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業到人的理想實踐, 林肇睢的人生哲學與智慧

文◎盧美靜 照片◎盧美靜、受訪者提供

0
108006

推廣玻璃工藝,關懷地方文化和綠色公益的林肇睢董事長,擁有和保險一樣的大愛精神,堅持做對的事,即便花費許多金錢和精力,仍甘之如飴。對於保險,就和對待工作一樣,先做好準備,以面對未知的風險。

對林肇睢董事長來說,臺灣是他的故鄉,玻璃則是一生發展的事業,用一生的志業推動臺灣,讓家鄉成為更好的地方,這讓他感到責無旁貸。

從鹿港出發,在地經營四十幾年玻璃工廠的同時,也推展地方文化,關懷環境,根留臺灣。

定位價值,根留臺灣

大學畢業當兵退伍回來,20多歲的林肇睢開始接手家中的台明將玻璃公司,而有機會到世界各國去做產業行銷。過程中他發現不論是先進國、開發中國家、未開發國家都有傳統產業。加上玻璃已發展四千多年,又是在百年內很難被取代的材料,在一百年內都不用擔心被淘汰,所以他認為玻璃產業仍然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經過諸多資料和分析,林肇睢明確將玻璃產業定位為民生工業,往後的產品和發展方向也以此邁進。從這基礎上再進一步定調自己,要成為臺灣根深蒂固的民生工業,希望日後世界各地的人一看到玻璃,就會想到臺灣,就像人們看到速食就想到美國,說到名錶必屬瑞士一樣。

因為明確的定位和理想,讓林肇睢堅持根留臺灣,當許多產業西進、南進的時候,集結一百多家不外移的玻璃同業,一起成立一個聯合展示行銷據點,希望國外買主到臺灣後不需要東奔西跑,一個地方就能看到臺灣所有玻璃加工的產品,後來便演變為現在的玻璃館。

玻璃館設立後,意外的受歡迎,參訪遊客非常多,於是台明將團隊轉念一想,計畫在臺灣建立一個跳脫世界思維的模式,打造世界最大的玻璃樣品。由於臺灣的宮廟信仰十分普遍,最後樣品主題便鎖定了媽祖廟,因為臺灣的宗教信仰中媽祖的比例最高,信徒約有600萬人口,於是世界首座玻璃打造的媽祖廟因此誕生。

社會公益,守護美麗臺灣

承接家庭產業的同時,林肇睢也開始參與推展地方文化。鹿港是一個文風鼎盛的地方,曾是臺灣的第二大都市,也因此三十年前的鹿港鎮就已經擁有300多個博士,是當時全臺鄉鎮裡博士比例最高的地方。

一些地方耆老、地方人士希望林肇睢能夠參與地方的發展改革,當時地方最有名的鹿港天后宮聘請他擔任無給薪的委員,參與當地發展的規劃。林肇睢非常認同產業發展不能脫離社會而活,就像不能自居一隅跟社會脫節一樣,所以積極參與鹿港天后宮地方公益事務發展,一邊工作一邊進行社會公益,回饋地方。

接任鹿港天后宮主委的時候,林肇睢才36歲,那時候的他已經接觸了社會各個階層,所以看事情的角度更寬廣。他也是在那時候意識到,屬於海島型國家的臺灣,雖然擁有漂亮的山川海域,卻因人為因素而常被破壞。

常在世界各國奔走的他,特別能體會臺灣獨一無二的價值,認為臺灣是最漂亮,物產最豐盛的地方。不論是蔬菜水果,甚至一些動植物,都非常多元且具有特色。然而他也意識到,一直以來經濟的發展和規劃,並沒有守護這些獨特的資源。

從產業跟宗教領域,充分去接觸了地方發展跟社會公益的區塊,林肇睢決定履行社會責任,關懷並守護臺灣之美。在做發展規劃的時候更是以臺灣為基礎,去作發展延伸。

減法做生態,九二一國姓鄉的啟示

林肇睢清楚記得,就任鹿港天后宮的主委那一天,因緣際會而買了國姓鄉一間很漂亮的三合院。因為準備留給父母養老,所以沒有做任何改建,只是維修保養。六年後,三合院隔壁的鄰居因為孩子做生意資金周轉的問題,也將房子賣給林肇睢,對方成交後當天就搬離,這一天剛好是他接任鹿港城隍廟主委的日子,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日。

當天晚上,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陣天搖地動,重創臺灣的九二一地震發生,林肇睢在國姓鄉的2間三合院皆夷為平地,所幸前一天隔壁的鄰居把房子賣給林肇睢後就立即搬離,所以沒有任何傷亡。面對如此巨大的天災,他發現人禍更是加重傷亡的主因。由於人口外移而售賣土地,許多土地被不當開發使用,加劇地震及土石流的傷害。

從那時候開始,只要國姓鄉有人要賣土地,林肇睢都會盡可能買下來,十年間買了152公頃的土地,剛好10個山頭。買了這些土地後,林肇睢以「減法」做生態保育,將不屬於山上的東西拿掉,只留下原本就屬於那裡的東西。比方說,林肇睢之前接手一塊法拍地,原本是種茶的地方,有2個貨櫃箱作為休息處,林肇睢買下後就把貨櫃移下山,因為這是不屬於山上的東西。

除了把不該屬於山上的東西移除外,也會在山上大量種植生態保育林木,主要以水土保持的樹木以及豐富生態的樹木為主,培育山上百年老樹的同時,也努力讓生態豐富多元。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