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學筆記:第6章@一生的夢與愛在此奔騰!|PChome Online 個人新聞台
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24 15:31:04| 人氣4,91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育哲學筆記:第6章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發表於: 星期三 九月 08, 2004 9:59 pm 文章主題: 教育哲學筆記:第6章

--------------------------------------------------------------------------------

第六章 道德問題與教育-伍振鷟
我國關於教育字義的解釋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荀子說: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學記〉亦言:「教者,所以長善而求其失者也。」與西哲亞
里斯多德所說:「各種學藝,皆以善為目的。」不謀而合,即以德性的培養與品格的完成
,為教育的首要任務。道德哲學探究與教育密切關係的道德問題,有四個方面:一、道德
憑甚麼決定?二、善是什麼?三、善如何認知?四、善如何獲得權威,使人實行?對於這
四個問題,見解互異的兩大派,即所謂的主內派與主外派。主內派以康德(I. Kant)的
嚴格主義為代表,著重行為未發之前的種種心理因素,如動機、意向與品性等;主外派以
邊沁(G. Bentham, 1748-1832)、彌爾(J. S. Mill, 1806-1873)與斯賓塞
(H. Spencer, 1820-1903)等人主張的快樂主義(Hedonism)或功利主義(
Utilitarianism)為代表,偏重行為既發之後的結果與影響。
  晚近有關道德問題的研究,已漸自價值的範疇轉至認知的領域,所用的方法亦兼及於
驗證,此即邇來流行的歐美的道德認知的理論,其代表人物有杜威、皮亞傑與郭爾保
(L. Kohlberg)等。

第一節 傳統道德哲學的派別與教育理論
  依據時序的先後,分別敘述主內派和主外派的道德學說及其教育理論。
一、主外派的道德學說與教育理論:希臘時的亞里斯底帕斯(Aristippus)主張善惡須視
行為結果的苦樂而定,樂為善、苦為惡,離此無從判定善惡,為快樂主義的鼻祖。其後,
伊比鳩魯(Epicurus)亦為快樂主義者,認為快樂是善,善惡以經驗的苦樂為標準。惟伊
氏所謂的快樂,是指身心安泰。古希臘所謂的快樂,僅止於個人;近代的功利主義,則擴
展快樂主義的觀念,以社會最大多數的最大快樂為善的最高標準。彌爾在其所著《功利主
義》(Urilitarianism)中,作此界說:「此種學說,以功利或最大幸福原則為道德的基
礎。」首先提倡這種功利主義的為邊沁,認為行為的目的,在於求樂而避苦,但將他人的
苦樂亦計算在內,此與古希臘個人的個人快樂為最大的不同。邊泌對快樂的計算,僅以分
量為唯一的標準;彌爾則在分量之外,亦認為快樂有性質的差異。另外,斯賓塞從生物進
化的觀點,認為善惡與苦樂相應合,有利於生物生命的為樂,反之為苦。他將善、苦與惡
,混而為一。
  綜歸上述,快樂主義的共同觀點有四:
(一)對行為善惡的判斷,重結果而輕動機。
(二)主張善即是快樂,惡即是痛苦。
(三)善惡的認辨,全以過去的經驗為依據。過去的經驗為樂是善,反之為苦。
(四)憑藉外力的制裁,以建立道德的權威。個人的求樂避苦,不與眾樂相違背,此種使
個人苦樂與公眾苦樂相與共的方法,便是將賞與懲罰的方法。
  快樂主義的道德學說,在教育理論與實施方面的影響有三:
(一)道德教育的目標,重結果而輕動機,不重訓練好意志與品格,在訓練好行為。
(二)道德教育的手段,主張獎賞與懲罰,使受教者顧全社會公眾的快樂。
(三)道德訓練的程序,是由外部的制裁,漸化為內心的制裁,由苦樂的計較,逐漸提昇
到義務心的養成。這種轉變或進步,分三階段。第一階段:以獎懲使受教者服從。第二階
段:由畏懲服從,到了解行為意義與預期結果。第三階段:能判別是非,內心已有自制力
,普遍義務心已養成。
  快樂主義以追求快樂為人生的最高理想。斯賓塞提出〈完美生活的準備〉(包括:1
、直接自存的活動 2、間接自存的活動 3、教養子女的活動 4、社會與政治的活動 5
、休閒的活動),以功用為批評教育價值的標準,其理由亦即在此。
  快樂主義的道德學說對教育的影響:一是在道德教育方面:認清人性中利已的因素,
藉獎懲來實施外部的制裁,為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二是注意養成受教育的道德行為,使
道德教育成為積極的設施,而非消極的理論。其缺點:第一,只知訓練外表的行動,忽略
道德行為內在的動力因素。第二,僅以獎懲為唯一手段,只知苦樂利害的計較,不知有義
利之辨,缺乏道德價值。其缺失可由下述的嚴格主義(主內派)的教育理論,予以補救。

二、主內派的道德學說與教育理論:以康德的嚴格主義為代表。康德是因為不贊成與批判
快樂主義的理論而提出。關於有關道德重要問題的解答,全完與快樂主義相異。
1、道德判斷的對象問題,認為只有動機可為判斷的對象,行為的結果,與道德無關。
2、關於甚麼是善的問題,他認為善即依規律而行動,行為的結果,並不計及。
3、關於道德的認識問題,康德主張,人有認識此種先驗規律的能力,是所謂的實踐的理
性(Practical Reason)。
4、關於道德的權威問題,康德不主張用外力制裁,欲訴諸理性的絕對命令。所謂義務心
即是當天理與人慾衝突時,不得不順從天理而克制人慾的一種感覺。依義務心的驅使
,才有道德的價值。
  康德在道德學說在道德教育的影響有幾點:
(一)人性有理欲之分,要克慾從理,起點便是使慾望服從規律。以規律限制行動,才是
養成兒童品格的基礎。
(二)善僅存於意志,訓練意志,比養成習慣更重要。故須訓練意志,使兒童有自發為善
的意願。
(三)道德的權威,主張訴諸內,故在道德訓練方面,不認為外部的制裁是理想的手段。
(四)認為善是服從規律,主張訓練兒童只為義務心的驅迫而行為,不應夾雜其它動機。
(五)教人服從規律,履行義務,不願人盲目執行,要人明白規律或義務的合理性,出於
「意志的自律」(Autonomy of Will)。康德又以意志的自律,為道德教育的最高
理想與終極目的。
  康德的道德學說影響教育最大的,是注重品格的陶冶、意志的訓練,使受教育者得以
表現道德的行為。排斥利己的功利觀念,養成純潔完美的人格,深能把握道德教育的肯棨
。缺點是:
1、只重訓練善良的意志,忽視外表的行動,徒有善心而無善行。
2、太偏重克己制慾,沒有培養道德行為的動力,培養出只能獨善其身,不能兼善天下的
受教者。
3、學說太嚴格,任何行為須完全求諸義務,不能帶有任何感情的成分,陳義過高,強人
所難。

第二節 晚近道德認知的理論與道德教學
一、道德認知的理論:所謂道德認知的理論,是以認知與發展的觀點來討論道德教育的目
題。道德認知有如智力的發展,須以兒童對道德問題的「主動思考」為基礎,故稱為「認
知」。認知的發展具有階段性,在促進兒童邁向更成熟的道德階段發展。道德認知的理論
,杜威導其先路,皮亞傑建立理論體系,而郭爾保更深入探究並加證實。杜威認為道德認
知的發展,有階段性,是以認知與發展的觀點,來討論道德教育問題的先驅。杜威認為,
道德的發展有三個階段:
(一)「道德前期」或「成規前期」(pre-moral or Preconventional level):此期兒
童行為的動機多來自生理的或社會的衝動。
(二)「道德成規期」(Conventional level):接受團體的規範。
(三)「自律期」(autonomous level):善惡全由自己判斷,不受制於團體標準。
皮亞傑的道德認知理論,以「發展認識論」為基礎,他1932年出版的《兒童的道德判斷》
,是兒童在玩彈珠時的遊戲規則研究,發現兒童道德判斷的發展和智慧的發展,有對應的
序列可尋:1、純動作期 2、自我中心期 3、合作期 4、規則訂定期。
他將兒童道德判斷的發展,分為三階段:
Piaget道德判斷階段 年齡 階段特徵
無律階段 出生自5歲 行為是感官動作反應,無道德意識可言
他律階段 5~7、8歲 道德現實觀點決定是非善惡,重後果輕動機
自律階段 8、9歲以後 估計修訂規範,選擇性接受,由動機斷善惡

郭爾保本著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的基本觀點,將道德認知的發展分成三期六階段:
(一)道德成規前期:行為苦樂作為道德判斷,極端服從權威。
階段一,處罰與服從導向階段:以行為結果判斷善惡,重行為後果,盲從權威。
階段二,功利的相對論導向階段:以物質交換來衡量人際關係,滿足需求是好行為。
(二)道德成規期:不損家庭、社會及國家期望的是好行為,遵從團體成規。
階段三,人際關係和諧導向階段:要做乖男巧女,順從傳統成規,兼顧行為動機。
階段四,法律與秩序導向階段:好的行為就是恪遵法令,服從權威,維護社會秩序。
(三)道德成規後期(原則期或自律期):就事論事,不盲從。
階段五,遵守社會規約導向階段:尊重人權與民主法典,法律應合理運用與修正。
階段六,道德普遍原則導向階段:不墨守導德誡條,用邏輯思考與自律,建立原則。
  郭爾保的道德認知的發展三期六階段的劃分,經中外學者(歐陽教,J. N. Flavell
)的補充,認為可再加一個零階段或零時期,而分為四期七階段。所謂零時期(即零階段
),乃本期的兒童,尚無道德意識的善惡判斷。所謂階段(Stage),是指有層次有組織
的思考體系。道德認知階段的發展,是循序漸進而向上提升。在達到某一階段而呈穩定狀
態,不會回歸或退回前階段。目前最常採用的是討論式教學法,以道德的「兩難問題」(
dilemma)為題材,改變學生的道德認知結構,道正其道德力量。

二、道德教學的實施:學校道德教學的實施方案,首富於先明瞭道德教育的規準,此規準
有三:合理、合情、可行。這是依據教育的三大規準:合認知性、合價值性與合自願性而
來。而道德教學的施行,有七項原則:
1、普遍的原則 
2、程序的原則 
3、恕道的原則 
4、對等的原則 
5、公平的原則 
6、自由的原則 
7、自律的原則。
且道德教學的方式有三:
(一)道德認知的教學:是較高層次的道德教學方法,適用於自律階段的學生,著重道德
理智的啟發,且討論道德成規所以然的道理。
(二)道德行為的訓練:是較低層次與較具體行為習慣的指示、管理及訓練的教學方式,
適用於他律階段的幼童與認知能力發展遲緩的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道德情操的陶冶:所謂情操,就是情感的理智化。能知行合一,修己善群,且能做
到為善最樂,達成完美的道德品格,而臻「從心所欲,不踰矩」的境地。


--
轉中師

台長: chilean
人氣(4,919) | 回應(1)|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校園社團(社團、班級、校友會、同學會)

日本藤素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2 10:43:4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