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唐朝至武周时政治家,武周皇帝)_百度百科

武则天

唐朝至武周时政治家,武周皇帝
展开57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武曌[zhào] [1](624年-705年12月16日),一般被称为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10月16日 [169]-705年2月23日在位 [220])。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 [160]
武则天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后,被召回宫中,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为“二圣”,参预朝政,并在高宗去世后,以皇太后身份,于唐中宗唐睿宗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建立武周定都洛阳当朝期间,开创殿试武举自举试官等制;经济上采用取薄赋敛、息干戈、省力役等措施;军事上收复安西四镇,平定营州之乱,一度使后突厥归降。但她任用酷吏,贬逐老臣、滥杀无辜 [179],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中宗复辟,迫使病重的武则天退位,并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享年八十二岁。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160-161]
武则天前后当政四十余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171]。她所开创的时代,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被认为是走向盛唐的重要环节 [162]。她多智略,兼涉文史,颇有诗才。著有《垂拱集》《金轮集》等,今已佚 [160]。后世有大量以她为题材的文学、戏剧、影视创作 [208] [211]
全    名
武曌
别    名
武则天武媚武后
谥    号
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尊    号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 [171]
所处时代
唐朝(含武周时期)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利州,另有长安、洛阳等说
出生日期
624年
逝世日期
705年12月16日
逝世地
洛阳上阳宫
陵    墓
乾陵
在位时间
690年10月16日 至 705年2月23日 [169] [220]
前    任
唐睿宗李旦
继    任
唐中宗李显
主要成就
建立武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开创殿试武举,奖励农桑,改革吏治
主要作品
垂拱集金轮集臣轨如意娘神宫大乐
籍    贯
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家世出身

武则天(后自名武曌)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出身隋朝皇室,父亲为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弟、遂宁公杨达),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武则天于武德七年(624年)生于利州(今四川广元),一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 [4],还有洛阳说 [5]。有异母兄长武元庆武元爽,另有同母姐妹两人,一位是韩国夫人武顺(史书称武顺为其姐,《武顺墓志》称其妹),另一位是郭夫人。
武士彟从事木材买卖,家境殷实。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唐高祖)在河东时,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结识。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唐朝建立以后,武士彟以“元从功臣”身份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6]中国通史》认为“按照武士彠的官阶爵位来说,应该是属于新升的高级士族了。所以武则天已不是出自庶族地主官僚家庭,而是出自由庶族地主官僚上升的士族官僚家庭” [7]
武士彟在贞观九年(635年)逝世后,她的堂兄武惟良武怀运及武元爽等落井下石,对其母亲杨氏失礼。不久,武则天随母亲从荆州搬回长安居住。 [7]

初入宫廷

武则天题跋像 [13]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驾幸洛阳宫,听说十四岁的武则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 [8-9]武则天入宫前,向寡居的母亲杨氏告别时说:“侍奉圣明的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 [10]
对于李世民在位时期武则天在宫中的生活,史书并没有详细的描述,仅见武则天在晚年时回忆自己为李世民驯马一事。李世民有马名叫狮子骢,肥壮任性,没有人能驯服它。武则天当时侍奉在侧,对李世民说:”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李世民听后,颇为夸赞武则天的志气。 [11]但武则天并未得到李世民的宠爱,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高。但在李世民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太子李治开始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驾崩,武则天依例与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她与新即位的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12]

再次入宫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李治在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而入感业寺进香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12]因无子而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动向李治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企图以此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 [14]李治早有此意,当即应允。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李治的孝服期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入宫前,武则天已怀孕,入宫后便生下儿子李弘。武则天回宫后,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李治的宠爱。至次年(652年)五月,武则天便被拜为二品昭仪。当时王皇后、萧淑妃经常与其争宠,三人互相谗毁,但李治都没有听信。 [15]
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在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在公主出生后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望,怜爱并逗弄公主。离开后,武则天趁着没人,竟将公主掐死,又盖上被子掩饰。正好李治来到,武则天假装欢笑,打开被子一同看孩子,发现女儿已死,啼哭不已,并且惊问侍从,侍从都说:“皇后刚来过。”李治勃然大怒,说道:“皇后杀了我的女儿!”武则天于是哭泣着数落王皇后的罪过,王皇后无法解释清楚。李治从此有了”废王立武“的打算(但此事有争议,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和《唐会要》只记载了公主的暴卒,并未言明其死因)。时间一久,李治便想把武则天晋封为一品宸妃 [16],由于受到宰相韩瑗来济的反对,最后不能成事。 [17]

废王立武

乾陵的唐高宗与武则天塑像 [168]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李治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武则天前进的道路也因此充满艰辛。一般认为,李治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于是,武则天开始成为李治政治上的“盟友”。
永徽六年(655年)三月壬戌,武则天编写《内训》一书, [221]同年中书舍人李义府首起支持“废王立武”,得到李治和武则天的重赏,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见机行事,也都转而支持立武则天为后。李治见有不少人支持,于是再生废立之意。而元老李勣又表态说“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使李治、武则天在废立皇后的问题上的不利局面一下扭转过来了。十月十三日,李治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囚于别院 [18];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以后,李治再次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与此同时,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外贬。十一月初一日,举行了册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仪式。 [2]
永徽七年(656年),武皇后进见宗庙,唐高宗追封其父武士彟为司徒,附祭于唐高祖的宗庙。母亲杨氏也加封代国夫人,武则天便撰写《外戚诫》献于诸朝,解释讥噪 [222-223]
显庆二年(657年),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移居洛阳,以洛阳为东都。 [226-227]
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武则天与李治达成共识: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至此,李治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废王立武”事件沉重打击了关陇集团,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的情况被改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二圣临朝

显庆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然而也让二人之间逐渐出现了矛盾。
龙朔元年(661年)正月,武则天请禁止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指演滑稽戏的艺人),李治采纳。四月,李治欲亲征高句丽,在武则天及群臣劝谏下才作罢。
武则天最初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而李治力排众议,坚持立她为后。待到武则天得志后,“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李治不胜其忿。麟德元年(664年),宰相上官仪请求废后,李治亦以为然,即命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左右侍从及时奔告于武则天,武则天立即到李治面前自诉,使其“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李治又担心武则天怨怒,因此哄骗她说:“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从此每当李治理政,武则天便“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 [20-21]
由于李治在位时期国力昌盛,武则天积极劝其封禅泰山。封禅时本应先由皇帝初献,公卿亚献。但武则天认为,封禅为祭地之仪,由太后配享,彰显后土之德。所以她要自己充当亚献,好孝敬自己的婆婆,李治应允,于麟德二年(665年)十月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从东都洛阳出发,前往泰山封禅,武则天则率内外命妇随行。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首领和使节。 [22]
现代武则天像图册部分参考资料 [157]
武则天开凿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油画
咸亨三年(672年)四月,武则天以两万贯脂粉钱,资助僧侣在洛阳龙门石窟雕刻卢舍那大佛。此工程历时三年九个月完成。 [23]
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十二月,武则天上建言十二事,被李治悉数采纳,下诏颁布施行。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规定各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予以升奖;“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必加惩罚。她所编农书《兆人本业》,颁行天下,影响很大。而武则天执政期间,其宗教政策以尊崇佛教为主。
上元二年(675年),李治所患的风眩症愈加严重,欲禅位给皇后, [24]便与大臣们商议,准备让武则天摄政,因宰相郝处俊劝谏,这才暂时停议。武则天得知后,就召集了大批文人学士,大量修书,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正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僚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且密令这批学者参决朝廷奏议,以分割宰相的权力,被当时的人称作“北门学士”。 [25]
永淳二年(683年),李治驾到奉天宫,当时武则天从封泰山以后,劝李治封禅中岳,因李治患病而中止。不久,李治命李显代理国政,宰相裴炎刘齐贤郭正一等人协助理政。李治从奉天宫回东都,病情加重,于同年十二月驾崩于东都洛阳贞观殿,临终遗诏让太子李显于灵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武则天)决定。 [225]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 [26]

太后称制

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李显打算任命韦皇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被裴炎阻止,怒道:“朕即使把天下都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还在乎一个侍中吗?” [27]武则天于是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迁于房州,转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仍临朝称制。 [28]九月,武则天改元光宅,改东都(洛阳)神都,同时令旗帜皆从金色,官服颜色、职省名称一并改易,赐宫城名为太初宫 [29]同月,徐敬业等以扶持庐陵王为号召,在扬州举兵反武,十多天内就聚合了十万部众。武则天当即以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兵三十万前往征讨。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自杀。 [30]
垂拱元年(685年)五月,武则天下诏允许内外九品以上官员和百姓向朝廷自荐,以求被任用。 [31]
垂拱二年(686年)正月,武则天还政于李旦,但李旦知其并非出自诚心,“奉表固让”,于是武则天继续临朝称制。三月,武则天下令制造铜匦(铜制的匣子,类似于检举箱、报冤盒),置于洛阳宫城前,分为延恩(献赋颂、谋求仕途者投之)、招谏(言朝政得失者投之)、伸冤(有冤抑者投之)、通玄(言天象灾变及军机秘计者投之)四匦,随时接纳天下表疏 [32]。此举广开言路,对稳定当时的朝政起了重大作用。
武则天为监察宗室与大臣,规定任何人均可告密。凡属告密之人,臣下不得私自审讯,国家都会向其供给驿站车马和饮食。即使是农夫樵人,武则天都亲自接见。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升官。如果并非事实,亦不会问罪,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 [33]其中生性残忍的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人通过告密被授予掌管制狱的官职 [34],形成“酷吏政治”,被告者一旦被投入此狱,酷吏们则使用各种酷刑审讯,能活着出狱的百无一二。这样,随着告密之风的日益兴起,被酷吏严刑拷打致死的人日渐增多。于是“朝士人人自危,相见莫敢交言”,大臣们每次上朝前,都要和家人诀别。 [35]
今人临摹,唐张萱《武后行从图》(年代、作者有争议)
武则天谋夺李唐社稷,翦除唐朝宗室,引起诸王不安,欲起兵对抗。还未有共识的时候,博州刺史、琅邪王李冲,在垂拱四年(688年)八月于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北)举兵;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豫州(今河南汝南),以呼应李冲。武则天分遣丘神勣、魏崇裕讨伐。李冲起兵七日即败死。九月,李贞兵败自杀。武则天想尽除李氏诸王,使周兴等展开审讯,逼迫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及常乐公主等自杀,他们的亲信也被杀死。 [38]
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命人凿白石为文说:“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号称该石是在洛水中发现的,献给武则天。武则天大喜,为石取名为“宝图”。垂拱四年(688年)五月,武则天加尊号为“圣母神皇”。十二月,武则天亲自拜洛受图,史称此时“皇帝、皇太子皆从,文武百官、蛮夷酋长,各依方位而立。珍禽奇兽,并列于坛前”。这次仪式的“文物卤簿”,是“自有唐已来,未有如此之盛者也”。 [36-38]
同年底,武则天命人于洛阳建造的明堂落成,号“万象神宫”,放任百姓入内参观 [39],吐蕃等国听闻明堂建成,纷纷遣使来贺。 [39-40]又命面首薛怀义铸巨大雕像,其小指尤容数十人,在明堂北起五层高的天堂来收纳雕像。 [41]
载初元年(690年)七月,东魏国寺僧人法明等撰《大云经》,称武则天是弥勒佛化身下凡,应作为天下主人。武则天下令将《大云经》颁行天下,命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收藏此经,令僧人讲解,并将佛教的地位提高在道教之上。 [42]

女皇岁月

武则天 [19]
载初元年(690年)九月间,发生了一系列官民、宗戚、四夷首领、沙门、道士向武则天请求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的要求,李旦亦自请赐姓武氏。不久,群臣奏称“凤集上阳宫,赤雀见朝堂”, [43]武则天方准所请,于九月九日(10月16日)登上则天门楼,大赦天下,改唐为周,改元天授。这标志着武周王朝的建立。历史上把这改唐为周的事件称为“武周革命”。十一日,群臣为武则天上尊号为“圣神皇帝”。她以洛阳为神都,长安为西京副都,除唐宗室属籍,“以皇帝(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氏”;又改置社稷,改旗帜尚赤。十二日,在神都立武氏七庙。‌ [43-44]而长安的唐太庙和神都的唐高祖、太宗、高宗三庙改为享德庙。 [169]
如意元年(692年)正月,武则天引见存抚使所举之人,不论贤愚,全部提拔,授予各种官职进行试用,试官制度由此开始。 [45]二月,吐蕃党项部落万余人归附武周,武则天将其分置十州。五月,吐蕃首领曷苏亦率其部落请求归附,武则天派张玄遇率领精兵二万迎接。不料曷苏事情泄漏,被国人擒回。此时恰逢羌族首领昝捶率领八千余人归附,张玄遇以其部落置莱川州。 [46]
长寿元年(692年)九月,武则天采纳西州都督唐休璟“请复取四镇”的建议,派大将王孝杰等率军出征西北。十月,王孝杰大破吐蕃,收复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安西四镇 [47],设安西都护府于龟兹。 [163]在群臣一致反对的情况下,武则天决定对四镇增兵三万。这一措施使安西四镇从此安定,直到唐玄宗时再无反复。
长寿二年(693年)正月,武则天在万象神宫亲自主持祭典,自制宫廷乐舞《神宫大乐》,选用舞者九百人 [48]。九月,武则天加号“金轮圣神皇帝” [49],旋即又为其父祖加谥。 [50]同年西突厥拥立阿史那俀子为可汗,联合吐蕃入侵武周;后突厥默啜可汗率众入侵,室韦亦反。” [51]
长寿三年(694年)正月,将军李多祚击破室韦叛乱。二月,王孝杰破吐蕃勃论赞刃 [164]突厥可汗俀子等各三万余人;碎叶镇守使韩思忠大破泥熟俟斤、突厥施质汗、胡禄等,继而攻占吐蕃泥熟没斯城; [51-52]郭虔瓘焉耆攻破西突厥二万帐。 [216]八月,四夷酋长在波斯国大酋长阿罗憾 [53]的号召下请求用铜铁铸造天枢,立于端门外,铭纪武则天功德,黜唐颂周, [54]武则天同意。 [55-56]
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复原图 [214]
证圣元年(695年)正月一日,武则天加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 [57]。十六日,薛怀义因失宠而密烧天堂,延及明堂,致使二堂俱毁 [58],她遂下诏重建明堂。二月,去“慈氏越古”之号。 [59]四月,天枢建成,柱身碑刻百官及四夷酋长名,武则天亲题“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60]
同年,武则天派王孝杰出兵攻打后突厥 [61]十月,突厥默啜可汗遣使投降并归附武周,被武则天册封其为归国公、左卫大将军 [62]。腊月,武则天从神都出发,登嵩山,封神岳,大赦天下,免天下百姓租税一年。 [63]
万岁登封元年(696年)三月,重建的明堂落成,号曰“通天宫 [64]。五月,营州契丹中的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举兵造反,攻陷营州,杀都督赵文翙 [65],十日兵至数万,进围檀州,但被清边前军副总管张九节击退。 [66]武则天又派将军曹仁师、张玄遇、李多祚等率兵征讨。曹仁师等人由于误中契丹埋伏,大败。 [67-68]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四月,武则天铸成九鼎,从玄武门曳入宫城,令宰相、诸王率南北衙宿卫兵十余万人,连同宫中仪卫大牛、白象共同拖曳;武则天又作《曳鼎歌》,以令其相互唱和。最终将九州鼎依照各自方位列于明堂廷内 [69]。同月,武则天派武懿宗娄师德沙咤忠义率兵二十万再伐孙万荣。六月,孙万荣兵败被杀。 [70]
同年,来俊臣欲罗告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又欲诬李旦、李显与南北衙共同谋反,拟一网打尽。武氏诸王与太平公主都十分害怕,共同揭发其罪行,下狱处以极刑。来俊臣凶狡贪暴,杀人不可胜计,“赃贿如山,冤魂塞路”。武则天亦知天下愤怨,下令历数其罪状,并没收其家财。 [165]
武周朝名相狄仁杰
圣历元年(698年),武承嗣、武三思谋求为太子,几次使人对武则天说:“自古天子没有以异姓当做继承人的。”武则天犹豫未决,宰相狄仁杰对武后说:“姑侄之于母子,哪个比较亲近(武承嗣、武三思为武则天之侄,李显、李旦则为武则天之子)?陛下立儿子,那么千秋万岁后,会在太庙中作为祖先祭拜;立侄子,那么从未听说侄子当了天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庙。”又劝武则天召还李显。自此后,武则天无意立武承嗣、武三思为太子,并将李显秘密接回洛阳 [71] [72]控鹤监内供奉吉顼张易之张昌宗都曾请求武则天立李显为储君 [73],皇嗣李旦亦请求逊位于李显 [74]。在来自各方面拥护李唐的压力下,武则天进一步认识到人心所向的是李唐宗室,如果再一意孤行,就会有丧失人心的危险。而在后来一次征兵中,“初募兵,无有应者,闻太子(李显)行,北郊山头皆兵满,无容人处。” [75-76]此事更加说明李唐才是众望所归。在经过多方权衡之后,武则天最终决定立李显为皇太子。 [77]

退位去世

主词条:神龙政变
武则天解决了继承人的问题后,志得意满,开始耽于享乐,大修宫殿、佛寺。 [78]
晚年武则天画像
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年少美姿容,常傅朱粉、衣着华丽。武承嗣、武三思等都争着追捧他们,甚至为他们执鞭牵马。当时,武则天已经进入暮年,老病缠身的她长时间不能上朝,对朝政的控制力下降,她将二张兄弟当做耳目。二张逐渐插手朝政,陷害宰相魏元忠,不仅跟大臣结怨,也使得武则天回归李唐、传位太子的形势发生逆转,引起了政局的复杂化,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也因此空前紧张起来。据史料记载,武则天的孙女永泰公主因与丈夫武延基和邵王李重润一起议论二张,遭人构陷,武、李被处死,永泰公主受惊而死(有被杀之说)。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在迎仙宫集仙殿卧床不起,只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二张谋反。于是发动政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城,杀死二张,随即包围集仙殿 [79],要求武则天退位 [80]。二十三日,李显代理国政,施行大赦,改年号为神龙。二十四日,武则天被迫传位给李显,次日,李显在通天宫即皇帝位。退位后的武则天徙居上阳宫。李显复位后,率百官到观风殿问武则天起居,此后每十日一往 [81-82];又为武则天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二月初四,恢复国号为唐,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复称神都为东都。 [80] [83] [220]
据记载,晚年的武则天“善自粉饰,虽子孙在侧,不觉其衰老”。等到退位后,却不再梳妆打扮,面容憔悴。一次,李显入见武则天时,为此而大惊。武则天哭泣道:“我从房陵把你接回神都,固然是要把天下托付于你,而五贼(参与神龙政变的五王)却贪求事功,把我惊动到这里。”李显听后,悲泣不已,跪地“拜谢死罪”。有观点认为,正是此事,使得武三思等武氏族人仍能够参与朝政。 [3]
上阳宫复原图
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旧唐书》作八十三,此从《新唐书》)。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 [84-85]神龙二年(706年)五月,她得以与高宗合葬于乾陵 [86]
虽然唐室依照她的遗诏谥号,后来仍有数次修改:
  1. 1.
    唐隆元年(710年),改为天后。 [87]
  2. 2.
    景云元年(710年),改为大圣天后。 [87]
  3. 3.
    延和元年(712年),改为天后圣帝,不久后,改为圣后。 [87]
  4. 4.
    开元四年(716年),改为则天皇后。 [87]
  5. 5.
    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87]

为政举措

播报
编辑

政治

  • 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发展科举
洛阳市天堂遗址壁画《万国来朝》中的武则天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逐出朝廷。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集团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88]
武则天同时还通过各种途径扶植庶族地主官僚,从庶族地主中搜罗更多的人才,扩大其统治基础:
一、由朝廷派遣存抚使到全国各地搜罗人才,送到京城,由皇帝亲自考试,这就是制举策问,如《大唐新语》所载:“则天初革命,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则天御洛城南门,亲自临试。” [89]成绩优异者,不拘资格,破格录用,任以要职。
二、下令“内外文武九品以上及百姓咸令自举”,准许官吏、百姓自荐,以免荐举有所遗漏。
三、进一步发展以乡贡贡举)为主的科举制度,不仅科目增多了,录取人数也大为增加,平均每年录取人数,比起贞观年间增加一倍以上;而且还首创殿试制度,如载初二年(690年)二月,“太后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殿试自此始”;另外,长安二年(702年),还“初设武举”,扩大了选官范围。
武则天选官范围广泛,不免有滥竽充数;但确实选拔了不少贤才,如《新唐书》所说:“太后不惜爵位,以笼络四方豪杰自为助,虽妄男子,言有所合,辄不次官之;至不称职,寻亦废诛不少纵,务取实材真贤。”这些贤才不仅是当时加强武则天统治的重要支柱,其中有些人还是后来辅佐玄宗“开元之治”的名臣贤相,如姚崇宋璟等。武则天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其列。陆贽说:“(太后)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旋黜,才能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助。”
此外,武则天在同高宗共同执政时,还下诏修订《氏族志》,更名为《姓氏录》,更加明确规定“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进一步打击了旧门阀士族,提高了庶族官僚的地位,因而中唐以后出现“冠冕皂隶,混为一谈”的情况;特别是自安史之乱以来,有不少平民出身的士卒因军功得授五品官以上官秩,上升为士族,于是从前士庶之间严格界限便逐渐消失,凡是姓郑的都自称荥阳郑氏,姓李的都自称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无从辨别其为旧士族还是新士族。 [78]
  • 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
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对于贪赃枉法的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反之,对于贤才则破格拔擢。武则天对于为官清正、正直不阿的臣僚非常器重,对于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士非常赏识,并能对其一一加以重用。
由于武则天能够注意整顿吏治,赏罚严明,赏其当赏,罚所当罚,明察善断,有知人之明,因而能从广泛搜罗人才中拔擢贤才以为己用,正如《资治通鉴》所评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78]
  • 广开言路,注意纳谏
武则天对纳谏的重要性有深刻的理解,在建言十二事中,“广言路”、“杜谗口”,也占了重要地位。垂拱二年(686年)三月,她还设铜匦于朝堂,鼓励百姓上书言事 [32]
武则天虽然政令严明,刑罚严峻,“当其忍断,虽甚爱,不少隐也”。但是她对于直言敢谏的臣民却十分敬重,尽量采纳他们的建议,即使言语有所冒犯,也能加以宽容,免予追究。在她统治时期,很少有人因为直谏获罪的,因之直言敢谏在朝中蔚然成风,使下情得以上达,这对于改革弊政、促进政治清明起了很大的作用。 [78]
  • 任用酷吏
武则天的统治稳定之后,开始启用酷吏。为巩固统治,武则天使用严酷手段。为掌握国家统治大权,她毒死了已立为太子的亲生儿子。称帝第二年,武则天便用两大酷吏之一的来俊臣杀了另一个酷吏周兴;至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杀死来俊臣,结束了酷吏政治。 [90]

经济

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武则天称“天后”时,就在建言十二事中建议“劝农桑,薄赋役”。为贯彻诏命,朝廷规定对地方官吏的考核,以农业生产是否发展作为重要标准,如果州县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开辟,家有余粮”者则予以奖赏;反之,如“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则加以惩罚。
武则天掌权以后,为了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又延揽农学家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此时均田制开始瓦解,民户逃亡现象开始普遍。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
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对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户口也由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的380万户增加到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的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0.721%。这在中国古代是一个较高的增长率。

文化

武则天曾召集文学侍臣周茂思、范履冰等人编纂《要览》《字海》及《乐书要录》等书。 [91-92]
其中,《字海》收录有所有武则天首创的则天文字,全书已散佚 [93]。《乐书要录》为唐代一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乐律文献,除少量内容因袭就说外,多富实践意义,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全书共十卷,今仅存第五、六、七卷。 [94]
武则天还改制音乐机构,将内教坊改为云韶府,习雅乐,促进宫廷音乐的发展。武则天执政期间是唐代音乐过渡阶段,上承唐初的雅乐,下为唐中期燕乐俗乐奠定基础。

军事

武则天执政时期至武周建立后,与周边各国的局部战争,时起时伏。其在位期间主要军事活动展示如下:
  • 西域
唐太宗时期,唐朝占据了西域。唐高宗至武则天在位时期,唐朝与吐蕃为争夺西域烽烟不息,安西四镇时置时罢。载初元年(689年),吐蕃进占安西四镇。长寿元年(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等率军击破吐蕃,收复安西四镇, [95]史称“安西之战”,从而结束了唐蕃在西域反复争夺的局面。
长寿二年(693年)西突厥部立阿史那俀子为可汗,联合吐蕃寇边。延载元年(694年)二月,王孝杰攻破西突厥可汗俀子三万余人;碎叶镇守使韩思忠大破泥熟俟斤、突厥施质汗、胡禄等, [51-52]郭虔瓘焉耆攻破西突厥二万帐。 [216]
久视元年(700年),郭虔瓘赴中亚拔汗那税甲马,并击灭其反叛势力, [216]攻破拔汗那十六座城池。 [217]
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取代金山都护府,管理西突厥故地,仍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巩固了唐廷对西域地区的管辖。 [90]此举使得丝绸之路畅通无阻,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78]
  • 西南(吐蕃)
法门寺壁画中的武则天形象
在西南,崛起的吐蕃政权成为边疆大患。继长寿元年(692年)击败吐蕃夺取安西四镇后,长寿三年(694年)二月,王孝杰又击破吐蕃勃论赞刃三万余人,韩思忠攻占吐蕃泥熟没斯城。 [51]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三月,王孝杰等与吐蕃大将论钦陵赞婆交战于素罗汗山,遭遇大败 [96]。论钦陵提出罢免安西四镇驻兵,并瓜分十姓突厥之地的议和方案。武则天采纳郭元振的意见,拒绝割地 [97-98],并用郭元振的离间计,使吐蕃君臣互相猜忌。论钦陵于圣历二年(699年)被杀,赞婆与论钦陵子论弓仁举部来降 [99] [156]
久视元年(700年),吐蕃侵犯凉州,被陇右诸军州大使唐休璟在洪源谷击败。唐休璟六战皆捷,大败吐蕃,斩首二千五百余级 [100-101],史称“洪源谷之战”。
大足元年(701年),吐蕃与后突厥联合进犯凉州,武则天任命郭元振为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州大使,调集秦中大将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奔赴河西。郭元振到凉州后,吐蕃久闻其威名,表示:“我们赞普都怕他,我们又怎么打过他呢?”于是纷纷撤兵。郭元振便征调陇右兵马一百二十万,号称二百万,集于湟州,分十道齐进,过青海,几乎抵达吐蕃赞普牙帐逻些城。吐蕃赞普屈膝请和,献马三千匹,黄金三万斤,牛羊不可胜数。郭元振大张军威,受其蕃礼而班师回朝。降伏西戎后,威望震慑北狄。后突厥便献马二千匹,并将俘获的凉州人士都放回边塞。从此藩镇肃清,蕃国敬畏仰慕。 [218]郭元振又在南部边境的硖口修筑和戎城(今甘肃古浪),在北部边境的沙漠中设置白亭军(今甘肃民勤东北),控制了凉州的交通要道,将凉州疆界拓展了一千五百里。从此,突厥、吐蕃的兵马再也无法到州城侵扰。 [219]
长安二年(702年),吐蕃赞普率领万余人侵茂州,都督陈大慈与之交战,四战皆捷,斩首千余级 [102],史称“茂州之战”。
  • 北方(突厥)
在北方,东突厥在唐太宗时期被灭国。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突厥骨咄禄纠众七百反叛唐朝,建立后突厥政权 [103],很快攻陷漠北,连年侵犯唐朝边境,势力趋于壮大,于是自立为颉跌利施可汗
长寿三年(694年)二月,王孝杰大破突厥军三万余人; [52]腊月,突厥默啜可汗侵犯灵州,被右鹰扬卫大将军李多祚击败。 [104]天册万岁元年(695年)正月,武则天又派王孝杰出兵攻打后突厥, [61]十月,默啜遣使归降武周,被册封为归国公、左卫大将军。 [62]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默啜“请为太后(武则天)子”,自率部众“为国讨契丹”。 [105]因助平契丹有功,受封“立功报国可汗”。
默啜曾请求将自己的女儿嫁于武则天的儿子 [105],圣历元年(698年)六月,武则天命内侄武延秀前往突厥纳默啜之女为妾,默啜因为武延秀并非皇室诸王,大怒,不但不允婚,反而将其拘留 [106-107]。默啜围困赵州,武则天命皇太子李显募兵,狄仁杰领兵出征讨伐突厥 [76]。默啜得知武周主力将发,便自五回道撤退,狄仁杰率军十万追击,至赵州时,默啜已经撤回漠北。 [108]狄仁杰安抚有方,使河北重归安定。 [109]
大足元年(701年),默啜再度犯边,武则天命相王李旦为天兵道元帅,统帅诸军抵御。但周军尚未出发,突厥便已撤军。 [110]长安三年(703年),默啜遣使至武周,“请以女妻皇太子之子”,获武则天允准。随后,默啜再派遣大酋移力贪汗入朝,献马千匹及方物不等,以谢许亲之意。武则天在宿羽台设宴款待。 [111-112]
  • 东北
主词条:营州之乱
长寿三年(694年)正月,东北的室韦叛乱,武则天派李多祚将其击破。 [52]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因营州都督赵文翙暴虐无道,松漠都督李尽忠(契丹人)和旧城州刺史孙万荣起兵反周,攻陷并占据营州, [68]十日间集结了数万军队,进围檀州,但被清边前军副总管张九节击退。 [66]武则天又多次派兵讨伐, [113]前后历时十三个月,叛乱得以平定。 [70] [114]
圣历二年(699年),契丹余党作乱,武则天派李楷固、骆务整出兵讨伐,完全将其平定 。 [115]

外交

日本史料记载,早在垂拱元年(685年),掌权的武则天曾赠予日本(倭国)大熊猫两只、毛皮七十张。 [116-117]
延载元年(694年),在波斯大酋长阿罗憾等人的号召下,“诸胡聚钱百万亿”购买铜铁,铸造“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214]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大食(阿拉伯帝国)进献狮子(象征权威),但被认为“专食肉,……极为劳费”不宜饲养,最终退回。 [118]
大足元年(701年),拂菻国(东罗马帝国)遣使朝见武则天。 [224]

历史评价

播报
编辑

唐及五代

骆宾王:“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 [158]代李敬业讨武氏檄
佚名:“神皇圣氏,生于文王……穆氏九族,绥彼四方;遵以礼仪,调以阴阳;三农五谷,万庾千箱;载兴文教,载构明堂;八窗四闼,上圆下方;多士济济,流水洋洋;……千龄所钟,万国攸向;俗彼仁礼,家怀孝让;帝德广运,圣寿遐延;明明在下,于昭于天;本技百代.福祚万年……圣母皇皇,抚临四方;东西南北,无思不服;……神谋独河图洛书,龟背龙胸;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既营大室,爰构明堂;如天之堰,如地之方;包含五色,吐纳三光;傍洞八牖,中制九房;百神荐趾,膺乾之统;……如天之寿,于万斯龄;黄山海水,蒲昌沙场;地邻蕃服,家接浑乡;昔年寇盗,禾麦凋伤;四人忧忧,百姓遑遑;圣人哀念,赐以惟良,既抚既育,或引或将;昔靡单夸,今日重裳:春兰秋菊,无绝斯芳。” [170]《载初元年沙州歌谣》
宋之问:“我金轮圣神皇帝垂妙觉,抚鸿勋,出轩宫而镇紫微,卷翚衣而袭元衮,释罘祝网,万族咸宁。革故维新,五刑不用,润玉律而含元气,转金浑而调顺晷。” [119]早秋上阳宫侍宴序
崔融:“英才远略,鸿业大勋。雷霆其武,日月其文。洒以甘露,覆之庆云。制礼作乐,还淳返朴。宗礼明堂,崇儒太学。四海慕化,九夷禀朔。沈璧大河,泥金中岳。巍乎成功,翕然向风。” [120]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
陈贞节等:“则天太后总禁闱之政,藉轩台之威,属皇室中圮之期,蹑和熹从权之制。” [215]
沈既济:“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 [121]通典》引
陆贽:“后收人心,擢才俊,当时称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122]廿二史札记》引
李绛:“后命官猥多,而开元中名臣多出其选。” [122]《廿二史札记》引
刘昫赵莹等:
  • 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去将安所?悲夫!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冤。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然犹泛延谠议,时礼正人。初虽牝鸡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有旨哉! [90]旧唐书
  • 龙漦易貌,丙殿昌储。胡为穹昊,生此夔魖?夺攘神器,秽亵皇居。穷妖白首,降鉴何如。 [90]《旧唐书》

两宋

鲁宗道:“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 [123]宋史》引
  • 武氏之乱,唐之宗室戕杀殆尽,其贤士大夫不免者十八九。以太宗之治,其遗德余烈在人者未远,而几于遂绝,其为恶岂一褒姒之比邪? [230]新唐书
  • 夫吉凶之于人,犹影响也,而为善者得吉常多,其不幸而罹于凶者有矣;为恶者未始不及于凶,其幸而免者亦时有焉。而小人之虑,遂以为天道难知,为善未必福,而为恶未必祸也。武后之恶,不及于大戮,所谓幸免者也。 [124]
司马光:“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 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 [125]资治通鉴
洪迈:“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而巫蛊之祸,罗织之狱,天下涂炭,后妃公卿,交臂就戮,后世闻二武之名,则憎恶之。” [126]容斋续笔

明清

武则天塑像
顾清:“阿师留发拜昭仪,绛缕初封不记谁。海内渐看归圣母,榻前空自属佳儿。天徵鸟梦垂双翼,鬼作人妖有四眉。早与文皇作男子,乾坤更是一番奇。”(《读魏武则天事用石楼太史韵·其二》) [159]
孙承恩:“力乘阳刚,才济阴慝。运用四海,驱使百辟。今古大变,宇宙穷凶。虐熖一时,秽名无穷。” [172]《古像赞》
李贽:“试观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后者乎?亦有专以爱养人才为心,爱民为念如武氏者乎?……夫所贵乎明王者,不过以知人为难,爱养人才为急耳。今观娄、郝、姚、宋诸贤,并罗列于则天之朝,迨及开元,犹用之不尽。如狄梁公者,殊眷异礼,固没身不替也;宋璟刚正嫉邪,屡与二张为仇,武氏亦不过也。何也?贤人君子,固武氏之所深心爱惜而敬礼者也。” [127]藏书
爱新觉罗·福临:“唐高宗以其父太宗时之才人为后,无耻之甚,且武则天种种秽行,不可胜言。” [155]
  • 古来无道之君好杀者,有石虎、符生(苻生)、齐明帝北齐文宣帝、金海陵炀王;其英主好杀者,有明太祖。然皆未有如唐武后之忍者也……真千古未有之忍人也哉! [122]《廿二史札记》
  • 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千百,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数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为讳,而且不必讳也……然则区区帷薄不修,固其末节,而知人善任,权不下移,不可谓非女中英主也。 [122]《廿二史札记》
翟蔼:“武氏以一妇人君临天下二十余年,是不比于母后之称制者,而直自帝自王也,此其智有过人者。” [173]《九畹史论》

近现代

毛泽东:“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我看过一些野史,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量。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177]《毛泽东同工作人员孟锦云的谈话》
  • 事实上,武后统治时代是唐朝的极盛时代。不仅海内富庶,政权的范同更远远达到了波斯湾。她把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发展了,并为唐玄宗所谓“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开元时代的一些大臣宰相、文士、学士大抵是武后时代所培养出来的人物。 [179]
  •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175]1962年为广元皇泽寺所书楹联
  • 保卫均田思武后,注笺汉书吊章怀。 [179]《吊章怀太子》
宋庆龄:“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有的出版物和网站显示其后还有‘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个好妻子’的评论 [178])。”(1963年为广元皇泽寺武则天陈列室题词 [179]
  • 武则天这个女人是古今少有,与其他高贵的女人是不易相比的。既不是埃及艳后克丽拉(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也不是俄罗斯凯萨琳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她一部分像英国伊丽莎白女皇(伊丽莎白一世),一部分像法国亨利二世的皇后凯萨琳·德·美弟奇(凯瑟琳·德·美第奇)。她有那位英国女皇的精力,有法国皇后的残忍……武则天公然蔑视道德家;历史家不知把她在位的年间的年号怎样称呼,也没法决定对她的称呼……她粉碎的传统,创始的改革,引起的紊乱,超过历史上任何阴谋险诈的男人。 [179]
  • 武后是个杰出的女人,这无可否认。除去疯狂热衷于权力,极端自尊自大以外,头脑非常清醒,非常冷静,个性聪敏而坚强。在她生活的后十年,性格已渐见宽容,胸襟亦渐见开阔……停止残杀。把以前用各种方法放逐的贤良之臣,又都召回为官。虽然武承嗣与来俊臣时时图逞阴谋诡计,武后并未使大权旁落。武后如果不篡唐自立,本可以成为一个有道之主,比历史上若干皇帝都好。 [179]
  • 公平而论,武后的确是当时最精明强干的政客,胜过那些学识渊博的儒臣,胜过历代雄心大志的皇后。 [179]
  • 太宗为男,武后为女,二人都竭力开创一个朝代,太宗雄才大略,众望所归,武后在才略方面,堪与太宗比肩。 [179]
  • 残忍与聪明,疯狂与冷静,在这个权倾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无与伦比的女人身上得到了惊人的统一。 [176]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最骄奢淫逸,最虚荣自私,最刚愎自用,名声坏到极点的皇后。 [176]均引自《武则天正传
岑仲勉:“武后任事率性,好恶无定,终其临朝之日,计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174]隋唐史
  • 武则天,是一位刚强机智的政治家。高宗是个昏庸君主。显庆五年(660)以后,武则天参政……腐朽势力并没有在他(高宗)的扶植下滋长起来,也没有因帝位易姓,而引起危害民众的祸乱。贞观时取得的成就——统一和强盛,在武则天统治的半个世纪里,得到了切实的巩同,这是她对历史的贡献。 [179]中国通史简编
  • 武则天执政,造成历时半个世纪强有力的专制统治,对国家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和社会安宁的长期保持,是有贡献的。 [179]《中国通史简编》
翦伯赞:“武则天的打击门阀贵族和提拔普通地主做官的政策,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因此她的作用是积极的……武则天在巩固封建国家的边疆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 [179]中国通史纲要
  • 武则天突破了用人的地域成见和门阀观念,通过科举制度用人,就在她的时代培养了许多人才,为玄宗时代准备了人才,而玄宗初期的政策,也正是武则天时代的政策。 [179]灯下集
  • 在唐代的历史上,唐太宗打下基础,接着是武则天时代,以后就是开元全盛时代。武则天当权前后的五十年间,生产发展了,土地开发了,人口增加了,疆土开拓了,文化提高了,和许多外国也有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而且还应注意这样一件事实,即开元时代的主要政治家都是武则天时代所培养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武则天的时代长时长期的巩固发展工作,开元的治世的局面是不可能出现的。” [179]《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
尚钺:“(武则天执政时期)唐帝国仍在继续向上发展,对内发展了科举制,对外抵抗突厥、吐蕃和契丹的骚扰,继续开通西域孔道,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存某些方面说,都是有积极的作用。” [179]中国历史纲要
白寿彝:“武则天是个有才能和政治野心的人……她注意选拔贤才,先后任用李昭德、狄仁杰、姚崇等政治家担任宰相,协助她管理国家大事。她也亲近一些奸佞小人,任用酷吏,制造冤狱。不过她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控制,不让他们掌有过大的权力。在她掌权的半个世纪里,李唐的皇权一度受到很大的损害,但李世民开创的政治局面并未终止,社会经济还是继续发展的。” [179]《中国历史纲要》
乌廷玉:“武则天执政以来,继续推行唐初的基本国策:坚持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压抑部分士族,扶助新兴庶族;反对民族压迫,保卫边防安全。她虽然没有重大建树,但并没有把唐朝引向衰败。” [179]隋唐史话
吴枫:“武则天当政,严重打击了长期把持政权的大官僚贵族集团,通过各种办法——尤其是科举制,给中小地主阶级开辟了广阔的政治前途,一方面促进了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另一方面给唐玄宗统治时代选拔了较有作为的官僚……其主要政策就当时社会来讲,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179]《隋唐五代史》
杨志玖:“武则天的主要贡献,在于她打破关陇贵族集团在政治方面的垄断,对魏晋以来尚门第的制度,更进一步加以打击,把政权开放给更多的人,对历史进步多少有些作用。同时女性做皇帝,对于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的夫权统治制度也是一个巨大革命。” [179]隋唐五代史纲要
汪篯:“武则天的政策在客观上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为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后来的唐玄宗顺着武则天的路子走,才在历史上出现了‘开元之治’。” [179]《隋唐史论稿》及其1962年在中央党校学术报告
吴泽:“武则天当政的五十年中,坚持太宗、高宗的反土族斗争的政治道路……稳固发展了‘贞观之治’,把历史推进了一大步,其政策对维护国家长期的和平统一,对唐代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为其后的‘开元之治’准备了条件,打下了基础。因此武则天在唐代前期和太宗、玄宗同是中心人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他对武周后期的弊政,也给予揭露。” [179]《关于武则天在历史中的作用问题》
吕振羽:“武则天在巩固和发展祖国疆域和民族关系,密切各民族经济、文化的联系和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79]《史论集》
缪钺:“武则天在执政期间,过分信任酷吏,所杀戮的许多宗室贵戚,文武群臣并非都是反对她的,有些人更是被酷吏所陷害,特别是程务挺王方翼黑齿常之等名将。武则天的这些做法,可谓‘自毁长城’。她的崇信佛教,大修庙宇,劳民伤财。放纵僧侣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以致‘所在公私田宅,多为僧有’。给人民带来危害。” [179]《关于武则天的评价问题》
崔瑞德:“对于这位敢于推翻李唐皇室并像男人一样泼辣地实行统治的女人,尽管儒家历史学家都进行恶毒攻击和抱敌对态度,但是武曌显然具有特殊的才能,对政治具有天赋,并且非常善于操纵宫廷的权力结构。她之所以能非凡地攫取到权力,是由于她的杰出的才能、坚毅的决心和识别人的能力,再加上她的冷酷、肆无忌惮和政治上的机会主义。她对敌人和对手表现出的残忍和报复心,这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 [128]剑桥中国隋唐史

轶事典故

播报
编辑

女主武王

唐太宗李世民
当武则天还在幼年襁褓中时,袁天罡一见到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便吃惊地说:“夫人的骨相,一定能生贵子!”武则天的母亲便把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领出让袁天罡相面,可是袁天罡一看说可以官至三品,只不过是能保家的主儿,还不算大贵。杨氏又唤出武则天的姐姐武顺后封韩国夫人)让袁天罡相,袁天罡称“此女贵而不利夫”。最后由保姆抱出穿着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则天,袁天罡一见襁褓中的武则天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但又遗憾地说:“若为女子,前程不可限量,将来必为天下之主!” [132-133]
贞观(627年-649年)初年,太白金星多次在白昼出现。太史令李淳风占卜说:“女主昌。”这时民间又广传《秘记》之言称“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唐太宗听说后非常不悦。后来,负责守卫玄武门的左武卫将军武连县李君羡(籍贯武安)在酒宴上道出自己的小名为“五娘子”,因他的“官邑属县”都带有“武”字,遭到太宗猜忌,最终被下诏诛杀。 [134]
太宗曾私下问李淳风:“《秘记》所言可信吗?”李淳风答:“臣仰观天象,俯察历数,发现此人正在陛下宫中(指武则天),是陛下的妻妾,不出三十年将成为天下之主,把李唐子孙屠杀殆尽,已成定数。”太宗不以为然,说:“把凡是有嫌疑的人统统处死如何?”李淳风答道:“此乃天命,不能违背。未来称王的人杀不了,再杀也只能徒增无辜。况且三十年后此人已老,也许心存善念,祸害小些。现在即便找到并处死她,那么上天或许会降下更为强大的人,那么恐怕陛下子孙将无一幸免。”太宗认为李淳风所言有理,便不再过问此事。 [135]
天授二年(691年),即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李君羡的家属入朝申冤。武则天也认为自己才是“女主武王”,于是追复李君羡的官爵,以礼改葬。 [136]

情诗诉衷情

唐太宗驾崩后,作为才人的武则天居感业寺为尼。此前,武则天就和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有过感情。在感业寺,武则天写下了情诗《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229]武则天到晚年,还常默诵这首诗。
武则天与李治既是夫妻,也是政治伙伴。在李治驾崩后,武则天撰写的祭文情真意切,要求一定要和李治合葬。二人的墓是按照合葬墓的规格建造的。

骨醉王萧

王皇后、萧淑妃被废后,居于别院。一日,唐高宗李治突生想念,便前往探望,看到她们的惨状后,相当不忍。二人请求李治让她们重见天日,并希望将幽禁的别院命名为“回心院”,李治允诺。武则天得知后,即刻下令将她们各杖击一百,断去手足,丢到大酒瓮里,曰:“令二妪骨醉!”萧淑妃大骂:“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自此后,宫中不再养猫。不久,朝廷又改王氏姓为蟒氏,萧氏为枭氏。武则天多次见二人作祟,披发沥血如死时的样貌。后来徙居蓬莱宫,“复见之”,于是“多在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18]

则天真容

武则天画像,取自《百美新咏》
关于武则天的容貌,传世文献有不少记载,据《旧唐书》,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容貌和性格都像武则天,而“公主丰硕,方额广颐”, [137]这符合唐人审美,武则天的容貌应当也是如此。 [138]后来武则天称帝,年岁虽高,但驻颜有术,善于涂泽粉饰,时常容光焕发,即使和子孙站在同侧,也感觉不到她的衰老。 [3]直到神龙政变后,武则天才迅速衰老下去。 [138]
然而,关于武则天容貌,后世却缺乏可信的图像资料,例如:《历代古人像赞》较为晚出,且对武则天抱有偏见;《唐后行从图》的年代和作者有争议;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一说是按武则天的形象雕刻的, [139]但也只是传说; [140-141]四川广元皇泽寺里有武则天的塑像,可能有所本,但原件已经损坏,翻修件也很难说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武则天的真容。 [138]

创字改名

武则天为改革文化,创造了则天文字。部分则天文字还传到日本,成为某些日本人的人名用字。而韩国庆州也发现过则天新字的印经 [142]
武则天称帝前一年,改名为“曌”(zhào)。曌是“照”在则天文字中的写法,取“日月当空”之意。又作“瞾”,取“双目当空”之意。 [1]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

上苑催花

据《唐诗纪事》记载:天授二年(691年)腊月,即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有些大臣意图谋反,便诈称百花盛开,请武则天驾临上苑神都苑)赏花。武则天开始时应允,很快便察觉出异图,遂将计就计,写出催花诗一首(参见《腊日宣诏幸上苑》)。写完后,武则天将此作为诏书,派遣使者前往上苑宣诏,以告知花神。至凌晨,名贵花种果真遍布上苑,群臣惊诧万分(但《唐诗纪事》认为此事不足凭信,且认为武则天的诗文大多由元万顷等代笔)。 [143]
民间传奇《控鹤监秘记》将此事与牡丹联系起来,加以改编,于是衍生出“武则天怒贬牡丹”一说:武则天在一个雪日饮酒作诗,乘酒兴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齐开绽放,唯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了武则天,使她下令烧死牡丹。牡丹枝干虽被烧焦,但到第二年春,牡丹反而开的更盛。因为这种洛阳牡丹在烈火中骨焦心刚,矢志不移,人们赞它为“焦骨牡丹”。 [144]

宠幸面首

旧唐书》中记载的较为有名的武则天的面首(男宠)有薛怀义、沈南璆、张易之张昌宗等。为了加强对男宠们的管理,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设控鹤监,次年(699年)置府备官,即控鹤府久视元年(700年)初,改控鹤府为天骥府、再改奉宸府,以张易之为奉宸令,又引阎朝隐薛稷员半千等于奉宸府内供奉。 [145-146]奉宸府俨然成为“三宫六院”,张氏兄弟如同“皇后”“贵妃”,成为武则天“妃嫔”的总管。武则天曾令选美少年为左右奉宸供奉,右补阙朱敬则进谏,并批评朝臣中的不正之风,举例说:尚舍奉御柳模声称儿子柳良宾洁白美须眉,左监门卫长史侯祥云阳道壮伟、也是一心想进奉宸府。武则天慰劳朱敬则,并说若非他直言自己还不知道这些事。 [147]

赏识骆宾王

徐敬业叛乱时,请幕宾骆宾王写《讨武曌檄》(参见《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称武则天”伪临朝、人非温顺,地实寒微、洎乎晚节、秽乱春宫、人神同嫉,天地不容“,言辞有如贯珠,事昭理辨。武则天见到檄文后,问是谁所撰,臣下回答:“骆宾王。”武则天不但没有问罪,反而赞赏骆宾王的才华,说道:“这是宰相的过失啊。此人有如此大才,却使他流落不遇!” [148]

无字碑

无字碑
关于乾陵无字碑的由来,众说纷纭,主要有几种说法:其一,武则天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其二,武则天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其三,武则天立“无字碑”,功过是非任凭后人评说,是聪明之举。此外,还有说法认为唐廷为武则天立碑时已经拟好了碑文,但因各种原因碑文没有铭刻到墓碑上,而有可能被埋藏在乾陵地宫里。 [149] [166]

人际关系

播报
编辑

家世

关系
姓名
备注
始祖
周平王少子。被武则天追认为先祖。
八世祖
武念
北魏时封归义候。
七世祖
武洽
北魏时封晋阳公。
六世祖
武神龟
北魏时任祭酒
五世祖
北魏时任大中正、司徒,越王长史。武周建立后被追尊为严祖成皇帝。
五世祖母
裴氏
武周建立后被追尊为成庄皇后。
高祖父
北齐时任镇远将军。武周建立后被追尊为肃祖章敬皇帝。
高祖母
刘氏
武周建立后被追尊为章敬皇后
曾祖父
北周时任永昌王咨议参军。武周建立后被追尊为烈祖昭安皇帝。
曾祖母
宋氏
武周建立后被追尊为昭安皇后。
祖父
隋朝时任东都丞。武周建立后被追尊为显祖文穆皇帝。
祖母
赵氏
武周建立后被追尊为文穆皇后。
父亲
唐初官至荆州都督。武周建立后被追尊为太祖无上孝明高皇帝。
母亲
杨氏
一说名牡丹,号太真(“真”一作“贞”)夫人,封荣国夫人,九十二岁逝世。
以上内容来源 [124] [213]

兄弟姐妹

关系
姓名
备注
长兄
次兄
姐姐
即后来的韩国夫人;死后追封郑国夫人。
妹妹
嫁郭孝慎
以上内容来源 [124] [213]

丈夫

丈夫: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 [124]

子女

  • 儿子
关系
爵/谥/庙号
姓名
长子
孝敬皇帝
次子
章怀太子
三子
唐中宗
四子
唐睿宗
以上内容来源 [124] [150] [228]
  • 女儿
关系
封号
备注
长女
早夭
次女
义女
唐高祖李渊女,武周代唐后改号延安大长公主,赐姓武氏。
以上内容来源 [124] [150]

主要作品

播报
编辑

文学

武则天广涉文史,颇有诗才。在昭仪时期撰写了《内训 [221]成为皇后之后撰写了《外戚诫》, [222]后来又召文学侍臣周茂思、范履冰等编纂《要览》《字海》及《乐书要录》等书,有《垂拱集》100卷、《金轮集》10卷,今已佚。 [91-92]另撰有《臣轨》2卷,原书久佚,现有《粤雅堂丛书》本,据日本《佚存丛书》本刊行。
全唐诗》收录有其诗46首,如《如意娘》、《曳鼎歌》、《唐享昊天乐》(第一至第十二)、《腊日宣诏幸上苑》等。 [129]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其诗3首、诗序1首。 [92]全唐文》录有其文4卷。 [130]

书法

武则天除精通史籍诗文之外,还精于书法。尤其精于飞白书行书草书。所谓“飞白”就是在笔画中具有丝丝露白特点的书法,难度极大,但看上去却极为高雅。武则天当年曾以飞白书把大臣姓名写出来赐给他们,有大臣就上表说:“蒙恩作飞白书,题臣等名字垂赐,跪呈宝贶,仰戴琼文,如批七曜之图,似发五神之检。冠六文而首出,掩八体而孤骞……钟繇竭力而难比,伯英绝筋而不逮。则知乃神乃圣,包众智而同归;多才多艺,总群芳而兼善。”武则天的书法造诣于此可见一斑。
武则天《升仙太子碑》
武周圣历二年(699年)二月初四,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缑山升仙太子庙,一时触景生情而撰写碑文,并亲为书丹。碑文表面记述周灵王时太子晋升仙故事,实则歌颂武周盛世。笔法婉约流畅,意态纵横。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字,以“飞白体”书就,笔划中丝丝露白。碑文33行,每行66字,行书和草书相间,接近章草书体。碑文上下款和碑阴的《游仙篇》杂言诗、题名等,分别出自唐代书法名家薛稷钟绍京之手。历代书法爱好者都视《升仙太子碑》为书法艺术珍品。此碑书体极草,多用侧锋,尚存一定古雅之气。
北宋《宣和书谱》称:“武后本喜作字,初得晋王导十世孙王方庆者家藏祖父二十八人书迹,摹拓把玩,自此笔力益进,其行骎骎稍能,有丈夫胜气。”传世书迹有《荐福寺题额》《崇福寺题额》及《周升仙太子碑》等。《宣和书谱》又称宋时御府藏有武则天的《夜宴诗》。但这些墨迹大都散失。 [78] [131]

乐舞

武则天酷爱诗歌乐舞,称帝后御撰了大量雅乐作品,如《明堂乐章》《大飨拜洛乐章》等,对音乐文化的繁盛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武则天倾力打造了一支宫廷乐队,名为“十万宫廷乐”,后世传为“武皇十万宫廷乐舞”,其规模之雄伟是历史上罕见的。唐玄宗钦点的三百梨园子弟备受赞誉,与之相比,长寿二年(693年),武则天自制的《神宫大乐》,舞用九百人,演出于万象神宫之庭, [48]规模宏大,堪称帝王建制宫廷乐队之最。
典籍中记载唐历代帝王御制坐、立部伎作品共十四部,其中由武则天创作的占有四首,即《天授乐》《长寿乐》《鸟歌万岁乐》《圣寿乐》等,其数量乃诸位帝王之最。这些御制作品影响广泛,传到日本后被奉为雅乐

人物争议

播报
编辑
武则天的出生年份、地点、本名,史书均无明确记载(胡戟《武则天本传》按广元传说,推为武德七年正月二十三日,即624年2月17日 [151],但2月17日的说法遭到一些学者质疑 [180])。《旧唐书》《新唐书》及《资治通鉴》记载的逝世时年龄亦不相同,分别反推出的年份是622年、623年、624年。后人关于她出生地的推断亦不相同,常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1、利州(今四川广元):其父武士彟曾任利州都督,但此说最大的疑问是武士彟到利州都督任上最早在贞观二年,即628年。因此又有说法认为武则天出生在贞观二年(628年);
2、山西并州文水
3、长安(今陕西西安);
4、洛阳(今河南洛阳):武则天曾为洛阳大福先寺写过一篇碑文,陈述父母婚后就住在大福先寺(今古唐寺),收于《全唐文》卷98。文章中的伊瀍、太室、洛浦等富有洛阳特色的词语证明了大福先寺就在洛阳。据《旧唐书》记载,武则天是其父母的二子,她出生后第二年,就跟着父母去扬州。此外,找不到任何史料有关于武杨二人婚后至武则天出生期间离开洛阳的记载。因此,武则天有可能就出生在洛阳的大福先寺。 [5]
但无论《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提及的哪个年龄,至少有一点能够确定:武则天出生时,她的父亲在中央政府任职。 [4]

后世纪念

播报
编辑

乾陵

主词条:乾陵
乾陵远眺
武则天死后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弘道元年(683年),武则天命吏部尚书韦待价负责乾陵的工程。次年八月李治下葬,之后乾陵工程继续进行。神龙二年(706年),武则天葬入乾陵。乾陵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园地面建筑仿照唐代都城长安城营建,分为内城、外城和陪葬墓区三个部分。 [168]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乾陵墓前有两块碑,一块是高宗的墓碑,上有武则天的题词;另一块是武则天的无字墓碑。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3月4日,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7-168]

明堂

主词条:明堂
明堂又称“万象神宫”,是武则天在洛阳主要宫殿乾元殿址附会古代明堂制度而建造的殿堂,供布政、祭祀、受贺、飨宴、讲学辩论之用。该建筑是唐朝历史上的著名建筑 [152],后毁于安史之乱。
1988年,明堂遗址所在的隋唐洛阳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3]2012年,明堂重修完成并开放,一层内主要展示武则天与明堂的历史渊源、有关武则天的考古发现, [152]其中明堂厅即武皇厅,玄堂厅陈列有神都明堂展与神都武皇展等。

皇泽寺

主词条:皇泽寺
皇泽寺为武则天的祀庙,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城西嘉陵江畔。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传说武则天死而为神,民间遂为其建庙命名“皇泽”,祈望她的“在天之灵”能泽被乡梓,因而祀庙内一直供奉她的真容像。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皇泽寺都要举行盛大庙会,广元人民要去皇泽寺前乌龙潭一带划舟竞渡、游河湾纪念武则天生日。

纪念馆

主词条:武则天纪念馆
武则天庙中的武则天塑像 [154]
武则天纪念馆位于山西省文水县南徐村,西傍吕梁山,东靠文峪河,北距省城太原70公里处。在国道东侧的“则天故里石牌坊”,是武则天纪念馆的标志性建筑。该馆坐北朝南,占地2.6万平方米。武则天庙位于馆内正北处。1996年12月,武则天纪念馆(“则天庙”)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54]

艺术形象

播报
编辑

文学形象

  • 戏曲
越剧《则天皇帝》; [210]
京剧《则天女皇》,亦据越剧《则天皇帝》改编。
  • 小说
徐昌龄《如意君传》(一名《阃娱情传》); [212]
如莲居士《反唐演义传》(一名《武则天改唐演义》《异说南唐演义全传》《反唐女娲镜全传》)。 [211]
王占君《武则天》;
魏子瑜《朱雀门》;
萧让《武则天女皇之路》;
蒙曼蒙曼说唐武则天》(根据央视《百家讲坛》同名讲座讲稿整理润色而成);

影视形象

年份
剧名
饰演者
1939
1963
1984
冯宝宝 [182]
1985
潘迎紫 [183]
1986
1990
1993
孟蕾
1995
刘晓庆 [181]
1997
王男
1998
1999
归亚蕾 [187]
2001
王姬 [188]
2002
2003
罗冠兰 [189]
2004
陈莎莉 [190]
贾静雯 [191]
斯琴高娃 [192]
吕中 [193-194]
2006
刘晓庆
张笛 [195]
2007
张恩菲
吕中
2008
陈秀珠 [196]
2009
2010
吕中 [197]
刘嘉玲 [185]
2011
王姬 [206]
张庭 [198]
殷桃 [199]
刘晓庆 [199]
斯琴高娃 [199]
王姬 [206]
2012
刘雨欣 [200]
李湘 [200]
王力可 [201]
惠英红 [202]
2013
林心如 [203]
刘嘉玲 [184]
翁艺嘉
2014
范冰冰 [204]
邓萃雯 [205]
2015
惠英红
2016
2018
刘嘉玲 [186]
2021
修晶双 [209]
咏梅 [207]
1994年《武则天》中刘晓庆饰演的武则天
1994年《武则天》中刘晓庆饰演的武则天
1994年《武则天》中刘晓庆饰演的武则天
1994年《武则天》中刘晓庆饰演的武则天
1994年《武则天》中刘晓庆饰演的武则天
1994年《武则天》中刘晓庆饰演的武则天
《神探狄仁杰》系列中吕中饰演的武则天
《神探狄仁杰》系列中吕中饰演的武则天
《神探狄仁杰》系列中吕中饰演的武则天
《神探狄仁杰》系列中吕中饰演的武则天
《神探狄仁杰》系列中吕中饰演的武则天
《神探狄仁杰》系列中吕中饰演的武则天
《神探狄仁杰》系列中吕中饰演的武则天
《神探狄仁杰》系列中吕中饰演的武则天
《大明宫词》中归亚蕾饰演的武则天
《大明宫词》中归亚蕾饰演的武则天
《大明宫词》中归亚蕾饰演的武则天
《大明宫词》中归亚蕾饰演的武则天
《大明宫词》中归亚蕾饰演的武则天
《大明宫词》中归亚蕾饰演的武则天
《一代女皇》中潘迎紫饰演的武则天
《一代女皇》中潘迎紫饰演的武则天
《一代女皇》中潘迎紫饰演的武则天
《一代女皇》中潘迎紫饰演的武则天
《唐宫燕》中惠英红饰演的武则天
《唐宫燕》中惠英红饰演的武则天
《唐宫燕》中惠英红饰演的武则天
《唐宫燕》中惠英红饰演的武则天
《唐明皇》中朱琳饰演的武则天
《唐明皇》中朱琳饰演的武则天
《敦煌:生而传奇》中修晶双饰演的武则天
《敦煌:生而传奇》中修晶双饰演的武则天
《武则天秘史》中殷桃饰演的武则天(青年)
《武则天秘史》中殷桃饰演的武则天(青年)
《武则天秘史》刘晓庆饰演中年的武则天
《武则天秘史》刘晓庆饰演中年的武则天
《武则天秘史》中斯琴高娃饰演的武则天(晚年)
《武则天秘史》中斯琴高娃饰演的武则天(晚年)
《护国良相狄仁杰》中王姬饰演的武则天
《护国良相狄仁杰》中王姬饰演的武则天
1984版《武则天》中冯宝宝饰演的武则天
1984版《武则天》中冯宝宝饰演的武则天
《至尊红颜》中贾静雯饰演的武则天
《至尊红颜》中贾静雯饰演的武则天
范冰冰饰演的武则天
范冰冰饰演的武则天
范冰冰饰演的武则天
范冰冰饰演的武则天
刘嘉玲饰演的武则天
刘嘉玲饰演的武则天
《天子寻龙》中罗冠兰饰演的武则天
《天子寻龙》中罗冠兰饰演的武则天
《盛世仁杰》中陈秀珠饰演的武则天
《盛世仁杰》中陈秀珠饰演的武则天
2006年《日月凌空》中刘晓庆饰演的武则天
2006年《日月凌空》中刘晓庆饰演的武则天
《唐宫美人天下》中张庭饰演的武则天
《唐宫美人天下》中张庭饰演的武则天
《大唐情史》中秦岚饰演的武则天
《大唐情史》中秦岚饰演的武则天
《少年神探狄仁杰》中林心如饰演的武则天
《少年神探狄仁杰》中林心如饰演的武则天
《美人制造》中邓萃雯饰演的武则天
《美人制造》中邓萃雯饰演的武则天
《风起洛阳》中咏梅饰演的武则天
《风起洛阳》中咏梅饰演的武则天
《太平公主秘史》中李湘饰演的武则天
《太平公主秘史》中李湘饰演的武则天
图册部分图片来源 [208]

史料索引

播报
编辑
关于武则天的生平事迹,主要参见《旧唐书·卷六·本纪第六》 [90]新唐书·卷四·本纪第四》 [124]及《资治通鉴·唐纪》的“则天顺圣皇后”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