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取代美元之路尚遙 - 何偉的部落格 - udn部落格
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人民幣國際化取代美元之路尚遙
2023/04/12 14:45
瀏覽783
迴響0
推薦15
引用0

人民幣國際化取代美元之路尚遙

 

一、人民幣的發展與中國國際影響力 

   從歷史上看,中國崛起而美國衰敗已成定局,中國政治穩定、治安良好、科技進步、社會和諧、經濟強大,美國兩黨內鬥、槍擊頻繁、治安敗壞、種族歧視、喜歡戰爭,但軍事霸權及美元霸權支撐美國,一時尚不會倒。近來為打倒美元霸權,各國都想方設法去美元化。根據人民網報導,中國大陸「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的遠景目標明確提出要達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堅持市場驅動和企業自主,營造以人民幣為基礎的互利合作關系”。中國崛起離不開人民幣的國際化,一個國家的主權貨幣承擔國際貿易使用是每個大國金融的追求。十七世紀英國曾是貿易大國,該時期英鎊使用範圍很廣,二戰后美國經濟及國力建立了美元霸權。自2010年起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已躍居全球第二,且已成全球第一貿易大國,人民幣國際化在積極進展,人民幣已成國際支付貨幣之一。人民幣的國際化應自主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應堅持“穩慎推進”,貨幣制度應繼續堅持以服務於實體經濟和國計民生為主。在全球第一貿易大國的背景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是民族復興的使命。另外,數字人民幣的全球領先發展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更大機遇,數字人民幣的研發試點為國際貿易和跨境支付的創新帶來了新的契機,在互聯網革命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背景下,中國應充分利用數字人民幣的先發優勢突破美元體系下的圍堵和遏制,這是新技術飛速發展在人民幣國際化中的重要實踐。目前,數字人民幣正推動著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 

   中國1996年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逐步放鬆了攜帶人民幣現鈔出入境限制,支持邊境貿易以本幣計價結算。2012年,允許任何擁有進出口經營許可的企業用人民幣進行結算。 2014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並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 2018年進一步明確,凡依法可以使用外匯結算的業務,企業都可以使用人民幣結算,並推動“本幣優先”理念落地。人民幣國際化呈現三大特點。第一是從區域化走向全球化,第二是從離岸驅動走向在岸驅動。2015年後,中國將人民幣國際化與可兌換合二為一,加快了在岸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步伐,人民幣國際化轉向在岸驅動,境外直接可以在境內購買人民幣資產。第三是從結算貨幣走向計價貨幣和貯藏貨幣,2009年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計價結算之初,人民幣計價和貯藏屬性尚未激活,重點放在提高人民幣結算份額。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國,人民幣需要更多的職能。 2015年底,人民幣被批准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籃子貨幣,成為第三大權重貨幣。 2018年以來,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原油、鐵礦石、精對苯二甲酸、橡膠期貨等產品開始引入境外交易者。截至2021年底,中國人民銀行已累計與40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累計金額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計價和貯藏功能不斷增強。 

二、人民幣是否有潛力取代美元成為下一個國際貨幣霸權 

   各國央行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多元化配置,減少單一美元的風險可能造成的外匯儲備損失。對比中國在全球貿易上的佔比(2021年為13.5%),人民幣支付和儲備的佔比顯然不太對等,最主要問題在於中國仍保留著對資本帳的管制。俄烏戰爭為全球地緣政治帶來變化其中也包括了貨幣,因美國透過貨幣霸權制裁俄羅斯,引來各國憂慮使用美元被制裁的風險,部分央行也開始跟進俄羅斯增持人民幣並減持美元,引發人民幣可能取代美元的猜測。19世紀美國經濟開始蓬勃發展,而二戰後的布列敦森林協議正式則奠定美元作為主要國際貨幣的基礎, 44個國家同意將美元與黃金掛勾,而此時的美國已經是全球經濟的主導者(佔全球GDP比例約三分之一),靠著強勁的內需向外輸出美元;直到1971年尼克森總統時期,美國在雙赤字的情況下,美元與黃金脫勾,布列敦森林協議也就此告終。而為了保持美元的信用和地位,此時「石油」成為下一個階段維持美元地位的重要計價原物料;當時尼克森在解除金本位制以後,國務卿季辛格到沙特阿拉伯達成兩項協議:第一是石油交易只能以美元進行,第二則是賣出石油的收益要用來投資美國公債。也因為靠著美元計價,美元得以繼續維持儲備霸權的地位。從上述歷史可大致了解一個貨幣成為主要國際貨幣的關鍵在於:軍事、經濟實力以及交易與儲備地位。先靠著強大的經濟及軍事實力擴大在全球的貿易規模,當建立起足夠規模的貿易佔比後,也會進一步帶動該國貨幣於國際上的使用頻率及計價功能,最後依靠金融中心的地位,將計價範圍從一般原物料商品進一步拓展到金融商品,奠定貨幣霸權的地位。 

   近期俄烏戰爭引起各國對美國使用美元做制裁武器的憂慮,包括沙特阿拉伯考慮將「出售給中國的石油」改用「人民幣」計價,以色列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並減持美元及歐元。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推動了全球化的加速,也奠定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角色。中國受惠於龐大的人口及廉價的勞動力,吸引許多外資前來投資和設廠,形成了全球最大的進出口和製造集散地;人民幣在全球商品貿易佔比的快速擴張,然而在交易與儲備上,人民幣與美元的差距仍大。觀察人民幣支付佔比,截至2021年雖創新高來到2.7%,但全球仍有近四成的交易以美元進行,另外3成以上則由歐元進行,顯示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依舊緩慢。人民幣的儲備佔比在近幾年開始提升,主要是來自中國在全球貿易量的增加,央行為了貿易上的兌換需求而去增持人民幣儲備,各國央行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多元化配置,減少單一美元的風險可能造成的外匯儲備損失。若阿拉伯與中國達成人民幣石油的協議後,可以有效擴大人民幣的使用和計價範圍,但即使樂觀假設與中國較友好的所有一帶一路國家,都同意與中國的商品貿易採人民幣計價,截至2021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約11.6 兆人民幣、佔中國貿易額三成,但僅佔全球貿易規模約6.3%。要達到國際貨幣的地位,貨幣除了用作貿易用途的「交易」功能外,最重要的還要能成為實現各國投資活動的「投資貨幣」,最後再進一步拓展儲備貨幣的範圍,但在中國資本管制下,人民幣在第二關就會有所限制。 

三、數字人民幣將威脅美元霸權

     2022年11月20日,記者凱文•沃爾什在《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稱,中國的數字人民幣威脅著美元的統治地位和美國的金融霸權。他認為中國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可能將導致美國貨幣主導地位的結束。無獨有偶,2023年1月26日,美國國家利益雜誌也刊登了一篇標題為「對數字美元的需求」的文章,強調中國的數字人民幣威脅著美元霸權。美國的相對實力在下降,但美國的全球貨幣中心地位屹立不搖。全球雖對人民幣沒有真正的需求,但對美元中心地位更有威脅的是中國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CBDC 的引入將對國家、個人、私人銀行和國際關係之間的關係產生深遠影響。  數字人民幣(DCEP)是法定貨幣的數字化形態,也就是人民幣紙鈔的數字化版本。最關鍵的是有國家信用背書,能保証幣值穩定。數字人民幣與紙鈔等價,數字人民幣仍可用微信支付及支付寶支付,數字人民幣具有非盈利性,追求的是社會效率和福利最大化。數字人民幣可能終結美元霸權,金融技術顧問理查德·圖林預測,中國的數字人民幣將挑戰美元作為國際貿易結算首選貨幣的主導地位。中國一直在加大力度推出其央行數字貨幣,目前在這一領域與全球同行相比遙遙領先。中國是最大的貿易國,從中國購買商品時,數字人民幣將慢慢取代美元,再過5到10年,數字人民幣在減少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方面可發揮重要作用。美國牢牢控制著世界支付軌道,尤其是在跨境交易方面。例如,世界上最大的跨境支付清算所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 (SWIFT) 必須遵守並實施美國的單邊制裁。這些制裁嚴重阻礙了貿易並損害了受制裁國家的經濟,一旦一個國家與 SWIFT 的網絡隔絕,它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貿易就變得極其困難。中國不僅要擺脫美元,還要擺脫美元主導的支付軌道。同時做到這兩點的最好方法是引入像 CBDC 這樣的新支付軌道。 

   通過數字人民幣,中國獲得先發優勢。其龐大的人口以及對數字和無現金支付的廣泛熟悉幫助中國人民銀行比其他國家更早地提供數字貨幣。這種先發優勢也使中國在確定金融技術的未來方向方面處於優勢地位。儘早推出數字人民幣將有助於中國實現其貨幣國際化,並挑戰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霸權地位。中國最初的重點是國際支付,但從中長期來看,它希望推動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以及投資貨幣。數字人民幣的成功國際化將需要中國贏得全球用戶對中國經濟實力、金融體係以及數字人民幣的功能性和安全性的信心。數字人民幣增加了對其他亞洲國家的影響。 

四、韓國對人民幣的評價 

   韓國先驅報刊登了一篇由亞洲開發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魏尚進寫的文章,人民幣國際化似乎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今年3 月 29 日,中國和巴西宣布計劃使用本國貨幣而非美元進行貿易。此前一天,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與法國TotalEnergies完成了首次以人民幣計價的液化天然氣貿易。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最近表示,他希望使用人民幣不僅用於與中國的貿易,而且還作為一種支付方式與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其他國家進行貿易。自去年以來,沙特阿拉伯一直在與中國就接受人民幣支付的部分石油出口進行談判。眾所周知,中國希望將人民幣轉換為國際貨幣並擺脫美元在全球的主導地位。雖然這通常被解釋為地緣政治舉措,一種使中國免受未來可能由美國主導的經濟制裁的方式,但將人民幣轉變為世界主要結算貨幣之一也將大大有利於中國經濟。此外,這將有助於保護該國免受匯率危機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其他國家,包括印度和東盟國家,也在努力使他們的貨幣國際化。2006 年至 2020 年韓國企業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占其對華出口總額的份額,人民幣的份額從 2008 年之前的 0% 上升到 2020 年的近 6%。2016 年 10 月,人民幣成為支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儲備資產特別提款權的一籃子貨幣,與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一起加入了一個專屬俱樂部。 

   儘管這些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里程碑,但不應誇大人民幣對美元地位的侵蝕程度。研究表明,美元在韓國對華出口中所佔份額從 2006 年的近 98% 下降到 2020 年的約 87%。換句話說,美元的主導地位已從壓倒性優勢變為略有下降。即使在中韓雙邊貿易中,人民幣也離取代美元還差得很遠。此外,同期韓國對美國出口的大約 99% 以美元計價;沒有一個以人民幣計價。相比之下,美元在韓國對日本出口中的份額為 45%,與日元大致相當,其餘為韓元和歐元。換句話說,美元繼續主導全球貿易,包括不涉及美國的雙邊貿易,而人民幣基本上只用於涉及中國的交易。美元持續佔據主導地位的部分原因是,除了其作為貿易大國的地位外,美國還擁有非常龐大且流動性強的資本市場,外國投資者可以將其以美元計價的資產存放在那裡。由於資本管制,中國國內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低得多,使得人民幣對國際投資者缺乏吸引力。從理論上講,中國可以通過放鬆資本管制來提升人民幣的全球形象。但這樣做可能會付出巨大代價,使中國經濟面臨美國利率變動和全球金融週期的(通常是負面的)後果。此外,過早的資本賬戶自由化可能會加劇中國金融體系中現有的扭曲,國內儲蓄並不總是流向生產力最高的企業。中國當局敏銳地意識到這些風險,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一直將金融穩定置於人民幣國際化之上。然而,還有其他方式可以促進人民幣的發展。例如,中國人民銀行與其他國家的同行之間的一系列貨幣互換協議可能有助於降低人民幣對國際公司和投資者的風險。此外,數字人民幣可以在不正式取消資本管制的情況下促進部分資本賬戶自由化。通過取消外國投資者的匿名性,數字人民幣將使中國人民銀行能夠將跨境金融交易限制在波動較小的類型,並在需要時更方便地啟動熔斷機制。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財經
自訂分類:時事評論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