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利地申述會浸大派員爭地

李惠利地申述會浸大派員爭地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城市規劃委員會昨日起就九龍塘前李惠利校舍改劃土地用途展開申述會議,一直爭取整幅土地的浸會大學,派出四十五人代表團一連兩日作出申述。對於政府考慮保留土地的「政府、機構或社會」用途,並計畫用作特殊教育發展,浸大校長陳新滋表示歡迎,但指出土地的連貫性及整體性十分重要,撥予浸大發展中醫教學醫院是最好的方案,期望日後能與教育局溝通,商討用地發展。 政府去年初宣布將九龍塘聯福道前李惠利校舍南部,由住宅用地改為「政府、機構或社會」用地,旋即引起浸大師生及校友不滿。經公眾諮詢後,城規會收到近二萬九千份申述書及近三千份意見,當中只有十一份表示支持,其餘全部反對改劃土地用途。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上月底宣布,將李惠利用地在新一年度賣地計畫中剔除,並透露教育局正考慮將該地用作特殊教育用途。 浸大昨日起一連兩日派出代表團,向城規會委員申述反對理據,會議前已有不少師生到場外請願,並向城規會遞交在校園收集對李惠利未來規劃的願望心意卡。校長陳新滋表示,浸大是八大中校園面積最小的大學,「三三四」改制時並無得到額外撥地,又直言「千金難買相連地」,土地的連貫性及整體性十分重要,「若政府將土地發展豪宅,將會是千秋萬代相當大的污點。」 陳新滋歡迎政府保留土地原有用途,但認為特殊學校全港很多地方都可以興建,由於李惠利用地毗鄰浸大,交由浸大發展該地將更具效益。他又稱,非常重視溝通,但目前未有機會與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見面,期望日後能共同商討,從中得出最好的方案。「商討沒有任何條件,大原則是用好土地,為香港社會服務。」 前城規會委員、浸大委任顧問林雲峰在會上指出,城規會過往曾研究大專校園的整體發展,再決定將休憩或住宅用地改為「政府、機構或社會」用途,如理工大學第八期校園、城市大學創業媒體中心等。他認為,即使城規會不是撥地機構,仍能就土地的長遠規劃作出建議。 浸大中醫藥院學生代表陳文佩表示,現時學生只能到廣州實習,而穗港兩地的教學內容不相符,「廣州的中醫可以處方西藥和做手術,但香港不能;加上與內地多所大學的中醫生一同實習,感覺上學習時會因自己不是內地生而有分別。」她坦言,渴望跟浸大的老師在港實習,形容這個暫時只是一個夢想。 昨日的會議除了浸大的管理層和師生外,亦有數名區內居民表達意見。其中居於廣播道四十年的梁女士表示,從年輕等到現在已退休,家中附近依家缺乏社區設施,希望李惠利日後能用作興建綜合大樓,「居民能一條龍『睇病』,又能讓學生實習,一地多用符合經濟原則。」