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的重大疾病保险和香港的重大疾病保险区别在哪里?

最近听朋友说香港的朋友说香港的保险比我们国内的好,打算帮全家人都买份保险,我和老婆各买一份重大疾病保险,小孩买一份教育教育基金类型的,但有几个问题想得…
关注者
614
被浏览
142,481

51 个回答

最近有朋友纠结港险和内地险,把这个问题发给我。去年写过一篇比较长文,今年更新一下发到知乎。

几点误区解释:

香港保险可以选择港元、美元计价,能抵抗人民币贬值?不能否认,目前人民币处于弱势周期,在人民币预期持续贬值、美元持续升值的情况下,香港保单毫无疑问更有优势。但保险配置是长期行为,无论重疾还是寿险期限一般都超过20年,这期间人民币较美元是贬值还是升值无法预测。但要问买香港保险选美元还是港元,那毫无疑问是更为坚挺的美元,被联系汇率制度捆住的香港及港元,能挺过97年金融风暴,在经济形式不乐观的情况下会怎样,值得我们思考,毕竟粤语歌和TVB剧最疯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香港保险需飞香港购买,购买成本高?是,在内地购买的香港保险被称为“地下保单”,不受法律保护。但现在去香港多方便不用小编说了吧,并且购买一定保额以上很多代理人/经纪人都是包往返机票的,甚至是酒店,去买保险顺便去旅游一趟,何乐而不为?听说去香港买保险的众多小伙伴最纠结的不是买什么保险而是“我是去购物啊还是当个吃货好呢?”。

另外,有人质疑香港理赔会比内地慢,其实只多了邮寄时间,其他差别不大,也不需要投保人飞香港,只要投保时如实告知了,一般都能正常理赔。

香港核保严理赔宽松,内地核保宽松理赔难?内地保险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部分从业人员素质跟不上,部分保险业务员存在销售误导或引导隐瞒告知的情况,最终导致拒赔,造成大陆保险在人们心中有“买容易,理赔难”的形象。

其实从小编的经验来看,只要如实告知,香港内地核保没有太大区别,不同保险公司对待不同病种核保宽松度也不一样,不放心就多投几家选最好的结果。只有如实告知,理赔的时候才能安心理赔。有些小伙伴问,不是有不可抗辩条款(香港叫不可提出异议条款),即便隐瞒告知,只要保险公司2年之内未发现,必须理赔啊。小编建议您不要试错,过去很多年内地确实有不少案子法院判决站在投保人(弱势群体)角度,但2015年最高法出台保险法司法解释(三)已明确投保人如实告知的义务,强调其是合同建立的基础,而香港保险也明说了此条款除欺诈或欠交保费外才适用。隐瞒告知可以理解为欺诈或者骗保了。

香港保险能躲避遗产税,进行资产隔离?人寿保险确实有避债避税、资产隔离的作用,但这跟是买香港保险还是内地保险没有关系,无论香港还是内地都可以避税避债,这里强调一点,只有寿险功能的保单才具有此功能,分红、理财部分是没有的。况且,香港自己在2006年就取消了遗产税,而内地尚未开征,有人说开征是迟早的事,可这事儿谁说得准?另外,也有不少有移民或转移资产需求的高净值客户去香港买了保险以躲避内地收入征税。不过,受美国肥猫协议启发,很多富人都忌惮的CRS(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就要来了,简单讲就是全球税务信息共享,富豪们在海外的金融资产将更加透明,主要目的是打击洗钱和逃税。中国在2017年1月1日已经开始实施新的账户开户程序,并于2018年进行第一次信息交换,可想而知未来开海外账户手续会更复杂。

香港重疾险疾病保障多?首先,小编还是那句话重疾覆盖病种不是越多越好,详情请看前文:重疾应盖覆盖哪些病种?其次,回到问题,确实,多年前香港重疾险病种保障多于大陆,香港保险行业发展了100多年不是盖的。但如果现在还拿这个说事儿,是不是就闹笑话了?直接上图吧:先上香港某热销重疾险,54种重疾理赔:

下图是内地某热销重疾产品105种重疾:

轻症就不要再比了,比这个也没有太大意义,还是的看是否包含高发疾病。

说了这么多误区,接下来从重疾险角度,来谈谈香港保险真正的优势吧(内地的劣势):

1. 同样保额,香港重疾险更便宜。香港保险一般在保单生效前10年还会赠送35%-50%的保额,很划算这里小编不得不说说为啥港险比内地便宜?主要原因是之前中国保监会对内地寿险预定利率有2.5%的上限管控,最近几年内地放开管控后,内地人身险预定利率大多在3.5%-4.025%之间,费率已在不断调整,而香港人身险预定利率4%-5%之间,分红型甚至可高达8%,预定利率越高,同样的钱保险公司收益越高,那需要的收的保费就越便宜。那么,预定利率越高越好吗?也不是,预定利率越高,保险公司承受的风险越大。当实际利率低于预定利率时,保险公司就会出现利差损。日本80年代后期,预定利率曾高达8%,随着经济泡沫破灭,低利率时代的来临,几家大型人寿保险公司最终破产遭到清算。

2. 香港重疾自带分红,且历史分红记录较稳定,后期收益率演示均高于内地。香港保险公司投资渠道更多且保险公司利用40-50%资金进行权益类投资也是常事,但内地保险公司一般用于权益类投资的比例低于20%,这也跟内地监管更加严格有关。香港保监处于2017年1月1日正式施行《承保长期保险业务指引》,保险公司被要求在自己的主页上公布分红保单的红利实现率及过往派息记录,同时需要说明分红的计算方法。如下香港友X某款重疾产品红利实现率:

另一家香港保X保险公司公开承诺将公司盈利的90%都分给顾客,使得其红利实现率不太稳定,但总体还是处在较高水平。

这里小编也要提醒各位投资者,虽然香港保险历史分红记录可观,但过去不能代表将来,红利收益存在不确定性风险,毕竟合同都标明是非保证部分,也不得不考虑金融危机时香港金融市场承受更大的风险。

3. 香港免体检额度更高,适合大额投保。香港免体检额度根据年龄段一般为35万美金至66万美金,而内地一般在20万-100万人民币之间。因此,有大额重疾保单需求的投保人选择香港保险可以免除体检困扰。虽然内地投保也可以通过投保多家保险公司来合理规避体检,但毕竟麻烦。


4. 香港保险部分病种条款定义更加宽松

良性脑肿瘤:

香港某热销重疾产品定义如下:

大陆某热销重疾产品定义如下:

不难看出,大陆比香港多了一项条件:得进行切除手术或进行了放射治疗才能达到理赔条件。

脑中风:

香港某热销重疾定义如下:

大陆某热销重疾产品定义如下:

不难看出,虽然具体要求有所差异,但大陆时间上要求180天,而香港是最少4个星期。

5. 全球理赔更加方便。香港保险业有100多年的历史,香港作为早期自由贸易港,全球化程度高。在香港经营的保险公司大多是跨国保险集团,全球服务网点多,方便为投保人提供全球理赔相关的服务。

这里解释一下内地保险公司并不是就不能全球理赔,也是可以的,免责里并没有说境外不予理赔,但确实麻烦一些。小编也特意询问了几家保险公司客服,得出的基本结论如下:一般发生死亡或伤残,有关的证明材料需要由我国驻该国的大使馆或领事馆认证;如确诊重疾,有些保险公司要求是外国政府投资的医院,有些要求是大使馆认可的医疗机构,这就需要投保人在出国前致电保险公司确认清楚。

谈完香港保险的优势,现在来看看内地的优势(香港的劣势):

1. 如不幸遇法律纠纷,内地解决更方便。如下图保监会关于内地居民赴港买保险的风险提示,如内地居民遇到保险赔付纠纷,100万港元以内可向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投诉,但超过100万就必须找香港律师,到时候不仅要亲自去香港打官司,还必须负担高昂的律师费(香港律师做诉讼一般按时收费,2500-5000港元一小时不等),内地的普通百姓通常负担不起。最近几起香港保险拒赔案例也是扰动人心神,但小编还是那句话,如实告知可以最大降低拒赔风险!

2. 内地保险不区分吸烟体/非吸烟体。 香港保险对于吸烟体通常需要加费15%-20%,因此对于吸烟体,香港保险费率未必有优势。下图为34岁男性投保10万美金某热销香港重疾险吸烟与不吸烟的费率比较($3,017 V.S.$3,661)。

3. 内地轻症额外赠送保额20%-30%。香港轻症赔付一般是预支保额的一部分,占用总保额。如轻症赔付20%保额,则重疾还剩80%保额;内地一般额外赠送3-5次轻症20%-30%赔付,轻症赔付不影响重症赔付金额。

香港某热销重疾险轻症保障描述:

内地某热销产品轻症保障描述:

4. 内地早期癌症保障更全面。内地轻症包含所有部位早期癌症,香港只含特定几种,而内地高发的甲状腺癌大部分保险公司做了分类,有些不包含。

香港某热销重疾险描述:

内地某热销重疾险描述:

不难看出,此款香港保险原位癌只含列出的12种,而胰腺、淋巴、胆囊等不包含。而甲状腺癌内地大多数重疾险还是按照重疾进行赔付,而香港TNM评级为T1N0M0级别按照轻症进行赔付。不过,甲状腺癌作为治愈率极高、且花费不太多的癌症,已有内地保险公司单独拿出来作为轻症赔付,其他保险产品以后是否还是作为重疾理赔实难预测。


5. 内地豁免条款很给力:内地很多保险公司可以做到被保人轻症/重症、投保人轻症/重症/身故/全残均豁免后期保费,香港一般受保人全残或身故才豁免保费,且往往有年龄限制,为儿童投保时影响比较大。

先看内地某热销产品豁免条款:

被保人豁免:

投保人豁免:

举个例:如夫妻互投20年缴费,附加投保人豁免,保单生效后第2年,双方任意一方轻症/重症/身故/全残均豁免后期18年保费;如妈妈/爸爸给宝宝投,无论妈妈/爸爸轻症/重症/身故/全残,同样豁免后期保费。家庭支柱一方如身体出现问题,再负担家人保费负担会很重。

我们再来看看香港某热销重疾条款,不用多说,跟内地确实有较大差距。

有些香港保险公司可附加儿童16岁之前投保人豁免条款,但价格贵。

6. 内地保单一旦承保,每年保费不会改变。而部分香港保险保留费率改变的权利,如下:

7. 内地重疾险认可二级及以上医院,而香港保险公司对内地就医医院有详细列表规定,需在指定医院就医才可理赔,一般为内地三级及以上医院。且很多内地保险公司都提供免费绿通服务(二次导诊、预约专家号、安排床位等),香港暂无。

香港某热销重疾险:

内地某热销重疾险:

藏保君的建议:

香港和内地保险各有各的好,完全不必一边倒的吹嘘或贬低某一边。找到合适自己需求的品种投保,才是最理性的方式。

1、建议有移民需求、海外资产配置需求和对分红有强烈要求的朋友配置部分香港保险。但赴港购买之前,需先了解清楚香港保险的详细条款,以及香港保单的汇率、诉讼、以及内地对境外保险续费管控等风险。 如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内地生活的朋友,建议赴港仅考虑重疾险和寿险产品,医疗险意外险大可不必赴港购买,医疗险报销频率高,哪里就医哪里报销方便,意外险作为高杠杆品种,内地产品种类繁多,总有适合你的一款。

2、建议活动范围主要在内地的朋友以配置内地保险为主,保障做全可搭配香港储蓄型险种。由于发展时间限制,内地保险业尚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使得不少优秀的内地保险公司及产品脱颖而出,保险设计创新程度提高、费率越来越亲民、保障越来越人性化,甚至有些非分红险费率低于港险。举个例,之前内地几乎没有保险公司保障因输血和职业而感染的艾滋病,而现在也有不少产品覆盖此项保障了,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内地的保险业也会越来越好。



本人及本人所在机构不代理任何香港保险产品。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非任何机构观点,若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海涵!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公众号:藏保阁live

题主这四个问题问得可以说是很到位了。这就是大多数朋友决定来香港还是在内地买保险,主要考虑的几个点。


1)内地的重大疾病保险与香港的重大疾病保险区别在哪?

答:我认为最大的区别在于保险市场的成熟与否。成熟主要体现在产品成熟度行业监管体系

· 产品成熟度:实际上楼上各位专业人士的答案已经把产品的差异写得七七八八了。

内地的保险行业从1949年第一家国有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到现在,不过70年的时间,目前依然处于快速发展期。

而香港保险业历史从1841年谏当保险迁入香港起到现在,已经超过170年的时间。无论从产品的设计(如多重赔付、终身返还、保额复利)、投资的手段(如香港的房地产、澳洲的银行、美国的股票)还是分红的操作(英、美式分红)都略胜一筹。


· 行业监管体系:涉及到的机构和组织分别有

监管整个香港保险的:香港保监会(IA)

管理保险经纪人的:香港专业保险经纪协会(PIBA)、香港保险顾问联会(HKCIB)

管理保险代理人的:香港保险业联会(HKFI)

负责处理索偿纠纷的:香港索偿投诉局(ICCB)

协助市场监管的:香港政府(GovHK)

除此之外,香港媒体的相对开放市民言论的相对自由也都为保险行业的监管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香港的保险行业发展170多年,以行业高度自律为口碑。而近年来香港的保险行业正由“自律”走向“他律”,走上更规范化的道路。

曾经的保监处对“GN16”的施行,强制香港保险公司披露保单分红实现率及派息率;香港保联要求2016年开始所有成员公司采用加强版财务需要分析表格(FNA),这就意味着保险公司要将产品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同时增强对保险代理的培训和监督,目的是为了让广大投保人获得更多重要的产品信息,减少误导销售、帮助客户购买到真正适合的保险产品。


2)万一以后人民币继续升值,这汇率不是很亏?

没错,这是客户在香港买保险需要有所了解和准备的风险之一:汇率风险。这里我以很简单的方式说明风险点在哪里。

假设一,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那么客户面临的风险是:所需缴纳的保费多了一点,但是保额也会跟着上涨;

假设二,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那么客户面临的风险是:赔出来的保额降低了,但是保费也是降低的。

无论将来人民币是贬是升,实际上都可能有所损失,也有所得到。即使是在国内买保险,我们也依然要承担人民币高通货膨胀率的风险,在保额不变的情况下是必然有损失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无法预测汇率的走势,也无法预测何时会出险,谁都不知道这份保单是亏是挣。而真正理解保险的人都明白,保障型险种是最不能算计收益的投资,我们图的,仅仅是心安而已。

至于投资型险种,考虑收益是最基本的需求,但是根据投资目的的不同,选择也有区别。对于普通中产来说,汇率波动的收益点在于拥有一笔海外资产可以用来对冲单一货币贬值的风险;对于高净值人士来说,汇率波动则不是主要考虑,而是如何运用香港的保单真正实现财富的保全和传承。


3)还有两地的法律制度不一样,万一发生理赔纠纷怎么办?

第二个风险也被题主cue到:政策风险。主要考虑就是理赔纠纷。

理赔纠纷主要是由负责处理索偿纠纷的香港索偿投诉局。投诉局的职责为:“接受个人保单引起的索偿投诉,并透过作出赔偿或其他可行方法,达至解决、平息纠纷或撤回投诉的目的。”

由2013年5月1日起,投诉局将扩大服务范围至所有保单持有人,不论是否香港居民。

只不过在处理有纠纷的案例时,第一步都是公司出面与客户进行沟通,对客户有交代的同时,维护公司苦心经营的品牌。要知道砸在品牌建设上的钱远远超过理赔的钱,哪个公司都不会闲着没事儿自己打脸的。

公司解决不了的,索偿局出面,还解决不了的,还有仲裁和法庭。


4)以后交费会不会很麻烦?

这也可以称为政策风险之一吧。许多朋友都知道2016年10月银联暂时关闭香港保险的刷卡通道,虽然银联是我们目前刷卡消费的主流,但它并不是唯一支付保费的渠道,还有VISA、Master、现金、支票等等,也可以选择开一张香港的银行卡。具体方法这里不一一赘述了。


当然了,内地的保险行业近年来势头强劲、产品选择非常多样化,覆盖人群广,成绩有目共睹。寄希望于整个保险行业的规范化和未来的发展,希望内地的保险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