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于承惠?

关注者
449
被浏览
507,699

45 个回答

我加入

@言少

的十年灯专栏的起因很偶然。

一开始我们在一起聊武侠,他说他申请了一个武侠专栏,跟我约稿。我问这个专栏是做什么的,他说写我们的情怀。我说情怀党烂大街了,还是来点干货吧。

他说就像我们看过的武打片,每一部片子背后都有故事,每一个演员身后都有故事。小时候把他们当粮食吃,现在他们发酵成了酒。我们把酒拿出来,大家共醉,这就是情怀。这些酒是会越喝越少的,很珍贵,因为那样的演员,那样的武打片,会越来越少了。这不是干货是什么?

我说好,那我从邹兆龙开始写起。一开始没想专门写反派,但是开了个头就停不下来,于是一个个地写了下去。“最爱大反派”就作为一个专题,渐渐丰满了起来。

6月的时候,为了写计春华,特意看了很多遍《少林寺》。写完计春华之后,忽然心血来潮,想写一下于承惠,于是就开始查资料,开始在脑海里回忆曾经看过的他出演的电影。

最早看见他还不是在《少林寺》,而是在别人家看了半部的《黄河大侠》,在那里面他是个真正的大侠。他最擅长的是剑,而黄河大侠用的也是剑,所以他在其中最潇洒,最快意。虽然只看了半部,但他那凭河傲立的身影到现在还映在脑海里。

后来我们家有了影碟机,租了《少林寺》、《南北少林》,翻来覆去地看。然后发现一个细节,于承惠先生在一部电影中的武器是多变的,在《少林寺》中尤为明显。《少林寺》中他用的是长剑和鱼翅刀,其他的诸如单刀、枪之类的也能随手用用。穿戴整齐,戴头盔的时候主用鱼翅刀,而不戴头盔的时候主用长剑,这种兵器换来换去的待遇好像只有李连杰饰演的觉远有。当时觉得这个反派能用这么多兵器,武功肯定很厉害,怪不得能当将军。

查了资料才知道,原来于承惠先生自己精研的兵器,就是双手剑和鱼翅刀。他在这两件兵器上下了苦功夫,自己设计套路,甚至编纂了书籍。能把自己最得意的武功搬上银幕,用在自己的角色里,颇有些痴意。

越往下翻资料,于承惠先生就越是给我“武痴”的形象。他曾经因为一念之差,差点没进入影视圈,只因《少林寺》剧组找到他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已经30多了,自己练练武,教教学生就挺好,不想再过多涉足武术之外的事。而在《少林寺》火了之后,于承惠先生和李连杰作为片中一正一反两大动作明星,星光无限。但他却没有像李连杰那样继续走电影明星的路,在他人生大部分时间里,他一直把心放在武术上,把武术传统的发扬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人专注于一件事,心就会稳,心稳了,其他事也会慢慢游刃有余。一般人对武打演员的印象是武戏激昂,文戏就沉不下来,但很少有人知道,于承惠先生的文戏也很好,表演含蓄,台词功夫拿捏很到位。在拍摄《倭寇的踪迹》和《箭士柳白猿》时,直接采用了他的原声。

当时查了那么多资料,但终究没跳出“武痴”这个形象,最后落笔也是以这个为中心写的。专栏文章发布的时候,心中不免惴惴,因为这篇文章太过情怀了。随后一想,管他呢,这就是我的情怀,于承惠先生,以及其他人的故事我还要讲,还要讲很长。

但是故事还没讲完,人已经走了。

文章发布之后才一周,言少就跟我说,于承惠先生去世了。我心里沉了一下,一语成谶,这样的演员,这样的武打电影,真的是越来越少了。斯人已逝,等到我们这一代的记忆再湮没,酒就真的没有了。

于承惠、于海两位“老于”,都是山东烟台人,与我是老乡。山东人重礼仪,于承惠先生更是深有古意,坚守着传统。在写这篇文章时,脑海一直在描绘徐皓峰导演讲述于承惠的病中风貌。

去年9月份知道他生病,朋友带我去医院看他,心情很沉重,他的表现也和以往不同。过去,虽然我在他面前是晚辈和学生,但关系比较随意像朋友,平时他总戴一顶帽子,那天在医院见到我来了,他马上把帽子戴上,身体坐正,道别时左手掌压住右拳给我行抱拳礼。

这一抱拳,他成为我心中永远的黄河大侠。

转自南方人物周刊,侵删。

徐皓峰先生对于老先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