落頭斷。

另一段錄影。Pinchas Steinberg指揮NHK交響樂團。讀者可以比較由不同指揮家指揮會有怎麼樣的不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b7BJQ7LAlo
 


第5樂章:「沙柏特的夜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ao6WyF-61s

主角發現自己參加沙柏特的饗宴(魔女的饗宴)。他的周圍蝟集妖魔鬼怪,都是來參加他的葬禮的。怪叫、笑聲高響。他忽然看到愛人。『固定觀念』在1:30附近出現,但其形狀已變得很怪異。喪鐘響起,這是下降4度音程的鐘聲。鐘聲要在後台敲。然後大號在3:25處,奏出「末日經」。讀者可以聽到作曲者如何運用格雷果聖歌。

在樂曲尾聲附近,有一段小提琴用弓背敲弦演奏的部分。調性是C大調轉c小調,然後又回到C大調。

Pinchas Steinberg指揮的錄影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rezpUWIY98

這首作品可以談論的地方還很多,有機會再談吧。
 

台長: 雲翁
人氣(32,981)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交響曲 |
此分類下一篇:布拉姆斯:交響曲第4號e小調,作品98
此分類上一篇:馬勒:交響曲第1號D大調「巨人」

魔彈射手
印象中李斯特和拉赫曼尼諾夫等人也用過末日經的弦律
2009-09-17 10:01:49
版主回應
是的。李斯特─死之舞蹈,拉赫曼尼諾夫─交響曲第2號,鋼琴奏鳴曲第1號,交響詩「死之島」,「鐘」,練習曲集「音畫」,帕加尼尼主題狂想曲,交響舞曲,交響曲第1號,交響曲第3號等等。還有其他作曲家的作品。
2009-09-23 19:25:3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