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強勢媳婦怎麼辦?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127,236

碰到強勢媳婦怎麼辦?

哥哥和我都已經結婚成家,不過哥哥結婚後,爸媽就像失去這個兒子。

嫂嫂很強勢、支配性很強,不喜歡哥哥回家看爸媽。如果哥哥自己回來,回去之後她一定問東問西、大吵大鬧。不然就是要有她相伴,哥哥才能回來,不過沒待一、兩個小時就催哥哥趕快回去。哥哥一年回家沒超過3次。

哥哥和嫂嫂的家,是跟嫂嫂娘家住在同一棟大廈,關係很親近,她對父母和兄弟姊妹悉心照顧,隨時來往,十分殷勤。對我們家卻是這樣,差別未免太大,好歹哥哥也是爸媽養大的。爸媽從小疼愛哥哥,用心栽培他,他的學歷和工作都很好,親友都稱羨有這麼優秀的兒子,爸媽卻是有苦說不出,在哥哥結婚後只有嘆息的分,不想為難哥哥。

我經常回家看望和寬慰爸媽,他們心裡思念的似乎只有兒子,常問我:「現在的媳婦怎麼都這樣?」好像身旁人都覺得兒子結婚就沒了,女兒即使嫁人還是自己的。這是時代差異、還是個人問題?怎麼面對這樣的媳婦?

專家解答:

台北市諮商心理公會理事、資深諮商心理師 廖玉花

我覺得你孝順又體貼,看到爸媽心中的苦,很想做點什麼。哥哥、嫂嫂跟家裡疏遠,是時代差異,還是個人的問題?我想兩者都有。

時代在變,關係也會改變

婆媳問題,或說夫家跟媳婦間的扞格,自古就有。現代女性普遍獨立,有工作賺錢的能力,對婚姻有不同看法,跟從前嫁入夫家、完全以夫家為主,大不相同。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從前諮商個案常聽到媳婦受盡虐待和壓抑,現在較常聽到婆婆不知怎麼跟媳婦溝通。不過不可否認,中間也有個人的差異。

有個個案從小看到媽媽被婆婆和小姑欺負,長大後變得很強悍,因為她發誓絕不像媽媽一樣無能,她不想臣服於夫家之下,刻意疏離,只跟娘家來往。

另外有個個案剛結婚時跟夫家一起生活,不過受到欺負惡待,她痛下決心搬離,從此不跟夫家來往,完全切斷關係。

每個家庭因不同經歷演變為目前的狀況,不知道你嫂嫂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除非她願意說,或透過深度自我探索才知箇中原因,但這都不是你們能做的。

我認為,最重要的關鍵還是在你哥哥——這個做兒子和做先生的人,能不能在3個家庭中間取得平衡點。

在3個家庭中取得平衡

目前兄嫂跟家裡疏離,從你父母角度看當然很傷心,從小拉拔長大的兒子因為婚姻完全被割離,連看都看不到,情何以堪,覺得都是媳婦不好。

從嫂嫂的角度看,或許她覺得到夫家一切不習慣,陌生又不自在,不想常去夫家對她來說很自然,不覺得需要勉力而為。

從你哥哥、做兒子和先生的角度看,或許又是另一種感受,他可能也想念父母,但妻子的要求讓他無法招架,只想順著太太的意思就能好好過日子,至於父母比較不會吵鬧,可以先擺一邊。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這三方的感受和想法都對,只是都沒顧及對方或第三方的感受,衝突和失落由此而生。建議你們不要對嫂嫂充滿怨懟,而要把重心拉回到哥哥的身上。

請父母找個機會,好好地說出對兒子的期盼和思念,別刻意責備他過去的疏忽,也不要批評媳婦的不是。清楚聚焦,不讓情緒性言語或批評模糊焦點,使兒子覺得被嚴重攻擊,反而更想逃離,適得其反。

父母可再讓兒子明白,希望能固定且持續看到他,但也不希望因此讓他跟太太發生嚴重磨擦,請他先跟太太商量「多久可以回家一次」或「如果她不想回來,兒子是否可以持續回家看望」,讓他們先討論,能否有基本的共識。

如果父母較年邁,無法跟哥哥清楚表達,或情感上較難理性平和、有較多情緒不滿,那麼做小姑的你可適時幫忙。跟哥哥單獨見面,幫父母說出他們的思念,了解哥哥實際的難處。如果用講的不清楚,也可以拿一些文章跟他分享,像年邁父母的心或夾心餅乾中的男人,如果他願意,你們可以進一步對談,分享彼此的心情。

培育哥哥在父母家、太太娘家和自己家三方有平等對待的能量,你們這邊能做的就是給他足夠的親情、支持和尊重。當他有足夠的能量,會體認父母的重要,知道如何跟妻子溝通,一起照顧雙方父母。

也可以鼓勵哥哥尋找專業的心理諮商。或許溝通一直是他們婚姻中無法解決的問題,跟夫家疏離只是其中一項。當然也可以把目前失衡的姻親關係帶進諮商中,透過第三者專業協助,激發出不同的能量。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把媳婦當兒子的太太,而非「媳婦」

婆媳關係微妙又難拿捏,特別是邁入現代社會,怎麼維持和諧適當的姻親關係,我建議:

1.做婆婆的不要把媳婦當女兒或媳婦。

媳婦本來就不是親生女兒,並不是排斥,而是人性,如果責罵自己的女兒,過後通常沒事,但媳婦可能不一樣。

如果當媳婦,就會視為是自己家裡的人,拿家裡的規矩對待和要求她,她所做的一切變得理所當然,當她沒做好,自然會失望或苛責她。

就把媳婦當作是兒子的太太,或是好朋友的女兒。這樣較不會有角色上的期待,反而會有朋友上的尊重,保持適當距離,自然而然產生憐惜之情,多所疼愛。

2.做媳婦的不要把婆婆當婆婆,因為這也會落入角色期待,容易起磨擦。

我也不主張把婆婆當媽媽,很多人喜歡這麼說,好像才顯得彼此親近、沒有隔閡。其實在實然面做不到也不可能,婆婆就不是媽媽,那關係完全不一樣,勉強不來,如果一直這麼想,反而給彼此很大的壓力。

同樣的,把婆婆當先生的媽媽就好,或當作好朋友的媽媽,自然而然有適當的界線,不會有不當的期待,在尊重和客氣之中維持好的感覺。

3.不要介入孩子的婚姻。

比如說,他們吵架的時候不要管,不要跳出來義憤填膺地指責媳婦或女婿的不是,特別是隱密之事。有個太太不想跟先生有閨房之樂,婆婆和小姑居然跑來罵她,說太太應該順從先先的需要,指稱她不是好太太,結果兩個人的關係自然愈來愈糟。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夫妻之間本來就需要磨合協調,孩子的婚姻讓他們自己學著解決,放手讓他們長大,而不是跟在他們後頭,幫他們解決所有的事。

4.不要把孫子當作自己的孩子。

把孫子的教養和教育權還給他的父母——就是你的孩子。做阿公、阿嬤的,跟孫子玩就好,但不要寵孫,按他們父母的規矩去做。

同樣的,做媳婦的也不要隔離阿公、阿嬤對孫子的親情,老人家有很多智慧,值得年輕人學習。老人家喜歡被尊重、被肯定他們還有價值,如果媳婦和女婿能體認到這一點,雙方相處會更親密融洽,減少姻親關係中的磨擦。

5.不要期待媳婦照顧自己終老,這是兒子、女兒的責任。

要體恤媳婦是別人養大的女兒,她當然會想盡孝照顧自己的父母,不應該把這樣的期待放在她身上。只不過在道德倫理上,媳婦無法免責,公婆是他們所選男人的父母,需要去協助照顧和孝順他們。

孝順是可以學習的,而且要從家庭教育學,孩子看父母怎麼照顧阿公、阿嬤,以後就怎麼照顧父母。就從我們自己開始,孝順父母,培養建立好的姻親關係。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您正在閱讀

《辛養生》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