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伍子胥带领吴国军队击破楚国?

怎么看待伍子胥带领吴国军队击破楚国,那些在复仇之战中被杀死的普通老百姓又去找谁报仇?
关注者
401
被浏览
185,436

81 个回答

《公羊传·庄公四年》:“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评齐襄公为报九世之前齐哀公被烹杀之仇灭纪一事)这是左传。

孔夫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是论语。

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

你也看到了,这是春秋信奉的理念。血债血偿,有仇必报。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伍子胥全家都被杀光了,难道要他伸出头颅等死。这世道,还有这样荒谬的道理吗?荒淫无道的楚王娶了自己的儿媳,杀死了忠臣,害死自己的三个兄长就有理了。就因为他生而为王?何其荒谬的道理?没被败家理教摧毁前的国人,岂是后来那些埋首书堆状若腐鼠,连帝姬都被人掳走了还一脸不知羞耻的腐儒可比。

蛮荒而来,披荆斩棘的血性还在英雄们的体内流淌着。秦人尊敬领袖们扩地西戎的拼搏,楚人喜爱祖先们血染江汉的武功。没有人会喜欢一个昏庸无能的王,一个无法带领子民开疆扩土的废物。弑王者早非一人,这是血与火的年代。春秋以降,因为无能荒谬而被臣子杀死的诸侯还少吗?晋灵公,齐襄公。连中原的臣子都知道以仇报仇,更不用说边民了。

楚人在丹阳睢山间筚路蓝缕,秦人在秦塞之地血战西戎,这两个国家甚至有不少先王都死在了战场之上。生存坏境的艰难,诸多强敌的环伺,这两个不是诸姬血脉,被周天子当做擦脚步一样扔到蛮夷之地的小国反而在生存中爆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这是楚武王赤裸裸的宣言。祖先们被封为一个鄙陋子爵的愤懑,五十里封地的尴尬,一个国王在门外给人看火堆的羞辱,在推动这个南来华夏部族小国的血性在舞动。这样的子民,这样的国度,才会有鬻拳拒王的刚烈,才会有楚嗣利少的血腥。

同样的还有秦国,祖先秦仲在战场上被西戎所杀,秦人和戎人的戎秦之战百年未休。直到秦人大获全胜,再次崛起在关陇之地。

也因为这样刚烈的精神,这种尚武的习惯,这种必报仇雠的习俗,才让这两个不是诸姬血脉的配角小国,从春秋战国的八百诸侯里脱身而出成为称雄天下地广千里的大国。

我相信伍子胥的体内,还是流淌着边民们刚烈暴戾的血脉的。

楚蛮楚蛮,吴国是诸姬的后裔。而且当时国家观念和现在不一样啊,家族延续华夷观念是最大的大防。春秋时期,客卿流动就很频繁的。

每一个伟大文明的背后,从来都是祖先们雄浑坚韧的尚武精神在发出怒吼。比如罗马,从一个共和国覆盖三大陆,赢得西方人光荣属于罗马的美誉。比如华夏,从西周的八百封建,到大江南北的庞大疆土。说华夏民族怂的,是没细细研究过我们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那些年代吧。

ps:推荐楚国八百年的纪录片,和楚史,写的还可以。。。

自从申公巫臣出使吴国,以中原先进的射法、御法和车战阵法教授吴国之后,吴国的水陆军力都获得了显著增强,并不断向楚国发动战争。



到吴王阖卢即位的时候,吴国渐次吞并了大别山以东的多数战略要地,将楚国逼入了战略守势。


正是在这个时候,从楚国叛逃而来的伍子胥向吴王阖卢提出了一个对后来吴楚战争走向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三师肆楚”计划。


这个计划具体地说,就是派出多支小股军队从不同的方向骚扰楚国。


表面上要藉助多方向、多波次的骚扰疲敝楚军,更深刻的目的则是隐藏己方的战略意图,使楚国在吴国会不会大举攻楚、会从哪个方向大举攻楚的问题上产生战略误判。



我们今天回望吴楚战争的历史,倘若大举攻楚,吴国的进攻线路无外乎两条:


最直接选择的是沿着长江溯流而上。


这条线路距离虽然短,但因为春秋时代长江两岸开发有限,通航状况不好,加之吴国地处下游,仰攻楚国,在地利上将处于劣势。


吴国攻楚的另一条线路看起来似乎更为迂远。


那就是绕过大别山,沿淮水西进,从随枣走廊的北端往南对楚国实施灌顶攻击。


和溯江而上比起来,这条进军线路的距离明显更长,而且吴军要通过淮水和随枣走廊,必须得到途中两个诸侯小国即蔡国和唐国的配合。


但它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战役发起的突然性大大增强,楚国将很可能因此陷入猝不及防的被动境地。



在伍子胥的“三师肆楚”计划实施六年以后,吴国终于等来了对楚国实施致命一击的机会。


公元前506年秋天,楚国攻蔡。力不能支的蔡国向吴国发出了求援信号。加之此前楚国令尹子常因索贿而扣留唐国国君唐成公,蔡、唐两国与吴国结成了同盟


攻楚的道路已经为吴军敞开了。


在唐、蔡两国的引导下,吴军沿淮水西进,在淮汭弃船登陆,迅速通过了楚国北部的大隧、直辕和冥阨三处要塞,突然出现在了汉江东岸。


楚国被吴军长驱千里的奇袭打了个措手不及,五战皆败,楚昭王被迫放弃郢都出逃,吴国取得了对楚作战的决定性胜利。



郢都的失陷让楚国遭遇了春秋以来最致命的打击,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基本退出了中原争霸的行列。


但取代楚国的吴国在讨论接下来的发展战略时,新任吴王夫差却和破楚功臣伍子胥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


夫差一心想要北上威服齐、晋,完成楚国未靖的霸业;


但伍子胥却一再提醒夫差应该首先南下消灭越国,解除吴国的后顾之忧。


后世无数史家在读到吴国的北上与南下之争的时候,异口同声地批评夫差愚蠢,指责他对越国的威胁视而不见,好大喜功,最终落了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的确,从纯粹的军事战略的角度去分析,夫差释越不击,北上攻齐的做法的确有严重的缺陷:



从吴国崛起的历史经验看,它之所以能够以小搏大,在柏举之战中击溃强大的楚国,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是,公元前506年的春天,晋国、齐国等18国诸侯在召陵会盟,共谋伐楚之事。


他们在北方的作为牵制了楚国大量的兵力,客观上配合了吴国的军事行动,才让吴国有机可乘,在这年秋天攻破郢都。


现在吴国如果北上争霸,势必与晋国、齐国迎头对撞,当初的友邦随即就会变成敌国,再加上南方伺隙进攻的越国,吴国极有可能重蹈当初楚国两线作战,终于失败的覆辙。



但如果我们从国家心态和文化属性的角度去分析,就会理解夫差的北上策略并不是他的一时糊涂,而是历代吴王一脉相承的基本国策。


回溯历史,吴国的称王独立直接受惠于中原文明的输入,这个地处东南的蛮夷之邦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姬姓长房的血统。


因此,北上中原,重回华夏文明的怀抱始是吴国最大的政治诉求


明显的证据就是公元前544吴国公子季札出访北方的这一趟旅行。


他先后访问的国家中,鲁国、卫国、郑国和晋国都是姬姓诸侯,唯一的例外齐国又是与周室关系最为密切的姻亲。


从出访的对象选择看,重回周室、认祖归宗的意味非常明显。



在后来的黄池会盟上,吴王夫差提出要当盟主的理由是:


于周室,我为长!


——《史记·吴太伯世家》


他的意思同样是希望中原各国能够正式承认吴国作为姬姓长房的血统与身份。


和积极争取融入中原不同的是,对南方的越国,吴国的政策基本是被动反应式的。


在吴王阖卢攻占郢都之后,越王允常趁吴国虚国远征的契机发动对吴国的偷袭。


因此吴王阖卢回师之后,为了复仇,举兵攻越,不幸被新任越王勾践所伤,不治而亡。

夫差继位吴王之后,又是为了报仇,发动了对越国的战争,到勾践卑辞请降,战争遂告结束。



从两任吴王阖卢和夫差的对越政策看,越国始终不是吴国对外政策的关注焦点。


因为即便消灭了越国,吴国仍然无法摆脱东南蛮夷的固有形象,只有北上才能实现从夷狄到华夏的身份转变。


这种特殊的身份焦虑是楚国人伍子胥很难理解的。


因此当他从军事战略的角度对夫差提出优先对越的中肯建议时,不但不能获得夫差的共鸣,反而一再激起他的反感,甚至最终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和自己亲手击败的楚国一样,吴国最终也没能实现称霸中原的宏愿,甚至它还不如楚国,连本来拥有的东南半壁也被越王勾践夺了去。


但吴国从辉煌到落幕的坎坷历程却实在让人敬佩:


敬佩的不是吴国称霸中原的政治野心,而是它坚持融入华夏文明的执着态度;是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魅力和开放包容的吸引力。


节录自“知乎”专栏——《晋公子读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