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最近读了不少关于心理学的书,看到了关于弗洛伊德的学说,包括他对人格的解释。 于是想进一步深入了解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分别代表什么,怎样分别…
关注者
1,334
被浏览
776,042

90 个回答

这个问题可以借电影《卧虎藏龙》来理解。

2000年,导演李安拍了《卧虎藏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

当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很喜欢影片对中国古典审美意境的表达,但对理解片中人物感到困难,对白听起来也是云山雾罩。

最近重温这部电影,才理解到,原来,影片在武侠的外壳之下,讲述了一个关于人心和情感的故事。

就像片中李慕白所说:“江湖里卧虎藏龙,人心里何尝不是?”

那么,人心里又如何卧虎藏龙?

实际上,这“卧虎藏龙”,表现了人们心中的欲望和对欲望的压抑,如果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读,是人内心中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和争斗。

早在一百多年前,弗洛伊德提出了意识和潜意识(也称无意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有很多觉察不到的、隐秘的情感、愿望和冲动。他在晚年又进一步提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

本我,与生俱来,遵循快乐原则。完全隐藏在潜意识内部。

超我,是父母教育和社会规则的内化,遵循道德原则。超我并非完全在意识之内,仍有我们难以觉察的部分隐藏在潜意识中。

显而易见,本我和超我的要求存在强烈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是由自我来调节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一部分能被意识到,但大部分仍存在于潜意识。自我责任重大,不仅需要兼顾内心的本我和超我,还要考虑外部现实的要求,承担着一仆三主的工作。

在《卧虎藏龙》这部影片中,李慕白(周润发饰)这个人物,是超我主导的

李慕白是一代大侠,无论剑法还是武德,都为人称颂。他和俞秀莲(杨紫琼饰)多年互相爱慕,但仅以知己相待,从未在一起。原因是,多年前俞秀莲的未婚夫孟思昭为了救李慕白而丧生。

对此,俞秀莲对玉娇龙(章子怡饰)做了这样的解释: “我们都是坚持要对得起思昭和那一纸婚约,你说的自由自在,我也渴望,但我从来也没有尝过……我虽然不是出身在官宦人家,但是一个女人一生该服从的道德和礼教并不少于你们。”

遵守道德和礼教,是超我的功能,而追随内心的情感和欲望,是来自本我的要求。李慕白有强大的超我,这么多年都在对本我的欲求严防死守,但他终究守得住吗?

这个问题在影片开始就有了答案:李慕白修炼未成,提早出关,来见俞秀莲。

他说:“这次闭关静坐的时候,我一度进入了一种很深的寂静,我的周围只有光,时间、空间都不存在了……我并没有得道的喜悦,相反的,却被一种寂灭的悲哀环绕。这悲哀超过了我所能承受的极限。我出了定,没法再继续。”

他还让俞秀莲将青冥剑转送给贝勒爷,说“该是离开江湖恩怨的时候了。”

他在修炼中体验到的,很深的寂静,寂灭的悲哀,似乎是,欲望的火焰熄灭了,本我的力量越来越微弱,而本我是生命的原动力,因此在欲望即将消亡之前,他感到了寂灭的悲哀。

经历这样的体验之后,他内心的三股力量经过调整,达成了新的妥协:原先被压抑的欲望得到允许浮出水面——他想和俞秀莲在一起。

至于退隐江湖,表面上,可能是为了避开现实中礼教的束缚和评判,而在更深层,似乎是为了逃避内在超我的道德审判。

电影中,俞秀莲领会到他的心意,于是小心的表示:“你来,我就等你。”——可见她是一直在等待的人。

而李慕白的回应很有趣,他含糊的说:“也许吧。”

可他在行动上更坚定一些——他来到北京找俞秀莲,还说:“我以为我们……已经讲好了嘛。”搞得俞秀莲一头雾水。

他这种纠结拧巴,心口不一,也反映出内心的矛盾挣扎。

后来,玉娇龙偷了青冥剑,李慕白不停追着玉娇龙还剑,还非要收她为徒,甚至不惜打破武当不收女弟子的规矩。竹林打斗那一场,看起来好像是暧昧的、高级的调情。

很多人看了电影有疑惑,李慕白对玉娇龙到底有没有情欲?他为什么被玉娇龙吸引,是因为她年轻漂亮又性感,还是因为她是难得的习武人才?

玉娇龙是什么样的人?放到现在看,就是一位十足的“问题少女”。她向往江湖的自由自在,看上青冥剑,就去偷,还偷两次。和俞秀莲对打,明明讲好打输就交出剑,结果输了非但不交,还用剑刺伤了人家,完全不念人家刚刚还在刀下留她一条性命。她逃婚后闯荡江湖,完全不讲江湖规矩,把无冤无仇的人都伤得不成样子。

玉娇龙身上,体现出明显的本我的特征:强烈的爱,强烈的攻击欲,自由,任性,无视道德和规则,反抗权威,毫不顾忌行为的后果。可以看出,她的超我非常弱,自我功能也不成熟。强烈的本我欲望缺乏超我的压制和自我的管理,让她成为“问题少女”,像一匹脱缰的野马。

这么说,似乎本我的欲望是危险的、自私的,好像并不是好东西,可另一方面,本我是生命的原动力。有欲望,才有活力、有力量。本我欲望的满足,带来的是最原始最直接的快乐。

这正是李慕白被玉娇龙吸引的根本原因。一个本我被深深压抑的人,反而更加向往这种无所顾忌的自由和力量。似乎是,自己无法满足的欲望,要通过她去实现。因此他会不由自主的想和玉娇龙发生联系,对她产生情欲也并不奇怪。就好像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乖乖的、循规蹈矩的女孩,反而喜欢痞痞坏坏的、玩世不恭的男生。

这也是为什么,玉娇龙虽做出不少“坏事”,可很多人看了电影,还是会莫名被这个人物触动,甚至有点暗暗的羡慕——没有人能在现实里活得像她这么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敢爱敢恨,多带劲!

对于李慕白来说,他被玉娇龙身上这种本我的自由和力量吸引,那么他要如何与玉娇龙发生联系呢?这个愿望经过伪装,找到一条出路:收她为徒。既能满足本我的愿望,又能通过超我的道德审查,在现实中也光明正大,符合大侠的名声。而这全部的过程,都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

如果说,李慕白代表超我,玉娇龙代表本我,那么俞秀莲呢?她是三个人中自我功能最好的,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力量平衡,这样内心冲突比较少。尽管她也受到礼教束缚,但她心里是想通的,还告诉李慕白:“压抑只会让感情越强烈。”

同时她对外部的现实也能处理得很好,让玉娇龙偷宝剑的复杂局面得到妥善解决。可以说,她代表了心理健康的状态,从结局来看,她是三位人物中唯一活下来的那个。

而李慕白,为救玉娇龙而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才能够冲破超我的防线,向俞秀莲表白:“我已经浪费了这一生,我要用这一口气对你说,我一直深爱着你,我宁愿游荡在你身边,做七天的野鬼跟随着你。就算落进最黑暗的地方,我的爱,也不会让我成为永远的孤魂。”

这段表白,深情,炽烈,也令人深深遗憾。而且,即便在最后,他的超我也在对他进行严酷的惩罚——如果留在俞秀莲身边,就要变成孤魂野鬼。

如果说李慕白死于超我太强,那么玉娇龙在片尾跳入万丈深渊,似乎是本我极度放纵带来的结局。玉娇龙跳崖前,提到了那个跳下深渊就能满足愿望的传说。由此可见,她的死,可能与愿望有关,或者说,与愿望无法满足带来的幻灭有关。她不顾一切的追求自由,却终究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可见,健康的、适应性好的心理状态,既不是严厉的超我牢牢压抑天然的欲望,也不是本我无拘无束的放纵,而是三个部分都具备各自的力量,达成平衡。

怎样才能达到平衡呢?俞秀莲在李慕白死后对玉娇龙说的那句话,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提示:“不论你对此生的决定为何,一定要真诚的对待自己。”

何谓真诚的对待自己?必经的途径是更明白自己,也就是:对自己有更多的觉察,探索潜意识的记忆、情感与愿望,让冰山一点点浮出水面,将潜意识带入意识,这便是活得更明白了。

如果李慕白能明白,自己想收玉娇龙为徒,其实是因为他向往本我欲望的释放,那他就可以直接去和俞秀莲开开心心过日子,何必和玉娇龙纠缠以致丢掉性命?

从这个角度看,活不明白的,往往被称作命运;而活明白了,就会看到人生中本有更多的选择。

也许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最好的自由。


参考资料:钟杰,编剧心理课

----------------------

很高兴你看到这里,作为心理咨询师,我的工作领域包括情绪情感,人际关系,自我成长等等,如有心理咨询意愿,欢迎联系我的微信:joychen20160618

题主一连问了三个问题,我主要回答前面2个

1. 我就先来解释一下,自我、超我、本我的含义(人格的结构)

2. 关于防御机制

3. 其他心理学派与弗洛伊德有不同意见

1. 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分别代表什么,怎样分别理解他们?

不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还是超我、自我、本我,本质都是对人格(personality)的结构化、功能化的描述。简单地说,超我、自我和本我是构成人格的成分。“人格”是一个麻烦的概念,不同的学派对人格有不同的理解,但现在心理学人格的看法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可以粗浅地理解为个体与自己与外界打交道的一套系统。

我们常常会听到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概念,它们是弗洛伊德创立的经典精神分析中的名词;我们也常会听到伊底自我超我的概念。没错,它们也属于弗洛伊德的理论。这些概念其实都是用来描述人格的,弗洛伊德早期采用第一组概念来划分人格结构,称为人格两部结构模型。后来弗洛伊德发现了人格两部结构模型的局限性,他认为人格模型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解剖性”的,因此他提出将人格分为伊底、自我和超我的人格三部结构模型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两部人格理论中,人格包含前意识(包括意识)和潜意识两大系统。意识(conscious)是包含正意识到的那部分人格,前意识(preconscious)包含容易进入意识到的人格部分,而潜意识(unconscious)是无法进入意识的那部分人格。通常情况下潜意识无法进入意识中,然可以通过“梦”等以掩饰的形式进入意识。可以通过下面这个比喻(我总觉得这个比喻怪怪的)来直观地理解人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弗洛伊德做了一个比喻,将前意识和潜意识两大系统比作两个房间。潜意识系统就像一个大的前厅,而前意识系统就像接着前厅的一个小房间,意识也居住于这一房间内。在意识居住的小房间与潜意识居住的前厅之间的门槛上站着一个稽察官。未经他的许可,是不能进入会客室的。其中,潜意识其稽查作用。

下面是著名的“心理冰山”示意图,冰山里的名词是各部分人格结构包含的内容,这幅图能够帮助较好理解人格两部结构模型

开头已经提到过,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两部结构模型存在缺陷,针对缺陷,后期他又提出了人格的三部结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他将动机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心理理论综合。伊底及其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可以看成一个动力系统,自我则代表人心中的理智部分,可以看成是一个认知系统,而超我是内化了的儿童的价值观念。

本我(id),又叫伊底,即“伊于胡底”,出自《诗经·小雅·小旻》,是高觉敷先生的翻译(因为我经常会搞混本我和自我,所以我习惯用“伊底”这个翻译)。伊底是与直接需要的满足有关的人格部分,主要由潜意识的性本能(即力比多libido)和攻击本能组成(在这里补充一下,弗洛伊德第一个将物理学的动力理论引入心理学,他认为人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是心理能的作用。)伊底按照快乐原则行事,其核心就是满足个人当前的欲望。值得注意的是本我是人格形成的基础,从中可以分化出自我和超我。

超我(superego)是代表社会价值的人格部分,合并了社会价值观和价值准则。社会价值观和价值准则是通过父母传递给儿童的,儿童5岁时超我就发展起来了,儿童的超我包括“良心”和“理想自我”两个部分。“良心”通过惩罚,可以让儿童做了坏事后有犯罪感;“理想自我”通过奖励,可以让儿童做了好时候有自豪感。超我的职能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的活动。

自我(ego)是协调本我和超我的需要同时又考虑外部现实的人格部分。随着儿童的逐渐长大,儿童学会如何与周围环境及环境中的人相互作用,他们在生命的头两年逐渐从本我中分离出来,自我努力,满足本我的需要。

人格的三部分:伊底、自我和超我不是鼓励的,存在相互作用的,构成一个整体,但是这个整体往往是冲突的,这种冲突会产生焦虑,个体会产生一套机制来防御焦虑,也就是题主的第2个问题。

以上则是对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理论的简述,这两种模型并非独立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和伊底、自我、本我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 据说这是人类行为和自卫机制的原因,这是什么意思?

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模型本质上是冲突模型。自我要侍候三个苛刻的主人(外在世界、超我和伊底),尽力调和这三个主人的要求和主张。伊底的欲望无穷无尽,如性欲、饮食的欲望等等,自我需要限制为社会价值规范和超我所不允许的欲望,如阻止人强奸;同时自我又满足一部分为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要求,如饥饿时想要吃东西。超我和伊底的要求总是有分歧的,少部分是可以轻松解决的,但大部分往往是难以调和的,自我处在三面包围中,这种保卫就是冲突,而冲突过于剧烈,就会发展出焦虑来对待(比如说性欲,强奸肯定是不被允许的,那么就自慰喽,自慰总行了吧,如果还不行,那就麻烦了)。

产生的焦虑也很有讲究,焦虑是是对不可发泄的性冲动的有害反应应,它分为道德焦虑、现实焦虑、神经症性焦虑和常见恐惧症等。弗洛伊德认为由出生而产生的分离感(不安全感)是一切后来出现的焦虑的基础。 一种比较著名而又典型的焦虑就是“去势情节”(对可能失去生殖器的焦虑)。

如果焦虑一直存在,而个体又在精神上主观上夸大负面情绪,很可能导致行为过度反应,最后会产生神经症。所以为了有效地应对焦虑,防止其产生神经症,人类就发展出了一套防御机制来应对焦虑。典型的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反向置换固着退化投射或者升华等。我来举两个例子吧,一个单身狗无处发泄性欲,有觉得打飞机有罪恶感会危害身体健康(误),于是说服自己打飞机有益身体、放松身心、舒活筋骨,于是他愉快地打起了飞机,这就是反向;另一个例子是关于弗洛伊德说的,他说达芬奇有恋母情节,他通过《蒙娜丽莎》中的“圣母”来升华自己的恋母情节。

这就是防御机制(开车~)

3. 又有其他心理学派与弗洛伊德有不同意见?请问怎么理解这些问题?

这个问题太大了,心理学流派有好多,并未精神分析内部也有发展。所以我就只上一张图精神分析发展的图啦


另外还多人可能只知道弗洛伊德的自我、超我、本我,所以放一张图,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全貌~



Reference

叶奕乾 《现代人格心理学》 第二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

郭本禹 《西方心理学史》 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