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援」是隊友還是敵人?

「美援」是隊友還是敵人?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近日遊走於歐美,遊說多國關注香港狀況,周二(17日)他在美國國會針對香港反修例示威與美國因相關政策舉行的聽證會上發言,警告「香港今日危險地邁向一國一制」,呼籲議員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下簡稱「香港人權法」);在此之前,他又曾呼籲美國總統特朗普將「人權條款」納入中美貿易協議中。珍惜與維護「一國兩制」是港人的共同心願,但「好心」未必一定不會做壞事。「01觀點」曾詳細解讀「香港人權法」的來龍去脈,明確指出冀望美國跟香港「結緣」,到頭來只會是一場夢;主動將香港置於中美世紀博弈當中,也無疑是「主動送頭」,最終受損的也只會是香港的利益。

「香港人權法」在反修例運動中成為輿論焦點。9月8日(即美國國會復會前一天),大批示威者遊行到美國駐港總領事館,促請美國通過該法案,但在許多人揮舞美國國旗的同時,網絡上也流傳一張現場圖片,一名「外國人」把自己當成人肉告示板,用英文對示威者作出「溫馨提示」,意思是:「香港人,美國政府不是你的朋友!問一個美國本地人、巴西人、剛果人、多米尼加人、伊朗人、伊拉克人、韓國人......(就會知道)」

這其實是對美國政治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的道理。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研究主任布蘭切特(Jude Blanchette)說得透徹,他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時指出,雖然法案在國會通過的可能性很大,但除了對香港示威的關注,也存在國內政治因素:對華強硬的方針已在國會成為跨黨派共識,議員都不希望被看作對中國示弱,「每個議員都對香港示威感興趣,沒有議員希望之後被指責沒有作出反應」。

布蘭切特同時提醒:「從現實角度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扮演關鍵性角色的可能性是有限的」。他認為北京處理香港問題時會考慮不同因素,但外部干預不會起決定性作用,「美國的立場可能是最不重要的因素之一」。

有市民在9月8日發起「香港人權與民主祈禱會」及遊行到美國駐港領事館,促請美國國會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草案。(盧翊銘攝)

「香港牌」為美國利益服務

近年中美角力日漸升溫,美國國內自然有人企圖以「香港牌」作為武器向中國試壓,從維護美國利益的角度來看,這些舉措無可厚非,但若真的相信可借助這股力量來保障港人利益,則可謂一廂情願。就以「香港人權法」為例,雖然名義上是為了保障香港人的權利以及香港的自治,但究其條文內容,不難發現條例與中美角力甚有關係,只會使香港更深陷入中美角力,甚至成為犧牲品。

美國對香港的待遇,現時主要由美國《香港關係法》釐定。美國政客這次推動「香港人權法」,便包含「修正」《關係法》的成份。例如,法案Section 5規定美國政府需定期提交報告,研究香港是否遵守其所有出口管制及制裁。法案又點名指要研究中國是否有通過「大灣區」計劃,利用香港的獨立關稅地位輸入美國管制技術等。

「出口管制」和「制裁」等字眼都是原來《關係法》中沒有的,是公然讓美國的長臂管轄伸展至香港,並可被華府利用於中美角力當中。它能否對中美博弈構成影響是未知之數,但對香港就顯然不是什麼好事。法案另提到所有「對美國國家安全、外交政策、或經濟造成威脅」的事項,都可以被加進報告。特朗普當選總統後,全世界都見識到美國為一己之利可以將任何事情都推說為「國家安全」。這條款更幾乎是大開中門,讓美國可以任意做文章。

《香港人權民主法案》下的鏡花水月

9月14日下午2時許,一批市民到九龍灣淘大商場聚集,期間高唱國歌、揮動小國旗。(李澤彤攝)

認清中美博弈下香港位置

仔細檢視Section 5內容,不難發現與獨立關稅區綁定的其實並非人權和自由,而只是美國最為關心的出口管制和制裁。「香港人權法」通過,只會更進一步威脅到「獨立關稅區」地位,徒增加香港對外貿易的風險。

無可否認,「獨立關稅區」對香港的繁榮穩定有幫助,除了進出口之外,商界與學術界還指出,這個地位確保香港可以自由入口一些敏感的軍民兩用科技,如果香港真的要發展創科,這樣的科技還是很有用的。其實,放在中美博弈的大格局下去看,如果香港享有這些優勢,而且會幫助美國遏制中國創新經濟發展的大計,就算有這種身份保護,恐怕華府也不會坐視不理;但是香港人主動請求美國通過「人權法」去威脅自己重視的「獨立關稅區」地位,則尤如自毀長城,為香港創科發展製造障礙,有必要嗎?直接呼籲美方將「人權條款」加進未來與中國任何的貿易協議中,更是無聊地將香港問題與中美貿易爭端綁定,雖然現實中美國根本做不到,但卻激化內地對香港的猜疑,只會對香港不利。

中美貿易戰是中美全面戰略博弈的一環,勢將持續一段長時間。雙方已拉鋸了近一年半,雖然過程中一直以達成協議為目標,但事實證明雙方落差巨大,談判多輪只是愈打愈激。本月初,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便說貿易問題複雜難解,可能要十年才能解決。特朗普也暗示保持美國領先中國的地位,才是貿易戰的原因:「如果我放任中國不管,我們的股市會比現在要高10,000點。但是必須有人這麼做。對我而言,這比經濟更加重要。」

中國方面,國家主席習近平多番強調,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的大變局。香港需要正確認識自己在這個大變局中的位置;認識到其精髓,可以幫助香港鳳凰涅槃,錯誤認識則極有機會讓香港繼續沉淪。提倡要將香港問題與貿易協議掛勾,無疑是將香港主動「擺上枱」,絕對無法為香港提供一個有利於發展的環境。

何必糾結於中央會否強硬

9月11日,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的市民高舉「五大訴求 決一不可」的手勢。(羅國輝攝)

不是「攬炒」,而是「自焚」

從現實政治上考慮,請求美方介入香港問題,亦絕非明智之舉,就好像港獨一樣,只會讓中央政府對這些政治群體作更嚴厲管制。無論對「一國兩制」運作有什麼不同的理解都好,都無法迴避香港的主權在於中國這個現實。從17世紀的《西發里亞條約》(Peace of Westphalia)以來,「不可干涉他國內政」成為國際認同的政治倫理,而邀請美國介入香港事務只是助長美國長臂管轄。

北京一直反對美國長臂管轄的做法,港人主動邀請美國,無論自身主觀意願為何,都只會換來「引誘外國勢力干預中國內政」的批斥。國家利益是北京不容挑線的底線,硬要去衝擊它,逼迫北京收緊對港政策,是在幫香港還是損害香港社會珍重的價值?如果這就是「攬炒」,不如說它只是「自焚」,因為它根本無法撼動中央政府的政策,而美國政府亦不會因為香港而改變自己與中國的世紀博弈。

香港將來的穩定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與中央政府的互信關係。香港與內地的關係,並不是拉進「美國」等「第三者」便可能解決。法治、自由與開放的社會——港人要維護這些核心價值,務實的方式只能是通過《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發揮這一制度設計所賦予的獨特優勢,而這一切立足於擺脫二元對立意識,全面認識「一國兩制」之下香港的位置。

與其任人「抽水」 何不做好香港公民份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